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语丝(www.xys.org)(xys6.dxiong.com)(xys.liruqi.info)(xys2.dropin.org)◇◇ 吉首大学生物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院长陈功锡严重学术不端和吉首大学对其行为的袒护与包庇(一)   作者:吉大人   方先生:   您好!   我们是吉首大学(湖南湘西)有学术良知的教师,一直十分钦佩您为净化中 国学术环境而做出的杰出贡献。我们是新语丝的忠实读者,经常关注学术界层出 不穷的各种学术不端行为,我们也深知在中国进行学术打假的难度。我们发现大 多数被举报的学术不端行为在体制内几乎得不到有效的处理,反而受到袒护和包 庇,而在体制外进行揭露和讨论往往可以明辨是非,从而能够有效地加以遏制。 因此,我们想借助新语丝这个平台将吉首大学生物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院长陈功 锡严重学术不端行为和吉首大学学术委员会对其行为进行袒护与包庇的事实向公 众进行披露。   我们先根据陈功锡向外界公布的各种个人材料实事求是地整理了其个人基本 情况,以便大家对其有所了解,同时也便于说明与其严重学术不端行为有关事实 的相关性:   陈功锡个人基本情况:陈功锡,男,1966年出生,专科学历,教授、硕士生 导师,从事植物学和生态学教学与科研工作,研究方向为植物分类与区系地理学、 植物生态学和植物资源学。现任吉首大学生物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院长、植物资 源保护与利用湖南省高校重点实验室(吉首大学)主任。其学术或社会兼职包括: 国际蕨类植物学家联合会会员、中国植物学会药用植物与植物药专业委员会委员、 中国民族植物学会(筹)理事、湖南省植物学会常务理事、湖南省生物化学与分 子生物学学会理事、湖南省西部综合开发研究会常务理事、湖南省生态学会理事、 (第三、四、五届)湘西自治州人民政府专家顾问组顾问、吉首大学学术委员会 委员、生态旅游应用技术湖南省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植物资源保护 与利用研究》主编(他自己办的杂志),等等,不一而足。其学习和工作经历: 1983年进入吉首大学生物系(生物教育专业,专科)学习,1987年以来一直在吉 首大学工作,1991~1993年在西南师范大学亚热带生物地理研究所进修硕士生主 要学位课程,1999~2000年在中山大学张宏达教授研究室进行高级访问研究。 1998年被评为高级实验师,1999年被批准为湖南省青年骨干教师培养对象,2002 年被评为副教授(由高级实验师转评),2004年被评为教授,2006年入选湘西自 治州“132”人才工程第一层次人选,2010年入选湖南省“121”人才工程第二层 次人选和吉首大学第二届“教学名师”。获各种成果奖励6项,出版著作4部,发 表论文(含合作)110余篇。在2002年以前(即副教授以前),其业绩就已被收 入《中华人物辞海》、《当代中国科学家与发明家大辞典》及《世界优秀专家人 才名典》等。   在长期的科研和教学工作中,我们发现吉首大学资环学院院长陈功锡存在严 重学术不端行为,我们的目的是维护学术正义和吉首大学的学术声誉与地位,希 望学校清除学术腐败,净化学术空气,以利学校进一步健康地向前发展。我们是 认真从事教学和科研的教师,而陈功锡一直在破坏学术的游戏规则,这对我们以 及其他踏实做学问的人来说是极为不公平的,特别是他占据着学校的重要位置, 拥有各种头衔,这么多年来一直在欺骗我们和社会大众,我们受到了很大的羞辱, 所以才对其行为进行举报。经过长期而周密的调查和慎重的考虑之后,我们于 2011年8月21日郑重地向学校党委和学术委员会匿名递交了有关其严重学术不端 情况的举报材料,同时也向其所在学院和其它学院从事相关研究的教师进行了通 报。2011年9月8日,我们又向吉首大学学术委员的核心成员(书记、校长和纪委 书记)匿名补充递交了举报材料。吉首大学学术委员会迫于压力于2011年10月11 日下午由学术委员会指派的所谓三人调查小组代表吉首大学学术委员会趁生物资 源与环境科学学院开例会的时间宣布了对陈功锡涉嫌学术不端行为(仅对第一次 举报的材料)的初步认定结果,他们的结论是,举报材料的事实全部不成立,举 报者纯属无中生有。吉首大学学术委员对我们第二次举报的材料至今没有任何回 应。以下我们列出首次匿名举报材料、陈功锡的自辩、吉首大学学校学术委员会 的认定和我们的反驳,供学界讨论。我们首次举报的陈功锡学术不端行为涉及五 个方面,即:申报教授职称时在职称外语和学历上进行弄虚作假、发表论文时实 施了多起一稿两投和重复发表、论文数据造假和严重抄袭/剽窃、将他人成果据 为己有和购买虚假荣誉:   举报材料一:陈功锡于2004年申报教授职称时在职称外语和学历上进行弄虚 作假:陈功锡在2004年申报教授职称时没有参加教授职称外语考试,且他只具有 专科学历,根本不符合教授职称申报条件,更不符合破格申报的条件,他完全是 通过弄虚作假蒙骗学校领导和评审专家而获得教授职称的,属于严重违纪行为!   陈功锡自辩:此项举报完全不是事实,本人申报教授职称一切程序均合法, 不存在任何违纪行为。本人2004年申报教授职称所使用外语成绩为2001年/2002 年(原件已上交)参加的由湖南省人事厅统一组织的职称外语考试成绩(A类72 分),按照省人事厅政策,该成绩(即达到60分以上者)在2002、2003、2004年 三年内使用有效(可调阅湖南省有关文件)。本人申报教授职称完全符合省里文 件规定,没有弄虚作假。至于本人的学历问题,系经过组织渠道如实上报,由省 里按条件批准同意并破格参评的(提取原始材料查阅便可知晓)。   吉首大学学校学术委员会的认定:调查小组根据其自辩,在学校档案馆陈功 锡的人事档案中查阅了其2004年申报教授职称时的外语考试成绩,认定其职称外 语为2001年参加考试的,成绩为A类72分,有效期为2001~2004年,认同其自辩; 关于其以专科学历申报教授职称的问题,学术委员会认为不是陈功锡个人的问题, 而是学校当时缺乏正高职称的教师,为了学校上档次,通过非正常手段加以解决 的,责任在学校,但并没有认同其为破格参评。   我们的反驳:(1)关于其职称外语考试成绩:据我们调查,他曾于2004年 参加过教授职称外语考试的报名,湘西自治州人事局给其发过准考证,但他没有 去参加考试,当时很多人知道这个情况,这个完全可以从当时的湘西自治州人事 局或吉首大学人事处查得到。那么他既然有用于参评教授职称的外语成绩,为什 么还要试图报名参加职称外语考试呢?因此,我们质疑从陈功锡的人事档案中所 获得的教授职称外语考试成绩的真实性,因为这份教授职称外语考试成绩的证明 材料是从陈功锡2004年参评完教授职称后返回的装订材料中拆下来后,然后装入 其人事档案的,这份材料在参评时本身可能就是一份虚假材料,陈功锡教授职称 外语考试成绩的真实性只能由当时主管职称外语考试的湘西自治州人事局来证明。 学术委员会对此事未做深入调查,对其认定是草率的。(2)关于专科学历申报 教授职称问题:根据2004年湖南省关于职称晋升的有关文件规定,专科学历不具 备晋升大学讲师、副教授和教授职称的资格。吉首大学为了多晋升教授(所谓提 升学校档次),曾为77、78级入学、后来留校的吉首大学毕业的专科学历人员补 发了本科毕业证明以用于职称晋升(其实这都是非法的,教育部当时并没有赋予 吉首大学这种权力),尽管如此,由于陈功锡为83级专科生(他66年生,并不老, 不属于照顾对象),仍不属此列。另外,2004年职称晋升时,当时的吉首大学生 化学院(原化学和生物系合并)有人(不便透露)向省教委举报了我校部分教师 学历问题,省教委在这年的职称晋升中对我校吉首大学毕业的教师进行了清查, 凡是吉首大学专科毕业的人员,学校所补的本科文凭不算数,对毕业以后没有取 得外校本科文凭的人员,统统认定为不具备晋升资格。陈功锡专科毕业后再没有 取得任何本科或研究生文凭,有趣的是,陈功锡却在2004年晋升教授职称时没被 清出,这只能说明他对自己的学历进行了造假或者学校帮他走了非正常渠道(也 就是他所说的所谓“经过组织渠道”)。关于职称评定时的破学历,2004年的湖 南省职称评审文件规定:“1977年恢复高考制度后毕业的,大专学历不能破格申 报正高职称”,因此,陈功锡的“破格参评”一说纯粹是瞎说,在吉首大学的历 史上,能够破格评审教授的人好像只有白晋湘和赵鹤平两个人。2011年10月11日, 吉首大学学术委员会委派的人到学院通报陈功锡的问题时说:“关于陈功锡以专 科学历参评教授职称的事,责任由学校承担”,不知学校哪位领导负这个责任, 怎么负这个责任,现在要追这个校领导的责任!陈功锡以专科学历参评教授职称 的事实非常清楚,学术委员会竟然还为其袒护和开脱。   举报材料二:发表论文时实施了多起一稿两投和重复发表,涉及12篇论文:   [1] 陈功锡(第一作者). 德夯风景区植物区系的研究—Ⅱ. 植物区系地理成 分及其起源分析. 湖南林专学报, 1995, (1).   [2] 陈功锡(第一作者). 德夯风景区植物区系的研究(Ⅱ)地理成分及其起源 分析. 吉首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6, (3).   [3] 陈功锡(第一作者). 湖南省德夯风景区蕨类植物区系的研究. 广西植物, 1996, (4).   [4] 陈功锡(第一作者). 湖南德夯风景区蕨类植物区系的研究. 湖南林专学 报, 1996, (3).   [5] 陈功锡(第一作者). 武陵山地区种子植物区系特征与性质研究. 植物研 究, 2001, (4), 2002, (1).   [6] 陈功锡(第一作者). 武陵山地区种子植物区系特征及植物地理学意义.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1,(3).   [7] 陈功锡(第一作者). 武陵山地区种子植物区系中的中国特有属研究. 西 北植物学报, 2004, (5).   [8] 陈功锡(第一作者). 蜡梅群落生态学研究与展望. 西北植物学报, 2005, (9).   [9] 陈功锡(第三作者). 湘西北腊梅群落优势树种的生理生态学特性研究. 氨基酸和生物资源, 2000, (1).   [10] 陈功锡(第一作者). 湘西北蜡梅群落特征的初步研究. 广西植物, 1997, (2).   [11] 陈功锡(第二作者). 湘西北蜡梅群落主要种群生态位的初步研究. 武 汉植物学研究, 2000, (2).   [12] 陈功锡(第三作者). 蜡梅光合与蒸腾速率日变化的初步研究(英文). 广西植物, 2000, (1).   具体表现如下:   (1)他于1995年以独著方式在《湖南林专学报》上发表了《德夯风景区植 物区系的研究:Ⅱ. 植物区系地理成分及其起源分析》(该文收稿日期为 1995-11-02);紧接着,他又于1996年以第一作者在《吉首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版)》上发表了《德夯风景区植物区系的研究:Ⅱ. 地理成分及其起源分析》 (该文收稿日期为1995-12-30),两篇文章题目基本一样,文章内容几乎没有差 别。   (2)他于1995年以第一作者在《广西植物》发表了《湖南省德夯风景区蕨 类植物区系的研究》(该文收稿日期为1995-05-25);紧接着,他又于1996年以 第一作者在《湖南林专学报》上发表了《湖南德夯风景区植物区系的研究》(该 文收稿日期为1996-06-30),两篇文章从题目到内容完全一样。   (3)他于2001年和2002年以第一作者在《植物研究》上发表了题为《武陵 山地区种子植物区系特征与性质研究》(收稿日期为2001-08-16)一文(连载); 他于2001年5月在《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上发表了《武陵山地区种子 植物区系特征及其植物地理学意义》,该文摘要的1/3内容与前篇相同;该文的 “表2—武陵山地区种子植物科、属、种的分布类型”(系该文的主要研究结果) 分别来自于前篇论文中的“表5—武陵山地区种子植物科的分布区类型统计”、 “表7—武陵山地区种子植物属的分布区类型”、“表9—武陵山地区种子植物种 的分布区类型”。   (4)他于2004年以第一作者在《西北植物学报》上发表了题为《武陵山地 区种子植物区系中的中国特有属研究》(收稿日期为2004-01-07),该文基本摘 自他于2001年和2002年以第一作者在《植物研究》上发表的题为《武陵山地区种 子植物区系特征与性质研究》一文,因为《武陵山地区种子植物区系中的中国特 有属研究》一文的主要研究结果为“表1—武陵山地区中国特有属”(近两页), 与《武陵山地区种子植物区系特征与性质研究》中的“表8—武陵山地区中国特 有属”(近两页)从标题到内容完全一样!   (5)他于2005年以第一作者在《西北植物学报》上发表了题为《蜡梅群落 生态学研究与展望》的综述论文,当时他已经是教授了,还继续实施数据的重复 发表。一个教授应该知道写综述的基本常识是先根据大量的文献调研,从中提取 综合性数据,再通过分析,提出自己的观点,而不是直接将不同文献中的原始数 据大量地、一字不改地复制到自己的论文中,他所谓的综述论文实际上就是将自 己已经发表过的论文数据大胆地进行重复发表。《蜡梅群落生态学研究与展望》 一文中总共有6个图、4个表,而他居然一字不差地复制了5个图、4个表。具体表 现:   ①《蜡梅群落生态学研究与展望》一文的“表1—蜡梅群落土壤与一般土壤 的矿质元素含量比较”来自他于2000年以第三作者发表在《氨基酸与生物资源》 上的《湘西北蜡梅群落优势树种的生理生态学特性研究》一文的“表4—蜡梅群 落土壤与一般土壤的矿质元素含量比较”,两者完全一样。   ②《蜡梅群落生态学研究与展望》一文的“表2—浙江与湘西北两地野生蜡 梅群落种子植物属分布类型比较”中1/2的内容来自他于1997年以第一作者发表 在《广西植物》上的《湘西北蜡梅群落特征的初步研究》一文的“表1—湘西北 蜡梅群落种子植物属分布类型”。   ③《蜡梅群落生态学研究与展望》一文的“图1—蜡梅群落组成种类的生活 型谱(A)和叶级谱(B)” 来自他于1997年以第一作者发表在《广西植物》上 的《湘西北蜡梅群落特征的初步研究》一文的“图1—蜡梅群落组成种类的生活 型谱(A)和叶级谱(B)”,两者完全一样。   ④《蜡梅群落生态学研究与展望》一文的“表3—湘西北蜡梅群落主要种群 重要值及生态位宽度” 来自他于2000年以第二作者发表在《武汉植物学研究》 上的《湘西北蜡梅群落主要种群生态位的初步研究》一文的“表1—湘西北蜡梅 群落主要种群重要值及生态位宽度”,两者完全一样。   ⑤《蜡梅群落生态学研究与展望》一文的“表4—湘西北蜡梅群落主要种群 生态位相似性比例及生态位重叠特征值” 来自他于2000年以第二作者发表在 《武汉植物学研究》上的《湘西北蜡梅群落主要种群生态位的初步研究》一文的 “表2—湘西北蜡梅群落主要种群生态位相似性比例及生态位重叠特征值”,两 者完全一样。   ⑥《蜡梅群落生态学研究与展望》一文的“图3—晴天与阴天蜡梅的净光合 速率” 来自他于2000年以第三作者发表在《广西植物》上的《蜡梅光合与蒸腾 速率日变化的初步研究》(英文)一文的“图5”,两者完全一样。   ⑦《蜡梅群落生态学研究与展望》一文的“图4—晴天与阴天蜡梅的蒸腾速 率” 来自他于2000年以第三作者发表在《广西植物》上的《蜡梅光合与蒸腾速 率日变化的初步研究》(英文)一文的“图4”,两者完全一样。   ⑧《蜡梅群落生态学研究与展望》一文的“图5—蜡梅群落各优势种净光合 速率日变化” 来自他于2000年以第三作者发表在《氨基酸与生物资源》上的 《湘西北蜡梅群落优势树种的生理生态学特性研究》一文的“图1—各优势种净 光合速率日变化”,两者完全一样。   ⑨《蜡梅群落生态学研究与展望》一文的“图6—蜡梅群落各优势种蒸腾速 率日变化” 来自他于2000年以第三作者发表在《氨基酸与生物资源》上的《湘 西北蜡梅群落优势树种的生理生态学特性研究》一文的“图2—各优势种蒸腾速 率日变化”,两者完全一样。   陈功锡对(1)和(2)的自辩:此项举报系举报人完全不顾事实真相的放大 之词。《湖南林专学报》1995年创刊时为内部刊物,直到2002年该刊才取得公开 刊号(具体时间记不清,直接调查该刊即可得知),并将其原来所刊发的文章一 并提交到中国期刊网的。即使期刊网能够查阅到《湖南林专学报》上的文章,也 不能改变该刊在1995、1996年时还没有正式刊号的事实。本人1995年所提交的2 篇论文稿件,系应左家哺副教授(湖南林专教师、现任湖南环境生物技术学院副 院长,也是该刊物的主要执行者)1995年来吉首大学讲学交流时所约稿,约稿当 时左家哺副教授就已言明此刊为内部试刊,供交流而不影响正常发表。由于该刊 没有正式刊号,不能算公开发表,为使研究成果即时得以正式问世,我们也就在 《吉首大学学报》和《广西植物》上分别对两文进行了公开刊发,发表后还告知 过左家哺教授。   吉首大学学校学术委员会的认定:调查小组根据其自辩,向湖南环境生物职 业技术学院(原湖南林专)学报发函索要了该刊获得正式刊号的证明文件,证明 文件说湖南林专学报是1998才获得正式刊号的,据此学术委员会认同陈功锡的自 辩。   我们的反驳:何谓论文公开发表?论文公开发表就是论文撰写者将自己的论 文在国内外各种向公众开放的媒体上进行发表。众所周知,《中国知网CNKI》是 我国最大的开放性中文文献数据库,显然是公开媒体,在这个数据库中能够被检 索到并可下载,还不算公开发表吗?另外,一篇论文向一个刊物投稿后,影不影 响其在其它刊物正常发表,也不是这个刊物的主编说了算。《湖南林专学报》 (现在的《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学报》)何时成为正式刊物应让国家新闻 出版总署来证明。从(2)中还可以看出,既然陈功锡先将《湖南省德夯风景区 蕨类植物区系的研究》投稿到中国科学院广西植物研究所创办的正规刊物《广西 植物》(收稿日期为1995-05-25)上,那又为何随后还要投这个所谓的内部刊物 (收稿日期为1996-06-30)呢?用意何在?投稿的逻辑是什么?   陈功锡对(3)和(4)的自辩:本人论文所发表的刊物属于国内有影响的刊 物,论文合作者、刊物编辑、审稿专家、以及读者(下载者、引用者),等都已 经给出了明确答案(可查这几篇论文的下载率、引用率),也可请该领域权威专 家重新鉴定。至于一个研究工作的原始数据(或观点)是否只能在一篇文章中出 现?文章究竟应该怎样写,特别是综述该怎样写才好,等等应该是一个学术问题、 可以充分讨论。不同的刊物、不同的学者只要不违反《知识产权法》和《著作权 法》,都可以有自己独特的处理方法(即体现各自的“特色”),不必苛求统一。 如有不同观点,每个人都可以署名发表文章公开讨论。举报者把自己置于永远正 确的一面,凡是与自己不同的就属于学术不端,这样随意攻击别人绝非学者之所 为,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其本身就属于学风不正或者学术不端。   本人及合作者在《中山大学学报》、《植物研究》、《西北植物学报》连续 发表好几篇文章,反应了项目组对“武陵山地区植物区系研究”工作由初步到深 入,逐步拓展、提升的过程。每一篇论文均对其核心问题进行讨论,同时引出一 个新的问题,并作为后一篇文章的重要基础,逻辑严谨,环环相扣,形成了本研 究的重要特色,获得了同行们的广泛好评,从而奠定了我校在植物区系研究领域 的学术地位。在上述系列文章中,确有几个基础数据图表在文中存在交叉现象, 但这并不能简单界定为重复发表。稍微从事过植物区系学研究的科技工作者都不 会犯如此常识性错误。举报者无视该学科的特点(如果不客气地评价,是属于不 懂装懂,还俨然摆出一副专家的面孔),截取片段表象断章取义地将本人界定为 学术不端,混淆视听,不仅煞费苦心更是别有用心。   吉首大学学校学术委员会的认定:学术委员会完全认同陈功锡的自辩。   我们的反驳:首先,陈功锡自认为其论文所发表的刊物属于国内有影响的刊 物,意思是他的学术水平高,得到了同行的认可。而且他认为只要论文经过专家 审稿和编辑的进一步处理,然后发表的,就没有问题,我们再质疑的话就是恶意 攻击,这是什么逻辑?那么我们再看看他发表论文的这些刊物,《植物研究》由 东北林业大学主办、《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由中山大学主办、《西北植 物学报》由陕西省科学院、陕西省植物学会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联合主办,这些 刊物充其量只能算省级刊物,再看看这些刊物在2009年的影响因子分别为0.733、 0.399和1.046,只有《西北植物学报》稍高一些,但这仅是2009年的,以前年份 的影响因子就更低了。而2009年生物学科影响影子排名前五名的刊物分别是《生 态学报》、《植物生态学报》、《应用生态学报》、《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学 杂志》,请问他的学术影响何在?有本事的话,他怎么不在这些权威刊物或最低 档的SCI刊物以第一作者发表哪怕一篇论文呢?   第二,陈功锡认为其完全相同的图表数据在不同论文中出现不属于重复发表, 而属于学术问题,还标榜是自己的特色,并反唇相讥,简直是天大的笑话,他的 所谓特色就是“揉面团”,将自己的同一数据揉捏成不同的形式,这是只有他这 种没有经过任何科研训练、不具有科研常识的专科生才敢说敢干的。陈功锡问: “一个研究工作的原始数据(或观点)是否只能在一篇文章中出现”?真正懂科 研的人都知道,在一篇论文中出现已经发表论文中的数据或观点,这叫引用,并 一定要注明参考文献和引用标注。实质上,他于2001年5月在《中山大学学报(自 然科学版)》上所发表的《武陵山地区种子植物区系特征及其植物地理学意义》 一文的“表2—武陵山地区种子植物科、属、种的分布类型”是该文的主要研究 结果,并不能够与其之前发表在《植物研究》上的《武陵山地区种子植物区系特 征与性质研究》一文的相关数据(表5、7和9)进行共享,退一步说,即使作为 基础数据共享,也要注明引用,而在后发表的《武陵山地区种子植物区系特征及 其植物地理学意义》中未发现有任何文献引用的标注,属于典型的数据重复发表, 只是相同数据在《武陵山地区种子植物区系特征与性质研究》中的文字描述相对 详细一些,而在《武陵山地区种子植物区系特征及其植物地理学意义》中文字描 述相对简单一些;同样,在后发表的《武陵山地区种子植物区系中的中国特有属 研究》中的“表1—武陵山地区中国特有属”也是该文的主要研究结果,表格很 长,且其文字描述(p866)与《武陵山地区种子植物区系特征与性质研究》一文 中的描述(p104)基本一致,未发现有任何文献引用的标注,属于典型的数据重 复发表,事实十分清楚!   第三、陈功锡通过数据重复发表的拙技在《中山大学学报》、《植物研究》、 《西北植物学报》发表了几篇不上档次的垃圾论文,还自认为其论文的逻辑严谨、 特色突出,还说奠定了吉首大学在植物区系研究领域的学术地位,简直是不自量 力!这是只有他这种学术水平差的人才能干出的傻事!他发表论文的惯常做法就 是“先总后分”,即先发表总说,再发表分说。   陈功锡对(5)的自辩:这是一篇综述论文,即对目前已有的研究成果进行 综合分析和评价。综述的价值更多体现出的是情报学价值,不引已有的研究那么 引什么呢?既然可以引用别人的,为什么就不能引用和写自己的呢?相反,我们 作综述更重要的目的之一就是要将该领域的研究(特别是自己长期的研究结果) 系统总结和提炼,以让读者能够尽快明了该领域的现状与趋势,为后续研究提供 参考。以此说事,不仅说明举报者用心不良,亦在一定程度上充分反映他们不谙 学术的本质!难道该刊物的编辑、审稿专家,以及广大读者都不懂?(查阅该文 下载率和引用率便知)。   吉首大学学校学术委员会的认定:学术委员会完全认同陈功锡的自辩。   我们的反驳:陈功锡所谓的综述论文就是直接将自己已经发表过的不同论文 中的原始数据大量地、一字不改地复制到自己的综述论文中,他故意混淆引用和 照搬或重复发表的区别。综述论文从来就没有照搬其它论文中原图和原表的做法, 陈功锡的所谓引用就是照抄照搬!陈功锡写的这个东西充其量只能作为一个基金 结题材料。这也难怪,因为他没有都过研究生,不知如何写综述。其实我们也弄 明白了他的意思,因为这些已发表论文的原稿都在自己手上,图表照搬十分方便, 只要直接复制就可以了,不用再绘图和列表。在这篇论文中唯一来源于别人论文 的那张蜡梅分布图,字迹十分模糊,显然是直接从文献中复制过来的,图下标明 是来自应俊生和张玉龙1994,可是在其文后怎么也找不到这两个作者的参考文献, 估计这张图应该是从哪部关于蜡梅的著作中扫描过来的。陈功锡对于这种手法的 运用十分娴熟,后来又照此方法主编并出版了两部著作,即《湘西药用植物资源 开发利用研究》和《生物资源与环境科学教学改革与实践》,见后。陈功锡还说, 我们不谙学术的本质!看了这个分析,一个真正的科学工作者就自然知道到底谁 不懂学术的本质?   (未完,待续) (XYS20120112) ◇◇新语丝(www.xys.org)(xys6.dxiong.com)(xys.liruqi.info)(xys2.dropin.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