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xys.3322.org)(xys.dyndns.info)◇◇   丘成桐与弟子的“口水战”   高薪聘海归讲学值不值   本报记者 章清   2005-11-2钱江晚报   本报讯 今年8月19日,《北京科技报》采访美籍华裔数学家丘成桐并刊出 相关报道:《丘成桐:中国目前教育不可能出一流人才》,此后,丘成桐又在其 他媒体和中国科学院、浙江大学网站上,对其过去的学生和国内高校如北京大学 进行公开点名或不公开点名的批评。他指出其曾在美国的学生,现中科院院士、 北京大学数学院教授、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数学系教授田刚早年在美求学期间有论 文剽窃行为,还指出某些海外学者到中国后获取不当收入,对中国数学和中国学 术界现状提出激烈批评。   以菲尔兹奖获得者、哈佛大学数学教授、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等身份,丘成 桐指控自己学生学术道德问题及批评国内学术腐败等现象,本是可以理解之事。 不料随着丘批评程度的升级,在海内外学术圈,包括北京大学、浙江大学、哈佛 大学和中科院网站及国内外多个学术网站上,反对丘批评言论的声音也日益频繁。 争论明显被区分为丘派和田派。   首先是北京大学数学科学学院发表声明,指出丘成桐教授在最近的谈话中三 次举北大为例,批评国内大学及其学生,北大指出与事实不符合,也无法理解。   接下来,截至记者今日发稿为止,三个多月来上述网站上,几乎日日有大量 帖子针对丘成桐的发言进行评论,掀起了一场被网友比喻为“海内外华人数学圈 的文革运动”,也被海内外学术圈称做“丘田之争”,两派互相指责对方的学术 道德问题。   如今在国内已是名人的丘成桐为何与其弟子及北京大学打起了“口水战”?   和丘派共有11人真名出现不同的是,田派主角田刚至今未真名出现。无论是 丘派还是田派,真名实姓出现在大辩论中的主要人物均是华裔数学家,身份牵涉 到美国、中国大陆和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大多数不是国内外大学教授就是中美 两地院士,也有个别洋数学家真名参与其中。记者在采访北京大学、浙江大学、 中科院及海外高校,许多师生和学者均表示知道此大争论。   “丘田之争”牵涉面之广不由得令人深思,其实已经超越了个人门户之见, 而演变成“反思高价聘请海外学者讲学,我们应该如何看待海归学者及他们所创 造的价值”的大讨论。该争论反映出当今国内高校一些学术腐败现象,暴露的是 高校教育体制的一些不足之处。如,在国内高校人力资源和财力资源均缺乏的背 景下,究竟如何使用和聘请海外学者参与高校教学?如何把引进的国外先进教学 真正转化为国内学校的资源?国外学者尤其是华裔学者,究竟该以怎样的心态和 手段,到中国开创新的事业?   据悉,争论还将继续。但有许多学者对记者说,相信此次“丘田之争”对净 化中国学术圈起到积极作用。   口水仗的主人公   丘派11人上场:全部是正教授,其中美国科学院院士2人和中国科学院院士1 人;田派真名出场3人:1学生、1中国科学院院士、1美国教授,匿名写长帖3人。   ●丘派(以人物出场顺序排列):   丘成桐:菲尔兹奖获得者、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哈佛大学教授、中国科学 院外籍院士   李骏:斯坦福大学教授、前中国中学生数学竞赛第一名   洪家兴: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教授   刘克峰: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教授、浙江大学数学中心主任、数学系主任   曹怀东,郑方阳,季理真:美国几所大学的数学教授   胡森:中国科技大学教授   郑绍远:香港科技大学理学院院长、香港数学会前主席   Andrey Todorov:加州大学Santa Cruz分校数学教授   萧荫堂:美国科学院院士、哈佛大学数学系前主任、哈佛大学教授   ●田刚/北大派:   天地正气等俩人:匿名长篇   安金鹏:北京大学学生、国家中学生奥林匹克数学竞赛一等奖获得者   sgy:据称和加州大学数学教授庆杰有关,但是匿名   丁伟岳:中科院院士、北京大学数学学院教授,北京大学数学研究所所长、 丘成桐上世纪80年代数学训练班学员   项武义:加州大学Berkely数学系退休教授   ■看客和马甲的帖子   丘成桐与“学术腐败”送交者:shiyl (alphabeta)   2005年10月06日12:40:48   数学是最理性的科学,它也本应是科学中最洁净的一片圣土,然而眼前的现 实离开这样的理想实在太远。许多的现实甚至是相当的丑恶,却被“见多而不 怪”。   笔者写下以上这些披露丑恶的文字,实出无奈。如果坐视年轻的学生和数学 工作者在不知不觉中被污秽的学术空气所腐蚀,我们数学家的道德良心何在?中 国数学的前途又将何在!   数学大师们在表演   送交者:新生88   2005年10月19日16:01:05   我1988年才入小学,没赶上文化大革命。但这里的数学大师们好像两岸三地 来的都有,出手都很不凡。   给我们的启示   送交者:怀念ssc   2005年10月20日13:28:27   骗钱的空中飞人们滚出中国去!   数学工作者引以为戒的闹剧   送交者:niou   2005年10月21日13:11:53   从这场风波里,让我们看到一些有成绩的数学工作者的人品,同时也欣赏到 他们除了数学成绩以外的文章和演说能力。爱国是不错的,也是崇高的,请你们 不要把爱国精神往个人争名夺利的污秽中引。   数学界里拉帮结派早已不是秘密,中国有,西方也有。作为一个有修养、有 正义感的数学工作者应该独善其身,老老实实做学问、做人,兢兢业业为国家的 科学技术事业的繁荣昌盛而努力。   从儒林外史看蔡元培之精神   送交者:窃者   2005年10月21日   此次论争被旁观君子比为江湖武侠,但笔者觉得更类似于一部儒林外史。我 们应该看到比儒林外史还丑恶的东西,这个丑恶的东西已经丑恶到使我们已经意 识不到它的丑恶。   愿蔡元培之精神能在北大和中国复苏。   大家可以歇一歇了   送交者:小冷眼2005年   10月27日11:33:41   我不是搞数学的。   由于数学界的这场丘田内战,让这个坛子红火了不少,圈内圈外的人拥了一 堆看热闹。圈内的有心人怀着各自动机,趁机打冷拳帮架,说了不少平时想说不 敢说的话,骂了不少平时想骂不敢骂的人,感觉很爽;看热闹的尽管搞不明白这 里头的是是非非,也不知道这丘、田二人到底是什么关系有什么过节,但这热闹 是不看白不看,巴不得把这火扇得再大些才好。   可这场口水官司最终谁能赢?没有人会是赢家!大家都丢脸,数学界丢脸, 中国的学术界丢脸!   丘田之争的体制之争   送交者:终极之争2005年10月24日   丘田之争将使装点院士门面的最后一点色彩都褪光,将使那些慷国家之慨, 到处拉大旗,找帮忙装门面的大学、研究所今后更加难骗国家了。空中飞人,三 个月当全职的海外游侠更加难以分身。   但愿丘田之争开创科技体制的改革的契机。   科学家的毛病   送交者:wasawa   2005年10月30日13:08:47   从事科学职业的喜欢说别人好话的不多。这几乎可以看成他们科学素养的一 部分,所以有时听到了谁谁说了谁谁的坏话,剽窃什么的,大可不必认真。这帮 人自视甚高,眼高于顶。常人有的毛病通通都有,并且在某些方面更突出,比方 说挑剔,看不起别人。有个说法是科学家在一起就像是一群刺猬,靠太近了就互 相扎,远了又觉得彼此孤独不温暖。   有的人说,科学家还有一个毛病:好色。于是有人就认为杭州美女很多,谁 谁会不会近水楼台怎么样。其实这有些过虑了。不可否认的是,科学家的大脑都 是很聪明的。   是该清算了   送交者:五角场   2005年10月13日05:26:18   是该到对高价聘请海外学者讲学进行反思和清算的时候了——以经济学教育 为例。   近几年来国内高校手气一下子阔绰起来,不少名牌大学都频频邀请著名学者 来讲课,尤其以华裔学者居多。   以经济学教育为例,10余年前,同样是出于改造中国经济学教育落后的抱负, 北大的中国经济研究中心(CCER)和武汉大学的高级研究中心(IAS)走了两条 不同的道路。北大的中国经济研究中心集聚了一群海龟,下大力气培养自己的人 才,出自己的成果。相反,武汉大学的高级研究中心只有邹恒甫一个人苦苦维系, 走的是常年大量聘请海外学者来讲学,一举打出名气的道路,   武汉大学的名望和待遇无法吸引到好的海外博士回来做长期师资,除了像他 (邹恒甫教授,中心主任)这样有一厢报国报校的热情,才可以做到不计名利毅 然回国办学。但问题是,实践证明了像他那样把各方募集的大量资金都用在了重 金聘请名人来讲学的办学思路,是行不通的。   本来不应该在这个时候把武大IAS作为一个反面例子提出来,因为这两天有 消息说——   金钱撑不住研究中心   送交者:fanatic   2005年10月11日13:13   从10月8日开始,武汉大学高级研究中心的学生完全被划入经管学院的旗下。 在学生们不知情的情况下,本科生,硕士生,被划分到不同的专业。数理金融并 入金融系,数理经济并入经济学系。国学班、世界历史、比较哲学也被划开。 EMBA也被拿走了。整个的高级研究中心陷入瘫痪状态!IAS要被毁掉了!   我不知道这背后到底发生了什么,但IAS长期没有自己稳定的师资团队,也 没有自己持续出产的的科研成果,无根之树,不能不说是顷刻间就化为乌有的重 要原因。这个教训是惨痛的。我不忍心批评邹教授,但至少这个实验告诉他,无 论主观客观,没有一个长期稳定师资仅靠短期办班的研究所是不可能长久下去的。 他力图仿效法国图卢兹高等研究中心是以雄厚的师资和成果闻名,而不是一个又 一个大师班。   到底多少人会回中国   送交者:Jaky   2005年10月28日16:35   在十年内,中国政府希望将其顶级大学变成世界级的大学,所以中国花费数 十亿美元来吸引明星学者和建立世界级的研究实验室,而这些努力是中国提升国 家竞争力及国际形象的又一表现。   中国已经开始推动现代史上最为世人所瞩目的教育扩张计划,十年间,大学 本科生和博士生数量猛增了5倍。   中国建立一流大学的模式很简单:聘用在国外受过教育的顶级中国学者和华 裔专家,建立具有一流设备的实验室,然后吸引最优秀的学生以及给他们充分的 空间发展。有些教授学者将得到美国式的待遇,有些则被相对较低的生活费用、 慷慨的住房条件和优良的实验室设备所吸引,但到底多少学者教授会因此回到中 国仍然未知。 (XYS20051103) ◇◇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xys.3322.org)(xys.dyndns.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