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语丝(www.xys.org)(xys4.dxiong.com)(www.xinyusi.info)(xys2.dropin.org)◇◇ 一门国家精品课申报造假的背后 本报记者 叶铁桥 雷宇 中国青年报 2010-05-14 一份《南京大学校长助理周宪申报国家精品课程造假》的网帖将知名美学教 授周宪置于了一场舆论的漩涡。 这份帖子开门见山指出:“仕而优则学的所谓官员型学者,更是把申报项目 当成了香饽饽,无论申报什么项目都坚持把自己作为主持人,把国家科研经费当 成自己囊中私物”。 其矛头直指南京大学校长助理周宪:“在申报国家精品课程(30万元)项目 和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100万元)项目过程中大肆造假,到了胆大 妄为的地步。” “大肆造假”是否真在百年名校南京大学存在?中国青年报记者赶赴南京大 学展开调查,发现在事件的背后,事情远没有网帖展现的那么简单。 “学者+恶霸”形象从何而来 2009年12月底,这份帖子出现在以学术打假知名的网站“新语丝”上,并进 入公共舆论的视野。 该帖称:“南京大学中文系的文学概论课程,长期以来由胡有清教授主持讲 授,南京大学把胡有清主持教授的文学概论课程立为校级精品课程。” 然而,“2008年,有关方面组织申报文学概论国家精品课程,在组织申报的 过程中,南京大学校长助理周宪表示,他是教育部中文教学指导委员会成员,教 育部中文教学指导委员会的人他都熟,由他出面很容易搞定教指委的评审专家, 由他主持更能够把精品课程项目申报成功。” “(周宪)利用他担任校长助理主管文科工作的影响,指使南京大学教务处 出具虚假的周宪主持南京大学校级文学概论精品课程的证明,(实由胡有清教授 主持),以此虚假的证明来申报国家精品课程并获得30万元科研经费立项。” 谁都清楚,如果这一举报属实,那么周宪的做法无疑非常恶劣,他不仅涉嫌 侵占他人成果,还展现出了十足的学霸派头。此帖一出,周宪教授在网络上备受 恶评。 事实看起来也确乎如此,一个最有力的佐证就是署名“南京大学文学院教授 汪正龙”写的一份说明。这份说明被发帖人附在主帖后面,认为虽是一份被南京 大学用来“洗脱周宪罪责而做的说明,恰恰揭露了周宪造假的事实”。 这份名为《关于文学院文学概论国家精品课程申报过程的情况说明》表示: “2008年4月,文学院召开国家精品课程申报工作会议……在讨论文艺学专业文 学概论精品课程申报时,鉴于胡有清教授当时已经到省里工作,主要工作不再在 南京大学,周宪主持的大学研究型课程教材系列刚获得江苏省优秀教学成果奖, 由周宪做主持获得国家精品课程立项的可能性比较大,文学院和文艺学专业决定 文学概论国家精品课程申报由周宪主持。” 说明还称,要申报国家精品课程,要件之一是获得南京大学校级精品课程。 而在2007年,南京大学已把胡有清教授主持的文学概论课程立为校级精品课程。 这样一来,换主持人需要一个“移花接木”的过程,得把材料做“圆”了。 如果这份说明属实,即使撇清了一些对周宪的指控,比如主持并不是抢来的, 但依然解释不了一个不争的事实,周宪并未主持过此门课程,胡有清教授才是这 门课程长期的主持人。 初次接触,各方讳莫如深 然而记者到了南大后,一开始几个当事人都拒绝接受采访。现担任江苏省台 湾同胞联谊会会长的胡有清教授在电话中说,他确实跟南京大学举报过这件事, 但有一个君子协定,就是“如果把这个事情搞到社会上去,我会跟他们说的”。 他也否认网络上那些帖子是他发的:“网上的东西跟我没有关系,我只是向 学校举报这个事情,没有必要到网上这样弄。” 他甚至不肯证实文学概论课是否由他长期主持:“因为我回答你一个问题, 就得回答后面的若干问题。” 而汪正龙教授也在电话中表示,“我拒绝采访”,同时坚称,“网上那些帖 子都不是我发出去的”。 但他不断向记者强调,事件非常复杂:“背后有很多你我都无法预料的东 西。” 他还透露了此事件中的一个疑点:发在“新语丝”网站上的第一份说明确实 是他本人写的,但不是他发到网上去的;而随后不久,“新语丝”上出现了以他 的名义作出的“补充说明”,“那是有人冒名写的,不是我本人写的”。 汪正龙指出,这份“补充说明”写得极为高明,口吻与第一份说明神似,里 面的信息又半真半假,而且对周宪教授非常不利,所以很多人都以为是他写的。 汪正龙说,他不愿意站出来澄清,“很明显是有人希望把我拖进来”。 周宪教授则在记者说明来意后直接挂断了电话,拒绝接受采访。而南京大学 文学院有关负责人也在见到记者后,不予置评。 几经努力,南京大学有关负责人代表学校党委、行政最终接受了记者采访。 在学校的协调下,周宪教授、汪正龙教授以及文学院领导等事件相关方也都接受 了记者采访,由此,一起学术公共事件的全貌才渐渐浮出水面。 申报始末 正是2008年4月学院召开的国家精品课程申报工作会议,确定了由周宪教授 作为主持人申报文学概论国家精品课程。这一决定是怎么作出的呢? 南京大学文学院院长丁帆教授说,南大文学院的文艺学科是国家重点学科, 文学院的其他3个国家重点学科都有了国家精品课程,院里觉得文艺学科也具备 申报条件,因此,在2008年4月这次会上,院里开会要求文艺学积极申报国家精 品课程。 文学院党总支书记姚松也证实,在院里,学科的事情主要由学科自己负责, 当时文艺学科有3个比较合适的人选来做主持人,第一人选当然是胡有清教授, 因为胡教授一直是南京大学文艺概论学科的主持人。 他说,问题在于,胡有清教授在2008年上半年就调到江苏省台联工作了,工 资关系也全都转过去了,不再属于南京大学在编人员。学科和院里都认为,要建 设这门学科,还是找一个在校内的教授更为合适,也有利于学科的长远发展。 丁帆说,学科本来提出让学科带头人赵宪章教授牵头,但赵教授拒绝了, “学科当时考虑到申报的实际情况,认为周宪教授做主持人的成功率更大些,因 为他在学界的名气更大,所以才提出来由他主持”。 没有主持过文学概论课程,却作为主持人来申报,是否合适?文学院多位教 授解释,文学概论课是文艺学科里的唯一一门基础理论课,几乎每一位该学科的 教师都能上。 汪正龙也告诉记者,“是赵宪章老师提议由周宪教授做主持人的”。汪本人 是文艺学教研室主任,他说,当时周宪教授刚获得一项省级优秀教学奖,又曾主 持编写过一套大学教材,里面也包含了文学概论这门课程的教材,都认为他最为 合适。 文学院领导和汪正龙教授都证实,周宪教授本人并没有参加这次会议。 周宪告诉记者,是赵宪章教授来通知他,让他做主持人申报文学概论国家精 品课程的。 他认为当时自己的想法“比较朴素”。 周宪教授说,他当时提出了一个条件,就是要跟胡有清教授说好,“他们告 诉我,说跟胡老师沟通了,胡老师表示不介入、不参与”。 汪正龙对记者解释,那份伪造的“补充说明”中所谓“胡有清教授误听”是 不可能的,他一再强调胡有清教授听明白了是向他通报申报国家精品课程的事情, “他(胡有清教授)表示不参加”。 接下来是准备材料,时间很紧。周宪说,“学院的惯例,基本是由年轻教师 准备材料”。 对于这次事件的责任,周宪认为,自己的失误在于过程中没有主动和做材料 的人员一起去推敲文字,事后也没有对材料进行认真审核,把关不严,“材料出 去的时候我没有看”。 汪正龙说,周宪教授工作一直比较忙,他“来过两次通报2008年文学概论国 家精品课程国内同行申报情况,嘱咐我们做材料时要突出南京大学文学概论课程 的特色和优势,他本人没有对文字材料进行详细推敲”。 周宪教授还说:“我们专业做材料,基本是把大家所有的成果集中在一起, 根据报项目的要求,把教师的东西有所取舍,有所调整,然后变成完整的团队材 料。”因为这种做法形成了惯例,所以他更不会在乎文字的准确。 然而,从材料来看,一些表述事后被认为存在严重问题,比如“周宪教授连 续多年担任本科班该门课程教学,以他为主导,进行了多方面的课程建设和教学 改革。” 但事实上,周宪教授并没有给本科生上过这门课,只是在上世纪80年代给专 科生上过这门课。 一些表述细节颇有意味,比如周宪教授一直在给本科生上这门专业必修课, 每周两节,并教过4届共215人。这种数据明显是“做”出来的。 另一项说明问题更为严重:“周宪教授主持的《文学概论》本科课程被评为 2007年度‘南京大学校级精品课程’。”这明显是一种嫁接,因为该荣誉是在胡 有清教授主持下获得的。 汪正龙说,他们在准备申报材料的过程中才得知,申报国家精品课程需要以 校级精品课程(从中文本科教学指导委员会申报)或省级精品课程(从教育部申 报)作为基础。这门课程是从中文本科教学指导委员会申报的,需要校级精品课 程证明。 然而,回忆起操办这件事后看来很严重的事情,汪正龙却说:“这个证明没 有什么周折就开过来了。”他说,南京大学有这样的先例,课程主持人走了,可 以变更,换成南京大学在职的老师,因此教务处就开了一个证明,盖了章,由他 们传真给中文本科教学指导委员会。 南京大学教务处负责人也称:“当时考虑一是人事变动,因为胡有清教授调 走了;二是文学院是以组织的形式提出由周宪教授当主持人,我们教务处认同组 织的决定。” 据南京大学一位校领导介绍,教务处开出的证明只有两句话:周宪教授为本 申报精品项目的负责人;本课程是2007年校精品课程。 但无论如何,正是这份存在问题的申报材料,让周宪卷入了一个巨大的漩涡。 是否存在主观故意 南京大学一位负责人介绍,学校对此情况的掌握其实更早。 2009年11月16日,胡有清教授以实名形式向南京大学校学术委员会举报文学 概论国家精品课程存在造假的问题,并将举报信给了学校纪委一份。 这位负责人说,当时,胡提交了4份材料,包括:《致校学术委员会的信》、 教育部2008年度国家精品课程申报指南、南京大学《文学概论》精品课程网站资 料,以及胡有清关于中文系《文学概论》课程的说明。 他表示,学校接到举报后非常重视,基于两点:首先是实名举报;其次,两 位都是南大的著名学者,于是立即指示文学院进行详细调查取证。 这位负责人说,文学院找到该学科带头人赵宪章教授、项目材料执笔人汪正 龙教授,以及胡有清教授等做了详细调查,并向学校呈交了调查结论,其中包括 汪正龙的情况说明。 这些调查结论包括这些要点:《文学概论》课程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是中 文系传统课程也是团队课程,周宪是团队成员之一,胡有清教授对课程作出重要 贡献;确定替换带头人是专业意见,院里同意,也经过胡有清本人同意;关于申 报材料和网站文字。申报材料关于课程教学方面有不实之处,网站文字中关于此 前本课程建设和成果描述中有不恰当之处,容易给人造成误解。 这位负责人介绍,2009年11月25日,南大专门召开了学术委员会专题会议。 为慎重起见,还专门通知了纪委书记、教务处长等列席会议。 该负责人说,为了使这次会议开得客观公正,开会前没有跟任何委员进行沟 通,而是他们到了以后才现场发放相关资料,并请文学院负责人现场说明整个情 况,最后请学术委员会作出裁决。 这位校领导说:“当天会上讨论很激烈,各位学术委员认识上并不是完全一 致,但最后形成一个基本意见。” 但学术委员会最终认定申报材料不实,文学院负领导责任和材料审查不严谨 之责。 会议形成5点意见,要求更换该门课程的主持人。2010年2月初,周宪教授提 出辞任这门课程主持人的申请。 2010年3月30日,经过教学委员会主任会议决议,同意文学院关于周宪教授 不担任“文学概论”课程主持人的决定;同时暂停“文学概论”国家精品课程建 设。 学校允许记者查阅了问题调查和处理的全部相关原始文档。 罪与罚 对于网上关于周宪教授通过此次申报精品课程获得巨额经费的质疑,南京大 学社科处处长王明生介绍,学校进行了专门调查,目前到账10万元,但是一直在 文学院的账户上,周宪教授没有接触过这些钱;同时,网上质疑周宪教授造假获 得100万元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项目,王明生表示,调查发现,周 宪教授参与过这一项目竞争,但这一项目第一首席专家是另一所大学的教授,钱 也打到了该大学账上。 但此事件对周宪教授带来的影响却更为深远。 南京大学相关负责人介绍,周宪担任南京大学校长助理好几年了,南京大学 原计划在去年年底增选一名副校长,正是因为此事影响了他的竞争力,现在新的 人选已经确定。 而南京大学数位知情人士也告诉记者,如不出现这次意外,周宪本应该当上 南大副校长。 周宪认为这个事情自己很冤:“整个过程都是学科和文学院决定的,从我个 人来说,我已不需要靠国家精品课程来获得提升了。” 南京大学接受采访的这位校领导也认为,周宪教授没有任何必要通过这个来 得到什么东西,“不存在主观故意”。 南京大学的数位知情人士也称,这个主持人的头衔并不能为周宪增加什么东 西,但这门课程是南京大学文学院非常优秀的课程,文学院希望能把国家精品课 程拿回来,这也涉及整个学科的荣誉,“他们想借重周宪的声誉,没想到反而置 他于尴尬境地。” “他(周宪)肯定是冤屈的。”汪正龙教授也说,在申报精品课程时,周宪 考虑不周,也许有和胡有清教授沟通的必要性,但是“他的疏忽与他受到的伤害 是不对等的。” 该校文学院一位教授的反思更为深刻:“周宪是个悲剧,有他受普遍的潜规 则影响,不讲原则答应申报违背事实犯错误的一面,但他也在为整个恶劣环境埋 单!” 著名高校、知名学者,盗窃信息、诽谤攻讦,两组原本最不可能出现在一起的信 息如此真实的交织 南京大学一桩公案扯出的学术“江湖” 本报记者 雷宇 叶铁桥 中国青年报 2010-05-14 周宪坐在记者对面,眉头紧锁,声音细弱,他没有想到,一次不经意的决定, 竟然会让自己陷入如此苦不堪言的境地。 让这位知名教授、南京大学校长助理始料未及的是,自己虽然为这次决定付 出了代价,但这件事的阴影却始终挥之不去。而事件本身的一些情节“就像一部 悬念迭起的章回小说”,让这起原本不那么复杂的学术公共事件,背后闪现出一 个奇特的“江湖”。 这一“江湖”展现出了当前大学内部的学术生态和人事生态,也展现了部分 知识分子在这一生态中的个人抉择,旁观此事件的知情人士都认为这一个案足够 具有样本价值,“类似的故事在许多高校都发生过,或正在发生。” 学术批评还是私人恩怨 当南京大学学术委员会对造假事件作出处理,所有人都以为一切尘埃落定之 时,周宪却感觉围绕在自己身边的风暴正愈演愈烈,“事情的发展已偏离国家精 品课程的事,演变成对我个人声誉的一场运动”。 周宪说,在南京大学校内,有人用手机群发短信,将此事广而告之,甚至发 给周宪在学术界的一些朋友,对他进行个人攻击,“他们收到短信以后都觉得很 奇怪,打电话问我怎么回事”。 而网络上出现的那些攻击帖子,在他看来,也是有人在“整”他。这些帖子 大多署名为南京大学某某某,比如发在“学术批评网”上的一篇名为《周宪教授 造假事件牵出CSSCI潜规则》的文章,署名是“朱嘉平”,并注明身份是“南京 大学教授”,但记者认真核查后发现,南京大学并没有一位叫朱嘉平的教授。 在采访中,所有知情人士都称,此事之所以发展到目前这个局面,主要是因 为涉及个人恩怨。 周宪在接受采访时就直言:“主要我跟胡有清有矛盾。” 他说,他从2002年开始担任中文系主任,不久后,即建议胡有清教授担任海 外教育学院院长。2004年,他调到学校当校长助理,刚好分管海外教育学院, “那段时间(海外教育学院)工作起色不太大,我布置一些工作,推进不大,我 也比较急躁,就产生了工作上的一些摩擦”。 周宪认为,另外一个矛盾在于:“我担任校长助理,兼任南京大学出版社社 长,胡有清的太太是出版社员工,(她)评高级编审时,几年都没能通过,他怀 疑我做了手脚。” 他认为举报的时间点也很可疑,“胡有清教授2009年11月16日向学校提出这 个事情时,这个事情(指申报国家精品课程)已经过去1年半了,为什么是这个 时候?这个时候学校正在增补副校长,我是候选人。” 一名知悉内情的教授则认为还有另外一种解读:此前不久,南京大学实施新 的博导考评办法,全职到江苏省台联担任会长职务的胡有清教授博导资格也随之 被取消,这可能也会给他有人从中“做了手脚”的猜想。 由于胡有清教授拒绝接受采访,所以无从取得他对“恩怨说”的置评,但胡 教授明确告诉记者,他没有就此事在网上发过帖。 汪正龙教授也多次强调自己没有在网上发过帖,他写的《关于文学院文学概 论国家精品课程申报过程的情况说明》是如何发到网络上去的,至今是一个谜。 但他告诉记者,这份情况说明有两个版本,其中有细微差别,第一个版本交 给了文学院和学校,第二个版本只给了赵宪章教授和胡有清教授,网络上出现的 情况说明,正是第二个版本。 而那份他认定是冒他名义写出的《关于周宪造假事件的补充说明》,经记者 与新语丝网站创建人方是民先生(方舟子)联系,证实邮箱发出地址与汪正龙教 授留给记者的电子邮箱地址一致。但方是民也告诉记者:“有的软件允许随便填 发信地址”,因此,不能排除有人冒用汪正龙邮箱地址发信的可能。 事实上,正因为如此复杂的背景,才让幕后推手和背后的江湖看起来神秘莫 测。善于利于网络无疑是这些幕后推手的重要特点,他们的这些网帖,让各类信 息扭曲发酵,但目标只有一个——周宪教授。 真假混杂的帖子掀起大风大浪 上述接受采访的南京大学校领导介绍,学校之所以拖了一段时间才处理,就 是因为网上不断出现与此事相关的帖子,学校在不断地甄别这些帖子的真假。 而其中最大的一个插曲就是有人窃取他人信息网上发帖。 2010年年初,南京大学研究生院一位院领导突然发现在南京大学校园BBS小 百合站点上,出现大量以他的名义转发的关于此事的文章。 按照南大网络管理要求,要成功注册小百合BBS,不仅需要实名、身份证号 码,对于学校干部,还涉及到工资号、工作单位等。 这位研究生院的领导随即向学校纪委举报此事。 调查结果发现,此事为南京大学哲学系方蔚林教授所为。 上述接受采访的校领导称:“大量不符合事实、中伤他人的内容都是此人操 作。” 事实上,正是这些真假混杂的帖子,在虚拟空间和现实世界掀起大风大浪。 对于方蔚林参与此事,南京大学前副校长、文学院退休教授董健等知情人士 认为,这是因为方蔚林自认为在评职称及学科建设上与周宪存在过节。 董健介绍,周宪是文学院教授,从事美学研究,方蔚林教授也是从事美学研 究的,但他在哲学系,哲学系为了发展美学学科,决定让周宪当学科带头人,这 让方蔚林非常生气,觉得周宪的手伸得太长了,自己的领地被侵犯了。 有知情人士介绍,方蔚林在评教授过程中,第一次没过,而当时周宪是评委 之一。 但这位知情人士表示,方蔚林在38岁时就评上了南京大学教授,这已经是很 不容易的事情。 记者拨通方蔚林教授电话,他表示事情不像想象的那个样子,并一再强调: “你一定要采访到我之后才能发稿”,并答应当天下午一定会安排时间接受记者 采访。然而,到了下午,记者再次拨打他的手机,已经无法呼入,家里电话也始 终无人接听。 接下来的数日,记者又反复拨打方蔚林教授的电话,但一直未能再联系上他。 大学之魂在哪里? 中国青年报记者在南京大学采访中,多位教授对周宪教授的学术人品给予了 不俗的评价,认为周宪学术做得很好,自我要求比较严,做事很认真,对于学术 有着高远志向。有人评价说,“是一名君子型的学者”。有教授则亲耳听到过著 名美学家李泽厚先生对他学术造诣的嘉许。 但也有同院的教授评价,周宪是个书生,还是学者意气,对任何人都不冷不 热,让人感觉不好接近。 作为周宪教授昔日的导师,董健教授并不避讳对这个得意门生的尖锐批评, 他告诫自己的弟子,“周宪你凭学问,可以做得蛮好的。你别去当(校长)助理 了,回到系里当教授多好。” 但他同时认为,周宪这次也是制度性缺陷的受害者,“按照国家精品课程评 选的要求,你去查那些申报材料,我敢打赌99%以上都有各种不实的情况在里 面。” 他认为,国家精品课程是高校资源争夺和学科地位评估的一项重要内容,但 制度设计有问题。“制度把人给改了,而不是人改了制度。精品课程的评估体系 也有问题,这是周宪问题产生的背景,他太认同这个体制了,如果对这个体制有 点反抗,就不会这样。”在董健看来,要迎合一个扭曲的规定,就不得不把自己 给扭曲一下,这在高校里已经是见怪不怪了。 而同样的道理,“教务处开证明怎么这么快呢,也是太认同这个体制了”。 对于这个事件如何演绎到了今天的地步,董健教授直言不讳:“方蔚林等人 不是为了维护学风,完全是为了泄私愤。一旦离开事件本身,想达到其他目的, 就不会有底线。” 董健教授认为,这件事情充分说明中国的教育有问题。这位年过古稀的老人, 看多了大学里的怪现状,多次奋笔疾书,呼吁高等教育体制的改革,“我对大学 之魂的归来,寄希望于教育体制的改革与知识分子精神的重铸。” 一位涉事教授无奈感慨: 身在体制中 只能被捆绑 本报记者 雷宇 叶铁桥 “我现在很向往上个世纪90年代后期之前,那时候没有现在的学术体制,老 师单纯地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做学问。” 房间内弥漫着呛人的烟味,汪正龙教授再一次深深地吸了一口烟,脸色涨得 通红,这位被动卷入其间的教授感慨万千。 一门精品课程为什么会导致这样一个结局?这样的疑惑持久地缠绕着他的内 心,让他陷入沉思。 而今,这个周宪、赵宪章、胡有清3位教授的学生兼同事、方蔚林教授的博 士后阶段同门给出了自己的思考,“没有这些评选,也许问题不会这么多。” 汪正龙说,1999年高校实行岗位津贴后,无论是争取研究基地、精品课程、 国家名师,还是重大招标项目或优秀团队,什么都得去申报,什么都得去评审, “一年1/3的时间做材料和填报,耽误的事件数不胜数,劳民伤财不说,还败坏 了我们的学风。” 在汪正龙看来,老师做学问本应是带着敬畏和学术追求做的,但现在搞得几 乎所有排名都跟这些荣誉名头挂钩,资源分配也都与此挂钩。南大很多学科本来 不大被重视,一度排名处在一些实力远逊于己的高校之后。压力之下,学科领导 发现如果不争取,资源只会越来越少,而一争,因为项目、名头是有限的,问题 就来了,内部的人事关系也就复杂起来了。 汪正龙说,真正做学问的老师对这些东西有看法,但身在体制之中,只能被 动地参与,“我们总是教育年轻一辈的学子要甘坐冷板凳,但我无法跟他们谈学 术良知,因为这是整个学术体制造成的。” “哪怕穷一点,少一些名头,(我)也情愿多一点单纯地做学问的生活。” 汪正龙教授以自己为例说,现在各种申报教研室主任做得最多,特别是一些表是 很繁琐的,材料还要不断地更新。由于争的人多,项目、名头有限,难免会引起 各个学校的竞争,那些项目就像诱饵一样,不断地吸引我们一哄而上去争抢,由 此可能会有一些不规范的事情产生。而且大部分时候,10份表里有5份是劳而无 功的,白忙活儿。即便成功了,钱也不好花,年度、中级、结项考核,循环往复 地填表,难以自拔。 “我是太累了,我们下半年还有个会议,我是主要的操办人,明年我是想辞 职(辞去文艺学教研室主任——记者注)不干了。”这位年富力强的教授用“心 力交瘁”来形容几年来的状态。 “明年都46岁了,总得有点时间安心思考问题,做学问,不能老是做体制里 面的事情。能不能这样,还不好说。” (XYS20100514) ◇◇新语丝(www.xys.org)(xys4.dxiong.com)(www.xinyusi.info)(xys2.dropin.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