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语丝(www.xys.org)(xys3.dxiong.com)(www.xysforum.org)(xys2.dropin.org)◇◇ 特仑苏风波中的高兴和不高兴 本报评论员 蔡方华 北京青年报2009/02/15   卫生部网站近日发布消息称,针对蒙牛公司添加OMP的特仑苏牛奶是否存在 安全性问题,卫生部会同工业和信息化部、农业部、商务部、工商总局、质检总 局组织各方面专家对 OMP食用安全性进行了研讨,专家根据OMP的来源、生产工 艺、添加量、检验报告以及国际同类产品政府许可和国外使用情况,认为消费者 饮用目前市场上该产品没有健康危害。但该消息同时指出,OMP不是我国现行国 家卫生标准允许使用的食品原料,蒙牛公司进口并使用该原料都没有获得批准, 还擅自夸大宣传产品功能,违反了《食品卫生法》的有关规定,因此被责令停止 在产品中添加OMP。至此,特仑苏风波算是有了一个正式的官方结论。   特仑苏风波与三聚氰胺奶粉污染事件有着明显的不同,它是国家有关部门主 动整顿食品添加剂的行动所引发的。在职能部门叫停OMP使用之前,不仅没有消 费者反映特仑苏牛奶给饮用者的身体健康带来过损害,质疑OMP的成分及违法使 用的声音也并不洪亮,因此,完全可以说,OMP从“科技新成果”向非食品原料 的身份还原、并被执法部门清理出牛奶制品之外,是国家职能部门狠抓食品安全 所取得的一项重要成果,它给食品添加剂滥用的现象敲响了一记警钟。这一事件 的出现,意味着我国的食品安全体系从被动应对转向了主动出击,从回应公众质 疑转向了主动为消费者把关,这样的改变,无疑是值得人们高兴的。   当然,回顾特仑苏风波的发生到渐至平息,我们所感受到的也并非只有喜悦。 OMP的可疑面目之所以露出水面,缘于质检总局一份内部文件的网上泄露。这份 发给内蒙古质检局的公函明确要求蒙牛公司停止添加OMP。但不知因何缘故,此 文件被人披露在网络上。这种曝光方式是如此的奇特,以至于有人怀疑它是我国 乳业恶性竞争的又一危机,是蒙牛的竞争对手在背后“捅刀子”。姑且不论这种 “阴谋论”是否符合实际情况,人们都有理由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质检部 门在发现 OMP的违法使用之后,没有第一时间向社会通报这个重要消息,并对特 仑苏牛奶的销售做出限制性规定?要知道,在卫生部尚未对OMP的安全性做出评 估之前,OMP对消费者带来健康损害的可能性就是存在的,职能部门完全有理由 暂时停止特仑苏牛奶在市场上的销售。质检部门对此不做声张,不仅是对公众知 情权的忽视,同时也是对消费者健康安全的一种不在意。   这其实还不是问题的全部。我们注意到,在特仑苏风波发生之后,六部委的 专家在相当短的时间里就做出了权威结论。人们没有理由怀疑这个结论的正确性, 但是,人们更想了解这个结论的科学依据。人们尤其想知道,专家们在对OMP的 安全性做出评估时,有没有在现有的二手材料之外做动物实验、人体实验等科学 验证?关于OMP的成分及其对人体的影响,坊间乃至学界存在种种说法,有人认 为OMP其实就是 IGF-1,还有人认为OMP中的乳过氧化物酶“与肿瘤的发生有一定 的关系”,这些疑问在六部委的结论中都没有得到详尽反映。官方结论中瑕疵的 存在,当然并不意味着职能部门对蒙牛公司有所庇护,但它起码反映出我国食品 安全体系的技术支撑还不够有力,对积重难返的食品添加剂滥用问题还很难做出 及时而科学的反馈。看到这样的短板现象,人们恐怕也很难高兴得起来。   三聚氰胺污染奶粉事件发生之后,我国的乳业和公众消费心理都变得十分脆 弱。质检、卫生等部门在处理特仑苏、多美滋等问题时,必然会表现得异常谨慎, 这是正常的。但必须指出的是,对待食品添加剂滥用、食品原料违法使用以及夸 大宣传产品功能等问题,无论牵涉到什么企业,无论会带来多大的市场影响,只 有做到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才能起到正本清源的作用,才能把所有的食品企业 都引导到正确的经营轨道上来,才能为乳业的复苏和振兴创造健康的环境,也才 能恢复国人对中国乳业的信心。为是故,对蒙牛公司违法使用OMP以及对OMP功能 故弄玄虚的问题,执法监管部门必须做出公开而严肃的处理。 (XYS20090215) ◇◇新语丝(www.xys.org)(xys3.dxiong.com)(www.xysforum.org)(xys2.dropin.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