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语丝(www.xys.org)(xys4.dxiong.com)(www.xinyusi.info)(xys2.dropin.org)◇◇   学术评议是这样交换的!   作者:不看不明白   近日在网络上闲逛,突然发现前不久深陷学术失范漩涡(参阅“新语丝” 09.12.31, 我的名字叫黑《抄袭似乎是中国史学会副会长、上海社科院副院长熊 月之学生的“专利”》),中国史学会副会长、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所长 (正局级)、上海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副局级)熊月之先生主持的“上海城市社 会生活史”曾获上海师范大学博导苏智良教授的好评,所谓“皇皇28卷巨著,是 对‘海量’的近代上海城市社会生活的一次万川归流,其气魄之大、含量之丰、 形态之美,真可谓上海学界对建国60周年的一份重礼” (《文汇报》2009年10 月)。可谓极尽“夸张之能事”。   熊先生主持的这个“巨无霸”课题,不仅牵涉学术失范,而且在“行内”人 士看来,已经出版的卷册,学术水准参差不齐,滥竽充数不在少数,总体质量被 看低(当然,据说熊先生豪气干云,要以此为基点,在上海社科院历史所创建一 个中国城市史研究中心,超越在中外学界如雷贯耳的复旦大学中国历史地理研究 中心)。苏教授对这样一个学术成果给予如此之高的评价,似乎与他素日行为不 符。疑惑之余,继续“百度”、“谷歌”,终于有所发现。   原来苏教授也曾在《文汇报》刊登一个相关1909年上海万国禁烟会的演讲, 熊月之先生也曾给予极高的评价:“苏智良教授的讲演,信息量大,深入浅出, 评论允当,非常精彩。”(《文汇报》2009年2月)   终于明白,学术评议是如此交换的!《文汇报》充当了一个学术评议交换的 崇高平台,《文汇报》好!就是好哇!就是好!   附:   苏智良、姚霏《展示百年上海的鲜活生态——评<上海城市社会生活史丛书>》 (《文汇报》2009年10月) (http://www.ewen.cc/books/bkview.asp?bkid=183784&cid=548314)   上海是个海,遍游不尽,探究不息。   由上海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历史研究所所长熊月之教授主持的教育部研究基 地重大项目《上海城市社会生活史丛书》,历经十年的努力终于结出硕果。   近代上海的社会生活,多元而繁杂。该丛书从多时段、多角度、多侧面切入 研究上海城市社会生活,重点放在1843年开埠后至1949年建国前的近代时期。分 卷既有以空间为维度展开的,如关于公共活动场所(茶馆、饭店、旅社、浴室、 广场、菜场)、公共娱乐场所(公园、影剧院、书场、游乐场、跑马厅、跑狗场、 赌场)和校园生活的研究;也有以职业、阶层为维度展开的,如关于买办、医生、 报人、律师、科技工作者、舞女生活的研究;还有以国别、民族为维度展开的, 如关于英美人、法国人、日本人、俄国人、犹太人、印度人的研究。各卷关注点 以广义的社会生活为主,包括人们的居住、饮食、衣饰、交通、娱乐、交往、婚 姻、家庭、风俗、习惯、工作环境、工作特点、收入、消费等方面,兼及其政治 态度、精神生活。   遍览第一批出版的18本分册,可以总结为多个“新”。   首先是新视角。尽管社会史研究“目光向下”的宗旨早已耳熟能详,但真正 做到“以社会为对象写史”,成功的例子仍然屈指可数,毋庸说是以社会生活的 变化来审视历史进步的尝试,更是凤毛麟角。《上海城市社会生活史丛书》的出 现,不仅体现了史学研究范式的转换,更明确给出了历史研究为社会服务,为现 实服务的信号。   其次是新内容。全新的视角必然带来全新的内容。社会生活的主体是人。丛 书的亮点之一便是群体研究。不论是对侨民、移民群体,还是对职业群体及其生 存状态、社会生活的研究,都在原有研究的基础上有了很大突破,许多一度空白 的领域被深入挖掘。社会生活的另一纬度是衣食住行,丛书对上海人的居住、粮 食菜品供给、饭馆消费等方面给予细致关注,可谓别出心裁又切中要害。最后, 国外史学领域对城市公共空间的研究已取得一定成绩,国内史学界则尚处于起步 阶段,特别是将常态下的娱乐场所和革命时期的公共空间交相呼应进行研究,或 许只能在这套丛书中找到。   再次是新史料和新方法。史料和方法是史学研究的两只脚,偏废不得。丛书 充分利用近代上海研究的资料优势,对报刊、档案、书信、回忆录等进行了很好 的整理分析,更发掘出一批新史料,如档案、漫画、日记、口述史料等。而在理 论方法层面,也尝试运用了社会学、新文化史等新方法。   最后是新作者。丛书各卷作者多为上海社会科学院专业研究人员,来自历史、 文学、宗教和欧亚等研究所,也有复旦大学、同济大学、东华大学与上海档案馆 的学者,领域之丰富为丛书的成功奠定了基础。大量年轻博士的加盟,为丛书带 来了新气象,独特的选题和对理论方法的高度敏锐度在丛书中尽显无遗。   《上海城市社会生活史丛书》以日常生活为纬度,抓住了上海文明的特质— —海派市民文化的蓬勃,描绘了上海人鲜活生动的日常生活,这势将改变外国人 对中国近代城市、中国人生活的刻板印象。显然,该丛书的意义和价值远不止此。   从学术价值层面来讲,丛书具有史学研究范式转变的巨大意义。这种不拘泥 政治史的分期来书写日常生活的尝试,体现中国史学发展的新探索和新路径,开 创了关注民众生活史研究的范例,将推进社会史研究的进程和深度;另一方面, 上海史研究早已成为中国城市史研究的典范,不仅充当着上海文化软实力的品牌, 更是近代中国文化社会研究的不二标志,该丛书的出版使上海的城市研究继续保 持领先水准。   从社会价值层面来讲,该丛书的分卷涉及上海城市的一系列社会问题,如房 荒、粮食供给、女性自杀等。“以近代上海与今之世界相比,同构、相似之处极 多。近代上海实为一小世界,今之世界实为一大上海。”丛书对治理和建设当下 上海,具有借鉴意义。更重要的是,历史研究的至高境界是实现宏大叙事与日常 生活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丛书展示了彼此悬殊的异质文化,在相对平静 的状态下,是如何相遇、共处、交流、融合的,为这一经典的历史问题、更是摆 在全人类面前的现实问题找到了一个精彩的解答。   当然,由于该丛书在组成形式上属于多视角的散点透视,开放性的视野势必 导致分册在选题上缺乏系统性。同时,尽管视野开阔,构成城市社会重要组成部 分的题材并未一网打尽,如家族史、社区史、女性史。更重要的是,作为“目光 向下”的社会史,特别是社会生活史的里程碑式的作品,丛书似还应注意在社会 史、日常生活史的理论探索方面进一步加强。   熊月之对苏智良演讲的点评(《文汇报》2009年2月)    (http://www.news365.com.cn/wxpd/jy/jkysh/200904/t20090413_2279212_6.htm)   点评 从万国禁烟会细节看近代中国的禁毒   熊月之(上海社科院副院长、研究员)   苏智良教授的讲演,信息量大,深入浅出,评论允当,非常精彩。看了他的 讲演,回顾一百年前在上海举行的万国禁烟会,我有三点感慨:   第一,更深切地理解国家独立与富强的伟大意义。1909年万国禁烟会在上海 举行,反映了中国人民坚决禁绝鸦片的心声,也是包括两江总督端方等人在内的 众多有识之士持续努力的结果。但是,由于种种原因,特别是半殖民地的社会性 质,国家许多主权被侵夺,走私横行,毒品泛滥,鸦片禁而不绝。中国真正禁绝 鸦片,那是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后的事。经过60年的建设,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 建设,中国综合国力空前强盛,人民健康水平空前提高,中国人被讥为“东亚病 夫”的时代早已一去不复返了。   第二,更深刻地认识到持续开展禁毒斗争的重要意义。千里之堤,毁于蚁穴。 鸦片为害中国的历史,始于18世纪,开头只是少数富家子弟吸食,后来才逐渐蔓 延开来,以致不可收拾。这是个极其惨痛的教训。上世纪70年代末,国际贩毒集 团又在我国西南边境进行毒品滲透活动,毒品犯罪死灰复燃。尽管这一情况不能 与近代鸦片毒害相提并论,但也决不能掉以轻心。对贩毒进行毫不留情的打击, 是维护广大人民身体健康的需要,是维护我国繁荣昌盛的需要。   第三,更全面地看待近代中国禁毒问题。1909年的万国禁烟会,有三个细节 值得注意:其一,这个会议之所以在上海召开,是鉴于清政府在禁烟方面已经有 了一些实际行动。1906年,清政府下令禁烟,要求以十年为限,将洋土药之害处 一律革除尽净。此后两年,清政府在禁烟方面确实进行了一些努力。其二,这个 会议是美国倡议召开的,是得到德国、日本、英国等国支持的国际会议。这些国 家支持禁烟,当然有其本国利益的考虑,但不能否认他们也有帮助中国禁烟的动 机。其三,会议主席、美国代表勃伦脱是美国圣公会主教,这一身份很有象征意 义。近代来华外国人中,传教士是很特殊的群体,形形色色的教案,使这一群体 蒙受很多恶名。但是,在禁烟这一问题上,传教士从整体上说,是非常正面的形 象。他们反对罪恶的鸦片贸易,禁止瘾君子加入教会,发表文章、出版小册子, 编写戒吸鸦片烟歌诀,宣传吸毒危害,努力介绍戒除鸦片的药方,并在各地成立 戒烟所。注意到这三个细节,有助于我们比较全面地看待近代中国禁毒问题。 (XYS20100212) ◇◇新语丝(www.xys.org)(xys4.dxiong.com)(www.xinyusi.info)(xys2.dropin.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