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xys.3322.org)(xys.dyndns.info)◇◇   三揭山西大学博士生导师、山西农科院党委书记兼院长牛西午的剽窃行为   作者:锦鸡儿   我在新语丝2004年2月19日和5月3日上发表了“揭发山西大学博士生导师, 山西农科院党委书记兼院长牛西午的剽窃行为”和“再揭发山西大学博士生导师, 山西农科院党委书记兼院长牛西午的剽窃行为”两篇文章,在第2篇文章中要求 牛西午同志在网上公开向被剽窃资料的研究者道歉,如果不道歉,我将继续揭发。   我分析,牛有3种对策:利用手中大权,组织几个干将写上1篇声明:“根据 山西大学和山西省农科院有关专家查对,新语丝网上揭发的材料有出入,不符合 事实”。这就会使广大读者分辨不清是非(因为专业问题,多数读者不会去找资 料核对);第2种对策就是承认错误(这种可能性很小);第3种态度是沉默,静 观其变,考虑对策。这一类人的特点是怕上级,不怕群众舆论(使用剽窃手法的 人,名利比脸面更重要)。   我估计,牛的锦鸡儿分类叙述的文字和内容是100%的抄袭各地方植物志,试 验资料和数据的80%是抄袭别人的资料。下面揭发牛西午对文县锦鸡儿的抄袭: 文县锦鸡儿的叙述全文抄袭于中国科学院西北植物研究所张振万的“秦岭锦鸡儿 属植物分类群”(植物分类学报1979年第2期82-87页)论文中的3.文县锦鸡儿。 为了堵塞牛西午没有进行抄袭的嘴,我将原文的前、后几句抄写在下面(全文太 长),请读者自己对比:   张振万的叙述(植物分类学报1979年第2期85页)   灌木,高达1米。树皮灰褐色;枝条有棱,小枝细长,有棱和白色条纹,灰 黄色,无毛。叶轴长5-10毫米,或短缩几无柄,上面有沟,无毛,先端具针刺, 脱落,或宿存,硬化成针刺;长枝上的托叶宿存,硬化成针刺,短枝上的托叶三 角形,膜质;小叶4,硬纸质,掌状排列,或几簇生,……;翼瓣长椭园形,长 20毫米,宽4毫米,先端钝,基部具短耳,爪长12毫米,弯曲;龙骨瓣长21毫米, 宽6毫米,先端钝,基部具宽而短的耳,爪长9毫米;子房条形,无毛,含胚珠8。 荚果未见。花期4月。   牛西午的叙述(《柠条研究》42页)   灌木,高达1m。树皮灰褐色。小枝细长,有棱和白色条纹,灰黄色,无毛。 叶轴长5~10mm,或短缩,几近无柄,上面有沟,无毛,先端具针刺,脱落,或 宿存硬化成针刺。长枝上的托叶宿存,硬化成针刺,短枝上的托叶三角形,膜质; 小叶4,硬纸质,掌状排列或几簇生,……。翼瓣长椭园形,长20mm,宽4mm,先 端钝,基部具短耳,爪长12毫米,弯曲。龙骨瓣长21mm,宽6mm,先端钝,基部 具宽而短的耳,爪长9mm;子房线形,无毛,含胚珠8个(荚果未见)。花期4月。   将标点符号“;”改成“。”,“毫米”改成“mm”,“子房条形”改成 “子房线形”,(还抄丢了“枝条有棱”)。这就是牛的植物分类学水平,牛的 改动使他更像是一位语文老师,别人的语文水平不如他。   我在第1篇揭发文章中提到,牛有伪造数据和弄虚作假行为,根据是,中国 科学院植物所陈佐忠的文章中没有公布锡林河流域122种植物平均值的数据,而 牛的书中却出现了122种植物平均值的数据;陈佐忠的分析工作是8月中旬结束的, 牛的书中却出现了9月24日取样的分析数据;陈佐忠的文章没有说明具体的取样 时间,牛的书中却出现了3次准确的取样时间。另外还有吴高升文章的一个表格 中的数据与牛的表格中的数据有部分完全相同,又有部分不同。想要进一步证明 他的弄虚作假行为,还有点困难,我突然想到,牛不可能就在以上几个问题上有 伪造数据和弄虚作假行为,其它方面也会有弄虚作假行为?   我采用教学备课的态度去读牛西午的书,经过努力,又有收获:   《柠条的栽培与利用》132页是孙林夫,刘向东1965年的资料,表3-9是距地 面50cm的林内、林外气温,原叙述是:“据1965年内蒙古准格尔旗什俱牛塔30- 40年生紧密结构林带内距地面50厘米高度测得的气温资料表明(表 3-9),………”。而134页的表3-10是孙林夫,刘向东1966年5月距离地面20cm 处的气温观察。1966年的观察比1965年的观察更进一步,有距离林带5H,10H, 20H的观察结果,这些问题在《柠条的栽培与利用》中都做了说明,在这段叙述 中,孙林夫,刘向东的名字出现过两次。   而2003年出版的《柠条研究》92页的这段叙述是这样:“经过30~40年生柠 条防护林网的防护效果观察,得到以下结果:………。”,牛把“据1965年内蒙 古准格尔旗什俱牛塔”和“紧密结构林带内距地面50厘米高度测得的气温资料” 几十个字抛弃。原来是距离地面50cm的资料(编著的表3-9)改成了距离地面 20cm的资料(2003年,牛的书中表3-21上加了“(距离地面20cm处)”几个字, 书中当然没有孙林夫,刘向东的名字)。为什么把关键性的几十个字抛弃?很容 易明白:这样就成了牛西午的试验资料。牛又为什么要把气温的地面高度50cm改 为20cm?因为,研究年代1965年早就被牛西午抛弃了,把气温测定的地面高度由 50cm改为20cm,就能与表3-22的测定高度20cm对应,牛加上一句话“地面20cm高 度的气温,变化趋势同于50cm处”(见《柠条研究》92页第8行),这不就反映 出牛西午的研究工作进行得多么细致:“资料是在同样高度取得的,又有对比 性”。这就是牛西午的“科学态度”,想怎么改就怎么改,只要能欺骗读者就行 了。   棒棒榔头揭发,牛把资料年代1977年改成1997年(见《柠条研究》82页表 3-7),“不知是印刷错误还是有意改动?”。我认为,孤零零的从这一个年代 的改动看,无法判断是印刷错误还是有意改动,如果,将牛西午有意把1956年, 1964年和1966年试验的资料年代从《柠条研究》书中抹去,只保留测定的月和日 的行为看,这种作法是有其复杂思想动机的。结合2003年出版的《柠条研究》中, 牛把1988年的编著称为“专著”的行为看,这些改动都有深刻的思想。我们还要 问,1988年的书中有许多错误,为什么在2003年的书中没有改正一个错误,偏偏 1977年被印刷成了1997年?这不可能是印刷错误,从科学出版社的底稿中可查找 到牛西午手搞上写的年代。我认为,1977年变成1997年是牛的有意改动。   牛西午对资料剽窃的应用技巧上是动了脑子的,牛西午可以把“专著”解释 成他的知识产权,也可以让读者理解成研究性著作;“据调查”,可以是牛西午 的调查,也可能是其他人的调查,多么巧妙的用词。把别人的资料年代和研究地 点抹去,而山西省各地调查资料的地点和年代在全书中都保留着,形成了“山西 省的柠条研究工作都是牛西午的功劳”。当牛西午在动脑子:抛弃资料的研究年 代、抛弃研究地点和研究者的名字时,忘记了“螳螂捕蝉,黄雀在后”,遇到了 棒棒榔头。   现在分析牛西午在1998年华北农学报第4期上发表的“柠条生物学特性研究” 论文(见《柠条研究论文集》60~69页),文章成稿时间是1997年,论文是这样 叙述的:   材料和方法:研究材料以小叶锦鸡儿(Caragana microphylla Lam)、中间锦 鸡儿(Cintermedia Kuang et H C Fu)和柠条锦鸡儿(C korshinskii Kom)为主。 物候期以华北、西北地区的各种柠条为观察对象,记录生育期各阶段平均气温、 相应发育特点及不同地区生育期。根系特点采用人工深挖法(1~2年树龄)和水 力冲挖法(3~5年树龄)使根系暴露,然后进行调查。水力冲挖法可使根系完全 暴露,即不改变其土壤深层的原貌,又不破坏其微细结构,对植株枝条、叶片及 开花结实之形态特征进行常规调查记录。种子特征先进行常规考种,然后进行发 芽试验,以测定其种子萌发条件及萌发状况。用常规方法测量不同土壤类型、不 同厚度的土壤含水率及蓄水量,以确定土壤条件对柠条生长。(见《柠条研究论 文集》60页)   研究方法介绍得如此详细,这篇论文中的试验内容绝对是牛西午的工作,而 且研究还进行得十分认真细致,研究范围也很广,从根系到柠条的种子特征、开 花结实习性,从物候观察、植物形态到柠条的抗旱性、抗寒性,和被牲口啃食后 的反映……,应有尽有。论文题目是“柠条生物学特性研究”,包括的内容当然 就很多,其范围自然也广。论文中有10个表格。在论文的柠条开花结实的特性一 节还有这样的叙述:   我们对小叶锦鸡儿实生苗进行了观察,其幼年相一般为3~4年,从幼年相到 成年相……,一般可分丰年、平年、歉年,间隔时间为1~2年。读者看了上面的 叙述,对这份资料是牛西午的试验,深信无疑。   我们再看《柠条栽培与利用》81~111页的叙述就明白了,所有这10表的资 料和数据都是别人的工作,他根本就没进行过在研究方法中介绍的研究。他在表 3下面的注解2中,又把“1977年秋”抛弃了。也就是说,3,4,5年生柠条调查 时间是1977年秋,地点是在山西兴县高家村。(我不知道1977年秋牛在何地工作, 任何职务)。山西兴县马圈沟是1970年雨季播种的小叶锦鸡儿,山西兴县林业局 在70~80年代对柠条的生长发育进行过多次调查。这些调查资料是山西兴县林业 局广大成员的劳动成果,(假设牛也参加了调查),牛把大家的调查资料整理出 来写在《柠条栽培与利用》书中也是对的(在过去那个年代,一项课题研究或总 结工作不能署名个人,也是能理解的,这就可能是这10个表的资料都没有来源的 原因)。在1997年,牛在自己论文中仍不把这么广泛的资料来源说清,还用详细 介绍研究方法的办法变成自己的个人工作,这就是人品问题。我们不去探讨这些 资料有多大价值,只想问牛西午,为什么原来是“据各地观察,华北、西北地区 的小叶锦鸡儿……” (《柠条栽培与利用》81页),在“柠条生物学特性研究” 论文中成了“据观察”;原来是“据聂云生调查”(《柠条栽培与利用》85页), 在“柠条生物学特性研究”中成了“据调查”。牛在对张全如的资料和容汉诠的 资料的剽窃中就反映出了他的人品(见我在2月19日新语丝上的揭发)。当我们 再见到将“据×××调查”改成“据调查”就没什么奇怪了,牛根本就没有进行 过这样的研究,偏偏又要在书中大吹研究方法,这也是牛一贯使用的手法,不是 弄虚作假是什么?   参考文献与论文的内容有张冠李戴的奇怪现象:“柠条生物学特性研究”这 篇论文的参考文献有13篇,其中有4篇是锦鸡儿分类学研究方面的文章,有2篇是 关于染色体和大小配子的文章,这6篇文章与柠条生物学特性毫无关系,偏偏被 列在了这篇论文的参考文献中。而在牛的论文“小叶锦鸡儿的核型分析”的参考 文献中应该有张寿洲的“内蒙古八种锦鸡儿染色体数目初报”,却又没这篇参考 文献,在“中国锦鸡儿属植物资源研究”论文的参考文献中应该有周道伟,赵一 之和张恩厚等人的分类文章,这几篇文章都是关于中国锦鸡儿属的分类研究方面 的文章,却又没有这几篇文章,这几篇文章被放在了“柠条生物学特性研究”论 文的参考文献中,棒棒榔头在揭发材料中也提到这个怪现象,我想,牛西午不是 不知道,参考文献只列出与自己论文有关系的文献,无关系的就不必列出。在 “中国锦鸡儿属植物资源研究”的参考文献中应该有西藏植物志吧?偏偏没有, 这是因为牛西午从西藏植物志全面抄袭了9个种的叙述(西藏植物志共介绍了15 个种锦鸡儿)。牛自以为聪明,聪明反被聪明误。   从揭发出的抄袭事件看,可将抄袭者分3类:1类是研究生和博士生等无名的 小人物,一经揭发就会受到处分。第2类是名校的名人,他们在行政上没有戴上 官帽,他们的行为被揭发后,也可能受到学校的行政处分(如合肥工业大学杨敬 安教授)。第3类是有行政权力,戴上官帽的实力性人物,他们是校长(院长) 或是党委书记,他们的行为被揭发后就很难受到处分,因为他们都有后台,上级 领导也爱面子,能大事化小就化小,这就使党纪、国法在每个人面前不是人人平 等了。   牛西午,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山西省科技功臣,享受国务院特殊 津贴,全国劳模,五一奖章获得者,山西省园艺协会理事长,中国草业协会理 事,……。这样一大堆大红大紫的帽子,山西农科院的职工,谁敢去碰他。牛西 午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又是山西省的中层干部,领导着几千人的单位。在学术上 进行剽窃,伪造数据弄虚作假的行为,绝非偶然事件,他入党是为了做官,做官 就是为了捞金钱和名利,正如群众说他的三个代表:1是金钱,2是个人,3是亲 戚朋友,不给他党纪处分,如何服众。山西大学为什么不取消牛的博士生导师资 格?山西大学校委会为什么不组织专家,根据我们揭发出的剽窃事实去核对?学 校保持沉默,不等于事情解决了,这更丢掉了学校的脸面。你们要核对的资料吗? 我可以寄去。 (XYS20050625) ◇◇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xys.3322.org)(xys.dyndns.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