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xys1.dyndns.org)(xys888.dyndns.org)◇◇ 北大怪事:读新语丝有感   作为一个北大人,最近有幸看到新语丝及相关论坛,为方舟子的勇气所佩服。 同时本人认为新语丝的存在,无疑对净化中国学术界的空气有着非常积极的作用。   读近日刊登的“北大教授从来都不难当”和“招来女婿,气走儿子”等文, 感受颇深。在北大,有太多这样的例子了。下面两则实例,可以为以上两文提供 更多的证据。   在北大,职称评定历来为那些“校领导和学术权威”所把持。每年职称评定 会也就成了他们为自己的“助手”和弟子们的推荐会和“庆功会”(可能给一个 教授头衔是最好的奖赏)。只要你能得到“主子”的欢心,不管你的学术水平多 低,“主子”也会有办法让你当上北大教授。例如:1999年北大计算机系程某32 岁即被破格提升为正教授,理应有特殊的学术成就。而实际上,程“教授”在职 称评定时连一篇三流国际刊物论文都没有。但是,程“教授”是号称国内计算机 界“泰斗”某院士的“门生”(博士后)。多年来,程“教授”为其立下“汗马 功劳”。其时,程“教授”正“主持”一项16位CPU的攻关项目(只要有一定计 算机常识的人都会知道16位CPU是什么年代的东东)。接下来事情就变得容易了, 先开鉴定会,后推荐为该年“国内高校十大科研成就”。有如此之“大”的成就, 难道不该是“教授”?   北大还有一个典型的“招来女婿,气走儿子”的例子发生在北大视听觉国家 实验室。1999年,“土博士”出身的陈某和其时还在日本的“东洋博士”查某某 同时申请“长江学者”。由于得到该实验室某院士的特殊“关照”(被招来做接班 人),查某某顺利成为“长江学者”,而陈某则名落孙山。据说这位陈教授在北 大工作多年,也有多年在美国、日本工作的经验,在国际一流学术刊物上发表多 篇。而那位查教授发表的论文和其身份就不太相符了。为了慎重起见,笔者在写 此文之前特地检索了SCI以证实传说的真实性。检索后,本人大吃一惊。检索从 1980年开始至今(2002年7月6日),陈的文章被收录了15篇(均为第一作者,其 中有五篇为IEEE Transcation论文和绝大多数论文为Regular Paper)。而查的 文章仅被收录了三篇(其中第一、二、三作者各一篇,IEEE Transaction论文一 篇为第三作者。三篇论文分别发表在1988,1993,1998)。就引用率而言,陈的 论文引用率(无论单篇还是总体比较)都是数倍于查的。更有趣的是,“长江学 者”招聘办法中,明确说明申请人只能申报近五年的工作。如果查是如实申报的 话,他的SCI论文数应为仅一篇(1998)和申报时被引用零次(至今2次)。至 1999年,而陈的SCI论文数(1995-1999)有十篇之多。真不知当时长江学者”评 审是以何种标准做决策的。仅“长江学者”这一头衔,就使得两人的情形有天壤 之别。查回国后,不仅得到了生活上的特殊待遇,而且学校给了他150万元和若 干名博士后、研究生等帮助他建立自己的实验室。而同是在国外工作多年的陈某 不仅没有得到任何资助,甚至连自己的学生都没有(据说被迫指导别人的研究生, 结果还要与从不过问学术的导师“共享”)。另外,陈某获得了2001年国家自然 科学基金会杰出青年基金(可从基金会网页上查到)。 而查某某2000年和2001 年两次申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杰出青年基金都名落孙山(甚至没有进入最后一 轮差额答辩)。于是,陈某一气之下,于2001年底放弃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杰 出青年基金,携全家再次出国(据说在英国一名校谋得一个tenured位置)。   可能更令陈教授和外校同行不能想到的是,在陈某离开北大后,他的研究成 果(包括在美国完成的多篇论文,甚至包括署名为国外大学而非北大的。弄虚作 假!)统统被用作北大视听觉国家实验室近五年的研究成果。在被评估委员会列 为国家实验室八项重大研究成果中至少三项均是陈教授本人在国外完成的工作。 北大视听觉国家实验室也在2002年五年一次的国家评估中因此被评估为A类国家 实验室。这样,北大视听觉国家实验室又可以在这个辉煌的背景下度过五年,现 任领导也可以以此加官进爵了。具有讽刺意义的是,那位查教授已在不同的场合 表示他已被任命为下一届北大视听觉国家实验室主任了。   其实,只要是新语丝揭露的学术腐败现象,在北大都能找到相应的例子(尽 管程度可能不同)。事实上,北大的校领导和“学术权威”们对此了解更深。真 不知道他们对自己天天高喊“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自欺欺人行为作何感想?   一诚实的北大人 ◇◇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xys1.dyndns.org)(xys888.dyndn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