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语丝(www.xys.org)(xys3.dxiong.com)(www.xysforum.org)(xys2.dropin.org)◇◇   评“武汉理工校长抄袭事件或包藏阴谋”   作者:陶世龙   《武汉晚报》这篇报道妙极,因为它如实记录了当学术腐败被揭露出来,证 据确凿,无法否认,还想脱身时的心态和惯用的手法。“现在正是院士评选的关 键时期,此时有人抖出,别有用心的可能性极大。这无法否认论文抄袭的事实, 便只好离开本题在对手的动机上做文章,与当初肖传国被方舟子举报,反诬举报 者如出一辙,但他们忘了一条,将院士候选人公示不正是为了使大家关注和举报 么?事情的关键在于举报的材料是否真实。如果说方舟子的举报是肖传国的学术 水平的高低问题,还可以有争论的余地,而这次周祖德的问题是明目张胆的抄袭, 即如所说他事先不知情,是他们内部的问题,外人莫得而知,人家提出来,理所 当然,何以就成了别有用心的阴谋!   事实上不仅是在院士评选期间,其他学术界的腐败行为,每当被揭发出来而 又无可辩驳时,别有用心乃至阴谋论就出来了,西南交大副校长黄庆、广州中医 药大学校长徐志伟、浙江大学李连达院士等的论文涉嫌造假被揭发出来后,都曾 被说成是私人恩怨,利益冲突,总之是动机不纯,然而改变不了他们的那些论文 有假这一铁的事实。   不管白猫黑猫,逮着耗子就是好猫。因此,我要说,管他什么用心,能把学 术领域中的腐败揭露出来就好。   人家究竟是什么用心,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自有实践去检验。   想借什么动机不纯之类的烟幕弹溜走是徒劳的。   下面是武汉晚报的报道:   武汉理工校长抄袭事件或包藏阴谋 与院士评选有关   2009-08-06 13:18 武汉晚报   核心提示:   记者:有人说,这个事件是一个阴谋?宣传部:不排除这个可能。毕竟院士 评选存在竞争。何况,这件事情已过去半年了,现在正是院士评选的关键时期, 此时有人抖出,别有用心的可能性极大。   ●称有四点事实须澄清;   ●指《中国青年报》报道有误   抄袭论文没有通过学校审查 校方称此事早已处理周祖德承认“有教育管理 责任”   昨日,武汉理工大学在《情况说明》中称,对媒体相继报道的武汉理工大学 校长论文涉嫌抄袭的事件,有4点事实须澄清。   首先,光盘正式版是经过组委会认真审定,并确定参会宣读的28篇论文作为 会议论文集(正式版),不是任何个人行为或故意掩盖错误的行为。   其次,直到会议召开,周祖德教授对谢鸣投稿的三篇文章完全不知情。   三是会议通知有明确规定,会议注册费含光盘版论文出版费,谢鸣没有交纳 会议注册费,应作为自动放弃论文看待。   四是在中国青年报报道出来之前,记者没有和学校特别是当事人周祖德教授 作任何采访和沟通交流,致使报道中事件的重要一方缺失。   昨日,针对中国青年报所称,由于发现有抄袭的论文,大会会务组后来删除 了一部分论文,而最终提交给参会人员每人一个正式版光盘。武汉理工大学称, 此报道有误。   该校称,本次会议(指第二届全国智能制造学术会议)共收到论文50篇,经同 行专家认真评审,有28篇论文收入“第二届全国智能制造学术会议论文集(正式 版)” (出版号为ISBN 978-7-900766-53-3/TH-4)。   会议确实提交给每个与会者2个光盘:其中之一是开会期间提供给与会者的 一张包含所有50篇投稿论文的光盘,该光盘中还含有7个其他的文件:如第一届 和第二届全国智能制造学术会议的会议通知、缴费通知和召开中国人工智能学会 智能制造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的通知等。但该光盘是非正式的,只是会议期间方 便代表交流使用。当时组委会也明确说明过。   在会后,每个与会代表都收到的第二张光盘,才是正式的,它是经过同行专 家评审后,确定的“第二届全国智能制造学术会议论文集(正式版)”,盘中仅有 28篇论文。   这28篇论文,才是论文集的正式论文,其他的都是因种种原因没有通过的论 文,并不是媒体报道的那样:“‘正式版’不但没了抄袭之作,周祖德、谢鸣的 另两篇论文也都消失。所收论文由49篇缩为28篇。一位负责人解释,这是抄袭之 作‘殃及池鱼’的结果,其他论文‘陪同’消失,是为了不让抄袭论文显得突 兀。”   抄袭论文没有通过学校审查   校方称,周祖德对所抄袭的论文一点都不知情,并且这篇论文在学校这一关 都没有通过。   据校方介绍,关于科研论文投稿和发表,周祖德课题组有明确要求:一是学 生进行论文投稿时,必须根据投稿内容与相关指导老师商量共同定稿;二是收到 录用通知后,再将论文交由项目负责人审查,并申请出版费用;三是若论文通过 审查,再交由论文的所有署名者予以确认并最终定稿,之后才能支付版面费等。 而谢鸣在投稿时,并没有与课题组任何人商量,只是在收到了全部3篇论文录用 通知后才给课题组相关老师审查,并申请论文发表费。课题组2位老师认真审查 了论文,认为其所有论文都不符合发表要求,主要是因为其研究工作不深入,如 没有相关仿真结果和实验数据等,因此没有让其通过审查,也就没有进入下一步 “所有署名者确认”。   校方强调,谢鸣当时提供的论文,审查老师并没有发现其论文抄袭的问题, 周祖德教授此时完全不知情。   校方称此事早已处理   由于没有通过审查,谢鸣也就没有提交正式论文的word文档(会议组委会要 求的)和会议注册费(含论文出版费)。按国内外学术会议惯例,没交注册费或没 正式提交论文视为自动放弃发表权,所以课题组并没有明确要求谢鸣撤稿。   2008年12月19日,大会第一天,周祖德教授应邀作了大会专题报告。报告结 束后,组委会告诉周祖德教授,发现有一篇他署名第一作者的论文有抄袭的嫌疑, 周祖德教授当时不知是哪篇论文,他当场打电话给课题组相关负责人了解情况。 当核实所有情况(约20分钟)后,周祖德教授即向组委会汇报了课题组对谢鸣所有 论文的处理意见,并得到组委会确认谢鸣没有缴纳会议注册费(论文出版费)。当 天中午谢鸣向组委会提交了情况说明,并明确表明论文第一作者周祖德教授完全 不知情,同时向大会正式提交了撤稿申请。   按校方的说法,对于谢鸣所犯的严重错误,周祖德教授及其课题组发现后, 立即进行了严肃认真的处理。一是当得知详情后,对谢鸣进行了严肃的批评教育, 并责令其作出深刻检查;二是当年不受理其学位申请,而是推到第二年重新申请; 三是第二年重新受理学位申请时,重新由7位校内外专家对其研究工作及博士论 文进行审查并确认。此外还召开课题组全体研究生会,对所有学生进行了学术道 德教育,并重申了论文等学术成果发表的严格规定。   周祖德承认“有教育管理责任”   目前,谢鸣的学位正处于公示期。此事对他的学位有无影响?武汉理工大学 党委宣传部负责人称,如果这篇造假论文是作为其申请博士学位的材料之一,那 么他的博士学位将无法获得。如果不是,他的学位将按有关规定来授予。不过, 由于此事闹得沸沸扬扬,影响极坏,他的学位是否会因此受到影响,也很难说。   在《说明》中,周祖德称,“这件事情发生后,尽管我非常重视并已经采取 了相应的处理措施,但作为谢鸣的导师,我还是负有疏于教育管理的责任。”   周祖德说,媒体报道这件事后,触动很大,将从中吸取深刻的教训,深入贯 彻《教育部关于严肃处理高等学校学术不端行为的通知》精神,带头进一步端正 学术态度。学校将进一步采取更为积极有效地措施强化学术规范,防范今后此类 事情的发生。   周祖德个人简历   1970年毕业于华中工学院电力系统自动化专业。   1984-1986年英国伯明翰大学访问学者。   1992-1994年英国波尔顿(Bolton)大学客座教授。   1996年和1999年分别为香港大学和新加坡国立大学访问教授。   1999年回国后任华中理工大学教授、副校长。   2000年任武汉理工大学校长、武汉理工大学机电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和美国工程师学会高级会员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常务理事   中国机械工程杂志社第四届董事会副董事长   国际杂志“车辆振动与噪声”编委   国际生产工程研究会CIRP会员   全国高校管理研究会常务理事   湖北省机械工程学会和湖北省机电一体化学会副理事长   湖北省机械加工自动化学会理事及学术委员会委员   湖北省高等学校科技管理学会理事长   从事微型计算机控制与应用、机电一体化、智能制造、现代制造技术以及现 代制造系统的可靠性与诊断等领域的学术研究,特别是在数字制造领域作了大量 开创性的工作,创办了《数字制造》杂志,取得了一大批科研成果,先后有20多 项科研教学成果获国家和省、部级奖,其中,有三项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4项成果获部省级科技进步一等奖。   承担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博士点基金以及国家计委产学研项目及省、部级 等多项基础研究和高技术产业化项目,已培养毕业和正在培养的博士后,博士研 究生、硕士研究生近百名。   记者对话理工大发言人   ●举报或与院士评选竞争有关   ●学术圈“挂名”潜规则大家心照不宣   昨日,就武汉理工大学校长论文抄袭事件,记者与该校宣传部负责人进行了 对话。   记者:学校认为,周祖德对抄袭论文毫不知情,有什么证据?   宣传部:当时谢鸣所写的论文,由于要支付版面费,所以必须先过学校这一 关,但最终学校这一关没有通过,也没发现抄袭行为。后来也就没有确认署名者 问题。周校长他本人也不知道。这个会议(指第二届全国智能制造学术会议)本来 就是个二流会议,作为在业界具有较高知名度的周校长,本来就完全可以不参加。 因此,他抄袭论文在论文集上发表,对他毫无意义。从动机上来说,抄论文总要 有点好处吧。   记者:论文抄袭事件发生后,对周祖德本人有无影响,比如行政方面的,院 士评选方面的?   宣传部:影响肯定是有的。但行政方面的还不清楚。对于论文抄袭,周校长 确实是事先不知情的。目前教育部已在调查此事,结果还未出来。至于会否影响 到他的院士评选,目前不好说。   记者:有人说,这个事件是一个阴谋?   宣传部:不排除这个可能。毕竟院士评选存在竞争。何况,这件事情已过去 半年了,现在正是院士评选的关键时期,此时有人抖出,别有用心的可能性极大。   记者:谢鸣写这篇论文,没有告诉导师,那为何要署上导师的名字,并署为 论文的第一作者?   宣传部:这个是圈内的潜规则,大家都心照不宣的。学生这么做,我想一是 出于尊重自己的导师。但更主要的是,署上导师的名字,论文就容易发表些,毕 竟导师的名气大。   记者:此事出来以后,学校在净化学术风气方面会否有动作?   宣传部:这件事经媒体披露后,确实给学校造成很坏的影响。此次教训很惨 痛。我想,学校肯定会在整治学术不端方面有大动作。事实上,当时事情发生后, 学校就对当事人谢鸣进行严肃处理,并召开专门会议,对研究生进行了学术道德 教育。   记者:在老师眼中,谢鸣是一个什么样的学生?   宣传部:实事求是地说,谢鸣是一个不错的青年学子,动手能力极强。当时, 许多高校都向他伸出橄榄枝。当时,学校也基本定下来,让他留校。但这个事情 发生后,不仅推迟了拿学位的时间,而且留校事情也泡了汤。记者屈建成   万余网友热议“抄袭门”   至昨日,关于“武汉理工大学校长论文抄袭”的新闻,评论过万。全国各地 网友纷纷发表观点。有愤怒者,有谴责者,同样也有怀疑者。   新浪武汉网友:   我是武汉理工大学老教师,出了这件事我和其他武汉理工大人一样感到蒙羞。 几代人几十年的努力和拼搏赢得的声誉受到重创,我感到痛心疾首。抄袭事件极 大地伤害了我们大学,伤害了为之奋斗的师生。对不起社会对武汉理工大学的关 爱和呵护。这种恶劣的抄袭事件是个人行为,应当严肃处理。但我相信广大的武 汉理工大学师生是无辜的,勤奋努力的,成就也是有目共睹的。还望大家继续关 爱我们大学,深深地感谢网友一如既往地支持武汉理工大学。   新浪广州网友:   从功利性来讲,周确实没有必要去抄袭。   在学校呆过或在社会上评过职称(如高工)的人都知道,这种会议论文一点实 用性没有。我说的实用性是指,评职称时这种会议论文不算数;职称只认核心刊 物的文章,这种会议论文不算数,要是写上凑数,只会挣来负票。评院士时,这 种论文更拿不出手,评院士时不是看论文的多少,是看论文的影响因子。   所以,我认为周本人并没有这种动机。大家可以更理性一些讨论,而不是谩 骂。   新浪江苏南京网友:   双肩挑的人哪有精力、时间在一线搞科研?   新浪江苏网友:   真正让人不能原谅的不是抄袭这种行为,而是抄袭者的价值观。为什么一而 再再而三地出现抄袭行为,仍不能禁止?   “学术潜规则”终将毁掉学术 ●李煦   半年前的一桩抄袭事件,而且当时已在小范围内处理过,如今突然在媒体上 曝光;曝光时机又是那么微妙,正逢当事人要角逐中科院院士之位,有这么巧的 事么?   不过此时此刻,再谈“阴谋论”已然不必;因为民间有句俗话:“苍蝇不叮 没缝的蛋。”话糙理不糙啊。   事到如今,站在“危机处理”的角度看,也许最可遗憾的事情,就是事发时 没有下重手,而是以批评为主,“高高举起、轻轻落下”,轻描淡写地消化了此 事;没想到终于被“有心人”发掘、放大、发酵。试想,如果在发现论文抄袭的 第一时间,就 “自曝家丑”,并严肃地按照学术道德规范处理此事,还会有后 来的这些纷纷扰扰吗?   不过,如果我们能站得更高一些,就会发现,只要学术圈的潜规则不改,没 有周祖德事件,也会有李祖德、王祖德;就算不发生在武汉理工大,这类事件也 完全可能发生在其他大学。   “学生写论文挂上导师名字,已经是心照不宣的潜规则”。没有人愿意把自 己的劳动成果署上别人的名字,学生不是傻瓜,之所以这样做,无非是:1、挂 名有额外的好处;2、不得不挂名,否则要吃亏;3、不是自己的劳动成果,挂名 也不心疼。   如果中国学术圈真是这样的话,那就等着一起又一起的丑闻爆发吧。而那些 掌握中国学术圈话语权和规则制订权的人们,应该十分谨慎:当你们不再爱惜自 己的名字,允许别人随意“挂”你们的名字,那么,你们的名字蒙羞,将只是迟 早的问题。 (XYS20090807) ◇◇新语丝(www.xys.org)(xys3.dxiong.com)(www.xysforum.org)(xys2.dropin.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