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xys.3322.org)(xys.freedns.us)◇◇ 清华秘密开展学术道德运动 东方早报2003.9.24. 9月17日,以专门打击学术腐败闻名的新语丝网站刊登出一则匿名消息,称清华大学正 在秘密展开为期一个月“学术道德运动”,要求在职教师查阅自己的学术简历,如发现 问题要在10月10日前上报。 记者随即和新语丝网站主持人方是民先生(即方舟子)取得联系。方先生透露,该消息 由清华大学一教授传出。在他的协助下,记者和该名教授取得了联系,了解到此一事件 的来龙去脉。 董关鹏事件成了导火索 今年可谓是中国高等教育界的多事之秋,北京大学和中山大学的改革方案争纷未息,清 华大学内部又展开了学术道德运动。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的讲师董关鹏在该校的运 动中扮演了一个重要的角色,因为他正是事情的导火索。 如果可以选择,董关鹏也许不会去主持清华大学迎接英国首相布莱尔的仪式。因为尽管 在那之前,董已经任职中央电视台《媒体广场》主持人5月之久,但他还没有引起外界 对他的广泛注意。布莱尔走后,《北京青年报》的记者于8月25日采访了董关鹏,该报 道声称“他身兼十份工作,配有五部联系电话,还有四台笔记本电脑可无线上网。”消 息迅速通过网络传开来,并在学界传为笑话奇谈。 所谓树大招风,董关鹏“十面博士”的美誉颇一传出,立即引来众多关注。8月27日, 新语丝网站登出第一篇对董关鹏的质疑文章,对董关鹏的兼职提出了不同意见;随后补 充的文章越来越多,主要关注的是董关鹏的身份、学术论著、兼职状况和学位。经过几 位网友的努力,董关鹏的大多数著述被证明是伪造的,更加显而易见的事实是,报纸均 称董关鹏为副教授,但查实他的职称其实是讲师。一时间学界哗然,非但网络上关于董 关鹏事件的讨论不断,数家有影响的媒体也开始介入,给清华大学造成了巨大的压力。 清华严查教师论著和学历 由于当事人是清华大学的教师,而且又是海归,人们对董关鹏事件的关注远远不止是对 他本人的弄虚作假进行道德和学术判断,而是忧虑整个清华的教师素质和学术水准。面 对外界的质疑,作为全国顶尖的高校之一,清华大学自然有必要作出反应。 根据那名不愿意说出姓名的教授透露,清华大学着令在10月10日前,各在职教师必须自 查过去署名的论文、网页、名片,有无抄袭剽窃、一稿多投、谎报学位职称等。运动期 间自查出的问题从轻发落,既往不咎,今后被人揭发出来的从严惩处。本运动动员不得 形成文字材料,不得泄漏给学生,不得外传。尽管如此,校方还是体现出对教师的保护 和对媒体的警惕。 这次运动的形式是“自查”,也就是如果有问题,结果可以不经过逐级上报,由本人直 接报给校方。对于这次运动,那位老师说:“大多数的老师对‘运动’的看法可能是事 不关己,至少我是持这个态度的。但我认为给那些有问题的人一个悄悄改正错误的机会 是件好事。”学校对教师的保护还体现在对媒体的防范上,据悉,清华校方严令“本运 动动员不得形成文字材料,不得泄漏给学生,不得外传。以免媒体炒作,以为清华出了 多少问题”。记者打电话给清华大学新闻中心、化学系和社会学系采访,无一例外,他 们都不愿就此事发表意见。有些教师认为对媒体如临大敌没有必要,也有部分教师认为 采取这种方式是有必要的,否则没有人会把自己的问题暴露出来。 治标不治本的权宜之计 一位和记者相熟的老师指出,这次运动其实也只是治标不治本的权宜之计;学术腐败有 两个根源,一是教师个人的作风问题,一是整个学术界的制度问题。这次运动只是动员 在职教师的自觉性,期望他们的学术良知能超越弄虚作假带来的利益;这无法彻底解决 问题。 最初那位教授在email中提到:“我在清华大学从教多年,观察身边的各位教师在学术 道德方面都是很好的。改革开放初期,曾有某系一教师翻译剽窃日文论文在国内刊物发 表,并以此晋升了副教授,后被本校教师发现,丢了副教授的职称,校方对此类事件的 处理一贯是严肃的。”可见清华决不是什么净土,其学术腐败即使是少数人的行为,也 由来已久。单独一个学校或者单位对当事人的处罚难以起到杀一儆百的效果。正如该教 授认为的,“运动刚开始,恐怕还没什么结果。即使到10月10日运动结束,学校也不会 泄漏查出的问题,这与运动的初衷不符。我的初步估计是,问题肯定有,但不会太多。 ” 就目前掌握的情况看来,清华校方虽然主动发起了“学术道德运动”,但在审查教师学 术成果和学位职称问题上,还是处于被动状态,严重依靠教师的自觉性。这固然体现出 校方对教师的充分信任,但学校教师人数众多、一旦彻查需费时甚多也未始不是原因。 但愿这次学术道德运动能引起学术界的注意,为以后审查学术成果起到一个典范的作 用。 记者采访手记:如果没有方是民先生的协助,我想这次运动的见报将会困难得多。困难 来自于校方和各位老师对媒体的不信任,接受采访的那位清华教授始终不肯向记者透露 其身份,在给记者的电子邮件中,他说:“一般说来,我对于记者采访持谨慎态度。鉴 于新闻本身遵循‘狗咬人不是新闻,人咬狗才是新闻’的原则,记者往往倾向于把‘狗 咬人’说成是‘人咬狗’。而且记者在采访之后按自己的(经常是不正确的)理解写稿 ,完搞后通常不给本人过目,刊出后有错误也从不更正,造成被访者极大的信誉风险。 ”诚然,某些媒体的渲染(比如称董为副教授,夸张地叙述董的兼职)要对董关鹏事件 负一定责任,但这名教授和清华校方“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的不完全推理的逻辑 却是错误的。媒体和被采访单位需要相互尊重、相互谅解,记者要本着如实报道的精神 去发挥其舆论监督功能,受访单位也不能防记者之口甚于防川。果真能这样,则中国传 媒幸甚,中国社会幸甚。 董关鹏事件始末 董关鹏何许人也? 董关鹏自称是英国杜伦大学东亚系博士,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讲师、院长助理,国 际传播研究中心研究员;2003年5月起兼任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媒体广场》主持人, 其他主要兼职有7项:中共中央外宣办、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专家咨询组成员、全球传播 高级研讨班主讲;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对台宣讲课题组核心成员;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美国大学联盟北京中心大众传播学兼职教授;北京广播学院国家级重点基地广播电视研 究中心研究员;教育部并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广播电视语言研究中心研究员;辽宁 省鞍山市人民政府对外贸易经济与合作委员会党组成员、副主任(副局级);鞍山科技大 学(市场营销学)客座教授。 董关鹏自称是英国谢菲尔德大学政治传播专业(新闻学)硕士、剑桥大学发展经济学( 媒介经济)专业哲学硕士和杜伦大学东亚国际关系与大众传播哲学博士;董声称他发表 了5篇英文论文,3篇英文论文,此外还有7本专著。 质疑一:伪造学术论文和专著 网友王小宝在新语丝发表文章,声称董关鹏的多数论文是伪造的,而其专著除了4本尚 未出版,已经出版的3本全系伪造。董在清华大学网页上公开的简历称他发表过的论文 有:《试论全球传播时代的网络传播、电视新闻频道与意识形态:一个政治传播的视角 》,人民日报社《新闻战线》2003年5月号 ;《全球化与新闻频道》,外交部《世界知 识》2003年第10期等,经求证,其列出的中文论文有三篇是假的。董自称的专著中有两 本是《伊扎克·拉宾》(海南出版社,1997)和《纳赛尔与中东和平进程》(海南出版 社,1996),但海南出版社的人否认他们出过这两本书,市面和各图书馆也均查不到该 书。至于董关鹏的英文论文,都在题目之后注明是working paper,也就是英国大学的 课程作业。 网上的质疑广为被传阅之后,清华大学网页上董关鹏的个人主页刊登出了其道歉声明: “近日来国内外先后有BBS和媒体刊登文章质疑本人发表文章与著作的真实性,首先郑 重说明,曾经在本网页列出的全部文章和著作都真实存在,不存在造假行为。因本网页 作为暂时性网页,制作时间匆忙,学院正在设计和制作新的网页将于近期全面推出,故 我未能在网 管上载文件以前认真核对投稿后编辑修改以后的标题和最后出版期次。” 但董没有说明为什么海南出版社否认出他声称的两本书。 质疑二:董关鹏是博士吗? 8月29日,一位自称是英国杜伦大学(Durham University)博士的网友给新语丝发电子 邮件声称董关鹏迄今为止仍是该大学的博士研究生,并未获得学位。随后不断有人提出 质疑,有确凿的证据表明,董关鹏至少早在2002年就自称为博士了。 在学界,博士作为一种称呼,约定俗成的用法是指那些获得博士学位的人。在读博士生 如果没有通过论文答辩和获得学位,只能称为“博士候选人”(candidate for Ph.D) 或者“博士研究生”。由于董是在杜伦大学读博士课程的时间是从2000-2003年,所以 在2002年自称博士就有欺诈的嫌疑。 为了求证董博士论文的答辩情况,记者9月16日给杜伦大学东亚系的相关人员发去email 。一位叫张智超(音)的教师回信说,根据英国的资料保护法,该系的人不能向在国外 的人透露任何关于董关鹏的个人资料。但他同时没有对记者关于“董关鹏是否在贵系获 得博士学位”的问题做肯定的回答。可以推想的是,董很有可能确实没有在该大学获得 博士学位。 (XYS20031003) ◇◇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xys.3322.org)(xys.freedns.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