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语丝(www.xys.org)(newxys.com)(xys10.dxiong.com)◇◇ 中科院工程热物理所副所长陈海生研究员拼凑包装报奖、造假夸大、重复报奖   笔者最近看到202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的公示和中科院工热所2020年申报国 家奖的公示,联想到了2019年北京科技奖、2017年报国奖(具体见 http://www.aydge.com/xys/ebooks/others/science/dajia19/chenhaisheng.txt)、 2015年北京科技奖的事情,兴趣大发,做了一番研究,发现其中含有拼凑 报奖、夸大歪曲、重复报奖,特罗列二三,供各位看官品味和讨论,如有不当和 遗漏之处,还请大家赐教。   为了各位看官方便,咱们先把此人近年的工作、科研和报奖经历排排序:   工作经历:   2005-2009年在英国利兹大学工作,期间与何玉荣算是同事关系(此人很关 键奥,请留意)。   2009年至今中科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   科研项目:   AAA:国家863计划:先进能源技术领域课题“超临界压缩空气储能系统研发 与示范",项目首席专家陈海生研究员,项目执行期为2013年至2015年。   BBB:国家973计划:项目“大规模超临界压缩空气储能系统的基础研究” 2015年4月至2019年11月,项目首席科学家秦伟研究员,项目执行期为2015年至 2019年   CCC:国家重点研发计划:“10MW级先进压缩空气储能技术研发与示范”, 项目负责人朱俊强研究员,2017年至2021年,   报奖情况:   AJ:2014年获北京市技术发明一等奖“先进压缩空气储能系统关键科学问题 研究",完成人:陈海生、谭春青、徐玉杰、王亮、李文、左志涛、赵岩、 盛勇、 金翼、杨征、刘畅、 许剑、丁玉龙、韩立、 秦伟   BJ:2016年获黑龙江省自然科学一等奖“先进纳米功能材料能量传递机理研 究”,完成人:何玉荣、陈海生、胡彦伟、帅永、陈绍文   CJ:2018年申报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但是函评夭折(闯关失败,具体见 http://www.aydge.com/xys/ebooks/others/science/dajia19/chenhaisheng.tx t)“先进压缩空气储能系统关键科学问题研究”,完成人:陈海生、徐玉杰、 何玉荣、王亮、谭春青   DJ:2019年获北京市技术发明一等奖“先进压缩空气储能关键技术研究与应 用”完成人:陈海生、徐玉杰、王亮、李文、左志涛、盛勇、朱阳历、张雪辉、 纪律、林曦鹏、周学志、刘畅、胡珊、贺凤娟、付文秀   EJ:2020年拟申报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压缩空气储能系统关键科学问题研 究”,主要完成人:陈海生、徐玉杰、王亮、张新敬、张华良   看到了吧,很厉害吧,这位陈海生研究员确实能折腾,整了很多项目、报了 好多奖,厉害!!但是通过分析我们也会发现,其中存在很多猫腻和问题。   一、拼凑包装报奖   关于拼凑报奖的事情,在他2018年申报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也就是编号CJ 的奖)时体现得尤为突出,可谓登峰造极。具体可以详见论坛的之前的帖子,已 经做了详细的分析和论述,各位看过如果感兴趣可以前往一阅。   简单总结一下,当年报CJ,是以BJ和AJ为支撑的。   其中BJ中的获奖第一完成人是何玉荣,牵头单位为哈工大,何玉荣是哈工大 的老师,陈海生为中科院工热所的人员。从报奖的支撑材料来看,该奖项主要是 做纳米传热领域研究。BJ报奖的支撑文章作者里面是有陈海生的,其中几篇SCI 论文发表于2007年到2009年,此期间,陈海生和何玉荣共同在英国利兹大学Ding Yulong处做访问。而该段时间两人发表的关于纳米传热领域的文章引用率较高 (基本是陈海生所有创新性研究论文中最高的了,远高于其在压缩空气储能技术 研究领域的文章,综述类的不算奥)。而我们这位陈海生老师自从09年回国后, 就以压缩空气储能为主要研究方向,并且查阅其在压缩空气储能领域的文章,鲜 见有关于纳米传热在压缩空气储能领域中的应用(关键1:请记住这一点,后面 会很有用),也就是这些05年至09年在利兹大学做的纳米传热的研究和后来所做 的压缩空气储能研究基本是两个领域或者不相干的。但是,因为陈海生是论文合 作者,何玉荣就把他名字加到BJ奖上了。没毛病吧??没毛病!!OK,继续。转 眼到了2018年陈海生申报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先进压缩空气储能系统关键科学 问题研究”(也就是CJ奖)时,何玉荣也顺利的进入了完成人第三的位置。为什 么呢?我们且看CJ奖的公示的支撑材料,代表性论文中的高引用论文2、4、5、6 都有何玉荣,甚至有两篇是第一作者,而这些论文的主题全部是纳米传热领域。 如此一来,不带上何玉荣也讲不过去啊,毕竟通过当年BJ奖工热所奖励了陈海生 10万元的,礼尚往来嘛。但是问题出现了,CJ奖的题目是“先进压缩空气储能系 统关键科学问题研究”,为了体现其SCI高引用,反而用了很多和报奖主题本身 不相关纳米传热领域的高引文章文章作为支撑材料,如同儿戏一样,没办法,包 装报奖嘛。而咱们的何玉荣同志更是尴尬了,既然作为CJ的第三完成人,那里应 很深入的参与了CJ的科研工作吧?很遗憾,我们查遍了支撑CJ科研的项目各种新 闻和报道等资料,也就是AAA国家863计划先进能源技术领域课题“超临界压缩空 气储能系统研发与示范"和BBB国家863计划先进能源技术领域课题“超临界压缩 空气储能系统研发与示范",未见何玉荣大教授的大名。怪哉,第三完成人从没 有出现在重大项目中?一点都不怪,拼凑报奖嘛,只是用你的高引论文来支撑一 下。各位,荒唐不?还好,2018年的国家奖评审专家是高水平的,眼光很透彻, 直接将陈海生同志的CJ奖枪毙在函评环节。但是陈海生同志是不会气馁的,这不, 2020年,他又来了,这次申报2020年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也就是EJ奖。   这一次,陈海生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什么呢?我们且看公示材料。吸取了上次 的教训,这次主要完成人前5全是中科院工热所的。但是同样的问题又来了。8篇 代表性文章里面,SCI他引最高的两篇文章还是07年至09年在利兹大学与何玉荣 等合作做的纳米传热的研究,之前已经分析了,这是陈年老醋,并且和此次报奖 的主题“压缩空气储能系统关键科学问题研究”完全不相关奥。包装拼凑啊!为 什么陈海生老师不用EJ主题相关的文章作为支撑材料呢?因为没有那么多SCI他 引次数啊,算了一下,EJ奖8篇代表性论文的总SCI他引790次,而其中的非相关 主题(也就是凑数的文章)的2篇论文的SCI他引就达到了634次,真正支撑EJ奖 的论文的SCI他引只有156次。。。。哎!!!。。。如果这样的包装拼凑也能报 上国家奖,那真是。。。。。   另外,2020年EJ的报奖,完成人是谁呢?主要完成人是陈海生、徐玉杰、王 亮、张新敬、张华良。而作为EJ奖的重要支撑的三个基础科研项目,也就是之前 提到AAA、BBB、CCC,其中AAA的项目首席专家是陈海生,合情合理,毕竟是项目 的领头人;而BBB项目的首席科学家是秦伟,CCC项目的负责人是朱俊强,为什么 作为如此重要的科研项目首席不是陈海生呢?作为EJ奖的重要支撑,为何EJ奖的 主要完成人没有秦伟和朱俊强呢?而此两人又是谁呢?大家可以百度一下啦,此 二人可是中科院工热所的领导,尤其是朱俊强,其发表的论文完全没有和压缩空 气储能相关,秦伟也是只有几片挂名的。而还是那个结论,要么报奖是拼凑的, 要么重点研发计划拉朱俊强、秦伟撑场子站台。如此如此,让人情何以堪,项目 拼凑,报奖拼凑。   二、造假夸大   陈海生同志的干劲是十足的,常人难以企及,做出来的成绩也是很厉害的, 至少他们自己的宣传和报奖材料是这样写。列举一二,以资讨论。   其一,在2018年申报CJ奖的时候,网上公示材料中有这样介绍的:   提名意见:“该项目针对不依赖大型储气室、不需要化石燃料的先进压缩空 气储能系统面临的关键科学问题,历经 10 余年,开展了深入系统地研究,揭示 了先进压缩空气储能系统过程耦合与能量传递机理,限定空间尺度内的流动、传 /储热特性与机理,以及高负荷压缩机和膨胀机内部流动与损失机理,建立了系 统能量综合利用与集成优化方法,原创性地提出了超临界压缩空气储能等新原理 系统,根本解决了传统压缩空气储能系统的主要科技难题。首次建立了集基础理 论、关键技术和系统集成为一体的先进压缩空气储能系统研发与设计体系;建立 了 15kW-1.5MW-10MW 级系列实验平台,成为目前世界上规模最大、功率等级最 全的CAES 综合研发平台,成立国家能源大规模物理储能研发中心;建成了国际 首套1.5MW 级和 10MW 级超临界压缩空气储能示范系统,性能指标优于国际其他 CAES 系统,且已实现产业化应用。”   其中,声称已经建成了“10MW 级超临界压缩空气储能示范系统”,且已实 现产业化应用,也就是说在2018年的时候,就已经把10MW 级超临界压缩空气储 能示范系统建好了并商业推广了。厉害!!那我们看看陈海生在项目CCC(国家 重点研发计划:“10MW级先进压缩空气储能技术研发与示范”)中需要做什么呢? CCC项目是2017年国家立项的重点研发计划,至2021年结束,项目指南网上都有 随便一搜就可以找到,我这里就不列出了。这个项目的主要工作就是做10MW级先 进压缩空气储能技术研发与示范。按照中科院工热所自己宣传的:2017年11月15 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10MW级先进压缩空气储能技术研发与示范”项目启动会 议在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召开”(具体见中科院工热所网站)。而陈海 生居然在2018年报奖中就宣称实现了产业化。假定CJ报奖材料是真的,既然都已 经实现了产业化,为啥又要搞一个CCC项目呢,这不是明摆着骗国家科研经费 吗!!如果确实没有产业化,而通过CCC项目来做技术研发产业化,不到一年的 时间肯定也完不成10MW的技术研发和产业化,那报奖材料说实现了产业化应用, 那不是造假么?造假的话,除了一票否决,还得进黑名单!!!今年又来报国奖 了,是不是应该查查黑历史呢。。   其二,且看2019年陈海生申报获北京市技术发明一等奖“先进压缩空气储能 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也就是DJ奖。网上公示材料中有这样的话“成果已申请 国际专利17项、国内发明专利151项、实用新型133项,覆盖了中国、美国、日本、 欧洲等40余个国家,CAES专利数量全球第一。先进CAES技术已实现产业化,收益 18.63亿元,已列入规划的项目共计1882MW ,极大促进了我国CAES技术的应用推 广”。   2019年的报奖,如果统计收益应该是2019年之前,含2019年上半年。按照报 奖材料的说法,如果CCC项目立项之前没有做好产业化,通过CCC项目来实现产业 化,CCC项目是2017年11月15日正式启动,仅仅一年半,也就是18个月左右的时 间,不仅完成了10MW级先进压缩空气储能技术研发,而且实现了巨大的产业化, 18.63亿元的收益!!!平均每个月是1亿元左右!!!各位看官,如此好的生意 恐怕世界上独此一份吧。这么多的收益,应该有很多的项目吧。可以查阅一下陈 海生团队关于先进压缩空气储能技术的造价,应该在5000-8000元每千瓦,我们 姑且按照10000元每千瓦。刨除DJ奖支撑材料中所列的技术转让费 (500+300+500+8000=9300万),还有17.7亿元,我们暂且把收益理解为销售额 或者电站的建设费用,哪也得要有177兆瓦的压缩空气储能电站已经建成或者正 在建设。好,我们百度一下吧,看看哪里在建。不好意思,完全没有哎!!!工 热所的网站、各个网站都没看到有哪个商业电站是陈海生他们建的或者利用他们 的技术建成的,更进一步国内就没有建成压缩空气储能商业电站。那何谈来的产 业化实现和18.63亿元的收益呢???那一定是造假或者夸大啦。。。真敢!! DJ奖作为国奖EJ奖的支撑材料,如果造假,该怎么办呢?造假的话,除了一票否 决,还得进黑名单!!!又一次进了黑名单!!   三、重复报奖   各位看官,且看如下的分析。   1、AJ奖:2014年陈海生获北京市技术发明一等奖“先进压缩空气储能系统 关键科学问题研究",这个奖官方简介如下:   揭示了先进CAES过程耦合与能量传递机理,建立了先进CAES的能量综合利用 与优化方法,构建了先进CAES设计和分析体系;揭示了CAES限制空间尺度内的气 液固及超临界流体的多相流动、传热和储热特性与机理,获得了多种功能流体和 超临界流体的流动、传热和蓄热/冷特征关系式;揭示了CAES系统高负荷压缩机 和透平内部流动及损失发展规律,及其内部流动与传热耦合机理,建成了高负荷 压缩机和透平全三维设计方法;建立了集基础理论、关键技术和系统 集成为一 体的先进压缩空气储能系统研发与设计体系;攻克了宽负荷压缩机、高负荷透平、 超临界蓄热/冷换热器等关键技术,建成了首套1. 5MW级先进压缩空气储能示范 系统,获批设立“国家能源大规模物理储能技术研发中心”等。   其中包含了“建成了高负荷压缩机和透平全三维设计方法;建立了集基础理 论、关键技术和系统集成为一体的先进压缩空气储能系统研发与设计体系;攻克 了宽负荷压缩机、高负荷透平、超临界蓄热/冷换热器等关键技术,建成了首套1. 5MW级先进压缩空气储能示范系统”,请记住这几点奥!!   2、DJ奖:2019年陈海生获北京市技术发明一等奖“先进压缩空气储能关键 技术研究与应用”这个奖的官方简介如下:   (1)攻克CAES系统全工况设计与调控技术,发明新原理系统。揭示了CAES 系统的多过程非线性耦合的能量损失机理,建立“过程对应--参数匹配”的系统 设计理论,建成了系统全工况优化与调控设计体系,发明了超临界CAES等新进 CAES系统,系统综合了超临界工质特性、压缩热回收和蓄热(冷)等优点,具有 不需要大型储气洞穴、不需要燃料燃烧、效率高等优点,解决了传统CAES的主要 技术瓶颈。(2)攻克高效宽负荷压缩机和膨胀机的多级全三维协同设计技术,发 明多种宽负荷压缩机和膨胀机。建立了基于BP人工神经网络模型和多目标遗传算 法的叶轮优化设计方法,实现对不同流量系 数的叶轮优化设计;建立了整机变工 况性能预测模型,获得了多级导叶联合调节最优运行性能图谱;建成了先进CAES 系统的压缩机与膨胀机高效设计研发体系,发明了多种CAES系统的宽负荷多级压 缩机和高负荷多级膨胀机,性能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3)攻克超临界蓄热 (冷)换热器设计技术,发明高效超临界蓄热(冷)换热器,揭示了CAES系统蓄 热(冷)换热器内的气液固及超临界流体的多相流动、传热和蓄热(冷)机理, 创新地利用''斜温层推移"设计理论,提出新型''内保温外承压"结构蓄冷换热器, 大幅提高了蓄冷效率;创新性地提出亚临界水蓄换热技术,发明了新型结构蓄热 水箱和新型多流程换热器,大幅提高了蓄热换热效率。(4)建成国际首套示范系 统,实现产业化。建立了集理论、关键技术、和系统集成为一体的CAES系统研发 设计体系,攻克了宽负荷压缩机、高负荷膨胀机、超临界蓄热(冷)换热器等关 键技术,建成了国际首套1.5MW级和10MW级先进CAES示范系统,性能指标优于国际 同等规模的其他CAES系统。成果已申报国际专利17项、国内发明专利151项、实 用新型专利133项,覆盖了中国、美国、日本、欧洲等40 余个国家,CAES专^数 量全球排名第一。先进CAES技术已实现产业化,收益18.63亿元,列入规划的项 目共计1882MW ,极大促进了我国CAES技术的应用推广。   其中包含了“攻克高效宽负荷压缩机和膨胀机的多级全三维协同设计技术; 建立了集理论、关键技术、和系统集成为一体的CAES系统研发设计体系;攻克了 宽负荷压缩机、高负荷膨胀机、超临界蓄热(冷)换热器等关键技术,建成了国 际首套1.5MW”。   是不是很眼熟,对了,完全一样的。也就是2019年的DJ奖包含了2014年的AJ 奖的大量研究内容,高度重复。按照国家奖励办法,是严禁同一题材重复报奖的。 而AJ和DJ为陈海生2020年申报国家自然科学奖EJ项目的核心支撑材料,如此重复 报奖,是不是应该被否决掉呢?   如此种种。。。 (XYS20200430) ◇◇新语丝(www.xys.org)(newxys.com)(xys10.dxio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