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语丝(www.xys.org)(xys4.dxiong.com)(www.xinyusi.info)(xys2.dropin.org)◇◇   有感于马大为先生最近一次更正声明   作者:天涯学子   拜读了新语丝网站几年前对马大为先生JACS 2001, 9706一文的报道后 (XYS20060508), 深深地有感触。最近又拜读了马大为先生刊登在Org.Lett. (2010,1892)上的声明,发觉到以下两篇文章的有趣故事,下载了电子文件复 核后请教大家, 并供大家阅读参考。根据他刊登的修正,说是纠正indolizidine 223A 碳13谱数据错误(随件[1]),但仔细比较相关文件后发现:   A: Journal of Organic Chemistry 2003, 4400: 随件中发表的碳13谱和他 本人用另一方法合成的[随件4-S-19页] 几乎一模一样,4405页发表的书面氢谱 数据[随件3]中例如dt,q等等与他随件中发表的氢1谱图[随件2-第一页红线划出 部份]的实际谱形不一样。   B: Organic Letters 2005, 705: 随件中发表的他合成到的分子氢谱坐标就 错,原因很简单,这类化合物0观点ppm以下应没有信号。 本文发表的碳13谱[随 件4-S-19页]和他自己在Journal of Organic Chemistry 2003, 4400中用不同方 法合成的[随件2-第二页]几乎是一个模子铸出的,连杂质也一样哦。该文的随件 中发表的数据[随件4-S-10页]与JOC 2003,4405页[随件3红线划出部份]发表的 只字不差。鄙人以为不同时间测定的同一物质的分析数据绝对不可能是完全一致 的。可能是简单方便地用了他自己前面的有关谱图和测试数据。   C:Org. Lett.2010,1892 上删除了那张相同的碳13谱和有关分析数据,氢1 谱数据仍保持原样。   从以上几个case鄙人得出以下结论与大家共同探讨:   1.对核磁共振谱峰形如dt,q等可能马大为先生本人有不同于教科书的独特 定义, 创新一下下。   2.反正全合成做的都是“known compound”, 先是从思想上相信他自己又 合成成功了, 谱图上次已做过了, 分析数据前面也有了, copy一下下很方便, 谱 和数据用原来“家里”有的凑一凑就可以了。   3.目标分子合成成功了,马教授太忙啊, 没有空闲时间欣赏一下相关的谱了。   4.发现错误了(可能还是他人指出的,一般他不会主动的,哪怕是JACS 2001, 9706那篇也没见下文),改一下,氢谱的笑话还没发现,还是太忙啊。   5.基于以上得出结论,马大为先生在这两篇论文的研究工作不严肃,故第 二次用不同方法合成有否成功难下定论。   随件5份[随件1-5], 下载自http://www.pubs.acs.org, 读者可自行下载复 核。欢迎大家(含马大为先生)批评指正。大家还可看欣赏下他另一更正声明 [随件6].   和新语丝网站(XYS20060508)一文“我的本意是呼唤中国多有一些耐得住寂 寞,踏踏实实,实事求是,认认真真的作人,作学问的诚实的科学家。中国的发 展在呼唤诚信体系的建立。中国的发展需要有一大批诚实的科学家。”有同感。 (XYS20100502) ◇◇新语丝(www.xys.org)(xys4.dxiong.com)(www.xinyusi.info)(xys2.dropin.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