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语丝(www.xys.org)(xys5.dxiong.com)(www.xinyusi.info)(xys2.dropin.org)◇◇ 关于《新语丝》有人撰文指控董振超SRL文章涉嫌学术不端一事的回应 方博士,您好! 2011年8月27日在您的《新语丝》网站上登载了匿名为“学术打假”的文章,指控 董振超等人2006年发表在《Surface Review Letters》上的文章(以下简称SRL2006一 文)涉嫌学术不端,即自我抄袭董振超等人2004年发表在《Physical Review Letters》上 的文章。作为PRL2004一文和SRL2006一文的第一作者和通信作者,我欢迎并感谢学界 及大众对我作为一名科学工作者的操行与严谨性进行监督。但遗憾的是,指控者在一 些关键事实上明确有误。为避免《新语丝》的读者群为该文所误导,特作如下说明, 盼您能从公平与尊重双方的角度出发,考虑也在《新语丝》上尽快登出。 1.《新语丝》撰文者说“似乎从2004年回国至2008年期间,他好像只发表了这一篇 SRL2006论文”,这一陈述显然与事实不符。董2004年回国后将主要精力投入到建立 在国际上极富挑战的集纳米发光与扫描隧道显微镜(STM)研究为一体的实验室和设 备研制上,文章发表的数量的确有所减少;但尽管如此,董与合作者在2004-2008年间 共发表SCI文章近30篇,其中包括有中国科技大学为署名单位的13篇文章(见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中键入dong zc按作者名进行搜索的结果)。 2. SRL2006一文,是董振超在发表PRL2004一文后,作为邀请报告人,参加在新加坡举 办的第三届亚澳真空与表面科学会议(VASSCAA-3)时应会议主办方要求而投稿的一 篇会议专刊文章。究其实质,SRL2006是作者(包括董及其合作者)根据邀请报告内 容,结合当时对PRL2004一文所探讨的物理现象的新的认识和理解撰写的一篇会议文 章。众所周知,科学界有两类文章,综述文章和会议专刊,是可以对自己或他人已经 发表的工作进行讨论、补充和拓展的,关键在于是否明确引用了已经发表的相关工 作。在具体内容上,SRL2006一文所讨论和阐述的重点与PRL2004又有明显的不同,但 恐怕只有本领域的同行才能轻易判断出这些差异。PRL2004一文重点在于首次实现 STM隧道结内中性分子电致发光现象本身,主要报导通过光子态调控实现隧道结内卟 啉分子的振动分辨荧光,并据此指出发光的分子起源本质。而SRL2006一文则进一步 指出这种电致发光可能发生在分子尺度、甚至单个分子上,而且文章重点在于阐述双 极性发光现象及其所揭示的物理机制(即双隧道结电子输运模型)和实现分子发光所 必须考虑的一些要素,是对PRL2004一文的有价值的补充和延伸。SRL2006一文也在相 应的位置4次引用了PRL2004文章(文献22),清楚告诉审稿者和读者文章采用的实验现 象本身已经在PRL2004一文中有所报道。SRL2006一文除讨论重点不同外,在具体论述 上从标题到摘要、从引言到结果讨论与结论,都与PRL2004一文有相当程度的不同 (详见附件SRL2006一文中的黄色标识部分)。针对SRL2006一文的不同讨论焦点,在 图表形式上也做了些调整,但采用的均是真实的原始数据,根本不存在PS杜撰数据之 说。另外,SRL2006一文中还特别强调了STM分子发光与分子的电子结构密切相关, 同时通过引用已发表的文献,概述了其它几种分子的实验现象,并从更广、更高的角 度总结和展望了本领域所面临的挑战、对策、以及未来的可能应用前景。这些信息是 原来PRL2004文章因为篇幅和故事主线限制,没能详细论述、甚至完全没有提及的。 作为作者,我们相信这些新的信息对于相关领域的研究人员将是有裨益的。鉴于此, 我们提交了这篇会议专刊文章,即善意满足了会议主办方的要求,又为相关领域的同 行提供了一些新的信息。从SCI数据库检索出的两次他引来看,SRL一文的发表还是有 一定价值的。 3. SRL2006一文在单位及作者署名、以及致谢方面是完全符合科学界规范的。第一, 文章不仅包含了第一作者在日本的工作单位,而且也包含了在日本的主要合作者,另 外在致谢部分对其他一些合作者的贡献也表示了感谢。第二,基金致谢部分首先清楚 标明了该工作本身源于日本的项目经费支持。作者2004年回国后,在基金委支持下, 继续深入开展STM诱导分子发光领域的工作,前几年一方面潜心投入新仪器的研制, 另一方面积极与国内合作者们交流、讨论,思考该领域的挑战、对策与前沿方向。这 些科研工作的延续以及SRL一文中的新的感悟如果离开了基金委项目的支持和国内合 作者的深入交流是不可能完成的。因此,如果在文中没有致谢基金委的支持、没有列 入国内合作者那才是不符合科学界规范的。也正是由于国家项目经费的支持和研究团 队的紧密合作,我们才得以经过数年的努力,研制成功将原子分辨STM和单光子检测 技术融合在一起的联用光电检测设备,为在空间、能量、时间三个方面实现单分子光 电行为的高分辨高灵敏表征与检测奠定了至关重要的基础。也正是由于这些设备研发 和经验积累,才使我们能在最近进一步发现源于纳米天线效应(纳腔等离激元共振) 的新的分子电致发光现象(Nature Photonics 1 (2010) 50-54),并相继发表了若干有关 STM诱导分子发光的成果,与国内其他同行一起为中国科学家在这一国际前沿领域争 得尚待进一步扩展的一席之地。 因需要把时间和精力集中在课题研究和实验室工作上,在给出上述说明后,本人 不再回应在此事上可能出现的其它匿名性的指责。 祝编安! 董振超 2011-8-30 (XYS20110831) ◇◇新语丝(www.xys.org)(xys5.dxiong.com)(www.xinyusi.info)(xys2.dropin.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