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xys.3322.org)(xys.freedns.us)◇◇ 神秘的中国首台DNA计算机 □本报驻京记者 徐彬 南方周末   2004-03-04   一   冯国鄞再一次拒绝了采访。2月27日,在记者等待了两天后,她仍然重复那 句话:“目前时机不适宜,过两年,我们会主动找你。两年后,我们的DNA计算 机整机就会做出来,那时候我们会回答你所有的问题。”她回过头,眼睛从镜框 上方看着记者。   冯是上海交大Bio-X生命科学研究中心的工作人员,该中心据说研制出了中 国第一台DNA计算机。   一天前,记者向她提交了一份只有5个问题的采访提纲:目前上海交大DNA计 算机能进行什么样的运算?这项研究与国外相比有何创新之处?获得了哪些部门 的资助?科研经费是多少?能否参观一下这台DNA计算机?   “实话告诉你,我已经接到了100多个要求采访的电话,包括中央电视台 《科技博览》栏目,我都谢绝了。”看到记者一脸不解,冯国鄞安慰说。   在接到这些电话后,冯国鄞从中挑选出了10个问题,经过DNA研究小组的讨 论,形成了一份《DNA计算机的相关资料》。她表示,目前研究小组能够透露的 内容,不会超过这份资料的范围。   10个问题中,与交大产DNA计算机有直接关系的只有3个。对于我国首台DNA 计算机问世的意义,这份资料的回答是:“一句话,我们有了DNA计算机的中国 版。从技术水平看,我们与世界水平相差不远。”资料称,“中国不失时机介入 这一领域受到了普遍的欢迎和政府的支持。”   那么,这台DNA计算机距商业应用还有多远呢?这份资料的措辞是:“目前 至少还不具备大的商业价值”,但“科学上的突破从来都是难以预料的,所以抓 住发展这一潜在的巨大机遇是非常重要的,同时对新事物的发展也要有一定的耐 心”。   资料说,上海交大现在还没有成型的DNA计算机,各种试管、测序仪和试剂 都是散装的,“只是在进行实验时才把它们放在一起。”但近期已经发表了几篇 “概念性模型”的论文,课题组正在努力实现这个目标。   “这个项目经过了20多位院士和专家的评审,如果有人说我们是做‘模仿 秀’,就随他去说好了。”在记者离开上海前的最后一个通话中,冯国鄞说。   二   一进入上海交通大学徐汇校区5号门,气派醒目的浩然高科技大厦便映入眼 帘。在大厦5层,就是上海交大Bio-X生命科学研究中心。   2月26日,为了一睹这台DNA计算机的“芳容”,记者不邀而至。一位在休息 室等待实验结果的女生解释说,“Bio”是生物学(biology)的英文缩写,“X” 代表其它学科,中间的短杠表示学科交叉。   1月28日,该中心通过校宣传部召集4家媒体,小范围发布了一条新闻,称已 在试管中完成了DNA计算机的雏形研制工作,论文发表在中国《科学通报》49 卷 第1期英文版上。在短短几天内,约有150家媒体转载了这条消息。新华社当天所 用的标题是:《我国首台“DNA计算机”问世可用于基因治疗》。   由于该项研究的负责人贺林教授随后去英国出差,“胃口被吊得老高”的众 多媒体无法获悉更多信息。一位工作人员说,这项工作主要是贺林的一位研究生 完成的,他是论文的第一作者。   巧合的是,当记者来到这里时,一些媒体同行正在参加交大校方举办的科研 成果新闻发布会,其中就有贺林刚刚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的一个项目。不巧 的是,贺林在这天上午临时回南京探亲,他甚至没有出席这个新闻发布会。   对于面前的这位“不速之客”,冯国鄞显然有些不悦。中心前台的接待生说, 她是这里的“总管”,“老板”是贺林。   记者几乎用了一个上午来解释采访意图。冯国鄞的口气似乎有些松动,她让 记者写一个采访提纲,然后“要和课题组的人商量一下”。这让记者充满了期待。   在快吃中饭的时候,她甚至同意记者“闪电式”地参观了一下那台DNA计算 机:一个全封闭的小型家用洗衣机般大小的细胞反应器,品牌和型号均是英文— ——它实际上就是DNA计算机的主机,连接它的是一个普通电脑显示器,屏幕上 的一个个小方格表示细胞反应的结果。   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公布的DNA计算机图片中那些插满管子的瓶瓶罐罐相比, 交大产DNA计算机似乎更简洁,仪器的集成度也更高。   “你不是学生物的,很难和你讲清楚它的原理。我们课题组讨论一下你的提 纲,你下午再来。”冯国鄞说。   三   前台接待生拿出了一份“总管”留的材料———《新语丝》网站创办人方舟 子写于1999年的一篇文章,题目是《展望数字化、网络化和基因化的21世纪》。   “你看,方舟子在1999年就对DNA计算机说得很清楚了,你提的问题可以去 问他。”冯国鄞随后解释说。课题组商量的结果令记者大感意外。   在这篇文章中,方舟子提到了几种正在探索中的、可能用于取代电子计算机 的新型计算机,其中就有具有超大规模并行运算能力、超高密度信息存储能力而 且能耗超低的DNA计算机。   “但是我并没有明确地说哪一种会获得成功,要预测其未来还为时过早。” 方舟子对他们的做法大为不解。   其实交大DNA计算机课题组抛出这篇“旧作”并不是没有由来的。就在2月2 日,《新语丝》网站刊登了一篇质疑该成果的文章———《新年又放新卫星—— —评所谓的“DNA”计算机》。随后,双方开始在网上发生了争论。   不愿意公开姓名的质疑者认为,由于DNA本身在进行生化反应时的随机性和 不精确性,在生物操作技术没有大的突破前,DNA计算机只能是“试管中的玩 物”,离实际应用还有相当的距离。   “与其投入800万元资金进行这项交叉学科研究,还不如回过头打好生物学 和计算机科学的基础,这似乎更符合当前的实际。”他善意地提醒说,“没有计 算机和生物学两个专业领域扎实的底子,拿什么去在交叉上做文章呢?”   他还对交大此项研究的创新性表示怀疑。“从已发表的论文看,他们的工作 只是在2001年以色列魏茨曼研究所在Nature上所发论文的一些模仿和改进,创新 的地方只是把DNA反应从液体转入固体表面,而在这一点上别人已经发表了一些 论文。” DNA计算机的潜力   DNA计算机今年刚满10岁。1994年,美国南加州大学昂纳多·阿德勒曼在 《科学》杂志上首次提出了DNA计算机理论,并用它成功解决了“邮递员问题”: 寻找7个城市间的最短路径。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在2003年出版的《分子计算》一书中说,“DNA计算的优 势依然停留在理论上。实验室的试验只是探测了其最近的浅滩。它们在一些问题 上好于传统方法,在另一些问题上则相反。从这个角度,我认为DNA计算与其说 取代目前的计算方法,还不如说是一个补充。” (XYS20040306) ◇◇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xys.3322.org)(xys.freedns.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