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语丝(www.xys.org)(newxys7.com)(groups.google.com/group/xinyusi)◇◇   饶毅vs尹烨:不是神仙打架,更像票友互掐   (本文是凤凰网约稿,刊出时修改较大,这是原文)   提要:严肃的科普是一门专业,未经系统训练很难迈过门槛。   作者:方玄昌   饶毅炮轰尹烨事件引发广泛关注,甚至有评论说这是科普圈里的“神仙打 架”。   我对尹烨了解不多。之前曾经有网友转来他的一些视频和文字片段,让我对 其“科普”内容的靠谱与否(而不是准确性)做判断。其实网友早有自己的判断, 只不过想听听我的评价而已。怎么形容呢,仅就我看到的这些片段而言,只能说 与“科学”两字相差甚远——比方说,他认为“夫妻相”是因为双方肠道菌群相 似所致;又比方说,他认为迄今人类还没有对付流感病毒的药物(或许他不知道 达菲的存在?)。   饶毅我比较熟悉,不仅因为他在科学领域取得的成就,还因为他是最早公开 站出来支持转基因的知名科学家之一,彼时他的呐喊弥足珍贵;在宽泛意义上的 科普领域,他还做了一些学术腐败的揭露性工作(成败另说),同时因推介出韩 春雨和张亭栋这两个争议性人物,却从未公开承认错误、未拨乱反正而受到学术 界和科普界的质疑。   从严格意义上看,两人都不是专业科普工作者。尹烨是华大基因公司的高管, 饶毅则是首都医科大学的校长;所以在科普领域,两人都是玩票的(饶毅在文中 自谦“基本退出科普工作”),玩出不严谨属于意料中事。   严肃的科普是一个专门的领域,是有门槛的。   之前有统计说,中国各种社交平台上以“科普”为名的号有数十万个,做成 “网红”的也成百上千,但其中有几个是专业人士做出来、能够经得起专业检验 的?   由此有必要说说科普工作者需要具备的几大素质。   系统的知识   若干年前,我的同行袁越(土摩托)在某大学做演讲时遇到一个提问:“我 们文科生也想去做科普,你能给出什么建议?”袁越回答:“我建议你放弃这个 想法。”(大意)   我也曾经遇到类似提问,我的回答略有不同:“如果你真的对科学有足够浓 厚的兴趣并愿意为之付出努力,那么可以部分弥补专业知识的不足。”   科普与科研对专业知识的要求有很大不同。   今天的科研已经细分到公众难以理解的程度,同是生命科学领域、甚至同是 分子生物学领域的两个教授,完全可能互相看不懂对方的论文。科研工作者对于 自己所在的大领域并不要求有面面俱到的了解,一些科研人员对大领域的了解甚 至仅停留在中学阶段也能在细分领域做出较大成果。   科普则不同,科普工作者不要求在某一具体知识点上达到研究人员的水平, 但需要掌握目标领域的系统知识,并至少在概念上深刻理解它们——拿相对论打 比方,你未必能还原出推导狭义相对论和广义相对论的复杂数学过程,但至少要 深刻理解每一个具体结论的物理学含义。   唯有系统掌握一个大领域的知识,才能在就一个具体知识点写科普文章的时 候精准定盘其在大领域中的位置,这是深入浅出地表达的基础。   通俗地说,科研更看重知识的“锐度”,科普更看重知识的“厚度”和“广 度”。“厚度”和“广度”对科研也有帮助,但其重要性无疑不如“锐度”。   饶毅在自己所在领域做出了世界性的贡献,其知识“锐度”自不待言;但他 在文章中有时会显示出知识“厚度”不够,比如最近他评价孟德尔和达尔文的言 论,与生命科学界的主流认识相悖:他似乎把孟德尔给出豌豆实验的结果等同于 遗传学的建立(学界的主流观点是1900年“重新发现孟德尔”标志着遗传学的建 立),并认为摩尔根是在重复孟德尔的工作;另外,他还以一种奇怪的逻辑得出 “孟德尔比达尔文聪明”的结论(理由是孟德尔做出了达尔文没做出的工作)。   对尹烨的知识结构不做评价。   对于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的深刻理解   科普不仅要传播给受众具体的知识点,还需要提供给受众思考问题的方法 (包括逻辑能力),以及传播科学的怀疑和求真精神。   作为科普工作者,如果自己不能深刻理解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传播也就无 从谈起。科学精神包含求真,这意味着它含有一定的道德因素。至少在这一点上 饶毅做得不够,他捧出的张亭栋后来被余向东(棒棒医生)等人以详实的证据证 明是侵占了他人成果,但饶毅对此视而不见,继续赞扬张亭栋。   尹烨对于科学精神和科学方法的理解,本文亦不作评价。   负责任的态度   科普要对受众负责,一个有名望的科普工作者,作品中任何一个错误的知识 点都可能以讹传讹引发连锁反应,误导一大批受众。正因如此,对于科普工作者 而言,查阅、核实资料应该成为一种习惯。在严谨性方面,科普工作者对自己甚 至需要有比科研工作者更高的要求。   在此需要注明,口头表达与文字表达的确存在差别。一个人在写文章的时候 可以反复查阅、核实资料,而在录制视频节目时常常会遭遇一些临时增加的新问 题,这时未必能准确无误地给出信息。口头表达有时还会出现口误,因此对于口 头表达,我们常常会以比文字表达更低的要求来对待——但无论如何不能信口开 河,尤其是在一些关键知识点上更是如此。   敏锐的洞察力   几年前韩春雨关于基因编辑的“科研成果”横空出世,彼时我在主编基因农 业网,在一次会议上,几个挺有名望的科学家建议我们抢先报道。我当时建议等 等再说。话音未落,韩春雨的论文就受到了“不能重复”的挑战。   在从事科学报道、科普写作的生涯中,我经历的类似事件已有多次,国际上 的有“气泡核聚变”成果,当时判断结果不可靠而未予报道,最终得到证实;国 内案例有海城豆奶案,我当时依据公开的信息判断这是一次群体性癔症,豆奶本 身并无问题,但没有一个医生敢站出来接受采访指出这一点。直到事件发生近十 年后,我与当年参与研判的专家组成员陈君石院士聊天时才意外获悉,那时几乎 所有参与现场调查的专家都给出了如此判断。   科普、科学报道的一个重要方向就是去芜存菁,挑出那些学术不端行为、以 及挑出那些夸大的产品宣传并给予揭露。这无疑需要辨识力、洞察力。洞察力是 需要经过专业训练而逐步养成的。   饶毅有一段挺有名的“山上山下论”,翻译过来的大意是:高手审视下手可 以看清对方,下手对高手则莫测高深只能仰望。这句话可能得罪了许多人。   在我看来,“山上山下论”其实有一定道理,从事同一具体工作,高手审视 下手的弱点确实容易,反之则难。可惜饶毅用的地方不全对。如果说科研,在他 自己所在的领域说他站在山上肯定没问题,有没有站在山顶可以讨论。但遗憾的 是,这一高论出现在一场关于学术规范和学者道德的争论中,韩春雨事件,以及 对张亭栋的争议都足以证明,辨识学术不端、洞悉学术造假等行为显然非饶毅所 长——在这方面,他只能匍匐在山脚下仰视别人。   表达能力:深入乃浅出之源   这也许是尹烨和他的粉丝们得意之处,有人说他的科普如同相声一样浅显易 懂。科普方式可以多样化,甚至可以借助相声的形式。但科普不能以相声的标准 来要求内容,不能为追求生动有趣而丢失严谨、准确。   我们常说解释性报道要深入浅出,对于科普文章而言,“深入”是“浅出” 的前提,不能深入,也就谈不上浅出。科普作者如果不能对自己要阐释的内容有 足够深刻的理解,是没法做到深入浅出的。在深入理解内容的基础上,才可以讨 论生动有趣、浅显通俗的表达。   既要不失严谨,又能兼顾通俗,这种表达能力必然是长期专业训练的结果。   最后说说“隔行科学家”问题。   袁越曾经说,如果国际上那些大科学家都跑去做科普,就没自己什么事了。 这句话要成立其实需要一个前提,那就是这些科学家对科普有兴趣并愿意钻研科 普方法。顶着科学家的光环做科普有着很大的优势,他们天然就容易让受众信服; 但这并不等于科学家就一定能做好科普,如前所述,科普毕竟是另一个专业,科 学家做科普也需要接受专业训练(可以是自我训练)。正因此,卡尔·萨根、史 蒂芬·霍金这种将科学家和科普作家兼于一身的宗师才难得一见。   更值得警惕的是,科学家如果跨越自己熟悉的领域去做不靠谱的“科普”, 造成的危害也可能比其他人更大。因为公众只知道你是科学家,并不清楚跨越自 己的领域之后、科学家也就成了普通公众,他们依然会相信你给出的内容。   在新冠疫情发生后这几年,我当年做转基因科普的同行也有人在社交圈里参 与讨论,其“医学科普”错得离谱却不自知——所幸其影响没有出圈。 (XYS20220801) ◇◇新语丝(www.xys.org)(newxys7.com)(groups.google.com/group/xinyus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