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xys.3322.org)(xys.freedns.us)◇◇ (该报道的删节版以《是学术腐败还是科技天才》为题刊登于《21世纪人才报· 大学周刊》2004-03-12。这里是原文全文)   南京大学本科生朱涵,在学校竟然没有导师、没有实验室的情况下,两年时 间完成8篇国际最权威的SCI论文的新闻见报后,引发网络“口水战”……   朱涵是否在撒谎?   本报记者 杨艾祥 实习生 邹尧北京报道   2004年3月9日,北京师范大学宣传部的一位林老师对记者说:“这个事情我 们暂时还不方便发表言论,我们需要深入了解事情经过。”对于“能否第一时间 通知记者你们的调查结果”这样的问话,对方也表示“以后再说,”然后匆忙挂 断了电话。   林老师为什么如此警惕?   这和一个名叫朱涵的南京大学物理系的本科生不无关系。此前有媒体报道称 朱涵在本科阶段发表了10篇学术论文,其中有8篇是SCI论文,引来了近十所美国 名校的研究生录取通知。报道还说,朱涵没有导师、没有实验室。   但是这个消息很快引发了质疑,质疑者指出,朱涵发表文章是沾了他父亲的 光,而他父亲正是北京师法大学物理系的教授朱建阳。   批评人士指出,朱涵的行为是一种撒谎行为,而其父亲多次和儿子“合作” 发表文章更是一种学术腐败。   重榜新闻:   本科生两年发表8篇SCI论文   2004年3月3日,一条消息很快在各个高校的网上传播,这条来自中新浙江网 3月3日的电讯稿子说,南京大学校园中传出一个惊人消息--南京大学2000级物 理系本科生朱涵发表了10篇学术论文,其中有8篇是SCI论文,GRE考试满分,现 在已经有斯坦福、普林斯顿、康奈尔、宾夕法尼亚、达特茅斯等近十所美国名校 的研究生录取通知书向朱涵雪片般寄来。   GRE考试满分不是第一次有这样的新闻,但是,一个本科生大二至大四仅仅 两年时间里完成8篇SCI论文无疑是让人称奇的。SCI中文名为《科学引文索引》, 是美国科学情报研究所出版的一部世界著名的期刊文献检索工具,所收录的文献 能全面覆盖全世界最重要和最有影响力的研究成果。   朱涵发表论文的成绩,不要说对于一个本科生,就是一个大学教授也是相当 不错的成绩了。   不仅如此,报道还指出,朱涵在学校竟然没有导师、没有实验室,他的办公 室就是简陋的学校宿舍。每天他九点起床,除了吃饭睡觉日常必修课主要有三项 --工作、玩游戏、给女朋友打电话。   朱涵说,当年他自己做的小板凳,至今家里还在用。报道还说“‘我当时很 有成就感啊’朱涵笑着说,‘爱因斯坦小时候做的板凳比我差多了。’”   报道指出,南京大学对朱涵的研究给予大力支持,已经累计拨给他近2万元 经费。“像朱涵这样优秀的学生十分难得,我们一定要给他充分的发展空间。” 一位老师这样评价朱涵。    专家质疑:   朱涵发论文背后深藏学术腐败?   “本科生两年发表8篇SCI论文”在网上传播后,立刻引起了人们的怀疑,朱 涵究竟是何方神圣?在科学研究上是不是真的有文章中表露的一样了得?   2004年3月4日,留美生物学博士,新语丝网站的站长,著名的揭露学术腐败 和伪科学斗士率先提出质疑。方舟子在以揭露学术腐败和伪科学斗出名的“新语 丝”网站发表文章指出,“朱涵在南京大学没有导师,但是在家里有导师,就是 他的父亲、北京师范大学物理教授朱建阳。”   方舟子在文章中说,他检索到的6篇由朱涵署名的SCI论文,通讯作者全是朱 涵的父亲朱建阳。方舟子指出报道没有告诉读者这个事实,方舟子质问:“如果 朱涵只是沾老爹的光,老爹发表论文时把儿子的名字顺便也写上,发再多的论文 又有什么希奇的?朱涵在申请美国大学时,敢不敢明说其论文通讯作者就是他父 亲?”   方舟子认为,“中国科技界子承父业的多得是,但是像朱氏父子这样从儿子 还是个本科生时就肆无忌惮地加以提携的,还是闻所未闻的。如果其他教授、研 究员知道了内幕,也如法炮制提携自己的子女,岂不又是一种学术腐败,其他学 子只能怪自己没有一个教授老爹。”   与方舟子同时提出疑问的人还指出,对学生宽容是好的,但是也应当谨防学 术腐败的遗传。一位署名“雨凡”的网友发表文章说,学术腐败除了师生遗传以 外,还可以父子遗传的!朱氏父子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他认为,这样的情况, 如果被美国人知道后,第一是给海外华人丢脸,第二是给国内申请者的信誉危机 再次雪上加霜。    朱涵回音:   多出说法自相矛盾   方舟子的贴子发出后,立即引起了关注,包括南京大学的小百合论坛都转贴 了该文章。一石激起千成浪。对于朱涵“两年发表8篇SCI论文”以及方舟子的评 论,立即在网上形成两派力量,相互辩论。   同时,朱涵也通过新语丝论坛发表文章,对方舟子提出的疑问做了解释。朱 涵认为,之所以他的许多文章中他父亲要作为通讯作者,是因为他没有南京大学 的邮箱。他还证实,此前的报道“由于主编删减的缘故,是部分失实的。”朱涵 认为,他在大学期间,学习还是很扎实的,虽然说不上很用功。   对于朱涵关于,邮件的解释,有人认为:“把‘通讯作者’理解为‘邮箱提 供者’实在是没有常识,这个通讯作者能随便署么?我们知道,在国内的很多知 名大学,通讯作者是可以算作大学教授的工作量的,这么说其父倒是占了一回便 宜了,显然没有科学道德。”   朱涵还在文章中举例说了自己的学习研究的一些情况。但是他的很多说法很 快被网友挑出漏洞。   朱涵说,在大学二年级的寒假,他向父亲表达了希望做一点研究工作的愿望, 得到他的支持,寒假结束回校继续研究,之后发表了论文。   按照这一说法,方舟子指出,2002年中国大学寒假是2002年1月底到2月底, 但是有人查到朱涵的该论文是2002年 2月13日投稿,2002年7月25日发表的,而 2002年2月13日是正月初二,方舟子相信,朱涵肯定还在家中过年。对此,有人 质疑朱涵:“在你刚刚向父亲表达科研愿望这个时间,你就写出了这篇论文?”   另外,朱涵提到的一个关于将某个机制应用到Gaussian模型,并且“还得到 了父亲的认可”,但是有揭露者查询发现,其父亲朱建阳早在2000年7月就发表 了一篇文章,阐述Gauss模型的临界现象,揭露者认为,“从这一系列文章中, 完全可以看出这些理论早就有一套完整的体系,不是一天两天之功!”   此外,还有人对比了两篇朱涵和朱建阳合作写的论文和朱建阳独立发表的论 文发现,从遣词造句到叙述语气极其相似。   一位批评者还指出,他注意到朱涵很多文章中的资金支持,都是来自一个 10075025的自然科学基金,他质问朱建阳,为何调用自然科学基金支持儿子在 “网络建筑学”方面的研究?这是自然科学基金所规定的题目和范围么?   事件追问:   朱涵究竟撒谎了吗?   对于朱涵“两年发表8篇SCI论文”的事件以及随后引发的质疑,截止记者发 稿时,网上的讨论仍然没有结束。   众多的言论都没有否认,朱涵在研究方面的努力,但是,在这个基础上,其 父亲究竟扮演了什么样子的角色,只有当事人最清楚。   为了探清楚事实的真相,本报记者多次致电北京师范大学以及南京大学,都 没有得到“官方”的回答。记者从北京师范大学物理系查到朱建阳的电话,也是 多次拨打无人接听。   事情已经成了网上讨论的热点了,为什么我们的当事人不主动出来说明问题, 这背后是否隐藏着不可告人的事实,这一系列的问题不得不让人产生疑问。   有人在网上发文章帮朱涵出招,希望有关方面组织面试,考察朱涵的实际研 究水平为其证明。但也有人认为,没有必要,“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   本报即将截稿时,方舟子致信本报记者:这个事件表明中国的学术腐败已经 扩散到本科生这一层次。目的都是为了把子女打扮成在本科生阶段就能做前沿研 究的科学天才,以便于申请美国名牌大学。方舟子说,中国考生的托福、GRE成 绩都高得惊人,靠比这方面的分数已无优势,如果有父母负责替子女制造论文, 才能保证上美国名牌大学。这对那些没有一个好爸爸的中国申请者来说,是很不 公平的,这种现象应该加以揭露。   针对此事,2004年3月10日,南京大学教务处副处长吕浩雪负责告诉本报记 者,对于朱涵在所发表的SCI论文中究竟花费了多少心血,我们没有必要,也无 法估量。他同时也指出,在南京大学本科生发表论文是很正常的事情,但是两年 发表8篇SCI论文从数量上讲是第一的。   同一天,本报记者从南京大学校长办公室一位马姓老师处得到证实,关于近 期大家十分关注的朱涵发表SCI论文一事,该校非常重视,目前已经组织成立了 以主管科研的副校长为组长、由校内外同行专家组成的专家委员会,按照科学研 究的规范,本着公平客观的原则对此事进行调查。马老师告诉本报记者,调查结 果将会近期发布。   另外,记者从美国方面得到的未经证实的消息,已录取朱涵的美国某名牌大 学物理系,从新语丝网站得知朱涵发表论文事情的“内幕”后,现正在调查此事。 (XYS20040315) ◇◇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xys.3322.org)(xys.freedns.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