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xys1.dyndns.org)(xys.3322.org)◇◇   《新语探源》是一本学术含量较高的好书   陈秉文   投稿人在日本留学多年,现仍在日本工作,因所学、所好在语言文学,故曾 广泛阅览日本学者关于近代新汉语方面的论著,也读过旅日中国学者沈国威的相 关作品。约一个月前,从朋友处得到中华书局出版的《新语探源》一书,早年我 曾读过冯先生的文化史著作,印象颇深,没想到他写“新语”方面的书,出于好 奇,随手翻阅,立即被此书精辟而生动的论述所吸引,通读全篇后,觉得若饮甘 泉,酣畅淋漓。这本书毕竟出自文化史学者之手,对汉字新语的生成所作的宏观 把握和微观考察,实现了广度与深度的结合,是同类论著中学术含量较高、思想 性较强的一部。该书由文化史视角切入,从汉字文化圈面对“西方话语霸权”的 因应过程,昭示汉字文化强劲的生命力。这样一种从历史的纵深度上展开的关于 新语的论述,在日中学者的同类书籍里还很少见到。当然,在日文资料的运用和 解读上,该书还有需要推敲的地方,但这并不能掩盖该书十分突出的价值。令人 惊异的是,前几天从网上读到沈国威发表在《文汇报》上的评论文《学术“抢滩” 不可取》,该文对《新语探源》全盘否定,将其列入“学风不正”的典型。听说 近年国内有“酷评”现象,“酷评”文大概也有好坏之分,这次沈国威的文章, 算是让我看到了何谓不讲道理的“酷评”。    沈国威以一付专家里手的姿态,罗列《新语探源》的弊病,尤其耸人听闻的 是,指责该书引述别人论著不加说明,对前人研究成果视而不见,别的学者成了 冯著的“无名提供者”。沈文此语可谓深文周纳,其掀动性很大,然而却不符合 实际。《新语探源》以大量篇幅介绍了此课题的前期成果,对别人的贡献给予充 分的尊重。限于篇幅,这里仅举一例。冯著在第592页有下列文字:“日本学者 荒川清秀著《近代日中学术用语の形成と传播地理学用语を中心に》,陈列了早 期汉文西书和晚期汉文西书创制的地理学用语。现择录并整理如次。”这样的交 待完全符合学术规范,而沈文凭什么说冯著把荒川先生当成了“无名提供者”? 之所以出现这种不负责任的指责,是因为沈先生不许非语言学界的人踏入“新语” 课题,踏入即为“抢滩”,这是沈文的基旨。此说极霸道,其荒诞自不待言。其 实,《新语探源》的角度、论述的特点与语言学论著有很大区别,各有长短,汇 同起来才能把新语问题讲深讲透,二者应是一种互补关系。不知沈国威为何要把 与其相补充的作品视作异类,力加排斥?   沈国威的书我前几年读过,它从语言学角度,对日中新语的交流作了考察, 对某些新语的形成过程梳理得较细致,这是它的优点。但沈书缺乏思想光华,而 且行文偏枯,支离破碎,如果不是要从中查找一些资料,实在不愿读下去。这样 的“专业书”当然有其存在价值,但也有很大局限性。沈国威应当放开眼界,从 别人那里学习较广阔的学术视野和有深度的文化分析,然而沈非但没有如此做, 而是以一付滩头霸主姿态,要把别人打出滩外。这种做法本身就是一种不良的学 风,应当加以批评,而不可助长。 (XYS20050212) ◇◇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xys1.dyndns.org)(xys.3322.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