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语丝(www.xys.org)(xys5.dxiong.com)(www.xinyusi.info)(xys2.dropin.org)◇◇   2010时政热点回眸:盘点十大焦点评论   2010年12月29日广州日报   1 挽回信心重过楼市调控本身   像是一场特殊的拔河比赛,绳子的一端是频频发力的楼市调控政策,另一端 是多元的房地产市场。中间的结点则是各种利益的博弈。   从第一次调控专门打击投机性需求的限贷、提高二套房首付比例,到第二次 调控更为严厉的限购、停贷,动用的政策工具之多前所未有。然而,两轮调控之 下,房价不降反升,“地王”重出江湖,于是第三次调控风声再起。评论一方面 呼吁坚持调控不能动摇,另一方面也对调控本身进行反思,有人说调控的执行力 度到了地方大打折扣,有人认为地方政府对“土地财政”的过度依赖,才使楼市 调控陷入了目前的困境。更有评论对第三次调控之说提出了质疑。   为何调控年年有,房价却年年创新高?有必要作以下几个追问:   一、到底是调控政策本身有问题,还是执行中遇到问题?事实上,综观这些 调控措施,虽然有的治标不治本,但基本都切中了高房价的要害,倘若全部落实, 稳定房价的预期应该可以达到。这也表明调控本身没什么问题,问题出在执行上。   二、既然是执行中遇到了问题,该如何解决?这需要平衡两种力量的博弈。 一种是地方政府和调控政策的博弈。只有打破以房地产拉动GDP的政绩追求,将 稳定楼市纳入政绩考核,并真正兑现问责制,才能消除官员对房地产的依恋,调 控才不会遇到“软执行”;另一种是开发商和调控政策的博弈。严控向开发商贷 款,让开发商和银行利益“泾渭分明”,也许能“一剑封喉”。   房价关系民生和稳定,楼市调控切忌“一而再,再而衰,三而竭”。因而, 当前最重要的是拯救楼市调控的信心,把“一次调控”和“二次调控”中的措施 真正落实到位,而不是急于祭出什么新名堂,搞多少次重复的“空调”。否则就 仍走不出“越调越涨”的怪圈。   2 张悟本们倒了,土壤还在   一夜蹿红的“神仙”,往往有鬼;纸糊的高帽,偏偏蒙蔽了众人。   有人叹息,如果看病不贵不难,哪轮得到张悟本和李一沐猴而冠?亦有人评 论,伪养生专家公然招摇撞骗,暴露了监管之乏力、公众之盲从。   对于2010年最新版本的伪科学代表,曾经顶礼膜拜或不明真相围观的人们, 要反思和追问的无疑更多——   一重追问:如何重建社会诚信?张悟本和李一的欺世盗名,只是恰巧充当了 社会诚信缺失的PH试纸。试问,伪造学历的何止张悟本?请看今天某些官员名流 的“假的真学历”与“真的假学历”。又问,资历注水的何止张悟本?请看今天 某些“大师”的回忆录。再问,指鹿为马“把佛寺改成道观”的何止李一?请看 今天某些地方为《金瓶梅》故事发生地、夜郎国旧址、孙大圣故里一本正经睁眼 说瞎话的劲头……诚信社会的建构不是卫生监管部门一家就可实现的,更不是央 行的“个人征信系统”可搞掂的,而是一个系统性的命题。   二重追问:“快餐社会”里,如何重拾个体理性与独立思考能力。张悟本和 李一们破绽百出的“理论”,何以能吸引大批信徒?究其原因,无非是当今快节 奏的生活、信息大爆炸的轰鸣、浮躁与急功近利的心态,共同搓捏出了一种日益 成为主流的“快餐型生活方式”。而与之对应的,则是群体理性的缺失、个体判 断力的弱化。我们可以谴责《大国医道》《百科全说》等电视节目只顾收视率、 缺乏社会责任感,也可以批评监管部门不作为,但作为最关键的“受众”,何以 轻易就对伪科学不设防、大门洞开,拿自己的身体给别人做垫脚石,无疑也值得 反思。   如果孳生张悟本和李一的土壤还在,“赵悟本”、“王一”等各路“活神仙” 仍将伺机腾云驾雾、张牙舞爪而至。   3 中国制造走向中国创造的脚印   北京有奥运,上海有世博,“中国红”两年两度璀璨绽放。   精美主题,宏大叙事。上海世博,184天的嘉年华会,赢得各方由衷的赞美。 论者对其评说,涵盖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包容协调的增长方式、开放共享的多 元文化、亲睦友善的宜居社区等方面,赞誉有加。   留声机、电话机、混凝土、汽车……世博会在近160年的历史上,改变人类 生活方式的发明不断闪亮登场。但到今天,科学迅猛发展,人们担心在世博会再 也找不到单一的科技亮点。事实正是如此,上海世博已找不到科技单亮点,因为 亮光已经形成集束,光芒四射——世界最大的生态绿墙、单体面积太阳能屋面、 海上风电场和超临界煤电机组、世界各种精巧的创意发明、4D电影、垃圾真空回 收、机器人人工智能……林林总总的现代科技,集中体现了“低碳”、“智能”、 “精彩”。   “城市,让生活更加美好。”科技是城市的灵魂之一,在低碳时代,绿色、 环保、生态、节能、宜居……每一种进步,都离不开科技的力量。上海世博运用 现代科技,从规划和建设、绿色能源与节能减排、环境改善与生态综合治理、运 营管理和展览展示等方面,充分展示科技的魅力,给世人提供了未来城市发展的 样本。   上海世博更令国人欣慰的还在于,耀眼的科技背后写满“中国创造”。“世 博科技行动计划”共安排232项科研开发课题,集聚了全国各地近千家科研单位 上万名科研人员的队伍,已取得了1000多项科技成果,令游客惊艳。日本世博会 专家堺屋太一就表示,上海世博会后,中国可以被期待成为高速发展的知识价值 型国家。他人的评价,正是我们的期盼,上海世博或许正是“中国制造”向“中 国创造”的一个缩影、一个契机。   4 假学历不过是道德滑坡一角   “打假皇帝”方舟子在微博上指出“打工皇帝”唐骏学历造假后,一石激起 千层浪,相对于能力,假学历是否小事一桩?诚信缺失的根源在哪?   被称“打工皇帝”的唐骏有着辉煌的职业生涯,但假学历在其高歌猛进中占 了多大砝码恐怕只有他自己最清楚。而越是像他这样的精英造假,对社会的毒害 越大。因为他著书立说,声称成功“可以复制”;他又到处演讲,当起“青年导 师”。当“皇帝的新衣”被人戳穿,对崇拜者乃至整个社会,不仅是标杆、偶像 的倒塌,而且是信仰的迷失。   人们会说,不少精英的学历都有或多或少的问题,在众多“在职硕士”、 “在职博士”中,有多少是“真的假学历”、多少是“假的真学历”,当事人自 己都心知肚明。学历造假,得益的是持假者,带来的不公却昭然若揭,毒害的则 是整个社会风气。精英们凭借假学历平步青云,一般人虽不能在高学历上做手脚, 但他们可在自己从事的领域里造假。这样一来,整个社会便被“假”气笼罩,假 酒、假药、假米、假油、假奶粉、假化肥、假种子……以至于人们突然发现,身 边的一切似乎都有“假”。当人们感到“诚信”是当今社会稀缺品时,谁能说这 与精英们造假无关呢?   从另一角度说,学历造假盛行,与监管缺失息息相关。方舟子10年打假上千 起,造假者被处理的仅有几十起,绝大多数都不了了之。更有甚者,涉嫌造假者 肖传国竟指使打手加害方舟子。这种令人“绝望”的结果说明了什么?说明有不 少相关部门在尸位素餐,说明享受“造假成果”的大有人在,打假者反而成了眼 中钉、肉中刺。当人们对“造假”感到麻木时,当享受“造假成果”者心安理得 时,道德之堤距离溃坝也就不远了。   5 抑制通胀成不容回避话题   从“蒜你狠”、“豆你玩”到“玉米疯”、“姜你军”,再到“糖高宗”、 “油你涨”、“苹什么”……今年以来,众多农副食品和日用品接力涨价,公众 生活成本日益增加,催生了囤货抗涨的“海囤族”和节省开支的“抠抠族”、 “团购族”,甚至有人阳台种菜,有人到香港打酱油。   对这种物价上涨局面,官方说法和民间舆论往往不同,各种议论大致集于两 点:一、有关部门称这是“游资炒作”、“哄抬物价”所致,而众多论者则将原 因直指货币超发。二、政府部门试图通过价格调控稳定物价,突出使用了“限价” 等行政调控手段。人们担心,行政手段的人为干预会扰乱市场配置资源功能,为 下轮通胀埋下更深伏笔。   当前原材料、人力、运输等成本上涨不容否认,恶意囤积、垄断货源、哄抬 价格等违法违规行为也的确存在,但本轮物价上涨的推手主要是货币超发、流动 性过剩,从而导致游资泛滥,左冲右突。因此,治本之策在于收缩流动性。尽管 “限价”等行政手段能暂时稳定物价,但非长久之计,过多滥用反而会挫伤生产 积极性,进而导致供应萎缩。一度传出的食用油企业不堪成本压力停产的新闻就 是一记棒喝。   我国的低价时代已经终结,未来我国物价将经历一个慢涨的过程。因此,抑 制通胀不是该不该为,而是如何为之的问题。而公众对于未来通胀的强烈预期将 助长购买心理,有经济学家建议上调通胀率警戒线的做法无疑是自欺欺人。未来 调控重点应该一方面从宏观货币政策入手,收缩流动性,改变市场预期;另一方 面率先对政府部门所能决定的公共资源品等价格领域采取调控政策,缓解通胀压 力。   6 网络争霸不能绑架无辜用户   有人愤怒,这样的恶性竞争前所未有;有人悲观,不管谁赢,输的都是用户; 有人分析,腾讯此举有垄断之嫌,应依法治之;有人认为,腾讯对决360是违背网 络精神的恶斗;更有人指出,腾讯逼迫用户封杀的是人心。   从市场的占有率来说,腾讯无疑拥有绝对的实力,可是,古语有云:得人心 者才能得天下;失去了人心,即便有了霸主之实力,也只是恶霸而已。通常,恶 霸只能风光一时。腾讯挟用户逼360就范,威胁用户,就是失掉人心的低级之举。   互联网产业是新兴的朝阳产业,可是,与传统行业相比,不同的只是经营方 式、经营理念与产品,同样也需要遵守基本的商业伦理和道德。否则,朝阳也很 快会成为夕阳。   传统行业里不乏这样的例子,从国内来看,蒙牛与伊利两大奶业巨头不顾消 费者利益的恶性竞争,最终导致的是整个乳制品行业的没落。从国外来看,10多 年前的美国也同样上演过微软利用市场垄断地位,采取软件捆绑的方式扼杀当年 浏览器巨头网景的生死决战。可最后,微软遭遇反垄断的梦魇,几乎要被拆分。 而IBM没有任何不良行为,一直在技术领域默默耕耘,也被 “反垄断”的阴影所 笼罩。可见,互联网行业并非没有商业规则和商业道德可循。   封杀、耍狠真的有用吗?因为有关部门的介入,腾讯并没有得到最终的答案, 但是,也许上述的例子值得其他各行各业的霸主们深思:如果失去基本的商业伦 理底线,也许,他们的昨天就是你们的明天。   目前看来,消费者确实处在劣势地位,但我对此并不悲观,尤其在全球化和 信息化的时代,市场不断规范,监管逐断加强,更重要的是,创新层出不穷,垄 断下的恶性商战没有明天,不可替代只是浮云。   7 超越医改价值的“神木标本”   似乎没有哪一位县委书记的去留像神木原县委书记郭宝成那样牵动着公众及 舆论的神经。从他“升迁”的新闻里,引发对“全民免费医疗”的神木模式存亡 的担忧,论者几乎一致从事件解读出“神木模式”成绝唱的信息。   北有神木,南有高州。名不见经传的广东高州,在“医改”之路上也创造了 一个奇迹,在不增加公共投入的前提下,通过内部挖潜,取得了降低医疗收费与 医院增收的双丰收。而在陕西吴起县,一场全民免费教育的深层改革也在推进。   “神木模式”是否夭折尚待观察,但至少迄今还在延续,并被外地所借鉴。 退一步说,哪怕“神木”、“高州”成为孤例,甚至不幸夭亡,它们的名字仍然 熠熠生辉,它们的价值也不会磨灭。作为先行者,它们不仅在技术层面作了路径 探索,为后来者提供了可以援用的指引——卫生部最近就在平抑药价上着力,基 本药物制度实施以来,基本药物的价格大约下降了30%,虽然不能说是直接受到 高州的启示,至少精神是一脉相通的,其在执政为民的理念层面,昭示世人的民 生、民本价值远远超越“医改”层面。“没有什么发展指标能比老百姓的幸福更 重要,老百姓的幸福感才应该是我们决策者决策的目标”,这话从神木县领导口 中说出来,让人觉得贴心、实在。   更重要的是,神木就像“皇帝新衣”中的那个孩子,毫不留情地戳穿了某些 谎言,譬如“初级阶段”、“财力不足”、“条件不成熟”。神木县财政以每人 400元的投入,实现了“全民免费医保”。400元,在中国进入全球第二大经济体 的当下,点起公众空前的期待。当“财力不足”的遮羞布被揭开,最后就剩下为 与不为的选择了。从医改的“神木模式”推而广之,教育、住房、社会保障…… 是否都可以沿用,或者借鉴呢?   8 为暴力强拆构筑“防火墙”   强拆导致的官民对抗不少见,但像宜黄个案如此恶劣的,尤令人愤慨。   有评论大声疾呼,当地官员做法令人发指,必须惩前毖后。也有评论认为, 这是当地畸形招商引资理念导致的悲剧。   宜黄事件,超越愤怒与谴责,我们更懂得了三个道理——   其一,物权不彰,强拆不止。《物权法》早已从国家大法层面对公民物权给 予明确保护。然而不无遗憾,这种尊重民权的法治精神并未被所有地方公权部门 所认同。在很多地方,为了所谓“公共利益”、政绩工程甚至仅仅是为了商业开 发的寻租冲动,便可动用警力对试图“软抵制”的公民实施强拆甚至采取人身强 制措施。值得追问的是,种种公然违抗国法、侵犯物权的不当行为,在当地和上 级政府、人大那里竟往往得不到半点阻止与追责。   其二,土地财政不休,“行政”强拆不止。若问某些地方政府何以不惮冒 “被微博”、“被人肉”的风险,非要强拆民宅制造对抗,答案是多选项,但归 于原点,无非“土地财政”使然。正如宜黄官员所言“没有强拆就没有新中国”, 在一些地方眼中,不强拆哪来GDP?不强拆何以生财?改变这种长期存在、业已成 型的土地财政格局有着显而易见的难度,但因其容易制造官民对抗、步步推高房 价等弊端,又岂能任其自然?   其三,“拆旧”方能“立新”。正在二次征询意见的新《拆迁条例》,明确 禁止“行政强拆”,改由“申请法院强制执行”,这是一种进步,至少能为官方 强拆行为设定一道防火墙与门槛。不过,在司法与地方利益捆绑一体的今天,如 何确保“司法强拆”的独立性,尚不可过于盲目乐观。   9 权力一“通吃”,“拼爹”成王道   如果说此前“河南固始公选官员子弟当乡长”、“温州定向招录干部子女进 事业单位”、“三亚市社保局局长之女考99分”等机关单位“近亲繁殖”事件尚 且会装点一下“门面”的话,屏南县这次“量身招聘”干脆撕下了最后一块遮羞 布,连手脚都懒得做了,因为其实际上是为宁德市副市长之女“量身打造”。   有论者直指如此“量身招聘”是“假公平真特权”,有论者质问此举“到底 在戏弄谁?”也有论者指出这是“权力垄断的衍生品”、必须杜绝这种“合法化 自肥”,更有论者不依不饶,在当事部门领导被撤职后继续追问,火力集中一点 ——肆意妄为的权力。   既为机关事业单位公开招聘,自然人人平等,但“一人招聘”这样的“明修 栈道,暗渡陈仓”之举,行的却是“近水楼台先得月”的官场“潜规则”。平时 所见各类招考,其中的“冒名顶替”、“定向招录”、“内部招录”、“加分政 策”等做法将无权无势者拒之门外,权力的魔爪上下其手,将机会和资源垄断, 造成“权力通吃”的局面。所谓“程序正义”,无疑黯然失色。更有甚者,“一 人招聘”披着“程序”的“马甲”,行利益勾兑和权力通吃之实,名为尊重“程 序”,实为践踏公平正义,把“程序”当成弄权的“遮羞布”。   “权力通吃”之下,一方面,扮演“筛网”和“围墙”角色的权力黑手阻碍 了底层子弟通过个人奋斗实现阶层向上流动的机会,造成一种“阶层固化”和 “社会板结”的局面,扼杀社会活力;另一方面也助长“拼爹游戏”,扭曲社会 机制——今年10月16日河北大学交通案肇事者那句“我爸是李刚”将“官二代” 所依仗的权力骄横暴露无遗,还催生了“李刚体”,外加此后爆出的“我叔是金 国友”等“惊世恒言”,演绎了一出权力左右逢源、无法无天的活剧。   “拼爹游戏”愈演愈烈,暴露的则是社会分化与割裂的严峻现实——“神马 都是浮云”,“拼爹”才是王道!   10 盛会提升城市的精彩演绎   亚运会、亚残运会的成功举办使得广州“一夜成名”,给世人留下难忘的印 象。继北京成功举办奥运会、上海成功举办世博会后,广州以这样一种方式,诉 说了城市因一场盛会发生的改变。这是海内外媒体评论广州亚运时的主调。   《联合早报》发表《亚运的先苦后甜》评论说,亚运会为广州留下的最重要 遗产,不是新的标志性建筑或发展的加速,而是它今后发展所需要的软实力:一 股精神、一股自豪感和一股归属感。   借助举办大型国际赛事,历来是主办城市加快建设、使城市发展转型升级的 一条有效途径。从某种意义上说,“更高、更快、更强”的体育精神,与现代城 市的高成长性有着高度的内在相通。广州亚运把“办城市”与“办赛事”融为一 体,与“十年大变”相契合,正是在这一理念指引下,广州才有底气说“亚运为 广州城市发展提速10年”。   这种提速不只表现于外在的城市建设,更在于内在的精神动力。亚运留给广 州的最大财富,是市民的城市认同感和归属感,以及珍贵的亚运精神。进入后亚 运时代,如何把这笔宝贵财富转化为城市品格,嵌入到每一个广州人的骨子里, 内化到每一个政府部门的服务理念中,当是广州在今后的发展中必须重视的。   就市民而言,亚运让大家更爱广州,有爱就有动力,将“东道主意识”转变 为后亚运时代的“城市主人翁”意识,更好建设自己的家园;就政府职能部门而 言,亚运期间能做到的,后亚运时代应力争做到,职能部门行政绩效的提速,无 疑是今后发展的强大推动力;就农民工而言,亚运带来的归属感将有力地助推他 们加快融入广州。 (XYS20110102) ◇◇新语丝(www.xys.org)(xys5.dxiong.com)(www.xinyusi.info)(xys2.dropin.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