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语丝(www.xys.org)(xys3.dxiong.com)(www.xysforum.org)(xys2.dropin.org)◇◇   又闻学术造假声   作者:tttt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e4c6cd70100cbe2.html   这几天浙大因为一件事而成为了众人议论的焦点,一篇名为《浙江大学一个 由院士牵头的课题组多篇论文涉嫌造假》是这个焦点的起因。   其实在网上的新闻中有不少是关于论文涉嫌造假,涉及的人有学历有硕士、 博士(也有博士后),职位有院士、教授、副教授、院长,可谓是保罗万象,涉 及广泛。大多数的情况是,有人指出某某涉嫌造假,某某的学校或者某某的学生 会出来辟谣,一般学校会力保职位高的造假者(浙大的事件也有优点这样的味道, 丢一个博士后,保一个院士)。   但造假的根源是什么?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的人会冒很大的风险去造假呢?   主要还是利益驱使(里面也有教育体制本身的原因),学校内的毕业、职位 的升迁都需要论文,那为什么会学校会有这样的规定呢?出发点很好,为了能出 成果,但实际上并没有那么多的成果出来或者说有些试验的周期是比较长的很难 多时间内出成果(这也是造成有很多特别是博士生的延期毕业),怎么办呢?那 只能做头脑试验(编造数据),或者托管关系来发文章,来完成写着任务。   那他们就不怕被发现吗?我想还是怕的,不过论文是专业文献,而且很多论 文涉及的内容是比较专业、范围是很窄的,同时有很多试验也不一定有条件来重 复(我曾经听一个硕士的同事告诉我,他老师在文章中都是改数据和内容的,这 种东西怎么可能重复出来)。所以发现造假有时候是十分困难的。曾经在上海某 大学发生过某教授的博士论文涉嫌造假而被学校辞退,并且博士学位被收回。但 是这篇文章是论述磁带上磁性介质,他是抄袭了国外的一篇相同的论文。这种文 章如果不是事前知道或者正好是在研究同一领域或者类似项目,怎么可能发现。   在目前的高等教育中造假和抄写的现象并不少见,以本科论文为例,我毕业 时,有不少同学就是直接抄上一届的论文,几乎一字不改。在我做毕业论文的实 验室,我亲眼看到实习生帮博士生PS数据图片(这里的PS不是说把不明显的搞的 明显,而是把没有的东西加上去)。我们曾经说如果没有那些实习生帮忙,真不 知道那些硕士、博士怎么能毕业。在这样的一个总体学风下,怎么能不造假。   在这个事件还提到了一个署名的问题,一般论文的署名都是,实际课题负责 人、小项目负责人、实验室负责人,以及其他相关人员。署名一般只有前三位是 有效的,不过很多真正做事的人都在相关人员里面。   通过那段实验室的经历我明白了,中国的学历教育的真正面目,也明白为什 么想做学问的人都要到国外去,想混、想捞钱的人都要留在国内或者回到国内了。   浙大这个事件还有一个很不好的影响:就是以后人们对中医、中药的信任会 越来越差。   这个论文是假的,其他会不会还有假的。   最后用方舟子的一段话来结束:   “按国际惯例,一旦论文被怀疑造假,那么能够澄清或认定的最可靠的方法 就是出示、核对原始数据。……实际上,按惯例,一个研究人员一旦被怀疑造假 却不愿意出示原始数据澄清自己,那就等于默认了造假。   揭露学术造假,有的容易,有的难办。像一稿多投、伪造学历、抄袭这类的 造假,是很容易发现和认定的,我们揭露的也比较多。但是对捏造、篡改实验成 果这类的造假,要发现就很不容易,所以在国际权威的学术期刊上也时不时会出 现可疑的论文,而要认定造假,就更难了,需要有权威机构介入进行调查。   ……高校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是肯定要力保自己的院士的,更何况这次涉 及的院士自己就是校领导,校方如何下得了手?……   揭露学术造假,如果涉及的是学术地位比较低的人,如学生、年轻的教师, 调查、处理要容易得多,但是一旦涉及学术地位比较高的,甚至到院士这一级别 的,就很难受到管理部门的重视,结果基本上是不了了之。国内管理部门这种只 打苍蝇不打老虎、本末倒置的态度,也是非常不正常的,不利于净化学术环境。 要打击学术造假,就应该重点打击学术地位比较高的人,而对学生应该以加强教 育为主。” (XYS20090208) ◇◇新语丝(www.xys.org)(xys3.dxiong.com)(www.xysforum.org)(xys2.dropin.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