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xys.3322.org)(xys.dyndns.info)◇◇ 语言的不合理发展不能听之任之 文/金仕并   看了大愚《为纪校长辩护》一文(XYS20050718),我深不以为然。由于我也只是 略通语言学,故在此简单说明一下我的观点,俟真正的专家学者指正。   语言的确是在不断发展的,但并不是说,所有的发展都是合理的。把“七月流火” 解释成为“夏天天气很热”,尽管似乎比它的原义“秋天天气转凉”更容易让人接受, 但这个发展就是不合理的,因为这个望文生义的引申义和原义的意思恰恰相反。在大部 分情况下,语言表达最起码要做到的一点就是没有歧义。试想有人写了这样一个句子 “七月流火的时节,我到上海去”,而又没有上下文可供区分歧义,那么他到底是什么 时候去的上海?如果允许这种不合理的引申义的存在,语言本应具备的精确性就要受到 破坏了。   类似的例子还有“空穴来风”、“曾几何时”和“差强人意”。“空穴来风”的原 义是比喻消息并非全无根据,而现在很多人却理解成相反的意思,于是有了“不是空穴 来风”这种错误的用法。“曾几何时”的原义是时间过去没多久,现在也被错误理解成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差强人意”的原义是勉强可以让人满意,也有不少人用作 “让人不能满意”的意思。这三个词的原义和不合理的引申义同样是正好相反的。如果 允许两个意思并存,同样是对语言的精确性的损害。   而大愚在文章中举的“明日黄花”和“昨日黄花”,“故步自封”和“固步自 封”,是另一种情况。这是词形的演变,而不是意义的演变。一个人在他的文章中使用 “昨日黄花”或“固步自封”,并不会造成歧义。尽管也有语言学家对这种错别字成语 的滥用表示不满,但我则以为,这种情况还是可以容忍的。另一种情况,是词语的意思 虽然发生了改变,但和原义的意思适用于不同的语境中,也不会造成歧义。比如“绝 唱”这个词,本指诗文创作的最高境界,但现在常常用来指某个歌唱家的最后一次登台 演出。这两个意思,前者比较抽象和文学化,后者则比较具体,适用于不同的语境,因 此一般不会造成歧义。这种情况,我也认为是可以容忍的。   当然,从历史上来看,的确有不少词语的现在的通行的语义,和它的本义很不一 样,甚至完全相反。比如“愚不可及”,本来是个褒义词,现在则是贬义词。但这里面 有两个问题:第一,历史上的语言发展,是在一种缺乏引导的、无序的状态下进行的, 由此造成的语言的演变,不合理的成分是很多的,因此,并不能以历史上出现过这样的 演变为由,想当然地以为这种演变在今天发生也是合理的。比如历代王朝都没有实行过 “正字”,这导致了俗体字的泛滥;在一些名家写的书法作品和碑文中找到俗体字,是 一件很平常的事;现在大陆、港澳台都有各自的字形规范,有效地遏止了俗字的泛滥, 这时候,再写俗体字就是不合理的了。第二,有的词语的两个相反的意思,并没有在同 一个历史时期并存,或者严格地说,没有证据能表明它们在同一个历史时期并存过。经 常出现的一种情况是,某个词语本来是尘封在历史典籍中而罕有人使用的,因为某个名 人的使用(即使所表达的意思与原义不同)而重新进入常用语词的体系中。但是我并不 认为“七月流火”是这种曾经半僵的词,比起“冠山戴粒”、“榆瞑豆重”和“出谷迁 乔”来,它的使用频率还是较高的;“空穴来风”、“曾几何时”和“差强人意”就更 不是了。用这些词原本冷僻来替对它们的错误使用辩解的观点,是站不住脚的。   我向来反对在语言的演变上持民粹主义和反智主义的观点,即认为老百姓的语言才 是活生生的,语言的使用必须以民众的意愿为转移。许多事实都证明,社会精英对语言 的演变所起的作用也是不能忽视的。上面举的汉字字形的订正是一例。又比如在粤语 中,“屿”本读zeoi6(此是粤语拼音,下同),但因为受读字读半边和普通话的影 响,现在很多香港人读成ju5,即和“与”同音。但是在去年,梁锦松在一次电视讲话 中,把大屿山的“屿”仍读成zeoi6,之后,一些香港人又恢复使用了zeoi6的正确读 法。这足以说明名人效应在语言演变中的作用。但我同时也不赞成一切以专家的意见为 准。总之,在如何处理民众和精英对语言演变的影响时,我的态度是比较折衷的实用主 义,既承认语言使用中的惯例,又主张专家学者对不合理的语言发展进行必要的纠正。 保持语言的精确性、避免出现歧义可以说是一个基本原则,如果一个新出现的用法违反 了这一原则,就是不合理的,必须进行纠正。 2005.07.19 (XYS20050719) ◇◇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xys.3322.org)(xys.dyndns.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