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xys1.dyndns.org)(xys.3322.org)◇◇ 从刘江永教授看“人文热”吹起的泡沫 陶世龙 一、再爆“识字”笑话 对刘江永教授初无所知,因清华大学顾秉林校长在5月12日上午向宋楚瑜先 生赠送礼品时出了点事故,而当晚刘教授在中央电视台的对外节目中正好谈了有 关礼品的事,很快网上出现《清华大学某名教央视再爆“识”字笑话》, 见到 后大吃一惊,这个节目虽是在加拿大也能看到,但当时没有看,赶快去找到 CCTV-中文国际网站,全部记录都还在,便把有关谈话拷贝在下面:   主持人:   .....刘教授,刚才谈到了,您在现场的也注意到了,在演讲结束以后, 双方互赠了礼物,你觉得这些礼品有什么样的含义?   刘江永:   就这个礼品问题,我在事前打探了一下我们清华大学的副校长胡东成老 师。   主持人:   就是为什么准备这样的礼物。   刘江永:   对。他给我讲了一些很有意思的事情,首先第一个礼物是一位清华著名 的书法家叫张仃,89岁高龄。他用小隶的字体写了一个中国清末的著名的外交家、 教育家、改革家黄遵宪的一首诗,今年恰逢黄遵宪逝世一百周年,而且黄遵宪在 美国做过参赞,他任职于斯大林外交之后,回到国内在湖南曾经搞过所谓的改革, 他写的《日本国志》这本书就为当时的戊戌变法奠定了理论基础。他跟梁启超是 挚友,梁启超当时在清华任教,他把这个诗写给了梁启超,这个诗是这样写的, 就是叫做“寸寸河山寸寸金。瓜梨分裂谁力任。杜娟再拜忧天泪,精卫无穷填海 心”。上两个句子说的是1894年甲午战争之后台湾被分裂出去的,这个是 1895 年写的诗,后面两句就是表达他的一种壮怀。那么就是说要像精卫一样,无穷的 填海心,要把祖国统一起来,这个诗送给宋楚瑜应该是恰到好处的。 CCTV.com- 中文国际 www.cctv.com.cn/program/jrgz/20050512/101976.shtml 他这番话讲出后,在网上很快出现多篇批驳他的帖子,左水溪的《是夜,清华大 学某名教央视再爆“识”字笑话》 是看了电视节目后立即写的,比较具体,现 将有关内容摘录在下面   据主持人介绍,节目现场有着清大国际问题研究所背景的刘江永教授有 幸参加了今天的清华演讲会。节目进行到小半程的时候设计了一个小环节,请刘 江永教授讲述今天礼品赠送的小故事,看来刘教授倒是有备而来,手头资料不少 (感觉也是演讲会策划人之一),节目一直频频低头,介绍到《寸寸河山》书法 礼品的时候他说这是由某某写的“小隶”…然后他继续朗诵了《寸寸河山》全诗, 反正虽然照着稿子也是吞吞吐吐,吐字不清,读到“侉离分裂力谁任”他竟仍坚 持现场顾校长的那个读音“瓜离分裂力谁任”,大家说,是可忍,孰不可忍?   要问了,你刘教上午不是在讲会现场么,现场你态度到底有多认真,恐 怕不及很多学生吧,顾长官的尴尬“示例”难道你就没反应吗?你不觉得作为清 华的同侪振聋发聩、耳根发红吗?!作为一个学者,你的严谨在哪里,你的良知 在哪里,听你说,你在现场作着“细致”的统计,我今天也看了现场,还是第一 次从你口中说出你经由“细致”的统计出全场爆发22次的掌声,作为清华名校的 学者,你治学的态度=治学的严谨、你的“厚德”在哪里?     要问了,你刘教不是国际问题研究所副所长么,怎么说也具文科背景吧, 你怎么说也要有些国学修养吧,要不,你的研究所教授怎么来的,你还导师呢? 你这里可是有着王国维、陈寅恪、朱自清等国学大师优良传承的一流名校!谁说 清华问理不“文”了,六个同学提问竟有两个是新闻传播系的。你为什么把一个 书体也说错,一般人可能不识篆字,但篆体大抵还是晓得的,自古篆印普罗众嘛, 不懂书法,当识书体,也算人文常识,况你乃文系名教!顾校上午还说过篆书来 着呢。小篆说成“小隶”,指鹿为马,这算口误吗?好象其他嘉宾前后都不拽稿 发言评论的,其他嘉宾前后观之都没出现象你这样的低级口误啊,况且现场好象 也就你头衔最高了,你手头不是还拽着那张底稿么,你手头那张大概还散发着油 墨气息的打印稿上面是不仍码着那行标准宋体的诗是“瓜离分裂力谁任”而雷 “打”不动,而不是正确的“侉离分裂力谁任?”     “寸寸河山寸寸金,侉离分裂力谁任?杜鹃再拜忧天泪,精卫无穷填海 心!” 2003年6月29日,温家宝总理在香港礼宾府出席CEPA协议签字仪式后发表 演讲时引用晚清著名外交家和诗人黄遵宪的诗祝愿香港。他说,对这首诗,“我 不多加解释,只把最后两句说一下,就作为我的祝愿,让我们同胞们以杜鹃啼血 之情,热爱我们香港,热爱祖国吧!以精卫填海之心去建设香港,去建设祖国 吧!” 要问了,你刘教不是国际问题研究所背景么,你对香港回归后与祖国的 一些沟通情况应该也绝对不至陌生吧,你可以对这首诗的创作背景不太熟悉,你 对多家媒体报导并广泛影响两岸三地才不足两年的这首诗能没听闻么,能无记忆 么,何况,这首诗本身就与清华渊源颇深、也出自清华,你能跨了十余小时侯仍 不即时发现并予改正,匡护、弥补清华的名校形象,反而延续着顾校上午的错读 继续出现在公众的场合,你对清华、对节目、对受众的责任感与起码尊重在哪里? 你还配于挂着清华副所的名衔么??国际在线论坛-[转帖]是夜清华大学某名教 央视再爆“识”字笑话原载: 天涯虚拟社区。 二、教授何能如此信口开河 网友左水溪主要针对刘教授杜撰出个“小隶”和仍读侉为瓜的问题,批的很 有道理,网上类似的批评很多,我就不去谈它了,这里想说的是,在央视国际保 存的仅约300字的记录中,错误就有八、九处,而且有些错误是那样离谱,读后 简直使我有了和马克·吐温〈我怎样编辑农业报〉中的那些农民读了那位代理编 辑写的文章后的感觉。 下面就是我在央视国际的记录中发现的问题,如有认为 我说得不对的,无论是刘教授或其他人都可以来批驳。 1、黄遵宪的这首诗是写给“当时在清华任教”的梁启超吗?, 刘江永教授说:他(黄遵宪)跟梁启超是挚友,梁启超当时在清华任教,他把这 个诗写给了梁启超,这个诗是这样写的,就是叫做“寸寸河山寸寸金。瓜梨分裂 谁力任。杜娟再拜忧天泪,精卫无穷填海心” 【案】梁启超(1873-1929)到清华任教是在1926年(民国十五年丙寅),此时 黄遵宪(1848-1905)已去世21年,何能写诗赠送与他!经在网上查到写此诗应 是1896年,黄遵宪召梁启超到上海办《时务报》,写了《赠梁任父同年》诗六首, 此为其中的一首,与清华大学毫无关系。 批评刘教授的左水溪网友说:“这首 诗本身就与清华渊源颇深”,也受其误导了。 2、黄遵宪何时在美国做过参赞 ? 刘江永教授说:黄遵宪在美国做过参赞。 【案】从网上能找到的材料看,黄遵宪(1848-1905)是在1877年(光绪三年) 出任驻日本公使馆参赞,光绪八年调任驻美国旧金山总领事,后任驻英使馆参赞 (1889)和新加坡当过总领事 (1891),但没发现有任中国驻美使馆参赞的记 载。刘教授不知有何根据?(2004年11月1日南方日报的文章〈黄遵宪:变法先 驱感召后人〉等) 3、黄遵宪在湖南搞的不是改革吗? 刘江永教授说:黄遵宪“回到国内在湖南曾经搞过所谓的改革”。 【案】刘教授在黄遵宪搞的改革前加上“所谓”,是不承认这是真正意义的改革, 然而据多家记载,黄遵宪光绪二十二年十月黄遵宪入京受到光绪皇帝和帝党官僚 接见,次年被任命为湖南长宝盐法道等职,积极协助湖南巡抚陈宝箴推行新政。 他与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章太炎、严复等“书生议政,坐而论道”不同, 有丰富的外交实践经验与斗争经验,他在戊戌政变前的湖南创立了保障社会治安 的保卫局等措施在政变失败后仍能保留下来,就说明黄遵宪的改革是切中国情的, 他在湖南协助陈宝箴推行新政的卓越成效是他把变法理论灵活运用于中国实践的 结果。客家文化时空 4、“瓜梨分裂”是何意? 刘江永教授说:这个诗是这样写的,就是叫做“寸寸河山寸寸金。瓜梨分裂谁力 任。 【案】这又多了个新的版本,可能是央视的记录有误,但几天了未见更改,刘教 授有责任作出解释。 5、黄遵宪生活的时代有“斯大林外交”吗? 刘江永教授说:黄遵宪在美国做过参赞,他任职于斯大林外交之后, 【案】这话使我百思不得其解,也许是记录有误?但实在使人摸不着头脑,猜都 无从猜起。 6、黄遵宪在《赠梁任父同年》中表达的是要把祖国统一起来吗? 刘江永教授说:上两个句子说的是1894年甲午战争之后台湾被分裂出去的,这个 是 1895年写的诗,后面两句就是表达他的一种壮怀。那么就是说要像精卫一样, 无穷的填海心,要把祖国统一起来, 【案】当时是台湾被割让给日本,黄遵宪表达的是要收复失地。这不是统一的问 题,统一是针对自己内部分裂来说的。 7、这个诗送给宋楚瑜是引喻失义。 刘江永教授说:这个诗送给宋楚瑜应该是恰到好处的。 【案】这个诗温家宝总理送给香港同胞是恰当的,因为香港也是被割让出去的, 我们是从英国人手中收回;但台湾早已被中国政府收回,今天仍在中国人手里, 因此将这首诗送给宋楚瑜先生,不仅不是恰到好处,而且是很不恰当。不过可以 考虑到送礼人的本意还是好的,只是文化水平不高,对诗的理解有误,不必追究, 但决不是什么可以夸耀的。 8、张仃成了礼物? 刘江永教授说:他给我讲了一些很有意思的事情,首先第一个礼物是一位清华著 名的书法家叫张仃,89岁高龄。 【案】刘教授当然不会说张仃是礼物,但按现在发表出来的记录,在“89岁高龄” 后有一个句号,礼物就成了张仃了。这应该是记录整理者的失误,但也是几天了 未见纠正。 在考订刘教授5月12日晚在央视的谈话后,用古狗输入输入“刘江永”三字搜索 所有中文网页,得8420项,原来刘教授在媒体中出现是很频繁的,不过比较集中 在几个问题上,多次重复出现,不能盲目抵制日货勿给日右翼提供反中口实是讲 得最多的一个,还有讲建立国际政治新秩序需要万隆精神等等,初步看了一下, 有些道理讲得不错的,有的不敢苟同,而一谈到到具体的事情,使人瞠目结舌的 妙语又出来了。没有那么多时间去查,仅将随手得来几条录下,以见一斑。 刘江永教授说:“抵制日货”是上世纪30年代抗日战争时期提出来的(人民视点: 专家建言勿给日右翼提供反中口实-搜狐新闻中心) 【案】抗日战争开始了,日货还用抵制吗。抵制日货是在战前,茅盾的〈林家铺 子〉中就有反映,这应该是常识。 刘江永教授说:在我们最困难的时候,中国人民解放军把日本的关东军抓了俘虏 了,当时有关东军的飞行员,他的领导经过我们教育成为我们空军的创始人之一, 在牡丹江航校,当时他是日本军人,(嘉宾访谈:中日关系热点问题与思考) 【案】我不知道中国人民解放军什么时候把日本的关东军抓了俘虏,还有什么关 东军飞行员的领导成了我们空军的创始人之一。经查到军事博物馆中的资料,是 “1945年九十月间,王弼、常乾坤等30余名航空技术人员按照中共中央的指示, 从延安出发,日夜兼程赶赴东北。他们先后从辽阳、营口、鞍山、牡丹江、哈尔 傧、佳木斯等地搜集飞机和器材,并接受了一个日本航空大队的投降。1946年3 月1日,经过紧张艰苦的筹备,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所航空学校--东北民主联军 航空学校在通化正式成立。” 那时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名称还没有呢,而且那时日本已投降。已不是最困难 的时候。 再一查那个“关东军飞行员的领导”应该就是华龙毅回忆说的, 当时学习 用的飞机全是日军遗留下来的,主任教官也是一个名叫林敏一郎的投降日军少佐。 (醉卧沙场君莫笑歼敌四机真快哉--南方报业网)当然少佐也可以算个小小的领 导,但能与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的创始人相提并论吗? 刘江永教授说:日本在二战期间有四个战场,第一个战场是侵略中国和朝鲜,这 是第一战场,第二是对太平洋战争,第三是对俄罗斯,前苏联,第四是对东南亚 地区的政策,通过越南、菲律宾、泰国等进行的侵略。嘉宾访谈:中日关系热点 问题与思考 【案】这个问题不用查书,凭记忆我也能说,朝鲜当时早已被日本占据,是他的 后方,没有什么朝鲜战场;俄罗斯或前苏联这个战场也是不存在的,他们签有日 苏互不侵犯条约,后来是美国用牺牲中国领土主权的交易换取苏联出兵,是在战 争快结束是苏联打过去的,所以也不存在苏联战场;再有泰国是以“中立”面貌 出现的,菲律宾不属于东南亚范围,这句话用语也不清。整个来说,对二战时这 个地区的形势没有讲清楚。 没有时间再查下去,但也够了,已能说明大学人文教育和人文学科建设中存在问 题。顾校长毕竟是专业不在人文,只是因为他是校长,对他严格要求,而刘教授 是研究国际问题的人文学者。(强国论坛走进人民大学校园:特邀嘉宾刘江永介 绍) 可是对有关抗日战争和中日关系的一些常识都不清楚, 是太令人难以想象 了。 三、人文热吹起的泡沫 也许刘江永教授是真有学问的,但让人看到的这些错误确实很低级。从网上 查到刘教授是1979年北京外国语大学日语专业毕业,以前的学历没有看到,但可 以推知,中小学是在文革中度过的,他这个年龄段的学者,基础没有打好,几乎 是普遍现象,而随后他就“在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所研究日本和亚太地区国际 关系。1987年曾在日本早稻田大学读国际关系学博士课程,因单位工作需要辍学 回国。从1992年起任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所研究员、东亚研究室主任。1999年 起任中央外办参赞。2003年月起任清华大学国际问题研究所教授、副所长,兼任 中国国际关系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太平洋学会理事、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亚非发 展交流协会理事等。”(刘江永简历:HTML 版)一帆风顺而担子也越来越重, 有多少精力真正用于做学问,值得怀疑。他是赶上了“人文热”,各高校都在建 立和扩展人文学科,连人文学院也不在话下。 用古狗搜索引擎输入“人文学院” 一词在所有中文网页中搜索,得一百一十万项,不仅综合大学,理工科、师范还 有私立的都在大办特办。 但是众所周知,中国的人文学科在1949年后大被削弱,人才青黄不接,有的 学科后继无人,可是一下子冒出这么多人文学院,到那里去找那么多教师,但是 现在人文学者已多如过江之鲫。从好的方面讲 ,是成长很快,但也要看到,是 否有粗制滥造,滥竽充数的问题。我相信刘江永教授在同代人中是出类拔萃的, “单独及合著书20余部,发表论文及相关专业文章200余篇。1994年,作为编委 和定稿人之一出版的我国第一部《简明日本百科全书》获中国社会科学院优秀研 究成果一等奖。”(刘江永简历:HTML 版)但仍有这许多低级错误,不能不令 人感到遗憾。 对于整个人文社会科学的现状,我了解不多,不敢妄言,从接触到的一些情 况来看,确有不少真才实学之士,但他们往往不大被社会重视,发表文章还有困 难,而一些经常在台面上活跃得很 的人,很少拿出具有真知灼见的学术成果, 而抄袭剽窃时有所闻。加上整个学界浮躁成风 ,媒体复推波助澜,譬如清华大 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一位教授,竟可以被渲染成科学的化身,叫做“那里有了刘 兵,那里就有科学”;上海交大人文学院院长江晓原先生定出的武王伐纣年代, 并未被夏商周断代工程采用,可是媒体却宣传为“江晓原断代夏商周”。说到这 里 ,不能不想到还有华中科技大学《道德经》课的贻笑大方,前已有评述,这 里就不再谈了。 总之这些泡沫一个一个破灭,应该说是好事,只有去掉这些泡沫,先进的人 文才能健康地成长。 2005/05/15于加拿大之FREDERICTON (XYS20050518) ◇◇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xys1.dyndns.org)(xys.3322.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