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语丝(www.xys.org)(xys4.dxiong.com)(www.xinyusi.info)(xys2.dropin.org)◇◇   环境记者的虚假新闻宣传是破坏中国生态环境的三聚氰胺   作者:水博   震惊中外的三鹿奶粉事件,至今让人痛心疾首。百姓受害、企业破产、政府 信誉受到严重挑战。如此深刻的教训,我们决不能把它轻易忘记。现在回想起来 所有这些问题,最初都是由于我们社会对某些弄虚作假行为的姑息放纵。三聚氰 胺本来是一种可以对付检测,隐瞒奶粉中蛋白质的实际含量添加剂,然而,三聚 氰胺的发明和使用不仅没有受到应有的制止和追究,反而得到了有关部门的默许 和认可。最后,几乎发展成为全行业都习以为常的赚钱“秘密”。然而,假的终 究是假的,伪装总有一天要被剥去。在带给中国制奶业毁灭性的损失之后,我们 终于告别了三聚氰胺这种骗人的“科学产品”。   不过同样危险的事情,目前还正在发生在中国的生态环境上。由于缺乏实事 求是的态度,一些中国的环境记者已经发明了进行虚假宣传的“三聚氰胺”。就 像当年三聚氰胺带给某些厂家丰厚的利润一样,一些环境记者的虚假宣传,也曾 经带给造谣者不少丰厚的回报。有人靠造谣获得了中国年度绿色人物的称号;有 人因为造谣,阻碍了中国的发展有功,可以领到国外几万甚至几十万美元的高额 “奖金”。然而,在这些虚假新闻的欺骗下,中国的环境环境问题,却不得不经 历着越来越严重的灾难。   例如,怒江和我国一些水电开发被环境记者有计划、有目的造谣宣传搁置之 后,中国不得不大量的开采煤炭。不仅很多地方的生态环境遭受到极大破坏,而 且,严重的能源结构恶化,也让我们国家在经济水平还并不算高的情况下,就已 经变成了世界上最大的温室气体排放国。这必然使得我们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与 承担应有的减排责任发生巨大矛盾。以至于我们在刚刚闭幕的联合国气候大会上 四面受敌,几乎成为了众矢之的。然而,似乎至今还没有人注意到,我国现有的 水电资源就还有每年可以减少15亿吨二氧化碳的余地。试想,如果我们也能像其 它发达国家一样的优先开发利用水电,每年减少15亿吨的碳排放。我们国家不仅 不会成为世界第一号的温室气体排放国;而且,我们的煤炭开采决不会像现在这 样疯狂、我们的矿难决不会像今天这么惨烈、我们的生态环境问题绝不会像当前 这么严重。   回顾历史,为了阻碍中国的水电发展,某些环境记者编造谣言说大型水电开 发破坏生态环境,但是,人们走遍全世界看到的现实都是水电开发程度越高的国 家和地区的生态环境越好。前几年,某些环保记者编造说,欧美发达国家早就停 止了任何水坝的建设,并且已经进入了拆坝时代。但是,尽管国外发达国家的几 乎所有基本建设都已经处于停滞状态,然而,大坝施工至今还照样存在。不仅如 此,目前全世界最令人不可忽视的事实是,能够取代化石能源减少温室气体的排 放的可再生能源,不仅百分之九十来自水电,而且,根据统计资料世界各国水电 发电的绝对数量只有增加,而从来也没有减少过。这些骗人的谣言被事实揭穿后, 又有伪环保专家和环境记者一起编造国外的水资源开发都不超过40%,而中国水 电开发严重超过国际警戒线的谣言。恶毒的污蔑说是中国的水电开发,经造成了 生态灾难。   遗憾的是,就像当年的三聚氰胺受嘉奖一样,对于这种偷换概念伪造数据的 弱智谣言,我们的社会却不能容许专业人员对其进行揭露。去年在国内伪环保组 织的配合策划下《第一财经报》的造谣记者章轲,竟然,以揭发他的网友博客中 使用了不雅的词汇,提起了名誉侵权诉讼。开创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造谣者控告 揭谣者侵权的先例。审判此案的法官也像当年有关部门认为三聚氰胺的欺骗性合 法一样,并不认为编造谣言的虚假宣传有什么不好。因此,法官把网友在自己博 客商揭露谣言的博客文章,当成揭谣者与造谣者个人之间的学术讨论。并由此判 定揭谣者使用了 “恬不知耻”、“弱质”、“活宝”和“糊涂虫”等修饰词汇 的博客文章属违法。   尽管在法庭审判的过程中,造谣记者章轲不得不当庭承认说明自己造谣行为 的各种证据,当面忍受揭谣者比博客文章里更激烈、更严厉的批评和指责。然而, 在法官坚持把造谣宣传当成学术讨论的鼓舞下,造谣记者章轲在庭审之后的2009 年7月8日竟然再次以《西南水电开发超国际警戒线 引发生态之忧》,继续公开 的编造谣言诬蔑中国的水电建设。虽然在上诉的法庭上,揭谣者当庭就质问法官 和造谣记者“这种明知故犯的造谣污蔑国家发展的行为,如果不是一个“恬不知 耻”的糊涂虫、活宝的话,就应该是一个狡猾、阴险的无赖,甚至都不能排除是 一个用心险恶的反华团伙成员。除此之外,谁还能对他这种庭审之后,还要故意 造谣的行为,做出正确的解释?”。然而,尽管法庭的审判让糊涂的法官和造谣 者无言以对,无地自容。但是,中国司法腐败的一大特点就是,判决书的内容可 以和法庭审判的结果毫不相干。   个别法官保护造谣者的违法裁判,大大鼓励了中国环境记者们的造谣热情。 为了庆祝造谣的胜利,年底《中国经济时报》评出的“2009中国十大环境事件” 中,居然让人大开眼界的把“中国首例环境记者诉专家案终审胜诉”作为一条重 大事件。《中国经济时报》点评说“这个案件形式上是名誉权纠纷,实质是环保 领域专业精神问题的角力”。这个评论说的确不假,名誉权只是形式,而实质是 “环保领域专业精神问题的角力”。但是,具体地说,到底是什么样的专业精神 的角力呢?尽管评论者自己没有点明,但是,我们根据事件的整个过程也不难发 现,当然就是制造谣言与揭露谣言的角力,是虚假宣传和实事求是的角力。   接下来的评论更能说明问题,评论说“有意思的是,以专家自诩的被告恰恰 输在了记者的专业精神上。不过,这对于其他环境记者及NGO等也是个很好的 提醒,做环保既要有热情,更要善于借助专业的力量。”。   客观地说这个判决的确很有意思“以专家自诩的被告恰恰输在了记者的专业 精神上”。我们可以客观的分析看看,专家所揭露的谣言有误吗?没有,当然没 有。不管是法官还是判决书都丝毫不能动摇专家所提供证据的真实性。那么为什 么客观事实竟然会输在记者的“专业精神”上呢?这就是问题的关键。看来目前 中国环境记者们的这种“专业精神”简直太厉害了。这不仅是进行造谣宣传的技 巧,而且还有利用各种关系进行司法运作的“功力”。中国环境记者们“借助专 业的力量”的能力和后果,简直让人不寒而栗。   这恐怕就是当前中国的特色,就像当年能骗人的三聚氰胺获得科技进步奖一 样。现在造谣骗人的环境记者,照样能得到某些法庭判决的特殊保护。然而,假 的终究是假的,不管它能够获得什么样的权威机构的认同,三聚氰胺毕竟不是蛋 白质;虚假宣传也不可能改变客观事实。所谓“目前我国大部分河流的水资源开 发程度高达80%以上,四川、云南等西南地区一些河流的水资源开发程度甚至 高达100%”和“中国水电开发超过国际警戒线”的说法绝对是不折不扣造谣 和欺骗。在付出了惨痛的代价之后,曾经被授以科技进步奖三聚氰胺假奶粉已经 被今天的社会所摒弃。然而,我们却还不知道,我们国家的生态环境还要付出多 大的代价,我们才能真正认识到中国环境记者们虚假宣传的严重危害呢?   对于造谣记者的胜诉,在网上我曾经看到一位网友的留言中有这样一幅讽刺 性的对联。   上联:三聚氰胺获得科技进步奖。   下联:记者造谣得到法庭的鼓励。   横批:中国特色   这些话虽然听起来不大好听,但仔细一想并不是没有道理。不过有点忠言逆 耳,让人难以接受罢了。此时此刻,恐怕我们真的需要大声疾呼:警惕!   中国环境记者的虚假宣传,就是中国生态环境三聚氰胺。   附:参考文章   中国经济时报评出“2009中国十大环境事件   10.中国首例环境记者诉专家案终审胜诉   事件:12月21日,《第一财经日报》记者章轲接到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 法院的民事判决书。判决结果驳回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副秘书长张博庭上诉, 维持一审原判,该判决为终审判决。这场环境记者起诉水电专家的官司以记者终 审胜诉划上了句号。   2007年12月20日,章轲在《第一财经日报》上发表文章《水电开发 该降温了》。文章引述水利专家刘树坤的观点称,“目前我国大部分河流的水资 源开发程度高达80%以上,四川、云南等西南地区一些河流的水资源开发程度 甚至高达100%”。   当年12月24日,张博庭(化名“水博”)在其博客上发表题为《社会不 需要无知无耻的绿色人物》的文章,认为章轲的文章是“公然和国家大力发展水 电的国策唱反调,意图以此出名”。全文对章轲本人涉嫌侮辱、诽谤和人身攻击 的言辞如“残废”、“活宝”、“可怜的糊涂虫”、“恬不知耻”、“连眼神都 不好使的科盲”、“弱智人”等,超出了学术评论本身。   2008年1月25日,章轲到北京市宣武区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状告张博 庭侵犯其名誉权。2009年2月23日,该案进行一审,根据一审的判决结果, 张博庭应向章轲公开赔礼道歉、赔偿精神损害抚慰金2000元、赔偿证据保全 公证费1060元。案件受理费300元由张博庭负担,章轲一审胜诉。   后张博庭不服一审判决结果,上诉至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2009年 12月,该院发出民事判决书,维持了一审判决。   《中国经济时报》点评:这个案件形式上是名誉权纠纷,实质是环保领域专 业精神问题的角力。有意思的是,以专家自诩的被告恰恰输在了记者的专业精神 上。不过,这对于其他环境记者及NGO等也是个很好的提醒,做环保既要有热 情,更要善于借助专业的力量。 (XYS20100102) ◇◇新语丝(www.xys.org)(xys4.dxiong.com)(www.xinyusi.info)(xys2.dropin.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