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xys.3322.org)(xys.freedns.us)◇◇ 浮躁就是浮躁 ——评科学时报宣传“科学文化界”的“F4” 陶世龙 科学时报读书周刊2月26日发表了一篇奇文《科学文化界的F4》,对这个 “科学文化界”,我在《江晓原,中国第一个天文学博士?》中曾顺带提出有鱼目 混珠之嫌,但未深究。经再读科学时报公布F4的的档案,更是疑窦丛生。 此4人没有一个是自然科学界的,他们在上大学时学过几年自然科学,但后 来已长期不从事原专业领域内工作了,有如张资平在大学念的地质系,但没有人 还把他看作地质学家,只能以三角恋爱小说闻名。现在这几位在自然科学哪个领 域也归不上。他们自己也不认为自己还是搞自然科学的。如把他们归入社会或人 文科学呢,江晓原先生已宣布,不能将科学用于研究社会,连社会科学这个名字 也不该有。因此F4 该归入那一界呢?总之,他们不是自然科学界的。 但他们却以超越自然科学的行家自居,竖起反科学主义的大旗,对中国的科 普指手画脚,更不在话下,科学家做科普不行,评选科普图书也不行,只能让他 们这些“科学文化人”有书参加评选仍当评委,不必回避,否则就找不到够数的 评委了。 这次,《科学文化界的F4》还突出了一句他们的名言:“你给大家‘浮躁’ 一个看看。”更颇有示威的味道, 似乎科技界简直没有人能做普及工作,得靠 他们几个人在那里浮躁。 中国科技界致力的传播科学的人从来就不少,据我所知,老一辈科学家在科 普上卓然有成者不下百人,后来者更多,他们沿着前辈的足迹,在科学实验、教 育或生产岗位上,在业余运用自己的专长去向社会普及,不少人同时在学术上也 是本专业中的佼佼者。还有一批专门从事科普的编辑、记者、翻译家、美术家等 人士,他们有的本来就是科技专业出身,有的不是,但经过长期学习实践,已熟 悉自己的科普业务,人数虽然少于前一类,却是中国科普作家队伍的骨干力量, 因为科普对他们来说,是需要全力以赴的事业。 中国科普界在过去几十年中,提供了形式多样,数以万计的科普作品。而且 不断有新作问世,我见闻有限,但也知道最近科学家张晋中、李毓佩对数学的普 及,洪昭光医生向大众普及养生的科学知识,都大受公众欢迎。可是科学文化人 对这些视而不见,还要叫阵:“你给大家‘浮躁’一个看看。” 他们的核心人物江晓原更全盘否定了中国过去做的科普。说:“我们多年来 不是将科学神圣化,就是将科学实用化。神圣化,则令科学远在云端,高不可攀, 深不可测,公众只能向科学顶礼膜拜;实用化,则将科学混同技术,急用先学, 立竿见影,领导只想要科学产出效益。除此二化之外,如果说我们曾经“开发” 过科学的另外什么功能的话,那大约就是“教化”功能——许多科学家的传记, 被写成千篇一律的教化读物或励志读物。”(江晓原:“科学文化”正在取代 “科普”:由科学文化获奖图书看科学文化的发展变化) 不是实用化就是神圣化,怎么做都没做对,于是“科学文化人”成了中国 “科普希望的所在”(吴岩:《我印象中的科学文化人〉原载科学时报 2003-06-05)这个吴岩给他们帮腔,对他们为什么要攻击所谓传统科普,作了不 打自招的注释: “不信迷信信科学”这样的口号实在是我们的科普读物给读者造成的误导。 把科学放在信与不信的体系之中,导致了科学的迷信化。”(吴岩:魂归万佛园 据北大科学传播中心网站 ,原载科学时报2003/11/20科学时报) 吴岩在这里使用了和“科学文化人”田松将对科学的信念和迷信混为一谈一 样的手法, 将科学等同于迷信。 我还注意到,最近他们已将“伪科学”这个名词改为“类科学”。(吴国盛: 《中国类科学——从哲学与社会学的观点看》序) 。 联系到北大科学传播中心论坛上,曾有人叫嚷取消科普法第8条中“科普工 作应当坚持科学精神,反对和抵制伪科学”的规定。 再追溯到江晓原建议把这些已公认为伪科学的东西合称为“科学外理论”, 并提出:“科学外理论为什么必须接受科学理论的某些评价标准呢?况且这些标 准因为自身的不完备也在经常新陈代谢。如果科学外理论敢于另外提出一套评判 标准(比如包括;时空可以超越、实验不必重复、‘诚则灵’可以接受等等)”。 公然另树一帜,反倒更可能在理论上守住阵脚。(江晓原:“科学外理论”争取 生存空间--《大气功师》读后,《中国出版》1991年第1、2号合刊) 吴国盛将科学一般的意义定义为“人与自然打交道的方式”“中国有五千年 的文明史。自然也有自己的科学。中西科学的差异就体现在对待自然的不同态度 上。”(吴国盛教授和网友交流实录,北大科学传播中心网站2002年12月31日 http://www.csc.pku.edu.cn/show.php?o=pap&sid=17)以及我亲耳听见的刘兵 先生的主张:中国的传统文化应有自己的科学体系,跳大神也可以是科学。 按照这些“科学文化人”的“理论”,中国文化传统中的封建迷信沉渣,都 可以是“中国的科学”或“东方科学”的组成部分了,它们也是人和自然打交道 的方式。 由此可见他们不遗余力地鼓吹用他们的“科学文化”、“科学传播”替代科 普,实为要将科学拉到与迷信等同的地位,搅乱人们本来对科学已有的共识,从 而使是非难分,真伪莫辨,给科学“釜底抽薪”,这是对科学的全面挑战。 但他们仍需要借科学这块牌子,便努力表白反“科学主义”不是反科学。这 就把自己带进尴尬的处境,无法自圆其说。不敢正面回应,只能由一些蒙着脸的 人,窜到各论坛上发一些不负责任的帖子,对何祚庥院士等揭穿他们反科学主义 实质的人进行人身攻击,或将一些不相干的人和事拉扯进来,企图把水搅浑, 他们发表的自以为高明的对中国科普的指责,恰恰暴露了他们对中国科普的 历史和中国社会现状的无知,对科普的外行。 他们的核心人物吴国盛说:“过去的科普只是知识性的科普,比如说教给大 家怎么样修电视机呀,怎么样喂猪啊等基本知识,这在我们所倡导的科学传播中 只是一部分。”(吴国盛:让叶子落到地面上来,2001.12.2l辽宁日报 ) 大概吴国盛没有读过几本中国的科普图书,更不了解中国科普图书的全面情 况。而他们把知识与精神割裂开来,指责知识读物没有精神,更是一种原则性的 错误。如“科学文化人”田松所说:“传统科普是在推广无人称的绝对真理,是 静态的、俯视的、系统严密的教辅材料,而现代科普是有人称的、动态的、平视 的,它所强调的是公众理解科学而非信仰科学。”“在现代科普工作者眼里,传 统科普工作最看重的“普及科学知识”的功能,显然已被摆放到次要的位置。” (北京大学科学传播中心博士后田松语,据〈科普读物应该有“我”的位置吗?〉 中国科学院网站) 在这里又一次玩弄将人们相信科学,歪曲为“信仰”的手法,一连串抽象玄 虚的形容词不知道具体的指什么,但有一点倒是很明确,传统科普最看重“普及 科学知识”,而自称为现代科普的他们,是把普及科学知识摆在次要的位置。 科学知识是科学精神的载体,形之不存,神将安附? 不重知识而侈谈精神,的确是某些玄学家的特长,但在科学这里不行。他们 要是以玄学的身份对科学说三道四,怎么说也无足为怪。问题是现在他们是以科 技工作者的身份(吴国盛:让叶子落到地面上来 ,2001.12.2l辽宁日报 )乃至 普及自然科学的专家的面貌出现。但这几位“科学文化人”似乎没有人写出过普 及科学知识的作品,哪怕是小短篇也没有。这就难怪他们要一再贬低所谓“知识 性科普”,因为他们拿不出来。 普及科学,不要着重知识,讲什么呢?让大家看到的,就只能把科学技术是 双刃剑,撕破科学神秘的面纱,把科学技术从神坛上拉下来,清水何如浑水好这 类用打比方使人莫测其高深的东西重复百遍。再不就是搬出某个外国大师说过什 么话。 再说科普的实用性,可以轻视或忽视吗? 洪昭光的成功,说明老百姓最关心的是这些与自己切身利害相关的有实用意 义的知识。我一向写的是地学的基础知识,没有多大的实用意义,发行量最高的 一本也只有60多万册,但参与编写的《地震问答》,对人们抗震防震有参考价值, 达到了150多万册。我曾有幸会见湖北省一位普及栽种蘑菇知识的作者,他说为 什么要写这本书,就是因为看到那里的百姓太穷了,而种蘑菇是他们可以致富之 路,他有种蘑菇的实践经验,文笔又好,写出书来大受欢迎,看到许多人因而解 脱贫困,他心里也高兴。我还知道人工培植银耳得到推广,首先是福建的科普作 家介绍出来的。写作这些实用性的科普读物,要求语言规范,简单明了,特别要 求科学严谨,作者的文采一般无法施展,稿费也不多,无名可言,无利可图。但 他们的成果,切实地使人民受益。这些作者还大多是在基层默默工作,我对他们 充满敬意,要讲人文关怀,他们想到人民的需要,就是体现着以人为本。 有“科学文化人”说:长期以来,我国科普图书最大的缺憾就是自然科学工 作者的创作缺乏人文情怀 。(据〈科普读物应该有“我”的位置吗?〉中国科 学院网站)他们懂得什么是人文情怀吗?如果心里没有大众,只想到为先富起来、 先闲起来的人服务,将科普作为是新才子佳人的消遣,却反过来指责自然科学家 缺少人文情怀,真是天大的笑话。 “今天都市公众(他们仍是科普读物的主要读者)的受教育水平,比起几十 年前普遍有很大提高,他们要求阅读更高水准的科普作品,几十年前那种入门水 准的作品已经不能吸引他们的眼球。 ”(江晓原;谁能为科学普及献身? ── 为刘兵一部科普文集所作之序. http://shc.jdjd.cn/yuanxing/no23.htm) 自有一定的道理,但也暴露出江晓原眼里没有农村。如果科普读物的主要读 者就是都市的公众,并据此以要求科普创作,我以为是很不全面的。中国的大多 数人还是住在农村,他们不需要科普吗? 有的人还以同样的理由来贬低〈十万个为什么〉,说这种形式已经过时了。 这是不懂得少年儿童的特点。的确,科普需要根据时代的发展,改进自己的 内容和形式。但基础的科学知识的普及,永远是需要的,对于刚获得知识的青少 年来说,地球在围着太阳转这样的知识,仍然是新鲜的。甚至对于成人来说,有 些科学的基础知识,也不是人人都能掌握。比如北京在烧煤球炉取暖的年代,报 纸总要普及一下预防一氧化碳中毒的知识。那文章在“科学文化人”看来,大概 是不值一提,其实很重要,因为事关人命。 巧得很,2004年3月3日,我居住的城市FREDERICTON的报纸以整版篇幅报道 了一种能测出空气中一氧化碳浓度并在对人体有危害时自动报警的探测器,如何 使一居民得救,同时通俗地介绍了有关的科学知识。 吴国盛把《十万个为什么》的畅销,说成是:“由于对出版物的高度控制, 那个年代的人们难得找到好书来读,《十万个为什么》就成了科普大花园中的一 花独放、一枝独秀。”(吴国盛 百年中国科普著作略评)更是不顾事实的歪曲, 对作者、编者和出版者极大的不尊重。上世纪五十年代初期,中国的少年儿童出 版物是曾严重缺乏,但在《十万个为什么》问世时已不是这种情况,出版了不少 受欢迎的科普读物还有期刊。我本人有三本科普读物便是在〈十万个为什么〉出 版前后,由上海的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其中《火山和地震》在1964年2月-1966 年4月之间印行4次,83000册,稍早的一本《地球的画像》文革前印了两次,大 概是30000册,文革后印了60万。别人的比我出的更多更好,所以那时绝对不是 什么《十万个为什么》一花独放。 这里我还想特别提一下叶至善先生,他1941年从中央技艺专科学校毕业后, 一直从事少年儿童书刊的编辑工作,许多科普作家的成长得到他的帮助。同时自 己也写科普作品,特别注重用文学形式去表现科学的精神和方法。他的一本选集 《科普杂拌儿》在网上的亦凡公益图书馆中有,2003年 11月8日的点击量为 61575,比世界科普名著卡逊的《寂静的春天》的点击量66189只少不到1/10。在 这个图书馆的科普读物中还有王艳红、杜垒的《接触地外文明》(点击量 64966),陶世龙的《变幻多彩的地球》(点击量62966),伍律的《蛇岛的秘密》 (点击量58399),叶、陶和伍的书都是过去写的,表现出几十年前的科普作品 仍有生命力。还曾见到网站中国文艺文学频道的科普知识作品点击排行榜,郭正 谊先生的四篇作品名列2、4、5、9,第6名是夏树芳的《地质旅行》,本人的 《变幻多彩的地球》名列第8,而霍金的《时间简史》排到第21位去了。当然很 可能因为许多人已买了他的书,不需要再在网上看,但至少可以说明,所谓传统 的科普作品,不是那么不堪,已经走进死胡同了;还有什么过去的科普是什么居 高临下的架势在写作,我这里不多说,看一看书就清楚了。 我也认为过去的科普有许多缺点,有的还很严重,我自己也不高明,我期待 有人献身科普创作,写出更多更好的科普作品,因此对所谓“科学文化人”表示 要致力于科普和反伪科学,开头我是很欢迎的,但渐渐也就看明白。他们并不是 为了繁荣科普创作,而是成天在给科学添乱,如果说他们仅仅自娱自乐还则罢了, 他们还要搞起什么运动,扩散他们的反科学主义。由于他们仍蒙有科学的面纱, 许多人还以为他们是科技界的代表人物,他们使用的又是从国外搬来的“理论”, 还自造了只有他们自己能懂的名词,采用挖心术以动摇科学的根本,不像巫婆神 汉那样容易被识破。 特别是他们注意到,“电视、广播、网络、报纸、杂志、出版社、戏剧、电 影等媒体和文艺团体中的专职从事与科技有关的报道、评论、演绎工作的,本是 科学传播的主体之一,但这一人群的科学文化素养却不容乐观。”(吴国盛:让 叶子落到地面上来 ,2001.12.2l辽宁日报 )以为这些人科学素养不高,便到那 里去充科技内行,推销他们的反科学主义货色,并利用媒体包装自己,似乎在个 别报刊个别人那里居然得手,但看来抵制的人也不少。他们也只不过翻来覆去念 那点反科学主义的经,没见具体的反一个“科学主义”给大家看看,连别人批评 了也拿不出个正经的反驳。至于普及科学知识的作品,我看更是拿不出来,难怪 别人要说“浮躁”。 浮躁就是浮躁。作为中国科学院的报纸居然也宣传什么“科学文化界”的 “F4”,这件事本身,也是一种浮躁。 2004/03/05 (XYS20040308) ◇◇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xys.3322.org)(xys.freedns.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