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语丝(www.xys.org)(newxys6.com)(groups.google.com/group/xinyusi)◇◇   莫言谈鲁迅:月光如水照缁衣   今天这篇文章,我写于1998年6月,写的是读鲁迅先生的《铸剑》后产生的 感想。   明天就是鲁迅先生的忌日,特发此文,以示敬仰怀念之情。   鲁迅先生在《铸剑》里塑造了两位有英雄主义气质的人物,黑衣人宴之敖者 与眉间尺。   眉间尺为报父仇,毅然割下自己的头颅,交给一言相交的黑衣人。   黑衣人为了替他报仇,在紧要关头,按照预先的设计,挥剑砍下了自己的头 颅。   这种一言既诺,即以头颅相托和以头颅相许的行为,正是古侠的风貌,读来 令人神往。   眉间尺是个稚气未脱、优柔寡断、心地善良的孩子。   他对那只“淹在水里面,单露出一点尖尖的红鼻子”的老鼠,也怀着怜悯的 心情。救起它,又觉得它可憎;踩死它,又觉得它可怜。   这种心理,是典型的艺术家心理。骨子里是对生命的热爱,是敏感,是善变, 是动摇。这样的心态只合适于写小说,不合适于去复仇。   但突变发生了。   当他得知父亲为楚王铸剑反被楚王砍了头时,就像自己的少年时代被那柄纯 青、透明的利剑砍掉一样,一步跨进了成人的行列。   他“全身都如烧着猛火,自己觉着每一根毛发上都仿佛闪出火星来。他的双 拳,在暗中捏得格格地作响”。母亲的话,使他明白,作为一个男子汉,此生唯 一的目的就是复仇。   当他在复仇的猛火燃烧中,拿起那柄使“窗外的星月和屋里的松明似乎都骤 然失了光辉”的雄剑时,“他觉得自己已经改变了优柔的性情;他决心要并无心 事一样,倒头便睡,清晨起来,毫不改变常态,从容地去寻他不共戴天的仇雠”。   但这种成熟是十分幼稚的,他暗下的决心,颇类似小孩子打架时的咬牙发狠。   当他把复仇的计划付诸实施时,决心便开始动摇。   在路上,“一个突然跑来的孩子,几乎碰到了他背上的剑,使他吓出了一身 汗”;在冲向楚王的车驾时,“只走了五六步,就跌了一个倒栽葱”;并且还被 一个干瘪脸少年扭住不放。   看来,欲报父仇,光有决心没有临危不惧的胆魄和超人的技巧也是不行的。   就在眉间尺被干瘪脸少年扭住不放的瞬间,“黑须黑眼睛,瘦得如铁”的黑 衣人出现了。他的眼睛好像“两点磷火”,声音“好像鸱鸮”,这是一个冷酷如 铁的复仇者形象。   他不愿眉间尺称他为“义士”,说他“同情寡妇孤儿”。   他厌烦地回答道:“唉,孩子,你不要提这些受了污辱的名称。”   他严厉地说:“仗义,同情,那些东西,先前曾经干净过,现在却都成了放 鬼债的资本。我的心里全没有你所谓的那些。我只不过要给你报仇!”   这种“只不过要给你报仇”的思想,表现了他内心深处的忧愤,近乎虚无绝 望的忧愤。   他的激情经过铸剑一样的锻炼,达到了“看上去好像一无所有了”的程度。   这正是一个久经磨炼、灵气内藏、精光内敛的战士形象。   在他身上再也找不到眉间尺那般的“决心”“勇气”之类的浅薄东西,正如 他自己所说:“我的灵魂上是有这么多的人我所加的伤,我已经憎恶了我自己。”   一个能够憎恶自己的人,当然不会再如热血少年那样把决心和勇气挂在嘴上。   他所着力追求的,就是如何置敌于死命的战斗策略和方法。   小说中那奇异的人头魔术,正是他复仇艺术的生动写照。   一切暴君,都喜好杀戮。黑衣人投其所好,用眉间尺的头来引诱他,他果然 上当。最喜欢看人头的人的头,竟也变成了整个复仇把戏的组成部分。这里富有 意味。   我十几岁的时候,就从中学的语文课本里看到了这篇小说。几十年后,还难 忘记这篇奇特的小说对我的心灵震撼。   尽管当时不可能完全看懂这篇小说,但还是能感受到这篇小说深刻的内涵、 丰富的象征和瑰奇的艺术魅力。   离开了身体的头颅,尚能放声歌唱,尚能继续与仇人搏斗,这的确是迷人的 描写。   都说这里有象征,但谁也说不清楚,头颅象征着什么,青剑象征着什么,黑 衣人又象征着什么。   它们既是头又不是头,既是剑又不是剑,既是人又不是人。   这是一种黑得发亮的精神,就像葛里高利(《静静的顿河》男主人公)看到 的那轮黑色的太阳。   这是一种冷得发烫、热得像冰的精神。而这恰恰就是鲁迅一贯的精神。   每读《铸剑》,即感到那黑衣人就是鲁迅的化身。   鲁迅的风格与黑衣人是那么的相像。   到了晚年,他手中的笔,确如那柄青色的雄剑,看似有形却无形,看似浑圆 却锋利,杀人不见血,砍头不留痕。   黑衣人复仇的行动过程,体现了鲁迅与敌人战斗的方法。   近来我读了一些武侠小说,颇有所得。但也深感武侠小说夸饰太过,没有分 寸感,破坏了小说本应具有的寓言性和象征性。   文字和语言因夸饰而失去了张力,丧失了美学价值,只能靠故事的悬念来吸 引读者。   《铸剑》取材于古代传奇,但由于投入了饱满的感情,所以应视为全新的创 造,而不是什么“故事新编”。   我一直在思考所谓严肃小说向武侠小说学习的问题。   如何汲取武侠小说迷人的因素,从而使读者把书读完,这恐怕是当代小说的 一条出路。   眉间尺听了黑衣人一席话,就果敢地挥剑砍下了自己的头颅。他的行为让我 大吃了一惊。这孩子,怎么能如此轻信一个陌生人呢?   其实,眉间尺这一剑,其勇敢程度,并不亚于手刃仇敌,甚至还要难上数倍。 他这种敢于信任他人的精神,同样是泣天动地。   超常的心灵,往往披着愚笨的外衣。   对一个永恒的头脑来说,个人一生中的痛苦和奋斗,成功和失败,都如过眼 的烟云。   黑衣人是这样的英雄。鲁迅在某些时刻也是这样的英雄。唯其如此,才能视 生死如无物,处剧变而不惊。   黑衣人连自己都憎恶了。鲁迅呢?   《铸剑》之所以具有如此撼人的力量,得之于其与现实保持着距离。   小说并不负责帮助农民解决卖粮难的问题,更不能解决工人失业。小说要说 的就是那样一种超常的精神。当然这只是我喜欢的一种小说。   《故事新编》的其他篇什,则显示出鲁迅的另一面。   他经常把一己的怨怼,改头换面,加入小说中去。如《理水》中对顾颉刚的 影射,就是败笔。   但无论如何,《故事新编》都是一部奇书。   这本书里隐含了现代小说中几乎所有的流派。就连其中的败笔,也被当今的 人们发扬光大。油滑和幽默,只隔着一层薄纸。   我至今还认为,《铸剑》是鲁迅最好的小说,也是中国最好的小说。   *摘自我的散文集《感谢那条秋田狗》中的《月光如水照缁衣》。 (XYS20211024) ◇◇新语丝(www.xys.org)(newxys6.com)(groups.google.com/group/xinyus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