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语丝(www.xys.org)(xinyusi.org)(groups.google.com/group/xinyusi)◇◇   不爱运动的人谈运动与健康   作者:李长青   我不是一个爱运动的人,没有任何体育特长,体能和体质也一般,体重一直 在超重和轻度肥胖上下徘徊。一般来说,谈一个问题只有极为成功的人才有资格, 说了才有人听,不过我并不这么认为,相反,一些不那么成功的案例可能对普通 人更有意义。   那么我这个在运动方面不那么成功的人,是怎么看待运动和健康的呢?简单 来说,这不是一个个人观点的问题,运动对健康的好处毋庸置疑,有大量的科学 证据支持。   运动与长寿   健康的最大问题是生死,长寿是大部分人的梦想。那么经常运动会让人长寿 吗?和任何关于健康的问题一样,回答这个问题不能看一两个人的对比,而是要 对大样本人群长期的观察,还要考虑到一些混杂因素。大部分这类研究都发现长 期规律的有氧运动可以延长预期寿命,比如一些队列研究发现规律运动可以延长 0.4到4.2年,去除混杂因素的对比研究发现规律运动可以延长寿命0.4到6.9年。 2018年美国医学会发布指南建议每周150-300分钟中等强度,或75-150分钟高强 度体育锻炼,之前有人担心过度运动会有害处,后来发现超过推荐强度的锻炼时 间可以进一步延长寿命。   单纯从延长的年数来说,这些数字似乎并不突出,更别说下限的0.4年,连 半年都不到。传统观念上人们可能觉得要延长一二十年才觉得有价值。   之所以在延长寿命方面没有那么显著,原因在于决定人群平均寿命的因素非 常多样,一些历史上显著影响人群平均寿命的因素,比如战争、饥荒、瘟疫已经 不是主要因素。如今人们死亡的主要原因是慢性非感染性疾病,而决定这些疾病 发生发展的因素也是多样的,锻炼只是其中的一个。   运动与衰老   既然锻炼对长寿的影响有限,那么是不是锻炼就没啥意义了呢?就像锻炼是 影响寿命的因素之一,寿命也是健康的指标之一。人人都免不了死亡,也免不了 衰老,但衰老的结局可以大不一样。   试想有两个75岁的老人:一个可以完全自理,不需要任何人照顾,只要时间 和经济允许,可以去世界各地旅游,自驾乘车坐飞机均可,上楼没有电梯的话, 爬个几层楼也不成问题,出门不用携带一堆药物,也不用考虑行程和就医预约的 冲突;另外一个人需要长期有人照顾,出门需要有人推轮椅,上趟厕所都气喘吁 吁,基本没有旅游的可能,每天要吃七八种药物,平均每个月都要看一次的医生, 有全科的也有专科的,时不时还需要住院。   如果这两个老人都会在他们80岁的这天去世,前一个可能会比后一个晚两三 年,那么你会希望自己是哪一个?毫无疑问是前者。那么如果想要成就这样的衰 老,长期规律的锻炼就很关键。   锻炼是如何成就这样的衰老的?和人随着年龄增大而逐渐出现的疾病有关。 众所周知,心脑血管疾病是人死亡和生活质量下降的最重要疾病之一。各种心脏 疾病的共同结局是心力衰竭,按照纽约心脏学会心力衰竭的分类,II到III级就 已经不同程度的影响活动能力,II级一般影响到比较大的体力活动,III级影响 到日常很轻的体力活动。到IV级即便是一动不动,躺着都会有症状。而脑血管疾 病则可以遗留不同的神经障碍,比如瘫痪、失语、疼痛、痴呆等等。   心脑血管疾病的致病因素里,有些是无论如何无法改变的,比如家族遗传性、 年龄、性别等等,但还有一些重要因素,比如高血脂、高血压、肥胖、糖尿病, 就都和运动有或多或少的联系。运动是这些致病因素的重要乃至主要防治手段。 粗略统计显示,规律运动可以降低高血压风险20-50%,降低2型糖尿病风险 30-60%。即便一个人因为遗传和其他环境因素,在有生之年必得心脑血管疾病, 那么首次疾病发作的时间也会显著推后。即便罹患了心血管疾病,规律锻炼者也 更有希望得到完全的恢复。就连得了癌症,需要手术治疗,规律锻炼者的手术并 发症也会更低。   除了心脑血管疾病,老年人其他常见的致死和致残疾病还有癌症、关节炎、 骨质疏松、外周血管疾病等等。规律的锻炼对这些疾病的预防和预后也都有好处。 运动还是保持思维活跃,改善心理健康的重要手段。   个人建议   总之,虽然我不是一个热爱运动,运动能力也极为一般的人,但说到运动和 健康,极力推荐大家都养成和保持规律运动的习惯。同时,也作为一个不热爱运 动的人,我的一些建议对于同样不热爱运动的人可能更实用,比如:   制定适合自己的运动计划,关键是能够坚持下来。如果照搬别人的计划不实 用,也做不来,那就不要照搬。   不因为计划中断或效果反弹就放弃。我们的文化有个不好的道德评判,那就 是要求做任何事情都要纯洁的始终如一,中断一次就认为成不了大器,就是失败 者,反而让原本可能坚持下来的行动被永久搁置和最终放弃。实际上几乎任何长 期的计划都会有反复和中断,包括健康计划里的戒烟戒酒和体育锻炼。   合理使用社交媒体。目前有很多以促进锻炼为目的的社交媒体,包括常用的 微信群等等。和任何社交媒体一样,过度的使用都会导致焦虑;也和任何社交媒 体一样,健身类的媒体自媒体里也有很多虚假宣传的东西。如果一个社交媒体的 使用让你经常感到焦虑,影响日常生活,那就应该考虑减少或者避免使用,哪怕 这些媒体或社区是以健康的名义。自娱自乐的锻炼也没什么不好。   当然这些建议是来自我个人,没什么权威性,是否合适还是要自我评估。 (XYS20241208) ◇◇新语丝(www.xys.org)(xinyusi.org)(groups.google.com/group/xinyus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