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语丝电子文库(www.xys.org)(www.xys2.org)】 ———————————————— “牛津少女”神话为何盛传 《北京晨报》 2001年11月24日 ■新闻事件: 神话流传已近一年 近一年来,关于“牛津少女”的报道引人注目。去年12月20日,某报称吴杨“在 大学一年级期末考试中,数学、计算机等11门功课全部考取了第一,这在牛津大学建校 史上是从未有过的”,并称牛津大学破格授予这位中国女孩博士学位和6万英镑的最高奖 学金。 然而昨天,牛津大学圣休斯学院院长德里克·伍德声明,关于吴杨的报道严重失实。 吴杨本人也称,记者根本没采访过她。 据报道,“牛津少女”神话的出笼始于吴杨的父亲和客人的一次饭局谈话。人们想知 道,为什么这种根本经不起推敲的神话能流传如此长的时间。 ■社会学者: 杜撰英雄是落后心态 中国社科院社会学研究所副研究员沈杰博士说,此前有百多篇关于“牛津女孩”的报 道,其实只要我们冷静想想:在法制化程度较高的西方发达国家,获得奖学金、学位的程 序非常严格,怎么可能出现这样的神话?我们的现代化属于“晚发型”,在这一阶段,急 于求成是国民的典型心态,通过杜撰英雄表达对社会发展的愿望有一定的社会需求,迎合 了部分人在海外成功成名的愿望。但科学和学术上的英雄从来不可能横空出世,杜撰英雄 本身就是一种落后的心态。 ■教育专家: 要珍视孩子的独特性 北师大教育系主任劳凯声教授说,许多人为了进入高层次生活,把梦想寄托于教育, 对子女产生过高的期望值。但家长应该看到,每个孩子的天分不一样,要珍视孩子的独特 性,让孩子在适合的方向发展。如果全社会的父母都将目光只盯着哈佛、牛津,将给多数 孩子造成更大的损伤。在这种情况下,媒体应予以正确引导,不能随波逐流。如果媒体当 初就尽快对“牛津女孩”神话予以质疑并正确引导,就不会出现今天的结果了。 ■国际交流官员: 不要虚拟的民族自豪感 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秘书长尤少忠认为,近年来,诸如《哈佛女孩刘亦婷》、《轻 轻松松上哈佛》等书籍大受家长欢迎,反映了中国人迫切走出国门深造的心理。的确,中 国绝大多数学生在海外都非常优秀,学成回国的也不少。在这种背景下,介绍中国学生在 海外取得的成绩能满足许多人的需求。但这种介绍必须尊重事实,不能炒作,否则将形成 虚幻的民族自豪感。梦幻破灭时,带来的更多的是伤害。 ———————————————— 【新语丝电子文库(www.xys.org)(www.xys2.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