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语丝电子文库(www.xys.org)(www.xys2.org)】 ———————————————— 学术评价:不缺人治也不缺法治,缺学术批判 疫苗 最近对于“学术评价”的讨论确实很多,而大多数的讨论最终又归结于人治还是 法治的问题,正如江晓原文章的标题[1]。“人治”与“法治”作为政治制度或 许有优劣之分,但作为学术评价的机制两者都不恰当,要想得到“科学的”学术 评价机制,必须要超越这种人治法治的思维,仔细观察一下学术圈自己的运作规 律,其实学术评价并不象想象的那么难。 一切学问所追求的不过“真理”二字,而追求真理的方法不过“批判”二字:批 判自己,批判别人,被别人批判,被自己批判……。“批判”就象一面照妖镜, 倒底谁弄虚作假了,谁心不在焉了,谁粗心大意了,一照就清清楚楚了。仅仅一 个小小的《新语丝》网站,高举批判大旗,揭去了多少名人、院士、院长的面皮 (在遏制学风败坏方面比一百条《中国科学院院士科学道德自律准则》更有效 果),让世人将他们的水平、道德一个个看个详细。由此可见,只要学术批判之 风盛行,不用人治也不用法治,每个人的学术水平都尽收眼底,学术评价自然唾 手而得。而如果没有批判这个利器,嘿嘿,就只好讨论是人治好还是法治好了。 邹老的《百家争鸣是繁荣科学的重要前提》可谓句句真理[2]。所以中国学术界 最匮乏的并非学术评价,而是崇尚批判的风气。在我们这个传统文化中缺乏科学 精神的国度里,怎么样推崇它都不算过分。 现行的“官学合一”,“学而优则仕,仕而优则学”[3],硬把两种需要不同运 作规范、不同人格、不同思维方式的形态扭曲在一起的学术体制*决不是培育学 术批判的土壤,相反,是滋长相互吹捧、讳疾忌医、哥们儿义气风气的最佳生境。 这一点从“洪国藩-陈竺事件”中看得最清楚不过了:大科学家们翻手为云、覆 手为雨,玩弄科学于股掌之间;丧失了独立人格的大多数的小科学家们不吱一声, 象鲁迅小说里麻木而无聊的看客。这种准国家机器形态的学术机制不打破就永远 不会有真正的学术批判。所以,我对学术评价问题的解答是:①打破“官学合一” 的学术体制,代之以轻松活泼的各种基金制,然后②培育学术批判的风气,最终 实现③“科学的”学术评价。 诸位网友,无情地或友情地批判我吧!“也许我错也许你对,经过努力,我们会 更接近真理[4]。” [1]江晓原。学术评价:人治法治和钱多钱少。 2001年12月11日中华读书报, 转引自:新语丝电子文库(www.xys.org)(www.xys2.org)。 [2]邹承鲁。百家争鸣是繁荣科学的重要前提。新语丝电子文库 (www.xys.org)(www.xys2.org)。 [3]Lao_zhong,在《立此存照:铁道部部长傅志寰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中的评 论。新语丝电子文库(www.xys.org)(www.xys2.org)。 [4]Karl Popper。走向进化的知识论(李本正 范景中译)。北京:中国美术学 院出版社。Ⅴ * 见本人的前两个帖子 ———————————————— 【新语丝电子文库(www.xys.org)(www.xys2.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