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xys1.dyndns.org)(xys.3322.org)◇◇ 可疑的《科学的历程》(三) ——好评如潮,人造的潮汐? 陶世龙   2002年11月13日出版的《中华读书报》在“《科学的历程》开始新的历程” 一文中,对这本刚重版的书作过这样介绍:   “提到20世纪90年代的科普图书,有一本书是人们不会忘记的。这就是1995 年由现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吴国盛撰写、湖南科技出版社出版的《科学的历程》。 该书出版后,读者踊跃购买,专家好评如潮,并获得了“五个一工程”一本好书 奖,公认是近些年来的科普写作的一个成功范例。近期,《科学的历程》一书在 结束了与湖南科技出版社的6年之约后,携手北京大学出版社,以一幅全新面孔 在初冬时节悄然登场。”(1995年时如何能由现北京大学教授去写书,这种表述 方法也太滑稽。)   真的是“好评如潮”吗?   吴国盛个人主页上列有对《科学的历程》第一版的评论16篇,含周光召先生 的序。作为报刊评论出现的计15篇:   追溯科学精神的源头(卢新宁《人民日报》1996年4月3日)   《科学的历程》的启示(燕妮《深圳特区报》1996年5月1日)   科学史的诱惑(刘兵《中国图书商报》1996年5月17日)   推荐《科学的历程》(席泽宗《书苑》1996年)   对科学的人文理解(李醒民《科技日报》1996年5月26日)   大家都来读一点科学史(陈原《光明日报》1996年5月30日)   我读《科学的历程》(张开逊《中华读书报》1996年5月29日)   科学精神召唤着世界(虹飞《新闻出版报》1996年5月22日)   一本有教育意义的科学史读物(谈家桢《中国图书评论》1996年第6期)   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的对话(方舟《中国文化报》1996年6月5日)   《科学的历程》读后(王绶琯《博览群书》1996年第7期)   读史使人明智(陈利民《中华工商时报》1996年8月27日)   高扬起科学理性的风帆(胡新和《自然辩证法研究》1996年第8期)   让公众理解科学(陈锋《精品购物指南》1996年10月24日)   考察科学的逻辑行程和历史行程(胥和平《北美行》1996)(经查,《北美行》 为一网络杂志,此文发表于该刊第29期,时间应为1997年3月)   可惜只有目录,没有内容,只好去搜索,但找来找去,除了胥和平这篇,又 回到北大科学传播中心下吴国盛个人主页的这个目录。大概是为时已过几年,发 表这些文章的报刊不再将它保存在网上。   但文章的题目、作者、发表的时间和地方都有,仍可作些分析。   从题目来看,有些是泛论,如老出版家陈原先生的《大家都来读一点科学 史》,但大概总是在介绍这本书的。   从作者来看,经查找,卢新宁、燕妮、虹飞三位是记者,还有方舟、陈锋 两位查不出资料。估计也是记者;还有李醒民、刘兵、胡新和都是科学哲学专家; 胥和平先生是中国科技促进发展研究中心的研究员,另一位陈利民,因有同名而 且看不出是哪一位。   发表评论的自然科学专业人士少,而且不知他们是否都有精力通读一遍?即 便都看过,但像这部书那么多内容,包括那么多学科,不可能都已把住关。席先 生的“推荐《科学的历程》”,没有看到原文,从中国青年报2002年11月20日发 表的肖文与吴国盛的对话中得知,他对这本书的评价是:“写得有声有色,既有 深刻的理论分析,又有激情的描绘,雅俗共赏,晓畅易懂,可读性极强。”没有 具体评价其科学内容。像方舟子提出的那些问题,有些席先生恐怕也发现不了。 因此即使是所有发表的这些评论都说好,也不能保证书里面没有科学上的硬伤。 而这一点对评价一部科学或技术的书籍来说,是头等重要的。   再有,见不到来自读者的意见。这也难怪,《科学的历程》1995年12月才出, 书是经过发行到读者手中,还得一段时间,现在我们看到列出的评论文章,比较 集中地发在1996年5-6月,一般读者可能还没想到写。能集中此时发出,当然不 会是一种巧合。在中国经营报2002年4月29日发表的一篇未署名的文章“科技将 建造未来的人性宇宙”中,有这样一段话:“记得几年前,北大教授吴国盛先生 邀我为他的著作《科学的历程》写书评。”   我还注意到一个有意思的现象,据说“参评‘五个一工程’的作品以弘扬主 旋律,反映时代精神,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致,深受广大群众欢迎的优 秀作品为主。”《科学的历程》1995年12月出版,紧接着就评“五个一工程”奖。 评出的时间是1996年。书的发行还没多久,可能好多读者还没看到,怎么就知道 是“深受广大群众欢迎”呢?   好评如潮的时间,正是评奖的时间,由此也想到,这会不会是人造的潮汐呢? 其实为了自己的书销路好一点,找人介绍,其心情可以理解,白居易还将诗稿 拿去求贺知章的赏识呢。但如果策划成公众的舆论,就有点不妥了。   忽然又发现,《科学的历程》第二版刚出版,正好就赶上参加《科学时报》 读书杯2002年科普好书评奖,马上就评为最佳科普图书。我也马上想起了刘兵先 生反对吴国盛要求回避的理由,说是应考虑到出这本书的北京大学出版社的利益。   此书无疑对出版社或吴先生来说关系都是重大的。吴先生获得硕士学位到社 科院工作十年后,到1996年8月“破格”晋升为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我 院研究员)可能就有“五个一工程”奖功劳。听说这“五个一”含金量特别高, 评职称、提干都算数,不仅创作者得奖,有关人员特别是单位领导也得好处,因 此出版社一般都舍得投入。我以为肯致力于出好书,通过走正路得到提拔,无可 厚非,评奖本来也是有这个目的。但如不是读者和专家普遍真实的反映,而仅仅 是一定的媒体上的“好评如潮”,就有点“人工潮汐”的嫌疑了。   真的是那样畅销?   应该说《科学的历程》会有他它的特色和长处,听说书的出版质量确实是很 好的,那么多插图,新版又加了索引,是真下了功夫。吴先生的文笔也是好的 【方舟子按:吴国盛的文笔也许是好的,例如他写过一篇《进化叫人绝望》,就 很优美地抒发了一位不懂进化论的人对进化论的恐惧。但如我已经说过的,此书 基本上只是罗列史实,相当枯燥乏味,看不出文笔好在哪里。】,科学史结合科 学家的故事,一向很吸引人,如多年前出版的曾宝葹的《科学家奋斗史话》,万 景华的《征服病菌的道路》,郭正谊的《太阳元素的发现》等,都有很高的发行 量,吴先生搜罗宏富,相信比现在许多科普书更有读者。   据一个名叫乌玛的网站介绍:   吴国盛在传播科技知识方面产生重大社会效益的成果,是他的科学史普及著 作《科学的历程》(湖南科技出版社1995年出版)包括《人民日报》、《光明日 报》、《科技日报》和中央电视台在内的数十家新闻媒体,发表了上百篇(次) 报道和评论。在不到两年的时间内,重印7次,发行量近10万册,被认为带动和 掀起了95年以来的新科普出版热潮,为传播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知识做出了较大 的贡献。该书被中宣部评为1996年度“五个一工程”一本好书奖,也获得了第一 届(1997)胡绳奖(中国青年社会科学最高奖)。   这段文字里面有个鸡生蛋,蛋升鸡的因果关系说不清,究竟是因为《科学的 历程》受到群众欢迎、销路好而得奖;还是因为得了奖,经过舆论导向而销路好?   从科技日报2002年12月19日发表该报记者延宏的科普图书“粉墨才好登场” 来看,恐怕并不见得是那么畅销。因为延宏正是以这本获得中宣部“五个一工程” 图书奖的《科学的历程》和获得第三届国家图书奖朱丽兰主编的《世纪之交:与 高科技专家对话》为例,提问:这些获国家级大奖的好书,为什么读者就是不买 账,知音难觅呢?随即以《时间简史》从不大有人买到畅销为例,说明科普图书 不“做”也没有市场。对此,“河北大学出版社副总编辑韩建民非常感慨:‘科 普编辑不但要策划选题,而且要策划市场。’”   不过从前面的情况来看,为《科学的历程》“做”的已经够多了。   2003年3月,江晓原博导在新华网读书频道发表“2002年的阅读记忆”时说:   “不宜将《科学的历程》(第二版/吴国盛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10月版) 称为‘畅销书’——尽管它实际上是畅销的。因为我们现在常说的‘畅销书’一 词,已有特定含义,并不是所有销量较大的书都是‘畅销书’。至于此书何以会 畅销,有很多原因,据说其中还包括极为特殊的原因。但此书确实有许多优点, 对于了解一般科学史,此书是迄今为止最好的原创中文读物。第二版则更为完 善。” (2003-03-11 10:43:46 )   为什么不宜呢?江先生没讲出来。不知是不是有人把畅销视为比较肤浅,有 些看不起科普图书的人,也许有类似的观点。   因为正好收到一位网友的来信,说:“五柳村”网站上登载的谈《科学的历 程》一书的文章中,有一处不太准确,即“中文原创的一般科学史,或者说科学 通史,据我所知,除了《科学的历程》,只有一本”这句话。因为在吴书之前, 还有一些中国人自己写的科学通史著作,如北京大学潘永祥老先生主编的《自然 科学发展简史》,出版于84年;人大出版社出版的王玉仓的《科学技术史》,出 版于93年,等等。   赶快去搜索,马上找到了,潘先生除了这本书,还有一本与李慎合著由首都 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自然科学发展史纲要》,影响都不小。分别被山东大学、 浙江大学、南京航天大学、华南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中科院研究生院等规 定为硕士生考科学技术史时的参考书;以及被推荐或规定为中学历史教师的参考 书和自学教材等。《科学的历程》虽得了许多奖,却没发现有被那个高校采用为 教材或参考书。江先生说不宜将《科学的历程》称为“畅销书”不知是不是因此 而发?我见他在有的文章中提出过,科普书也可以同时是学术著作。   《科学的历程》一开始就是按照通俗读物的构想来编的(“《科学的历程》 开始新的历程”),但后来又介绍为“思想史与社会史熔于一炉”的学术著作, 并因此而得了“五个一工程奖”;可是后来又被科学时报读书杯评为2002年最佳 科普书。这就使人不好掌握了。   我以为科普创作也是一种创造性的劳动,科普书的价值也可以很高,但各自 的目的与方法都有不同,评价的标准自然也有差异。   优秀的科普书,自有其价值,要两头都占,倒有点尴尬。按照江先生的主张, 作为学术著作就该按学术的要求和潘先生等的著作比一下;是不是就是2002年最 佳的科普图书,恐怕也不是刘兵等几位先生说了就算。据我所知,2002年在中国 最有影响的科普图书,恐怕莫过于洪昭光医生讲“生活方式与身心健康”的书, 但似乎未入科学时报读书杯诸位的法眼。也许因为是什么看病出版社、打鱼出版 社出版的,不值诸位文化人一顾吧。但你不顾他,他还不顾你哩!   这是题外的话了。当然,最关紧要的,还是书的内容怎么样。有些话,下次 再说吧。 (XYS20030813) ◇◇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xys1.dyndns.org)(xys.3322.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