【新语丝电子文库(www.xys.org)(www.xys2.org)】 ———————————————— 剽窃发生在三年前 北大博导涉嫌剽窃内幕出笼 2002年01月22日新快报   编者按:本报1月14日独家刊发了《北京大学名教授抄袭国外著名教材》一 文,报道了首都师范大学中文系博士生王晓生公开揭露北京大学名教授王铭铭剽 窃国外教材的事情。近日,特约记者马丽娜又披露了这一消息出笼的内幕。   意外得到一条线索   笔者是在一家电视台工作,近日遇到一个关于自然科学界科学家弄虚作假的 选题。由于负面报道中通常不提对方姓名,比如只写北京某著名理工科大学的某 某人之类,好不容易查到的线索又断了。不过线索中提到了一位学术界打假者, 就是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的杨玉圣副教授。笔者与他联系上了,杨教授先是否定 了这个选题,认为对方级别太高,如果要做学术打假,不如他手中这个线索安全, 那天是1月8日。【方舟子按:原来杨玉圣不仅自己不敢打,还不让别人打“级别 太高”的学术腐败,“安全”一语,用得坦率】   杨教授告诉笔者一个大概的情况:一个博士生揭发自己的导师剽窃(当时信 息有误),剽窃量有10万字,这个博导是北京大学的名教授王铭铭。   杨教授说这位学生的文章他已看过了,文章就要在上海的《社会科学报》上 发表,由于双方有协议,杨教授主持的学术批评网站可以提前将文章发布。笔者 对这个揭发自己“导师”的学生非常有兴趣,杨教授指点记者找复旦大学的曹树 基教授。笔者先查到了曹教授和王铭铭笔战的文章,两人都很犀利,常识告诉笔 者,不能介入学者之间的争论。同杨教授一样,曹教授也说这位学生是王铭铭的 学生,至于要找这名学生就得跟上海的《社会科学报》联系。笔者与该报一位女 编辑联系上了,双方约定次日再谈。   新闻播出前有协议   1月9日下午,《社会科学报》的女编辑打来了电话,告诉记者,这个学生电 话号码可以给,不过前提是要答应几个条件,要在节目中出现《社会科学报》, 要采访曹树基教授,要采访上海社会科学院的院长,在合作之前,双方还要签一 份协议。当时笔者感觉这虽偏离了学术打假的公益色彩,但还是说得过去的。最 后协议是不用签了,笔者就实话相告,假如节目不能播出去,一切口头协议取消, 对方表示理解。【方舟子按:本来就是为了出风头,何来公益色彩?】   当晚,女编辑通知笔者该学生答应接受采访,并留下了电话号码,她还第一 次告诉记者,这个学生并不是王铭铭的学生,而是另一所学校另一个专业的博士 生,笔者听后有些失望,不过这个题材还是有价值的。   笔者与杨玉圣再次联系,他特别建议笔者与北京大学两位高级管理者联系, 因为其中一位是主张严办,另一位是力保王铭铭。杨玉圣还告诉记者,他和王铭 铭教授住在同一个小区,他给了王教授家里的电话。笔者第一次与博士生取得联 系,他就答应接受访问。   这时,在杨玉圣主持的学术批评网站上,王晓生博士的揭发文章已经登了出 来。考虑良久,笔者还是给王铭铭教授打了电话,他把原因归咎于复杂的背景, 这是意料之中的事情。但他说了一句挺有意思的话,原话是“我们见了面可能交 朋友,但现在你是记者的身份”。   《学报》在北大被收缴   1月10日上午,采访之前,突然得到通知,该条新闻可能不会被采用,原因 是不要开罪北京大学。由于采访时间都已经约好了,为了不让别人空等,笔者决 定还是按计划进行。   第一个采访对象是杨玉圣。杨玉圣最精彩的话是,“这个学问是一锅粥的学 问,大家把东抄西抄当成一个正常现象”【方舟子按:这个是杨玉圣的经验之谈。 他的所谓学术著作很大一部分就是用引文拼凑起来的,虽然加了引号、注明出处, 算不上剽窃,却仍然是东抄西抄】,“导师有抄学生的,学生也有抄导师的”, “有些大学的外号叫抄袭大本营,有些大学的外号叫复印大学”。   第二个采访对象是王晓生博士。他的衣着相当朴素,生活用品非常简朴,最 贵的物件是一台落伍多年的电脑。在王博士那里,我看到了那两本书,抄袭部分 的确是一模一样。   1月11日,采访继续。像往常一样,《社会科学报》的报纸到达北京以后, 派发的第一站就在北京大学。过去图省事,有时就直接扔到一个散发点。但这次 不同,文章里有北大的事情,销售人员散发给过往的学生和老师。不久有两个学 生跑来问是不是王铭铭老师的事情,得到肯定的答复后,他们走了。很快两名校 园保安来了,收缴了报纸。   1月12日,笔者与《社会科学报》女编辑联系上,告诉她电视新闻是播不了, 女编辑也告诉笔者,关于此事的评论也可能全部从下周版面上撤掉。杨玉圣网站 上的王晓生的文章也没有被任何一家大网站转载。   剽窃发生在三年前   笔者第一次打电话给王晓生博士的时候,他说是一位与王教授同一教研室的 老师透露给他可以找《当代人类学》和《想象的异邦》两本书来看,就能发现剽 窃的行为。而当笔者前往采访的时候,王博士没有再这样说,而是讲和同学们一 起看书的时候有了怀疑。笔者没有追问,很显然如此明显的抄袭,首先发现的人 一定是王教授身边同一专业的人,但奇怪的是,这件事竟然可以过了三年,也无 人指出来。   采访王晓生博士的时候,他说:“我们有时候也在外面打点工,外面有些出 版社书商找我们,编一些所谓的中学生看的那些也不是什么严格的学术著作,我 们也编,当然就带有一些不是自己的,也并不那么严格的内容,别人的东西比较 多了,借好几本书,有时编的时候动作也是比较大的,现在书商都是这样做的, 一般情况下,你是看不出来的,如果有三四本书,我一合拢,编成我自己的,你 要发现的可能性就很小了。” ———————————————— 【新语丝电子文库(www.xys.org)(www.xys2.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