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xys.3322.org)(xys.dyndns.info)◇◇   方舟子的误区   战友   看了方舟子先生《对凤凰卫视“方舟子看怒江水电开发”的一些说明》,我 的第一反应也是对凤凰卫视这么做感到遗憾。我并没看到方文所说的风凰卫视的 这期节目,但出于对方先生一向说话行文的诚信度的认可,我相信他不会就此造 假,他也没必要造假。   但仔细想想,方舟子这番话还是书生气太重,太“理想主义”了。因为他好 像没弄清在当今中国乃至世界上绝大多数新闻媒体的路数,他太把自己办“新语 丝”的宗旨当成理想标准了,即说真话,求真相,用事实和逻辑来明辨是非。而 传媒界的现实又是怎样呢?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所谓“真实”、“客观”,不过 只是件如果不穿一穿就会被文明人责骂和不齿的衣服而已——谁都不得不穿,谁 都想穿了它来表示自己不是野蛮人,但衣服之下却完全是另一回事了。没有谁真 正是公正和客观的——只要你在做传媒。   媒体的实质是挣钱。在这一点上,身家数亿的传媒业老总跟一个生产袜子的 小老板在本质上没有区别,都要追求最大利益,都要学会适销对路。虽然许多媒 体人都会高唱“真实客观”和“社会责任”等高调,但当事情简化到在真实和发 财之间做出非此即彼的取舍的时候,没有谁会舍了发财去坚持真实。一个宗教信 徒可以因坚持信仰而死。一个学者可以把求真知看得比性命还重。一个新闻记者 或编辑可以为良心而去就(就像中青报李方先生愤然辞职和更早些时候南方周末 一批编辑记者辞职一样。在此我想表示对他们的敬重,尽管我知道方舟子和李方 之间有过一些恩怨),但做为一家传媒业的老板,谁敢拍着胸脯说宁要真实客观 而不要钱?   可能也有这样的老板。但这里有两种情况:一是他预期自己坚持公正客观只 是带来一时的损失,会有长远的收益;二是他有宗教徒般的信仰,宁可赔光老本 也要坚持理想。前者我们谓之聪明人或投机者,后者则可称为理想主义者或是傻 瓜蛋——端看你从什么角度说了。   这又引出了另一个现实层面的问题——受众的认知水平问题。这也是决定媒 体是否愿意公正客观、能否尽量做到用事实说话的重要基础。我们一般会认为西 方发达国家的媒体比较可信一些(比起我们一些大台大报的新闻尤其是政治要闻 来),那是因为西方国家的受众相对来说更挑剔更认真一些,媒体业的竞争也更 充分一些,一家经常歪曲事实胡说八道的媒体不可能挣到大钱,甚至很难生存。 而我们目前的情况是,一方面一些媒体靠了政府力量或垄断地位而不愁财路,可 以不管老百姓喜不喜欢,这使得他们在许多问题上并不热衷于说真话和追求真相; 另一方面,公众的认知水平,对真实性和客观性的热衷程度和较真的劲头,显然 也不令人乐观。   政治问题就不多说了。单说这科学与迷信及伪科学对垒的情况,站在科学一 边坚持以理性和事实说话的媒体,真能比总弄些大师出山或外星人光临的八卦新 闻的媒体多挣钱么?什么事都要辨个明白,要用科学与理性的显微镜去看到事情 本质,不会让热衷于怪力乱神或喜爱幻想的人觉得杀风景么?这种人或有这种倾 向的人在我国人口中占到多少比重?他们的阅读或收听收看口味,才是大多数媒 体扯帆加力的风向标啊。据我所知,一些媒体人自己根本是不迷信的,可是他知 道弄一些光怪陆离的无稽之谈和似是而非的伪科学新闻到节目或版面上来,绝对 可以增加卖点,可以多挣银子。这就是我们媒体业的现状。   怒江建坝事件也好,前些日子的圆明园湖底铺膜事件也好,被方舟子称为伪 环保主义者或极端环保主义的人士,恰是对媒体的力量和受众的现状看得比较明 白的人。他们知道如何造新闻,如何煽情,如何用最简单最形象的语言(如“天 人合一”,“敬畏自然”,“保护弱势者利益”等等)来调动蕴藏在广大受众心 底的神秘主义力量和天然的同情心。在这种层面上,方舟子和何祚庥、水博等坚 持科学精神要用事实说话的人士和他们的对手是没有多少道理可辩的。而且不论 你同意不同意,人家把个概念模糊的“科学主义”帽子往你头上一扣,你就是再 辩解也没有用,我敢说在关注这些争论的受众当中大多数的人会以为方舟子们就 是“科学主义”,尽管他们不一定明白这科学主义的真正含义。方舟子自己的解 释,基本只是对牛弹琴——懂的人早就懂了,不懂的人再说也没有用。   圆明园事件由于环保总局硬插了一杠子,由于某位同样会作秀和想借助这种 “民意”而达到自己某些目的的高官支持,已完全违背了科学精神,竟以这种劳 民伤财而贻笑后人的方式收场。伪环保或极端环保人士(按方舟子的话法)自认 为打了一次胜仗——尽管也受到了相当的尴尬,而后续的诸多问题多少会让他们 惴惴不安。怒江建坝事件尚在争议中,挺坝和反坝双方意见可谓旗鼓相当,这种 局面下,我个人认为方舟子就无须苛求媒体的绝对客观与公正了,只要做到比较 客观、接近公正也就可以了。让自己的主要意见和事实依据在影响较大的媒体上 表现出来,就像《新华日报》在重庆被国民党逼着“开天窗”也要坚持出报那样, 而不是采用愤而拒绝再不合作的方法,可能于斗争的实际效果会好一些。   但这样一来,也许方舟子就不是方舟子了?   但中国媒体界的现状就是如此,奈何。   2005-10-30 (XYS20051031) ◇◇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xys.3322.org)(xys.dyndns.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