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xys.3322.org)(xys.dyndns.info)◇◇ 提请北大教授会向校方提议中止或开除罗志田教职 作者:李继宏 因了某些机缘巧合,近日看到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罗志田的一篇论文,看了之后大为 吃惊,分析如下,并提请北大教授会向校方提议中止或开除罗志田教职。 罗志田这篇文章题为《近代中国社会权势的转移:知识分子的边缘化与边缘知识分子的 兴起》,自称要“运用社会学的方法,来诠释思想、学术和知识分子地位的变迁”。那 么,且让我们来看看他究竟要说什么,在说什么,怎么说。 罗志田在文章的开头中,用了6段共1392个汉字外加一个英文单词(institution),表 达了如下观点:在解释“近代中国何以未能建立一个社会重心”的问题上,胡适在胡说 八道,余英时很牛比,他说的才对;罗志田在余英时的启发下,认为废除科举制是重要 的“体制变动”,“导致以士农工商四大社会群体为基本要素的传统中国社会结构的解 体”,他认为传统中国是“四民社会”,以士居首。但废除科举制之后,士不再牛比了 ,轮到商人和军人牛比了。 在接下来的第一部分中,罗志田用了32段8196个汉字外加两个英文单词(social mobility),来说明“从士到知识分子的社会转化”。在第二部分中,他用了25段6131 个汉字来说明“知识分子的边缘化”。在第三部分中,罗志田用了65段16277字来论述 “边缘知识分子的兴起”。 罗志田说了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自己恐怕也不知道在说什么。因为通观全文,竟 然没有一个关键概念是清楚的。且让我们来看看这么一句话:“可以说,前近代中国社 会的重心正是处于社会结构中心地位而居‘四民之首’的士。”(第四段第一句)这句 话涉及的概念有“前近代中国社会”、“社会结构”、“四民”、“士”。 首先,让我们来看看什么是“前近代中国社会”。按照史学界的一般观点,中国近代史 始于1840年的鸦片战争,那么,既然罗志田在这里没有设定一个时间上限,所谓“前近 代中国社会”,也可以称为“1840年以前的中国社会”(据闻在近代史学界,“前近代 中国社会”指的是“近代前期的中国社会”,果真如是,则整个近代史学界的中文水平 堪称可悲)。其次,“四民”在罗志田的文章中,就是“士农工商”。至于“社会结构 ”和“士”,罗志田则没有确切的定义,但根据其后文,“士”是由读书而晋身官宦的 人。 罗志田这句话可以分解成: 1、 1840年以前中国社会是“四民社会”。 2、 士居“四民”之首,即统率农、工、商。 3、 1840年以前,士是中国社会结构的中心。 夏商周的社会结构现在尚不清楚,如何能以“四民社会”定义之?汉朝以前,纸张尚未 发明,人们先后用甲骨、陶瓷、金属器具、竹简等记录文字,识字之人不多,何来“士 ”这一阶层?至如汉代,高官巨宦多为分封世袭,基层官员多由举荐而来,“士”又何 从说起?退一万步说,即使到了唐朝,有进士、明经、童子等科目,罗志田使用意义上 的“士”作为一个社会群体开始形成,但其时的社会能被称为四民社会吗?详细考之, 中国历史上并不存在一个“四民社会”的历史阶段。因为除了有大量的僧、尼、道、流 民、军士、优伶之外,尚有不少官员并非由读书晋身;至于皇亲国戚,在罗志田看来, 大抵跟老天爷有亲戚关系,不属民的范畴。即使有确凿的统计数据,足以证明士农工商 在总人口中占到99%的比例,亦断不能称为“四民社会”。如当今中国,按照第五次人 口普查的数据,汉族占到91%强,但决不能称中国为汉族国家,而必须称为多民族国 家。 当然,姑且原谅罗志田的无知,再让他一万步,权当他“四民社会”的理论成立,那么 ,士真的是“四民”之首吗?既然罗志田要对中国社会进行分层,在这里,无妨来跟罗 志田谈谈社会学,教教他一些最浅显的社会分层理论。按照韦伯(Max Weber)的定义 ,社会地位的测量可以有三个指标:金钱、权力、声望。而至于“士”何以社会地位高 过农工商,究竟是收入高,权力高,还是声望高,具体的统计数据如何,罗志田则无一 字涉及。实际上,由于正统史书并无个人生活的记录,无妨从其他笔记资料和小说中窥 视,来看看士的地位是否比农工商要高。考虑到罗志田可能读书有限,我们也不用跟他 讲《淞滨琐话》、《潮嘉风月记》、《板桥杂记》、《雪鸿小记》这样较为生僻的史料 ,谅来《红楼梦》他应该看过,或者至少听说过。《红楼梦》第一回“甄士隐梦幻识通 灵,贾雨村风尘怀闺秀”中有一个家伙叫甄费,是个“乡宦”,家里失火,只好去投靠 他丈人封肃。封肃是农民,“……见面时,便说些现成话儿,且人前人后,又埋怨他不 会过、只一味好吃懒做。士隐知道了,心中未免会很,再兼上年惊唬,急忿怨痛,暮年 之人,那禁得贫病交攻,竟渐渐露出那下世的光景来。”(页11,《红楼梦》,1981年 人民文学出版社)按照罗志田的标准,甄费是“士”,然而在金钱上,此人结婚多年还 要去投靠家境殷实的岳父;在权力上,寄人篱下,只好每天受他人闲话;在声望上,亦 是远不如他老婆那务农的父亲。如何能够说“士”是农工商之首? 我们既然已经让了罗志田2万步,无妨再让他一万步,看看他最后一个观点是否成立。 我生平最怕的事情就是有学历史的人来跟我讲社会学。看到新奇的概念,全然不去管它 本来是什么意思,只顾拿过来就用,是当前人文社科学者的惯用伎俩,罗志田也是这样 的。现在来看看句子3:“1840年以前,士是中国社会结构的中心。” 这个“1840年以前”我们且不去管他,先考察一下“士是中国社会结构的中心”。什么 社会结构?如上所述,罗志田并没有给出一个定义。实际上,社会结构(social structure)这个词贯穿了整个社会学学科历史的始终,从涂尔干(Emile Durkheim) 到吉登斯(Anthony Giddens),无数社会学家试图作出定义,却始终未能取得共识。 我们且来看看美国结构主义社会学最后一个大师彼得·布劳是怎么说的:“人们分布在 社会位置中,社会位置反映和影响了人们的角色关系和社会交往,社会结构是社会位置 的多重空间。”(参见Peter M. Blau,Inequality and Heterogeneity:A Primitive Theory of Social Structure,The Free Press,1977)。我认为相对于罗 志田的智商来说,这个定义可能太过深奥抽象了一些,所以不辞辛劳,再来给他看一下 社会学词典是如何定义的:“社会结构是制度框架,保障人们在日常交往中有条不紊。 ”(http://sociology.b.dictonarypage.co.uk/social+structure/)。为了让罗志田 便于理解,我们无妨来引用李普塞和斯梅尔瑟的一段话:“社会结构指的是有组织的人 类行动系统,指向社会系统的某个方面。例如,公司是一种主要对应于产品和服务的社 会结构;核心家庭扮演诸多制度角色,主要是将社会的文化价值灌输到年轻一代脑里。 正由于这些功能,社会结构激活了社会系统中的资源。……因而,社会结构是个连接性 的概念,它把社会系统的某个属性和其资源联系起来。社会结构的基本单位不是个人, 而是人们的交往中体现出来的某些属性,比如角色(如丈夫、教徒、公民)和社会组 织。社会组织是社会角色的集合,如派别,家庭,官僚制度。”(p.4,Social Structure and Mobility in Economic Development,Seymour Martin Lipset, Neil J. Smelser; Aldine Pub. Co., 1966)。“士”作为一个社会群体(诸位看官请注意 其和社会阶层的区别),如何能充当社会结构的中心? 虽然正常人理解疯子很难,但是,我认为罗志田还不至于疯掉,不过是智商比较低而 已。智商高的人理解智商低的人比较容易,实际上,我们很容易猜出罗志田的“社会结 构”指的是“社会阶层结构”。我们无妨让罗志田4万步,看看他对了没有。传统的社 会分层理论是垂直的,从拉德克利夫-布朗到涂尔干,从帕森斯、默顿到彼得·布劳, 无不如此。中心是相对于边缘来说的,在社会网络理论中,有所谓的中心。但在垂直的 社会分层理论中,中心从何说起?就算“士”真的比其他三个阶层牛比,那么也只能说 “士”的社会地位在农工商之上。可怜的罗志田,连上下左右都分不清楚,如何能当北 大历史学系的教授? 罗志田整篇文章的思路是:前现代中国是四民社会,士最牛比,最有权势,但废除科举 制度之后,士就不是士了,而变成知识分子,没权了,不牛比,边缘化了,社会上多了 另外一些“边缘知识分子”。至于什么是“知识分子”,什么是“边缘知识分子”,罗 志田依然语焉不详,整篇文章逻辑错乱,前言不搭后语的地方多不胜数。正如我们已经 看到的,他赖以立论的基础彻头彻尾,在我们让了他4万步之后还是错的,这篇文章是 不是垃圾,已经一目了然,在这里我们就暂且放他一马,再来看看别的。 为了要看看罗志田逻辑如何混乱,我们必须再让他1万步,不去计较其他关键概念的定 义。既然他声称要从社会学的角度来看问题,那么我们先从社会学来看他的研究方法。 他在文章中谈“从士到知识分子的社会转化”和“边缘知识分子的兴起”。究竟有多少 原来可以做“士”的现在做了“知识分子”?究竟出现了多少“边缘知识分子”,以至 可以被称为“兴起”?所有这些,当然也是付诸阙如。罗志田在那篇文章中总共提到62 个人名,除去鲁迅是周树人是同一个人,朱丹(Jordan)是个鬼佬,相关的民国人物只 有60个。民国期间有多少大学生,有多少大学教授,我并不了解,然而参考黄埔军校同 学录的数字,该校1924-1949年间,本部和各分校共有毕业生23万余人。就算其时全国 大学学生人数只与黄埔军校相若,从一个60人的样本来推断如许庞大的总体,是否太过 开玩笑了? 再让我们来看看罗志田的其他论断:1、“科举取士的标准改变,士人所读之书即随之 而变。”为了证明士人阅读的书籍变了,他举了皮锡瑞的例子。然而,后文又谈到,叶 德辉不喜新学,何以不用叶德辉的事例来证明士人所读的书一如既往呢?实际上,如果 能有统计数据,说明哪怕是30%的士人变换了读书书目,那么这个说法也是成立的,但 是罗志田智商既不高,五体亦不勤,只是举了这么一个自相矛盾的例子。2、“买书者 如此,卖书者亦然。”是不是卖书的都改卖别的书籍了呢?这个问题比较好解决,可以 去查看各地印书局历年的出版目录即可发现,然而罗志田并不懂得这个道理,只举了江 西书商晏海澜的例子。但在中国任何一个大学的图书馆里面,均可见到不少民国年间出 版的传统经籍,亦可知罗志田徒凭想象之无聊。3、“实际上,可以说正是清末的城乡 差别、特别是安徽乡间私塾尚未沾染口岸风气的传统蒙学教育造就了后来被认为是启蒙 大师的胡适。……胡适的经历同时体现了近代中国人的上升性社会变动取向的转变。” 先看前一句,胡适是城乡差别和蒙学教育造就的。真是不知所云,当时从农村到城市且 小时候受蒙学教育的人不下千百,怎不见得个个都成为胡适?再来看后一句,胡适何其 有幸,竟能体现近代中国人“上升性社会变动的取向的转变”?罗志田文章中此类徒凭 想象的例子甚多,在此就不一一列举了。 然而我之所以一口咬定罗志田智商低于平均水平,不只是因为他概念不清,逻辑混乱, 还因为他身为大学教授,却缺乏基本的中文写作能力,身为留美博士,却缺乏基本的英 文阅读能力。还请诸位看官来观瞻一下这篇论文的摘要: “本文将中国传统社会中原居四民之首的士在近代向知识分子的转化、知识分子在社会 学意义上的边缘化、以及边缘知识分子的兴起这一连续、相关而又充满变化的动态进程 ,纳入中国社会发展的内在理路和西潮冲击下整个近代中国的巨变这一纵横框架中进行 考察分析;在研究取向方面注重思想演化与社会变迁的互动关系,从当时人的心态变化 入手来反观社会的变动,以尝试提出一个走向框架性诠释的思路。” 先不说罗低智商的语句如何拗口,光标点符号差错就有三个之多,前面两个顿号应该改 为逗号,唯一一个分号应该改为句号。全部只8个标点符号,3个出错,差错率高达37.5 %。再来看最后一句话:“以尝试提出一个走向框架性诠释的思路。”我相信没有任何 正常的中国人能看明白罗志田想说什么。思路如何走向框架性诠释?实际上,罗低智商 想说的是“提出一个解释框架”,然而他脑里不知道哪条根被绊住了,说不出来,只好 说出那样的昏话来。其余差错之处,满篇皆是,我们还是来看看罗海归的英文水平吧。 首先我要承认,我没有看过罗海归的任何英文著述。从他公开发表的简历来看,只有两 篇英文文章发表在《当代亚洲研究》和《美国-东亚关系研究丛刊》上( http://www.hist.pku.edu.cn/person/luozhitian.htm)。但是他在这篇文章前面几页 ,出现了三个英文单词,我们可以就此窥见此人的英文水平究竟如何。 罗海归在文章中提到:“是一项集文化、教育、政治、社会等多方面功能的基本体制 (institution)”,又提到:“人的上升性社会变动(social mobility)取向也随之而变 ”。恭喜罗海归,第一个单词他翻译对了,虽然一般来说,在如此语境下面应该翻译成 “制度”。但是,social mobility是不是“上升性社会变动”呢?在社会学里面,社 会变动指的是social change,有时也叫社会变迁。但social mobility专用的翻译是 “社会流动”。变动如何能跟“上升性”联系在一起?真是奇谈怪论。在这里我们再一 次印证了罗海归非但智商底下,而且十分懒惰,他不懂的东西只满足于一知半解。其实 只要翻翻《英汉大词典》,第2121页即有这个词条。仅从这三个英文单词来看,罗海归 的差错率高达66.7%,真不知道他在美国那么多年是怎么过来的? 在这篇充满想象的文章(如果这也能叫做文章的话)中,罗海归还在不断地意淫。大抵 觉得他自己也是个知识分子,以前的知识分子那么牛比,可是他籍籍无名,在google只 有2170个搜索项,在现实中也未能呼风唤雨,所以要写出这么一篇东西来,好比阿Q哥 常跟人炫耀的:“我祖上也阔过……”。 一点可能多余的说明 为了免除一些无谓的口舌之争和无端猜测,我在此先做一些说明: 1、我并非针对整个历史学科。我四哥就是教历史的,我非常尊敬他;而且我有一些朋 友是学历史的,他们的学问文章远非罗志田之流可以比拟。鄙人决不至于对这个学科有 什么歧视。 2、也许有人看了之后会以为我在攻击北大历史系,这并不正确。我对北大历史系没有 任何成见。去年在香港,城市大学的校长请吃饭,我曾跟何芳川、王天有、荣新江诸先 生同桌,更跟何、王两位先生同住一家酒店。诸位先生为人谦和,学问甚好,颇受香港 学人推崇;何先生和蔼可亲,王先生幽默风趣,荣先生平易近人,均为鄙人十分尊重的 前辈。 3、也许有人会误认为我在对罗志田进行人身攻击,恕我无法承认。鄙人经过分析罗志 田先生写的文章,认为他逻辑混乱,缺乏基本的正确思维能力;行文极差,缺乏基本的 中文写作能力;翻译错误,缺乏基本的英文阅读能力。基于这样的事实,鄙人对罗志田 先生使用了“低智商”这样的陈述性定语。要指出的是,“低智商”并不是侮辱性词语 ,而是正规的科学用语。祖国各地方言各有精彩的词语来对应“低智商”,我如若要侮 辱罗志田先生,尽可以用南京话骂他“呆逼”,用广州话骂他“憨居”,用潮汕话骂他 “白儍”,或者用一般人们常说的“傻逼”。可是正如诸位看到的,我没有使用这些词 语。这并非因为我词汇贫乏,而是我心存仁厚,觉得不宜侮辱残障人士。倘使部分先生 或女士在日常生活中,经常被人定义为低智商,乃至对这三个字产生不快的敏感,鄙人 愿意就此道歉。但请这些先生和女士在讨论鄙人文章的时候,不要只看到这三个字,而 是回到鄙人提出的问题:罗志田是不是在胡说八道?他是不是缺乏基本的逻辑思维能力 ? 4、有某些先生和女士以鄙人并非历史学专业人员为由,认为鄙人并无批评罗志田先生 的资格。但是,天下无论什么学术文章,无不需要推理符合逻辑,字词使用定义明确, 行文规范。但是罗志田先生的文章从这三个方面看,彻头彻尾都是垃圾文字。鄙人朋友 均属智力高尚,并不认识罗先生,更谈不上有什么仇怨,只是从敬惜纸字的理念出发, 揭发罗志田先生胡说八道而已。 给罗志田先生的建议: 江湖险恶,谋生不易,况成名乎?近日对罗志田先生了解颇多。他从一个工农兵学员, 不知使用了什么手段进入了四川师院。周星驰电影中说过,就算一张厕纸,一条底裤, 亦有它的用处。因此我们决不能因为罗先生的母校十分差劲,而鄙视了他。毕竟该校虽 不入流,亦能颁发文凭,为罗先生晋身美国之新墨西哥大学奠基。新墨西哥大学在美国 的地位,当然要比海淀走读大学在北京的地位要高,但也高不到哪里去,所以罗先生神 通广大,转校到普林斯顿去了。一个中国人,去跟鬼佬讲中国历史,实在是非常明智 的。春节联欢晚会上,冯巩就说过,要用自己的长处,去比别人的短处:“跟美国总统 比说中国话,说死他!”罗先生智商虽然不高,却早在20年前就知道这个道理,也不能 不说是个奇迹。有了如此奇招,罗先生智商不高的缺陷立即被掩盖起来,在普林斯顿搞 了十多年,总算拿到博士学位。其时64风波刚平息不久,罗先生虽然骗过了鬼佬,谋到 了博士学位,但深知凭他的英文水平,在国外决难谋到什么教职,于是毅然回国,跟国 人比鬼佬的最新历史理论。如此一来,焉能不节节高升乎?从川大转到北大,当了北大 教授之后,又要急着当历史学界的祭酒了。 鄙人家道中落,自幼出身寒微,在街头上叫卖过冰棍、油炸桧、番石榴,亦贩卖过粮 食、旧木、西瓜、盗版书,深知人间炎凉冷暖。20余年来,以罗先生之智商,而能有近 日之声望地位,内中必有无数白眼和艰辛,鄙人深能理解。惟先生所赖以晋身的伎俩, 于他人害处甚多,还请三思。鄙人诚挚地向罗志田先生建议,目前暂无人揭发阁下的真 面目,无妨激流勇退,一来可以保全声名,二来亦可以造福万千北大历史学系的学生和 其他近代史爱好者。至于退职后的生路,鄙人亦已为罗志田先生考虑妥当。按罗先生虽 则缺乏基本的学术研究能力,但其毫无逻辑的思维,自有奔放莫测的文学效果,无妨从 事文学创作,如能将先生半生晋身之故事全数写来,想必可以大卖,甚至在著作印数上 超越鄙人,亦非遥不可及之梦想。鄙人目前从事出版行业,诚挚地向罗志田先生保证, 只要阁下能主动辞职,撰写出文学作品来,请无需担心任何出版方面的难题,本人必帮 先生成为一代奇幻文学之名家。 (XYS20050603) ◇◇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xys.3322.org)(xys.dyndns.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