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语丝(www.xys.org)(xys4.dxiong.com)(www.xinyusi.info)(xys2.dropin.org)◇◇   转基因:传播助力决策   支持转基因的科学家和科研机构由于缺乏传播技巧,导致无法将有关转基因 安全的知识以公众愿意接受的方式进行交流,更是缺乏驾驭新闻传播规律的能力   本刊评论员   《科学新闻》2010年第6期   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转基因作物的研发和生产已经成为不可阻挡的必然趋 势。据国际农业生物技术应用服务组织(ISAAA)测算,在2008年中国从以转基 因抗虫棉为主的转基因作物种植中的收益是8.59亿美元。而从1997年转基因抗虫 棉产业化以来的14年中,总共的收益达到了76亿美元。   转基因农作物在全球大面积种植已有14年之久,应用最为广泛的转基因成分 Bt蛋白作为生物农药在环境中的释放更是达到了70年,食用转基因食品的人群超 过数十亿之众;世界各国科学界也对这个问题进行了大量的研究,至今还没有关 于转基因食品不安全的证据,也缺乏转基因作物威胁生态环境的普遍认可的科研 和观测结论。   然而,很多消费者对转基因作物安全的认知有很多误解。此外,转基因问题 早已脱离了其本身的科学意义,与政治透明化、利益团体的讨论以及国际贸易纠 葛在一起。   在这种情况下,自然需要考虑在网络社会和信息开放的情况下,传播有关转 基因的正确的知识,让更多的公众享有正确的知情权,最终让大多数公众和其他 领域的专家树立正确的转基因食品及其产业发展的知识和态度。   安全性:学界与公众理解的错位   在此前的很多研究已经表明,目前转基因中最常用的Bt基因只是对鳞翅类昆 虫有害,因为前者的肠道是碱性环境,Bt毒基因所表达产生的Bt晶体蛋白只是在 碱性环境中有作用;而哺乳动物的胃是酸性环境,Bt蛋白不会对之构成影响。   2009年,中国颁发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一个转植酸酶基因玉米品种,以及 两个转抗虫基因水稻品种的安全证书。已批准的转基因玉米和水稻品种的安全性 评价过程历经多年,农业部委托第三方权威检测机构对食用安全、环境安全、目 标性状分子特征等重要指标进行了严格的检测验证后,未发现环境安全不良影响。   尽管科学界和政府管理部门在转基因技术和作物的安全性方面做过大量研究, 但是由于科学界与公众和媒体的沟通不足、媒体中已经形成了一股反转基因的力 量。   在长期的负面舆论引导下,公众对转基因出现了较深的误解甚至是排斥心理。 例如,人民网2008年11月28日发布调查《你认为“转基因”食品是否安全?》, 共有6205人参与了调查。其中,选择“安全,是一种育种方式”的共2841票,占 投票总数的45.8%;选择“不安全,对人类或有潜在危害”的共3175票,占总数 的51.2%;   2009年初,人民网又做了一项调查。在“您敢吃转基因食品吗?”的民意调 查中,截至2月26日,31万参与调查的网友,有81.8%表示“根本不考虑,觉得没 安全感";只有17.8%的网友表示“如果真的好,会考虑适当尝试”。   公众态度又进一步引导了媒体。今年2月,新华社《瞭望》周刊刊登了“中 国人主粮的转基因悬疑”一文,对转基因安全证书的办法提出诸多质疑。   然而,即使包括了范围更加广泛和能够从转基因技术中获益的农民后,公众 还是能够对转基因食品表示出积极的态度。2002、2003、2009年,中科院农业政 策研究中心的胡瑞发、黄季焜等通过在北京、上海、山东、江苏和浙江等地调查 发现,可以接受转基因食品的消费者占到61%,反对转基因食品的消费者占8%, 无所谓和不知道的占31%。   目前这方面的传播工作还远远不够。   转基因:反对的“艺术”   长期的观察可以发现,一些反对转基因的组织具有很强的舆论影响能力。公 众特别是城市白领阶层对转基因科学缺乏了解,足以为各种有组织的反转基因热 点事件发布提供了基础。   值得指出的是,一些反对转基因的组织和个人并不严格依赖科学证据,对于 普通公众来说,结合热点事件中的一句“专家认为转基因有害”已经足以把公众 的排斥激发出来。与之对照,从事转基因研究和安全性评估的科学家“阵营”则 事事引经据典,唯恐表述有误,尚未交锋,已经丧失了“战机”。   公众对政府透明性的期盼也与转基因问题不可避免地纠葛在一起。不少公众 将转基因研发和审批与政府工作不透明联系在一起,而一些政府部门相对滞后的 反应,也成为口实。   科学界之外的学术界,也对转基因缺乏好感,此处,科学证据经常让位于逻 辑思辨。经典的表述为,“今天无害就能证明明天无害吗?”“这一代(事实上 已经至少有两代人食用历史)无害就能证明几十代以后无害吗?”   实际上,这个说法几乎无可反驳,但是没有任何意义。因为任何东西,包括 我们日常吃的米饭、馒头,我们都无法证明今天无害就能代表几十代以后无害。 绝对零风险的食品是不存在的。   在有些时候,科学界一些并非本专业的知名科学家的一些不严谨的表述,会 迅速成为反对转基因派的依据。例如,某声誉卓著的科学家,在两会期间说到转 基因水稻时如是表述,“比如一些抗虫抗病的转基因食品,其中的抗虫抗病基因 虫吃了要死,人吃了会怎样?很难说”。在此处,没有必要回避转基因抗虫稻具 有潜在风险的可能性,但是将“虫吃了要死”与“人吃了很难说”这两点在科学 上已经充分证明了无关联性的表述联系在一起,仍然会起到很大的误导作用。无 论多么著名的科学家,如果离开了科学证据,他们的表述就可能是不严谨甚至是 错误的。但是普通公众并不能分辨这一点。   同时,一些反对转基因的阵营利用人们不了解科学界规范和痛恨科学腐败的 心理,把科学界支持转基因的声音描述成利益共同体。但是这种指控最大的逻辑 问题在于,如果是从科研经费的角度说,从事转基因安全研究的科学家只有强调 其不安全才能得到更多课题。而实际上,正是这批唱反调就能得到更多利益的科 学家已经得出了转基因安全性的阶段性结论。   此外,我们通过观察发现,在有关转基因的大量质疑性报道中,几乎没有一 条提到转基因究竟是什么,其安全性到底何在,不安全的证据有哪些。这导致的 结果就是:人们在意识中将转基因异化,不愿意接受。   科学界:传播缺位   毫无疑问,支持转基因的科学家和科学组织在传播方面所做的努力很少,缺 乏系统工作,没有专门经费,科学家与公众沟通不足,缺乏传播技巧。   很多从事农业生物科技和食品安全研究的科学家认为,已经有大量事实和证 据证明转基因的安全性,不需要为此专门进行沟通工作。   此外,支持转基因的科学家和科研机构缺乏传播技巧,无法将有关转基因安 全的知识以公众愿意接受的方式进行交流,更是缺乏驾驭新闻传播规律的能力。 通常,人们往往更加关注那些可能是反常的事物,而有关转基因安全性和研究进 展的新闻,往往迅速淹没在大量日常新闻中。   科学家和科研机构也在出现有关转基因的新闻事端时,缺乏进行迅速反应的 意愿和能力。当某些与转基因相关联的新闻事件(如某种食品违规含有转基因成 分)成为媒体报道的主流时,如果相关报道中没有转基因安全的信息,公众接受 的或者是转基因有害的信息,或者潜移默化地将转基因当作异类,不去接受。   有关政府部门在转基因传播方面的工作也明显不足。这些机构常常不主动发 布有关安全性的信息,当与转基因相关联的新闻事件出现时,也不愿意或者不会 与大众媒体打交道;而往往待事件稍微平息时,以相关部委通告的形式发出一些 声音,这样做的结果是进一步加大了公众将转基因问题与政府信息不透明相关联 的可能性。   传播促进决策   加强有关转基因安全和收益的科学传播已经成为当务之急。这些工作应该包 括对转基因传播现状与规律的研究、加强科学家和科研机构传播能力的建设、加 强大众媒体科学传播素质的提升、加大转基因安全性问题的传播力度、及时和系 统化地应对与转基因相关联的新闻事件、以及强化科学界与大众媒体及其传播界 的沟通,从而让正确的科学声音能更好地影响公众,进而对决策者产生影响。   加强科学家和科研机构传播能力的建设、加强大众媒体科学传播素质的提升 和强化科学界与大众媒体及其传播界的沟通,这几点也应该成为当务之急。同时, 这几点工作又可以有机地结合在一起,通过组织完好的研修班的形式,既可以让 与会记者获得科学的知识和科学的方法,也能让科学家和科研机构的传播人员了 解记者们的需求和传播方面的技巧。在此基础上,可以分别开发针对科学家和科 研机构传播能力的以及针对媒体传播能力的手册和在线材料,并构成实时动态交 流体系。   传播,并非向公众和决策者灌输或者让他们强迫接受“转基因就意味着安全” 这种没有证据支持的声明。恰恰相反,传播意味着交流,意味着公众(或者作为 他们代表的媒体)与科学家就其关注与担忧进行切实交流。科学家也要将科学界 普遍认可的一些结论,以及仍然存在的担忧,以可理解可接受的方式传递给公众。   这样的传播过程,并不仅仅提高了知识的流动,还提高了包括科学界在内的 社会各界在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上参与影响决策的过程。   这个过程可谓艰巨,这个过程可谓繁复,这个过程也会充满挑战,但是在促 进类似于在转基因主粮产业化这样重大问题上做出科学决策方面,舍此无他。■   (相关报道,参见本刊2010年第5期第72页《共识会议:尝鲜转基因》、 2009年第23期第71页《NGO: 传播的科学》) (XYS20100401) ◇◇新语丝(www.xys.org)(xys4.dxiong.com)(www.xinyusi.info)(xys2.dropin.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