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xys.3322.org)(xys.freedns.us)◇◇ 方舟子先生:   我想想您推荐一篇严肃的批评文章《评林精华著<想象俄罗斯>》(《博览群书》 2004年12期).被批评的对象是一位当红的年轻博导首都师范大学的林精华先生 和他身后的一些权威们及学术界恶劣的风气.   现在这样严肃认真有理有据的批评文章太少了......   更让人失望的是以前我尊敬的一些学者,比如林先生的导师刘宁和人民文学出版社 的责任编辑,主编先生以及参与主持以下五个项目审批的专家们(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十 五规划研究项目、国家留学基金委研究项目、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十五规划研究项目、 北京市重点文科研究基地项目和北京市优秀人才专项培养资助项目)也至少有失水准, 甚至正在丧失基本的做人底线,纵容这样连基本的语言关都没过的学术骗子过多关斩了 他们这些将后,能到处行骗.还再去害年轻学生.   我很希望听听林先生怎么为自己辩护,对他了解的老师学生们又有什么反映. 一个读者 严湛   评林精华著《想象俄罗斯》   作者:徐振亚   俄罗斯研究如今成了一门显学。世界各国的学者都在努力破解“俄罗斯之 谜”。近年来我国学术界解放思想,打破种种条条框框的束缚,在研究俄国的政 治、经济、社会、历史、文化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在这片学术园地里, 不仅有老一辈的专家学者继续在孜孜不倦地辛勤耕耘,更加可喜的是涌现了一批 很有实力很有前途的新生力量。   但是,我们不无忧虑地看到这样一个事实,那就是有些作者心气浮躁,急功 近利,对待学术研究的态度非常轻率,学风极不端正。林精华先生的《想象俄罗 斯》(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年版)也许是这方面的典型例子。   一   我们知道,要研究一个国家或民族,可以采取种种不同的方法。例如,可以 从宏观的角度追根溯源,探索其发展规律,全方位展示其独特性;也可以采取微 观式的研究,分析某个具体的人物、现象和事件,以小见大,窥一斑见全豹;也 可以与其他国家或民族进行比较,从中发现其特殊性。但是,林精华先生别出心 裁,发明了一种崭新的治学方法——想象法。他把自己的书取名为《想象俄罗 斯》,导言的标题更加斩钉截铁:“俄罗斯,只可想象不可分析”。为什么?作 者十分肯定地回答说:“因为俄罗斯作为民族国家的复杂程度在世界上可能无出 其右者”,“要想了解它,只能把它作为一个想象的对象”。(《想象俄罗斯》, 第1页。以下引自该书的注释,均只标页码)且不管仅有一千多年历史的俄罗斯 是不是世界上最复杂的国家,难道因为复杂就只能想象吗?任何稍有常识的人一 眼就能看出,这样的理由显然站不住脚。那么为什么作者敢于理直气壮地下这种 违背常理的断语呢?他的主要依据就是俄罗斯著名诗人丘特切夫持有这样的观点, 换句话说,丘特切夫的观点是他立论的基础。作者在后记中说,为了“在理论上 论述丘特切夫‘俄罗斯只能想象不可分析’这个说法就不知道损失了多少春秋, 以此题为名的三万多字导言耗时两年有余矣;至于找到对俄罗斯想象之通道,连 自己也记不起来读了多少书、花了多少时间;具体写作的心血同样无以计数。” (第351页)   这段话有几点值得注意:一,作者肯定“俄罗斯只能想象不可分析”是丘特 切夫的说法;二,作者对这种说法进行了理论上的阐述;三,存在着一条想象俄 罗斯的通道,作者花了大量时间和精力找到了这条通道。可见,丘特切夫的说法 是前提,有了这个前提才进行论证,然后找到了想象的通道。那么,丘特切夫究 竟在什么地方、什么时候说过这样的话?对于这样一句关键性的名言,作者王顾 左右,始终没有注明出处。作者在卷首引用了丘特切夫那首广为人知、却与想象 无关的诗:   用理性无法理解俄罗斯,   用公尺无法衡量她:   俄罗斯具有独特的气质   ——对她只能信仰   按理说,题诗起点题作用。但是丘特切夫这里说得明明白白,俄罗斯“难以 理解”“只能信仰”,根本不是“只可想象不可分析”。“理解”和“分析”是 两个截然不同的概念,而“信仰”和“想象”更是风马牛不相及。林精华引用这 首诗的目的是为了点题,结果却文不对题。顺便提请大家注意,林精华在导言结 尾写道:“我们若去体会费特那句‘俄罗斯只可理解而不可分析’的名言就意味 着,必须理解如此庞杂的俄罗斯文明之民族性、确定俄罗斯文明的疆界,无论是 俄国本土知识分子,还是西方抑或中国,都只能是想象”。(第55页)这就更加 让人糊涂了:俄罗斯究竟是“只可想象不可分析”还是“只可理解不可分析”? 不过,林精华自有高超的本领,像变戏法一样,他只要一“体会”,“只可理解” 马上就意味着“只能是想象”。那么,“俄罗斯只可想象不可分析”这句话究竟 是丘特切夫说的还是出自另一个俄罗斯诗人费特之口?也许,著作权问题并不重 要,重要的是“俄罗斯只可想象不可分析”。林精华已经在后记中作出了最后的 裁决,把这句话的首创权判给了丘特切夫,读者不必追根究底。但是有一个重要 疑问还是挥之不去:丘特切夫究竟有没有说过这样的话?翻遍丘特切夫的全部诗 作,没有发现“俄罗斯,只可想象不可分析”的诗句。为了慎重起见,我又请教 了几位研究丘特切夫的专家,他们都一致否认这句“名言”。联系到作者不注明 引文出处,题诗南辕北辙,混淆作者以至改造“名句”,这种种迹象让人完全有 理由怀疑:所谓丘特切夫“俄罗斯只可想象不可分析”的名言纯属子虚乌有,是 作者的捏造。如果真是这样,那问题就严重了:建立在子虚乌有基础之上的理论 以及根据这个理论寻找到的想象通道岂不是都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作者精 心构建的宏大叙述岂不成了空中楼阁?   二   林精华先生断言:“过去种种关于俄罗斯的理解,在相当程度上远离了那个 实际的俄罗斯。我们的想象错了!”“冷战时代的西方人对苏联的想象基本上也 是不对的”,“连俄国人本身也出现这样的差错。”(第351页)我们中国人错 了,西方人错了,连俄国人自己也错了,大家都错了。错就错在想象上,想象使 大家远离了那个实际的俄罗斯。既然想象都会出错,那就另想办法吧,别再想象 了。“想象俄罗斯出错的普遍性,迫使我们不得不关注俄国人是如何认识自己 的。”(第351页),作者似乎终于恢复了清醒,准备“关注俄国人是如何认识 自己的”。我们知道,俄国人对自己的国家,对俄罗斯民族性的认识大体分为三 派,即彼此争论了数百年的斯拉夫派和西欧派,以及二十世纪出现的欧亚派。假 如对这三个派别的理论和实践作一番客观系统的梳理,分别指出他们的相互关系 以及各自的特点,那倒也是不错的选择,有助于我们了解这个问题的来龙去脉, 进而把握俄罗斯民族的特征,至少具有资料价值。令人纳闷的是,作者清醒了一 会儿又糊涂了,他宣称:结集成本书的各个篇章纯粹是“俄国人对俄罗斯自身 (的)各种想象”。他怕读者不相信,还进一步作了说明:“把西方和中国想象 俄罗斯的篇章置于同一本书中篇幅会达到五十万字,这不符合出版社的要求,而 且这两部分内容又相对独立成篇,即“他者”眼中的俄罗斯形象,故另外成书。” (第353页)这不是出尔反尔么?既然想象的错误带有普遍性,怎么又回到了想 象?而且还是俄国人的想象?没有办法,那就耐心等着欣赏林精华先生为我们描 述俄国人前赴后继一错再错的情景吧。可是,我们再一次被作者耍弄了。他完全 违背了自己让俄国人想象的诺言,无论对俄罗斯民族性的界定还是对俄罗斯民族 性特征的表述,想象的主角不是俄国人,而是林精华本人和一个个西方人。我粗 略统计了一下,作者在导言中引用国外学者的论述计有135处,其中引用俄罗斯 学者63处,占总数的47%,而引用西方学者的多达72处,占总数的53%。至于 “对俄罗斯的审美体验”,则纯粹是林博士个人的感受罢了。   尤其不可思议的是,作者在最后带有总结性的《想象的意义:对俄罗斯的审 美体验》一章中得出这样的结论:“原本复杂多变的俄罗斯,在不同领域的想象 之下其形象就变得更加不可捉摸”,“于是,我们有必要亲自去感受俄罗斯”, “从审美的角度去体验俄罗斯”。那么,作者获得了什么样的感受和体验呢? “你会发现:在莫斯科任何公共空间里,你都会发现莫斯科人的美无所不在地显 示在表情上、流露在步态上、透露在行为举止上,一举手一投足、一回眸一微笑, 无不透出大气、不俗、高雅,极高的文明教化中蕴含着自然天成的本性。”(第 339页)原来如此!想象是不可靠的,越想象越不可捉摸,唯一的出路就是亲身 去体验俄罗斯,而体验的结果是发现俄国人“无所不在的美”,他们的“大气、 不俗、高雅,极高的文明教化中蕴含着自然天成的本性”。莫非这就是作者花费 大量时间和精力找到的俄罗斯文化和俄罗斯民族性的基本特征?   我们不妨把林精华论述的路线简单地归纳一下,可以发现这样一种非常奇怪 的逻辑:丘特切夫说过“俄罗斯只能想象不可分析”的话,所以研究俄罗斯只能 进行想象——我们过去对俄罗斯的想象错了,西方人的想象也错了,连俄国人自 己也错了,所以想象性的错误带有普遍性——由于想象的错误带有普遍性,因此 要关注俄国人自身的想象——想象的结果是对象更加不可捉摸,因此只能亲身去 体验俄罗斯——体验的结果是发现了俄国人无处不在的美。   至于在论述具体问题时,逻辑混乱的现象就更多了。仅从导言中略举数例:   作者认为“斯拉夫文明天生发育迟缓,斯拉夫文化始终没有被提升为罗斯- 俄罗斯境内公共的民族精神。”(第5页)可是一会儿又换了另一副面孔,改口 说:“斯拉夫民族性在现代化运动中被提升为抵御西化的重要力量,从而又成长 为系统化的民族精神——斯拉夫主义。”(第11页)这就让读者犯难了,真不知 道该相信哪一种说法。   “作为一个民族国家的俄罗斯发源于乌拉尔以西的欧洲版图”,“随着拜占 庭文化一道东正教也进入了罗斯,这不仅没有割断俄罗斯与欧洲的关系,相反经 由它使罗斯有可能进入欧洲版图。”(第18页)俄罗斯源于欧洲,这是常识。东 正教使属于欧洲版图的俄罗斯有可能进入欧洲版图,这就不知所云了。   作者肯定传统的观点:“基辅罗斯是俄国的起源。”(第4页)可是又认同 特鲁别茨科伊的看法:“俄罗斯国家是基辅罗斯的延续之说,从根本上来说是错 误的。”(第37~38页)我们不禁要问:作者是否能够辨别传统历史观和欧亚主 义理论之间的区别?   “基辅罗斯就其疆域而言不仅不与欧洲俄罗斯相吻合,而且其政治、经济关 系也不是出现在欧洲俄罗斯大地上。”(第37页)基辅罗斯的疆界的确不等于俄 罗斯欧洲部分的范围,但是要说其“政治经济关系不是出现在欧洲俄罗斯大地 上”,那就奇怪了:基辅罗斯的政治经济关系在什么地方?在亚洲还是非洲?在 大洋洲还是美洲?   作者用了很多篇幅大谈俄罗斯文明的东西方双重性及其严重后果,可是又赞 同新西欧主义的代表人物利哈乔夫的观点:“在俄罗斯文明生成过程中,是南方 的拜占庭而不是西方的基督教、北方的斯堪的纳维亚文化而不是西方文明,起了 决定性作用。”作者究竟持什么观点?让人摸不着头脑。即使纯客观地介绍,也 该对不同的流派和理论进行梳理,弄清楚它们的基本特征,怎能把几种不同的、 甚至对立的理论放在一口大锅里混煮呢?   三   众所周知,1510年普斯科夫修道院院长费洛菲写信给莫斯科大公伊凡三世提 出“莫斯科是第三罗马”这个理论。林精华硬要推翻这个确凿的史实,认定这个 理论是“普斯科夫修道院修士菲托夫(Г?Федотов)在《古罗斯圣者》 一书中提出的”,还煞有介事地做了注释,说是引自别尔嘉耶夫的《自由哲学俄 国共产主义的起源和思想》(第22页)。难道这位学识渊博的哲学家也犯了糊涂, 把费洛菲和费道托夫混淆了?一查原文,完全不是那么回事。白纸黑字写得明明 白白,是费洛菲首先提出了“莫斯科是第三罗马”这个理论。林精华为什么要让 费洛菲改名换姓,摇身一变成为菲托夫?原来,别尔嘉耶夫在同一页论述东正教 会在蒙古统治时期最具独立性时作了个注解:“请参阅格·费道托夫《古罗斯的 圣徒》,巴黎,1931年”。是林精华先生张冠李戴,让二十世纪的费道托夫回到 十六世纪,住进普斯科夫修道院,成为一名修士并且发明了“第三罗马”的理论。 顺便说一句,神职人员一般不再使用原来的世俗姓名,因此修道院院长不可能是 格·费道托夫。   奥尔金-纳肖金是十七世纪沙皇政府的重要大臣,曾推行一系列改革措施, 由于上层的权力斗争,于1671年被解职,1672年落发为僧,取名安东尼,从此退 出政治舞台,1680年去世。林精华先生不想让他静心修炼,硬逼这位已经遁入修 道院的纳肖金在1677年重新出山,去主持商业改革(第7页)。   拉辛起义发生在十七世纪,可是林精华先生偏要让拉辛和他的伙伴们等到十 八世纪叶卡捷琳娜女皇统治时期才揭竿而起(第44页)。   俄国历史上先后出现过两位名叫叶卡捷琳娜的女皇。第一位是彼得大帝的妻 子,于1725年登基,史称叶卡捷琳娜一世,在位两年后去世。第二位是沙皇彼得 三世的妻子,她于1762年从丈夫手中夺取了皇位,在位34年,史称叶卡捷琳娜二 世。《想象俄罗斯》的作者对俄罗斯历史不甚了了,居然说叶卡捷琳娜一世于 1763年9月颁布法令,规定科学院履行新闻检查的职责(第287页)。其实叶卡捷 琳娜一世此时早已死去。   叶卡捷琳娜二世于1796年突然中风身亡,由其儿子保罗一世继位。林精华说 保罗一世于1796年出台新闻检查法,1797年和1800年重新修订,扩大检查范围, 这种严厉的新闻检查“在叶卡捷琳娜二世时代得到了强化”(第288页)。儿子 颁布的法令居然由已经死去的母亲加以强化,这种离奇的事情也许只能发生在林 精华先生的想象中。   “著名诗人丘特切夫和重要哲学家弗·索洛维约夫都分别著有《拜占庭与俄 罗斯》(1894)。”丘特切夫死于1873年,怎能在1894年撰写文章?   这样的例子实在太多,无法一一列举。林精华在发表自己的看法、作出自己 的判断的时候就可以更加随心所欲、信口开河了。例如:   “1924年公布了马克思就俄国农村公社问题寄给民粹主义者扎苏里奇的信 (肯定农村公社对抵抗西方资本主义入侵的积极意义),更坚定了苏联的反西方 情绪。”(第12页)事实究竟怎样呢?马克思于1881年写给扎苏里奇的信中是这 样说的:“在‘资本论’中所作的分析,既不包括赞成俄国农村公社有生命力的 论据,也不包括反对农村公社有生命力的论据,但是,从我根据自己找到的原始 材料所进行的专门研究中,我深信:这种农村公社是俄国社会新生的支点;可是 要使它能发挥这种作用,首先必须肃清从各方面向它袭来的破坏性影响,然后保 证它具备自由发展所必需的正常条件。”(《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第一版, 第19卷,第268~269页)马克思在这里辨证地回答了俄国的村社能否成为俄国社 会新生的支点问题,即俄国的村社能否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的问题,十分明确地 指出这种发展需要具备一定的条件。历史证明,俄国民粹主义者把农村村社看作 比资本主义更高、更好的东西,因而可以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的想法纯粹是一种 空想。所谓“马克思肯定农村公社对抵抗西方资本主义入侵的积极意义”,那是 篡改了马克思的原意,把马克思想象成了美化农村村社的民粹主义者。   作者认为俄国推行的重农主义政策具有绵延不断的生命力,“即使苏联工业 化进程中苏共中央领导层也有相当一批人反对违背重农主义的传统的决策,也引 起列昂诺夫、舒克申、阿勃拉莫夫、拉斯普京等一大批苏联主流作家的恐慌—— 恐慌现代化进程会颠覆传统农业文明及相应的社会道德观念”(第7页)。我们 知道,苏联实施工业化是在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当时苏共党内确实有过激烈的争 论,但争论的焦点是能否在一国建成社会主义以及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绝 对不是坚持或者反对重农主义传统。斯大林渐渐战胜了托洛茨基、季诺维也夫、 布哈林等反对派,宣布停止实施新经济政策,大规模开展农业全盘集体化、社会 主义工业化和政治大清洗三大运动,最后建立起斯大林模式。所谓苏共中央有相 当一批人反对违背重农主义传统的决策,与历史事实相距太远。至于引起一大批 主流作家的恐慌,那更加不知从何说起。对苏联文学稍有知识的人都知道,除了 列昂诺夫之外,阿勃拉莫夫、舒克申和拉斯普京都是活跃在战后文坛的作家,他 们的主要作品发表在六十~七十年代,从时间上看,与苏联实施工业化相隔了几 乎半个世纪,从内容上看,他们的作品主要是反思和批判农业集体化及其恶果, 反映苏联农村的现实生活,硬要把他们说成害怕工业化,简直匪夷所思。   “冷战时代的西方人对苏联的想象基本上也是不对的,最有名的例子是,事 过多年,美国(请注意:不是某个美国人,而是美国!——本文作者)依然不敢 相信看似庞然大物的苏联帝国居然顷刻之间分崩离析。”在林精华眼里,数十年 来一直处心积虑要搞垮苏联的美国几乎成了傻瓜和白痴,居然不相信苏联的垮台, 而且“事过多年,依然不敢相信”!请问,哪一位美国总统表达过这样的看法? 哪一届美国政府发表过这样的意见?作者下这样的判断,实在太离谱了。事实恰 恰相反,尼克松、布热津斯基等人早就盼望并预见了苏联的垮台,而美国中央情 报局要员施卫策尔所写的《里根政府是怎样搞垮苏联的》这本书的书名就很说明 问题。   最让人吃惊、也是最滑稽可笑的是,林精华居然不顾事实,宣布俄罗斯已经 成了欧盟成员国。“叶利钦提出‘欧洲是欧洲人的欧洲’(把俄国纳入欧洲版图, 俄国也的确成了欧盟成员国)、普京上任不久甚至提议俄罗斯加入‘北约’(而 且这种提议在知识界获得了广泛支持)并于2002年6月与北约建立特别关系,然 而2000年5月份欧盟成员国举行年会,因车臣问题大会组委会提议要把俄罗斯开 除出欧盟,并特别得到英国的支持(尽管普京和布莱尔友好会晤不到半个月); 对普京的提议,北约国家认为这是大象想闯进浴池,不是去洗澡而是要毁坏浴 池”。(第52页)无需多费笔墨,任何人都能从这一段颠三倒四的话中得出这样 的结论:林精华分不清欧盟、欧洲委员会和北约这三个不同组织,但是他又要冒 充国际问题专家,结果闹出了名副其实的国际笑话。   四   《想象俄罗斯》之所以错误百出,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作者的外文水平太差。   还是让事实来说话:   先看词汇。библиотека 是一个最基础的词汇,任何一本俄语入 门中都会出现。除了表示图书馆之外,还表示丛书。例如Школьная б иблиотека(中学生丛书),所以俄罗斯出版的Библиотека Византии不是“拜占庭图书馆”,而是“拜占庭丛书”。   духовный这个形容词既可以表示“精神的”,也有“教会的”或 “宗教的”意思,所以духовная цензура不是“精神审查”, 而是“教会审查”。   库尔斯克号核潜艇沉没是悲剧性事件,教训深刻,但带有文字游戏味道的文 章标题Трогический курс Курска不是库尔斯克号的悲 剧性教训,而是悲剧性航向。   俄罗斯学者别尔嘉耶夫的著作《Истоки и смысл русск ого коммунизма》(《俄国共产主义的起源和意义》),林精华 一会儿译成《俄国共产主义的起源和思想》,一会儿又译成《俄国共产主义的产 生和意义》。其实,ИСТОК(源头、源泉)和СМЫСЛ(意义)都是常用 词,即使粗通俄文的人也能准确理解其含义。作为研究俄罗斯文化的博士,连这 样简单的书名都译错,除了说明态度草率之外,还可以看出他对俄文只是一知半 解。   待到翻译整段文章时,就更加彻底暴露了译者的外文水平。别尔嘉耶夫的 《俄国共产主义的起源和意义》中有这样一段话:   Западное просвещение 18 -го века в ве рхних слоях русского общества было чу ждо русскому народу. Русское барство 18-го века поверхностно увлекалось вол ьтерианством в одной части, мистическ им масонством в другой. Народ же продо лжал жить старыми религиозными верова ниями и смотрел на барина, как на чужу ю расу. Просветительница и вольтериан ка Екатерина Вторая, переписывавшаяся с Вольтером и Дидро, окончательно соз дала те формы крепостного права, котор ые вызвали протест заболевшей совести русской интеллигенции 19-ого века. Влия ние Запада первоначально ударило по н ароду и укрепило п ривиллегированное барство. Такие люди, как Радищев, были исключением.   Лишь в 19-ом веке влияния Запада на об разовавшуюся русскую интеллигенцию породили народолюбие и освобо дител ьные стремления. Но и тогда образованн ые и культурные слои оказались чужды народу. Нигде, кажется, не было т акой пропасти между верхним и нижним с лоем, как в петровской, императо рской России. И ни одна страна не жила одновременно в столь разных сто летиях, от 14 -го до 19-го века и даже до в ека грядущего, до 21-го века. Россия 18-го и 19-го столетий жила совсем не органич еской жизнью. В душе русского народа п роисходила борьба Востока и Запада и б орьб а эта продолжается в русской рево люции. Русский коммунизм есть коммуни зм восточный. Влияние Запада в течение двух столетий не овладело русским нар одом.Мы увидим, что русская интеллиген ция совсем не была западной по своему типу, столько бы она ни клялась западн ыми теориями.   林精华的译文:   “在俄国上层看来,西方十八世纪启蒙运动,与俄罗斯人民是格格不入的。 十八世纪俄国贵族表面上感兴趣于伏尔泰,这只是一方面,另一方面还为神秘的 共济会所吸引。人民照旧继续依据旧的宗教信仰来生活,并把贵族视为异类。启 蒙主义者和伏尔泰的崇拜者叶卡捷琳娜大帝,她与伏尔泰和狄德罗通信最终是建 立了农奴制政体,引起了十九世纪知识分子的抗议。西方的影响首先是打击了人 民而强盛了有特权的贵族。只是在十九世纪西方的影响使有教养的知识分子产生 了热爱人民的和解放人民的心愿。而当时有教养和有文化的阶层在人民看来还是 属于另类……西方两个世纪的影响并未控制住俄罗斯人民,俄国知识分子也不是 西方的那种类型。”(第161页)   撇开多处语病不谈,这段不长的译文至少有六处错译和误译:   Западное просвещение 18-го века в вер хних слоях русского общества这个词组中,“十 八世纪”和“在俄国社会上层”都是“西方式启蒙”的定语,译成中文是“十八 世纪俄国社会上层的西方式启蒙”。译者缺乏基本的语法知识,搞不清楚彼此的 关系,于是稀里糊涂地译成了“在俄国社会上层看来,西方18世纪启蒙运动”。   Просветительница и вольтерианка Ек атерина Вторая, переписыва вшаяся с Во льтером и Дидро, окончательно создала те формы крепостного права, которые в ыз вали протест заболевшей совести ру сской интеллигенции 19-го века.这是一个复合句, 意思是“赞同启蒙并信奉伏尔泰学说的叶卡捷琳娜二世,一方面与伏尔泰和狄德 罗通信,另一方面又最终确立了那些令十九世纪的俄罗斯知识分子痛心疾首的农 奴制形式。”林精华无法理解这个有一定难度的句子,于是便出现了“她与伏尔 泰和狄德罗通信最终是建立了农奴制政体”以及十八世纪建立的农奴制政体“引 起了十九世纪知识分子的抗议”这类不知所云的文字,让读者以为别尔嘉耶夫也 是个思维混乱的低能儿。   Влияние Запада на образовавшую ся р усскую интеллигенцию这个词组的意思是“西方对业已形 成的俄罗斯知识分子的影响”,并非是对“有教养的知识分子”的影响,译者混 淆了主动形动词和被动形动词。   译者不知道Но и тогда образованные и куль турные слои оказались чужды народу.这句 中и是加强语气词,所以译成了“而当时”,其实译成“然而即使在那个时候” 才符合原意。   Мы увидим, что русская интеллиге нци я совсем не была западной по своему ти пу, столько бы она ни клялась западным и теориями.这句话的大意是:“我们将会看到,俄罗斯的知识分子按 其类型来说绝对不是西方式的,尽管他们赌咒发誓说信奉的都是西方的理论。” 不知道林精华为什么把它掐头去尾,想来想去,除了不理解因而无法翻译,好像 找不到别的理由。   下面提供这段话的参考译文,请对照。   “十八世纪俄国社会上层的西方式启蒙,与俄国人民是格格不入的。十八世 纪的俄罗斯贵族表面上热衷于伏尔泰的学说,却又迷恋神秘的共济会。而人民则 依然按照古老的宗教信仰生活,把贵族看作异类。赞同启蒙并信奉伏尔泰学说的 叶卡捷琳娜二世,一方面与伏尔泰和狄德罗通信,另一方面又最终建立了那些令 十九世纪知识分子痛心疾首的农奴制形式。西方的影响从一开始就打击了人民, 巩固来了贵族的特权。像拉季谢夫这样的人物纯属例外。直到十九世纪,西方的 影响才使当时已经形成的俄国知识分子阶层产生了热爱人民的感情和解放人民的 强烈愿望。然而即使在那时候,有教养有文化的阶层也是跟人民格格不入的。看 来,无论哪儿都没有像彼得的俄罗斯帝国那样在上层和下层之间存在着这样一道 鸿沟。而且也没有哪一个国家能够同时生活在几个迥然不同的世纪,从十四世纪 到十九世纪,甚至到未来的二十一世纪。十九世纪和二十世纪的俄罗斯生活绝不 是那种有机的生活。俄罗斯人民的灵魂中发生过一场东方和西方的斗争,这场斗 争至今还在俄国的革命中继续着。俄国的共产主义是东方式的共产主义。西方的 影响在长达两个世纪的时间内都没能控制住俄国人民。我们将会看到,俄罗斯的 知识分子按其类型来说绝对不是西方式的,尽管他们赌咒发誓说信奉的都是西方 的理论。”   当然,最能代表林精华俄文水平的是那个俄文目录。无论从词汇、语法还是 修辞的角度看,这个目录错误百出,一位俄国专家看过这份目录后瞪大眼睛连呼 “可怕!可怕!”   促使我提笔写下这些文字的原因,是与此相关的种种令人担心的不正常现象: 为什么这样的东西居然由国家级的出版社公开出版?为什么有人把这样的劣质品 吹捧成我国俄罗斯研究的最新成果和最高水平?为什么这本书还“列为比较文学 系研究生读本和本科生教材”?为什么这样一位学养不足的作者居然能够同时主 持五个国家级和省市级的社科项目(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十五规划研究项目、国家 留学基金委研究项目、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十五规划研究项目、北京市重点文科 研究基地项目和北京市优秀人才专项培养资助项目)?我想,这些问题才是最值 得深思的。   《想象俄罗斯》 的出现,对我们是一个重要警示:打扫学术园地,防止不 良学风的蔓延是当前俄罗斯研究界一项刻不容缓的迫切任务! (XYS20050222) ◇◇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xys.3322.org)(xys.freedns.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