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xys1.dyndns.org)(xys888.dyndns.org)◇◇ (方舟子按:何吉欢后来去了上海东华大学) 刘何争战:发人深省的悲剧 □本报记者李虎军 南方周末2002-07-25 何吉欢:“我现在一点办法都没有”,“院士不能把年轻学者打到死牢里去”。 刘高联:“名誉是我的第一生命,何吉欢必须公开登报道歉,要不然斗到底,除 非我死了!”   “舍恩事件”发生后,贝尔实验室立即成立了一个为科学界所信赖的中立专 家组展开调查。不久前,上海大学也发生了一起被称为“刘何争战”的罕见事件: 一位院士与昔日弟子反目成仇,相互指责对方剽窃造假。弟子称院士为“厚颜无 耻的剽窃者”,而院士则说弟子是“贼喊捉贼”。只要任何一方的指控成立,无 疑都是极为严重的学术道德问题。然而对这一事件的处理方式却与贝尔实验室大 相径庭。   高足   何吉欢博士曾经是刘高联院士的得意弟子。   1993年12月,何吉欢进入上海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师从应用数学与力学所刘 高联教授。何本来是学机械的,数学基础不是很好,但他在所里是出了名的用功, 甚至在父亲病危时都没去看望,父亲病逝后也只请了2天假。   经过这般苦读,何吉欢在理论研究工作中终于取得重要进展。在刘的推荐下, 何获得宝钢奖学金,博士论文也被评为上海市优秀博士论文。   1997年1月,何吉欢通过博士论文答辩,后来留在刘的课题组工作。几年间, 何俨然成为学术界一颗迅速升起的新星。至今为止,年仅37岁的何在国内外学术 杂志上发表了100多篇论文,担任两份国际杂志的主编和几份国际杂志的编委。 1999年底,何被乌克兰科学院国际数学中心聘为名誉教授,而当时他在上海大学 不过是一名讲师。2001年,何获得上海市十大杰出青年提名。   刘高联对何也相当器重,曾推荐何应聘上海大学的长江学者,只是由于反对 意见较多,何未能成为每年10万津贴的特聘教授。   反目   然而,到了2000年前后,刘高联对何吉欢的看法开始发生转变。“所里不少 人反映何吉欢滥发文章,我还发现他一些文章中存在错误。”刘高联解释说。而 何推测,这与他2000年和2001年在国际杂志上公开指出刘两篇文章的错误有关。   刘高联认为自己那两篇文章并非错误,其中一篇属于理论上不够完整,另一 篇则是何吉欢没有理解,同时指责何在课题组讨论时不提出意见,“却偷偷跑去 发文章”,“一心想找别人的错误,一心想一鸣惊人”。   何吉欢另有一番解释:“作为一位学者,我有义务让别人知道刘高联理论的 错误”,“两篇评论文章发表以后,刘高联院士完全抛弃了我,但我觉得自己没 有做错什么”。   2001年9月,师徒俩不欢而散,刘高联让何吉欢离开了自己的课题组。   争战   此后,何吉欢与刘高联的矛盾迅速激化,卷入争战的还有上海交通大学长江 学者廖世俊。   2001年10月,上海大学全面实行职称改革,改评为聘。何吉欢没有被聘为教 授,而是继续做副教授。何觉得自己的水平可以做教授,并怀疑身为评委之一的 刘高联从中作梗。对于自己在20名上海市十大杰出青年候选人中最终位列榜尾, 何也认为与刘的揭发有关。   自2002年1月26日起,新语丝网站上出现署名为阿正和阿长江的文章,大意 是刘高联院士“剽窃”上海大学校长钱伟长院士等人的工作,而廖世俊教授“造” 文章。刘和廖都深信这些文章是何写的,但何吉欢予以否认。   廖世俊很快在新语丝撰文反击,称何吉欢才是“一个真正的剽窃者”。廖透 露说,2001年5月他就在给何的私人信件,以及后来给上海大学领导的公开信中, 从数学上证明了何的“同伦摄动方法”本质上与他花费近13年时间提出的“同伦 分析方法”一样,何在知道他工作的情况下重复他的工作,完全是一种变相剽窃, “但何回信却反诬我剽窃”。   何吉欢随即在新语丝上公开为自己辩护,并发表《给刘高联院士的一封公开 信》等文章,署名为阿正的文章也不断出现,“进一步揭露刘的学术问题”。   2月5日,上海大学力学所发表声明,称“严肃的学术讨论应该在学术讨论会 或学术刊物上进行”。3月28日,上海大学举行学术讨论会,有上海多家高校和 研究所的领导和学者参加,刘高联在报告中“严正驳斥何吉欢的造谣诽谤”。   4月16日,新语丝刊登刘高联在讨论会上的报告。何吉欢随即撰文回应,但 后来,“由于感受到来自学校的巨大压力,不敢再在新语丝上发表文章”。   5月25日,刘高联在新语丝上刊登声明,指控何吉欢“搞卑鄙的学术间谍活 动”,“盗窃其文档后冒名发表一个残缺不全和错误层出的盗版,目的是故意阉 割和篡改我的原稿,以欺蒙公众”。刘同时公布了报告全文的“正版”,并称何 “表演一出贼喊捉贼的丑剧,到头来只落得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余波   争战之余,何吉欢果然“砸了自己的脚”。   他听说自己被降为讲师了,虽然“没有拿到任何聘书,但从工资单上看,是 讲师的待遇”。不仅如此,何说,“现在已经不容许我进入力学所大门”,“想 到别的学校找工作吧,和刘老师的矛盾公开化以后,好多学校也不敢要我了”, “我现在一点办法都没有”,“院士不能把年轻学者打到死牢里去”。   何吉欢认为自己是这一事件的受害者,而刘高联的看法完全相反:“我才是 受害者,现在搞得是非不清,别人还可能以为我们在狗咬狗。”刘说,“名誉是 我的第一生命,何吉欢必须公开登报道歉,要不然斗到底,除非我死了!”   6月1日,何吉欢在新语丝刊出道歉信,称自己“写了一些过激的话,深深伤 害了导师的心”。6月2日,何在电话里告诉记者:“但这并不代表我承认刘老师 对我的指控,或者是肯定刘老师的理论、否定刘老师的道德问题。为此公开登报 道歉?这不可能!”   是非   在何吉欢与刘高联的争战中,涉及到两个关键问题:究竟谁剽窃谁?谁的理 论有原则性错误?   何吉欢将刘高联称作“厚颜无耻的剽窃者”,不仅剽窃钱伟长院士和胡海昌 院士的工作,而且剽窃他的书稿。何说,1997年8月他把在博士论文基础上完成 的《流体力学变分原理》书稿交给上海大学出版社,1998年6月刘还在一份推荐 书中认为他的博士论文“具有较大的理论和参考价值,值得正式出版”,但刘后 来写作《流体力学和叶轮机气动力学变分原理》书稿时却“以审稿为理由故意压 制我的专著出版”,“把它当作最有用的参考书”。   对何吉欢的指控,刘高联斥之为“荒谬”,并认为何的大量工作不过是在他 的“系统反推法”基础上重做的“家庭作业”,“事实是他剽窃了我,而不是我 剽窃了他”。刘进一步称,他在2000年6月才拿到何的书稿,不同意出版是因为 它“错误百出”。   耐人寻味的是,何吉欢的书稿中有相当一部分内容来自他的博士论文。倘若 书稿的确错误百出,何的博士论文怎么会被评为上海市优秀博士论文呢?刘高联 对此的解释是,他在何博士论文答辩时没有发现这些错误。   何吉欢也承认自己犯过错误,并说有的错误已在国际杂志上公开纠正,但他 坚持认为在理论上存在原则性错误、贻笑大方的应该是刘,同时要求刘以书面形 式给出书稿评审意见。   在何吉欢的各种指责中,只有一点刘高联是接受的:2001年全国水动力学学 术会议上,刘在特邀报告中提出自己的系统方法又有新发展,但后来发现报告的 推导过程和最后结果是错误的。但刘认为这不是原则性错误。   血案   这场争战还涉及到上海大学研究生宿舍的一宗血案。   高金华和沈远胜都是刘高联的博士生,何吉欢的师弟,他们同住在一个宿舍。 1998年元旦假期,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高金华拿起一把刀,向沈远胜砍去。 幸运的是,由于抢救及时,沈远胜没有被死神带走。   据何吉欢介绍,沈远胜向刘高联揭发了高金华的数值造假现象,所以高将怨 气撒在了沈身上。惨剧发生后,刘非常重视,当时刘申报院士的材料已经提交, 所以对外严密封锁消息。   对这起血案,刘高联认为自己没有责任,学生在数值计算上出现问题,并不 代表他的理论也有问题。   何吉欢还说,沈的数值也有问题。沈出院后开始准备论文答辩,论文送审时 本来有数值结果,这样就表明刘的理论是正确的,因此评审意见都很好。但他后 来检验沈的计算程序时发现,根本得不到论文中的结果。而刘高联称,在非常时 刻对非常问题要非常处理,并要求他签字验收。他没有同意,后来在力学所副所 长冯伟那里也没有通过,只能把所有的数值结果全部撤除。最终,沈获得了博士 学位,但“刘高联的理论是否成立我们就不得而知了”。   记者就此询问已调任上海大学组织部部长的冯伟教授,冯说记不清当时的情 形了。   迷局   这场硝烟弥漫的争战,会如何结束呢?   不少专家建议,应该组成一个独立的专家小组来进行调查。而争战双方,如 今也非常赞同这样的方式。关于剽窃造假,只要任何一方的指控成立,无疑都是 极为严重的学术道德问题。正如争战双方都强调的一样,“任何剽窃者都应该严 惩”。而且,争战双方都认为,有白纸黑字为证,孰是孰非不难判断。   据刘高联透露,上海大学即将组成一个专家小组进行调查。何吉欢则说, “3月底那个讨论会的专家都是刘老师邀请的,这一次不应该再由刘老师来邀请 专家,另外还应该邀请一些国际专家。”   另外,师徒俩都告诉记者,他们向中科院学部办公室提交了举报材料,希望 在5月底举行的院士大会上给自己作报告的机会,并由中科院学术道德委员会出 面组织一个专门小组。   不过院士大会并没有为他们的争论提供场所。   反思   学术上出现争论,并不一定是坏事情,相反,百家争鸣还可以促进科学的发 展。钱伟长院士和他的学生胡海昌院士也曾有过不同见解,在学术杂志上打了一 段时间的“笔战”。这样的做法,也是学术界所提倡的。   但是,像何吉欢与刘高联这样,昔日师徒反目成仇,甚至出现人身攻击,就 不能不引人深思了。   从表面上看,似乎与何吉欢本人有相当大的关系。有学者指出,何急于求成, 做事情的方式有时不正常。而何选择新语丝网站向刘发难,并使用诸如“豺狼” 一类的词语来形容刘,也是不为学术界所接受的。在这种情况下,刘终于忍不住 了。   但实际上,许多学者分析说,国内学术界缺乏良好的学术氛围,不同意见在 正常渠道难以得到表达和反馈,才是导致这场师徒争战变形的根本原因。   上海大学的一些做法也值得推敲。许多学者对何吉欢没有被聘为教授感到惊 讶。他们认为,何虽然有这样那样的不足,但其学术水平还是够得上教授资格, 如果何的学术道德有问题,那么连副教授或者讲师都不应该做,但校方应该同时 给出令人信服的调查结果。   一些同行的态度更是令人玩味。他们不愿意对这场争战发表看法,害怕招来 麻烦。就连刘高联也对记者抱怨说,不少院士的态度很是暧昧。   悲剧   刘何争战的结局无疑是悲剧性的,即便彼此所指责的“剽窃”并没有那么严 重,其悲剧性也不会因此而减弱。在中国,正常的学术争论导致彼此关系恶化、 反目成仇的情况屡见不鲜。而像爱因斯坦、玻尔那样一边争得面红耳赤,一边却 保持着良好的私人友谊的例子则几乎是闻所未闻。从这个角度看,刘何争战可以 看成是一场发人深省的悲剧。   作为一家大众媒体,对于其中涉及到的学术问题,以及到底谁剽窃了谁,本 报难以作答。但是记者在采访中发现,这场争战既暴露出学术道德问题,更暴露 出严重的学术环境问题,而公众有理由关注这些问题。 ◇◇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xys1.dyndns.org)(xys888.dyndn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