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语丝(www.xys.org)(xys4.dxiong.com)(www.xinyusi.info)(xys2.dropin.org)◇◇   日本人怎样跟地震打交道   作者:加藤嘉一   2010年04月24日新京报   我是日本伊豆人,伊豆半岛是自然灾害最频繁的地方之一。对我来说,地震、 台风、洪水、火山等自然灾害只是意味着平常,把它们视为一辈子要打交道的 “朋友”,而不是“敌人”。地震是常态,而不是非常态,没有人没经历过地震。   疏忽建筑质量者是全民的敌人   日本国民对地震极为敏感,还是比较习惯“与地震打交道”的。“如何与自 然和谐共处”,对任何时代或地区来说是个永恒课题。日本不例外,中国不例外。   日本政府对每一处建筑物制定了明确的抗震标准。倘若一个建筑不符合或不 及格其标准,它不能存在。比如,建筑是最容易造成“政商勾结”的行业,假如 平时给政治人物提供政治献金的建筑业老板,做的写字楼没达到抗震标准,政治 人物又偷偷容忍了其失误,或故意装糊涂,被媒体曝光后,我100%相信,这届内 阁要垮台了。   别说政治人物,在人口极端密集的东京,如果有建筑设计师把工作做得不恰 当,有疏忽,就立刻会被媒体批评,他随后的生存环境就恶化到底,成为全民的 敌人。天经地义,对生活在“地震大国”的日本国民来说,建筑有多大耐心是牵 涉生死的大事。建筑无小事。媒体针对建筑的监督相当严格,其力度并不亚于针 对政治人物丑闻或官僚腐败的批判。   收视率最高的节目往往是天气预报,地震预报则是其中重要环节。2008年6 月14日栗原发生地震前,日本地震局提前10秒做出了预警,并在公共电视台NHK 中播出,挽救了无数人的生命。   在地震预警上有两方面的特征:一、定期预警地震,虽有时不准或漏报,但 整体上令人满意。据专家说,大的地震相对容易预测,小的比较困难;二、有了 预警,还要及时向公众发布信息。比如栗原地震,从预警到播出只用6秒钟,这 就要求地震部门和电视台配合非常默契。各大型公共场所都有专用的地震预报广 播,比如大的商场超市,经常会播出“多少分钟后会发生×级地震,请大家迅速 撤离”【方舟子按:此处有误,地震预警是利用地震波传播的时间差,只能有大 约10秒的提前预报,不可能做到“多少分钟”】。所有日本人都很熟悉预警前固 定的“提示音乐”。它与自己的生活和生命息息相关,此刻,人不可能不认真。   抗震是“演习”出来的   “预警”不过是冰山一角,更重要的是全民日常的安全教育。   中国玉树地震发生后,中国媒体人向我咨询日本人是怎么搞预防、灾后重建 和防灾教育的。我说:“其实很简单,做防震教育不要印很多教材,乱花纳税人 的钱,只要各学校能坚持要求全体师生做好实际的演习训练即可,投入很少,回 报很多,对师生们的帮助却很大。”   日本的学校每个学期都必须搞一次避震演习。所有教师从学生时代起,就接 受过很多次避震演习。因此,实际遇到地震时,他们知道该如何做,正确的步骤 是什么。从小学一年级到高中三年级的12年下来,我们大概要接受30多次防灾训 练,从未接触过任何有关灌输理论的教材。通过不断的演习,让我们明白了,在 自然灾害发生时,人与人的协调与配合最为重要。   演习时,首先应立刻戴上安全头套。所谓安全头套,就是平时凳子上的坐垫, 但经过特殊设计,在发生晃动时,立刻将它扣到脑袋上,以保护头部。然后迅速 躲藏到安全的地方,等晃动停止后,在老师的统一带领和班长的积极引导下,迅 速离开教室。在那样的紧急时刻,日本人对秩序的尊重发挥到了极致,它是潜移 默化而根深蒂固,不是简单依靠理论或一次性灌输性教育获得的。   按政府规定,所有学校建筑物必须在楼外安装临时楼梯———非常楼梯,教 室里要有紧急出口———非常口。哪个班走哪条线路,都事先规划好,以避免地 震发生后出现拥堵、混乱、无序等状况,这样可以保证每个老师和学生都能迅速、 安全地撤离。撤离后的师生,最后到一个固定的场所,学校操场或大广场等,按 每一个班级排队,班长点名确认后,迅速汇报给班主任,班主任陆续汇报给副校 长,副校长最后汇报给校长。   家庭对灾害的准备也极为重要。虽然父母很少告诉我遇到地震该怎么做,但 从他们日常行为和生活方式中,早就了解到应该如何应对地震,真的发生,该怎 么做。   重物一般不放在高处,而放在地上或柜子里。安装电灯要非常结实,需要定 期确认,有问题就赶紧维修。家家都有“防灾袋”,我家每时每刻储备着两个防 灾袋,里面的东西都很轻,以便一旦发生地震,拿起来就快跑。每个家庭防灾袋 中的内容大同小异,其中的食物和水,都是能长时间储存的,水一般是易拉罐装, 这样不容易变质。有的家还在防灾袋里放上肥皂等。   大地震发生后,灾民住帐篷的情况比较少,大家都是到附近学校的体育馆中 避难。这样人员相对集中,容易得到救援,食物和水也比较容易发放。比如, 2007年7月16日发生的新潟大地震,许多失去家的受害者们在体育馆中度过了1个 多月。   日本有很多关于地震的博物馆、资料馆,教育机构让中小学生参观那些地方, 告诉他们生命的宝贵、地震的历史、防震知识等。   我建议,中国的每一所学校从小学开始,至少每学期进行一次防灾演习,至 少要让学生知道假设发生地震,第一怎么做,要从哪儿出去等。现在,对中国百 姓来说,地震已经不是陌生而遥远的概念了。   “提前5分钟”行动吧!   从两年前的汶川大地震(里氏8.0级),到刚刚发生的玉树大地震(里氏7.1 级),时间流逝得如此之快。近年来,日本也发生了大地震,2008年6月14日早 晨,位于东北地方的宫城县栗原市发生了里氏7.2级地震;2008年7月24日半夜, 地点又是属于东北地方的岩手县沿海北部遭到了大地震,里氏6.8级,大约107人 受伤。   中日之间地震发生的状况及后果不能相提并论,国情不同,历史不同,认知 不同。我只是想跨越国界,从比较平常的角度,寻找能否推广一些实用的应对方 法。   汶川地震发生后,我去了一趟四川。我发现,四川这个地方果然很富庶,生 活很舒适。我跟成都的朋友聊天,他们平时更多考虑的是如何享受生活,之前从 没想过会发生地震等牵涉生死的紧急事件,什么准备也没做。我没去过青海,但 去过藏族集中居住的地区,包括拉萨。我发现,藏族朋友的生活节奏特别缓慢, 没那么富裕,但以自己的传统享受生活,对牵涉生死的紧急事件,也没有避险的 意识。   日本的情况就不一样,我们从小到大都要在“地震随时有可能发生”的非常 状况下经营生活,接受了12年的防灾教育。2008年在岩手县发生两次大地震后, 当地朋友相当冷静地跟我说:“天天都地震,那两次不过大一点。”从日本人的 眼光上看,岩手县相当偏远,生活方式相当休闲。但与四川等地方“闲度”,还 是无法对比的。   在家庭和学校里,日本人从小接受这样一个教育:和别人约会,必须提前5 分钟到,坐在那里等别人来。而在中国,不守时的情况非常多,迟到5分钟算不 上失礼。我来到北京后,按原来习惯提前出发,提前到达,北京堵车无处不在, 要考虑许多不确定因素。然而,最近越来越觉得早到只能吃亏,因为合作伙伴不 把守时当回事儿。   不要小看约会早到5分钟,这其实就是一种态度:把任何事情都做在前面, 遇到问题时你才不会慌张。一个人总是迟到5分钟,你只能等着事情来了再想办 法,那样自然会遇到不确定性。很多外国人觉得中国很神秘,就是因为这种不确 定性、随意性的因素太多,不利于提高中国人在国际社会上的形象。   抗震救灾最终考验着的,还是国民素质的问题,包括如何尊重他人,如何与 他人和谐相处,如何增加忧患意识……国民素质教育不是一天能完成的。不过, 我诚恳建议,中国有关部门认真考虑,用力推行“13亿中国人提前5分钟大运 动”。在任何平常或非常的场合,倘若人人都能早到5分钟,都能从未发生的角 度去考虑事情,会避免很多伤亡。   生命无小事。任何一个公民的伤亡都是国家大事,如果早做准备,就会挽救 很多人的生命。对抗震这样极端紧张的事态来说,平时的积累极为重要。我做专 业运动员时,教练每天都告诉我:“你在训练中做不到的事情,在比赛中也绝对 做不到。”抗震救灾也是如此。   栗原发生地震的那天晚上,我跟在伊豆生活的母亲通了电话,她说:“发生 地震再正常不过,我们没有资格把它说成天灾。自然给人类赋予的恩惠太多,太 多……重要的是尽量预防,减少灾后的损害。政府、媒体、国民都要全力配合, 保持稳重。国民还是冷静的,不会引发什么动乱。东北地方的亲戚也没事,你不 用担心。对了,四川怎么样?我更担心那边。日本政府应该好好把帐篷等物品提 供给他们,参加救援……”   加藤嘉一 日本旅华作家 (XYS20100507) ◇◇新语丝(www.xys.org)(xys4.dxiong.com)(www.xinyusi.info)(xys2.dropin.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