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语丝(www.xys.org)(xys4.dxiong.com)(www.xinyusi.info)(xys2.dropin.org)◇◇   学术权贵是怎样炼成的   作者:扬子江学者   近二十年来,中国学术界对大师的呼唤十分强烈,但大师不是呼唤得来的, 甚至也不是培养出来的。我以为,大师如果不是天才,也要有天才成长的机制, 而现行的一些政策是制造不出大师的,只能制造出学术权贵。   让我们看一下学术权贵成长的路线图:一个小有成绩的青年学者,被破格晋 升为副教授,进而破格晋升为教授;由于年龄的优势,他很自然的当选为“跨 (新)世纪人才”;又由于有了这样的资本,他比其他同事更有资格成为“政府 津贴享受者”;再过些时间,“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也非他莫属了;假如他不是 中共党员,民主党派便相中了他,拉他入盟入社,并推举他为政协委员或人大代 表。同时,十有八九他还会成为院系领导、成为国务院或教育部某个专家委员会 的委员。如果他还坚持作一点研究,各种项目经费源源不断向他涌来,“成果” 自然也源源不断,而成为是院士指日可待的事。此时,他可以利用手中掌握的人 事权、财权,足不断扩大在学术界的影响力。一个学术权贵也就炼成了。   显然,这样的学术权贵是学术机构实力的表现,因此,也是学术机构千方百 计抬举、操作的结果。对于这个学术权贵而言,如果不在上述过程中变质,已经 是很难得的事了。   问题是,在这个学术权贵不断地被锦上添花的名利叠加过程中,还有一大批 不走运的人或人才被遮蔽了,他们的积极性也被一次次挫伤。他们的不得志,可 能仅仅是从比某个“学术权贵”的诞生之初的年龄大几天而被划在什么项目评选 标准之外开始的。制度已然如此,任何抱屈都没有意义。   在前不久出台的国家人才发展战略中,又制定了若干个人才工程项目,可以 想见,这些项目最终会分解成若干具体名额,落实到各大学和科研机构,在已经 名目繁多、叠床架屋的人才名头争抢战中,引发新一轮或明或暗的厮杀。    在这样一种氛围中,能够平心静气地继续进行学术研究,更加难得。所以, 学术权贵的成长路线图基本上只能在国内打住了。 (XYS20100624) ◇◇新语丝(www.xys.org)(xys4.dxiong.com)(www.xinyusi.info)(xys2.dropin.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