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语丝电子文库(www.xys.org)(www.xys2.org)】 ———————————————— 王铭铭只向哈维兰道歉正好证明其无耻 无为道人 本来,本人不想就王铭铭剽窃哈维兰著作事件发表评论。因为,人孰无过,任何 人都有犯错误的时候。有的时候,一念之差就铸成大错,学者也不例外。我们都 是人,都有人性的不完善,因此,我们不能用过于苟刻的标准要求学者。 象王铭铭这样的剽窃事件,在中国既不是最先,也不是最严重。从某种意义上来 说,王铭铭只是被“逮”住了,是个倒霉鬼。 既然当了倒霉鬼,就自认倒霉,认个错就行了。至少,王铭铭也应当拿出点男子 汉的气概来。 但是,王铭铭没有向他的学生、读者和中国公民倒歉,却首先向美国学者哈维兰 道歉,这件事情的性质就发生了变化。如果王铭铭向哈维兰道歉这件事确实属实, 那王铭铭这样做就是无耻。 王铭铭剽窃了哈维兰的作品,当然应该向哈维兰道歉。但是,王铭铭的剽窃事情, 并不就只是王铭铭和哈维兰之间的一场“民事纠纷”。如果剽窃仅仅只是一种民 事纠纷,剽窃者只是偷盗了原作者的“财产”或“产权”,那么,被盗者即原作 者自己不出面“诉讼”,其他人也就没有必要多费嘴唇或口舌。如果王铭铭向哈 维兰作出道歉,哈维兰表示原谅,此事也就了结了。 但是,剽窃涉及的并不仅仅只是剽窃者和原作者的关系,更更重要的是剽窃者与 剽窃作品的读者的关系。 即使仅仅从经济的角度来看,剽窃应属于制造“假冒伪劣”产品的范围。原作者 生产的作品是一种社会产品。剽窃者把他人的产品贴上自己的商标卖给消费者, 就是欺骗消费者。即使只从经济的角度来看,这也是一种欺诈行为。即使原作者 原谅了剽窃者,但是,剽窃者首先应该求得原谅的是读者。 前面说过,如果王铭铭确实向哈维兰道歉了,但不向其学生和读者道歉,王铭铭 就是无耻。为什么呢?既然向原作者道歉了,就是承认了自己有剽窃行为,至少 有抄袭行为。既然有些类行为,为什么能向原作者道歉,而不愿意向其学生和读 者以及中国公民道歉呢? 这里,王铭铭想玩一个花样,试图用剽窃者和原作者之间的“民事纠纷”蒙混过 关。错了就是错了,认错道歉之后,事情也就完结了。耍这样的小聪明,除了说 明无耻之外,再也不能说明什么。 剽窃并不仅仅只是剽窃者和原作者个人之间的“民事纠纷”,并不仅仅只是剽窃 者向原作者道歉就可以“了结”的事情。王铭铭既然出过国,留过学,应该知道 这些东西。即使没有出过国,没有留过学,仅仅从“常识”也可以知道这一点。 否则,人们为什么会对剽窃出现义愤呢? 前面说过,仅仅只从经济的角度来说,剽窃也属于一种必须打击的欺诈行为。它 不仅侵犯了原作者的权益,更重要的是侵犯了消费者的权益。 但是,剽窃者还盗窃了比读者的“利益”更为重要的东西,剽窃者盗窃的是社会 的良心。 一般来说,学者最重视的是“荣誉”。而学者的荣誉最终是社会赋予的。学者要 获得荣誉,必须有学术成果。作品就是学者最主要最重要的学术成果。 学者从事专业性的研究,普通公民一般难以了解其研究领域的具体内容。只是从 学者的学术成果来判断其工作“业绩”。在正常的情况下,人们通过“一个学者 出了几部著作或撰写了多少篇论文”来判断一个学者的“业绩”。在获得了这样 的信息之后,学者自然也就获得了社会的信任,获得了学者应该获得的荣誉。 学者的剽窃也就既不仅仅只是一个和原作者的“民事纠纷”的问题,也不仅仅只 是一个制造“假冒伪劣”产品的欺骗消费者的问题,而是一个盗窃公民权利和盗 窃社会良心的问题。 学者通过剽窃,欺骗了整个社会,获得了不应该获得了荣誉,并通过此途径获得 了很多的话语霸权,与此相应的是金钱和地位的获得等等。 既然剽窃是这样一种性质的事情,既然剽窃者自己知道剽窃的性质,却想通过只 向原作者道歉来蒙混过关,这只能证明剽窃者的无耻。 或许王铭铭能够通过只向哈维兰道歉就可以蒙混过关,但是,即使王铭铭蒙混过 了关,本人仍然认为这样做是无耻。 附: 王铭铭就“剽窃”一事向原作者哈维兰道歉 《北京晚报》   美国《华盛顿邮报》1月17日详细报道了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王铭铭剽窃 美国人类学家哈维兰著作的消息,该报还通过电话采访了哈维兰教授。哈维兰教 授表示,王铭铭已经为剽窃一事写信向他道歉,“我感到遗憾,他是有点失控 了。”   哈维兰澄清,王铭铭1987年翻译的由哈维兰所写的《当代人类学》是中国第 一本现代人类学教科书,当时王铭铭获得了哈维兰的授权,这跟当前的剽窃争议 并没有关系。   现居缅因州的哈维兰教授最后对《华盛顿邮报》说:“《当代人类学》对中 国人类学的复苏起到了相当重要的作用,我不愿意看到王铭铭因为此事(一个诚 信问题)而断送学术前程(原文:I would hate to see the guy go down the tubes for what appears to be an honest mistake)。” (方舟子按:准确 的翻译:我不愿看到有人因为看来是无心的过错,而断送前途。) ———————————————— 【新语丝电子文库(www.xys.org)(www.xys2.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