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xys.3322.org)(xys.dyndns.info)◇◇ 单世联式的后现代主义:一边痛骂,一边偷偷贩卖 小后主 学者李陀在《让争论浮出水面》一文中对学者单世联的评论引起了本人兴趣: 一九九六年八月八日《岭南文化时报》刊载了一篇题为《我们无权对启蒙说三道四(上) 》的文章,作者单世联,恰是马丁·杰所著《法兰克福学派史》的译者。此文率 直尖锐,不仅指出正值世纪末时,由“鼓吹后现代主义的‘小后主’们”、“以传道自 任的‘后学家’们”以及“无政府主义和保守主义”们携手合作“完成了对本来就极为 孱弱的中国启蒙思潮的合围”,而且不客气地批评在流风所及之下,“一些连‘启蒙’ 两个字的意思都没闹清楚的末流文化人也鹦鹉学舌地跟着‘清算启蒙’。” 假如李陀文中提到的单世联对后现代主义的批评是真实的,那么单世联无意中把自己也 纳入到了他所不齿的“小后主们”行列之中。因为不到三年时间,仍然在世纪末,单世 联在他的1999年出版的《西方美学初步》中偷偷贩卖起了“后现代主义”,请看单世联 写道: 后现代主义像幽灵一样缠绕着当代文化,尽管对它的理解见仁见智,甚至是否有一个 “后现代”问题也为像哈贝马斯这样的一流学者认真提出。但这个概念的出现确与社会 ─历史的某种转向有关。 现代性是作为一种许诺把人类从愚昧和非理性状态下解放出来的进步力量而进入历 史的,但到20世纪中期,关于现代的记载却是世界大战、纳粹、集中营、种族灭绝、 经济萧条、广岛原子弹、越南战争、日益加大的贫富差距等等,后现代主义表达了对进 步观念和未来的任何信念的怀疑。另一方面,20世纪50年代以后,在经济─技术的 推动下,西方社会文化中出现了种种引人注目的现象,集中反映了一种文化传统的终结 感,要求一种新的历史文化分期概念,人们用“全球化”、后福特主义、非组织的资本 主义、晚期资本主义、后工业社会、特别是后现代主义等概念概括这一新的社会状态。 后现代主义并非完全独创,它挪用、改造和超越了结构主义、浪漫主义、现象学、 虚无主义、平民主义、存在主义、解释学、西方马克思主义、批判理论和无政府主义等 等。不过其直接的理论渊源是德国哲学中尼采──海德格尔传统,阿多诺、本雅明也是 其不自觉的先驱。然而,发展了后现代主义的大多数荣誉,却为1968年后法国哲学 家所享有,最重要的有:福科、德里达、布希亚、利奥塔。在法国,与后结构(解构) 主义是在很大程度交叉重叠的概念,严格地加以区分是相当困难的,简略地说后现代主 义更倾向于文化批判,后结构主义强调方法和认识论问题。70年代末,后现代主义大 举进入美国,并产生了詹姆逊这样的重要理论家。 摈弃认识论的假说,驳斥方法论的常规,抵制知识性的断言,模糊一切真理形式, 消解任何确定性等等是后现代主义的基本主张。然而,统一与共识与后现代主义无缘, 有多少个后现代主义者,就可能有多少种后现代主义的形式,分类因此成为必要,比如 冷漠的后现代和热情的后现代;解构的或消亡的后现代与建构的或修正的后现代;愤世 疾俗、悲观绝望的后现代与耽于幻想、放浪形骸的后现代、反应性的后现代与抵制性的 后现代等等。从美学上看,怀疑论与肯定论的区分比较合式。怀疑论的后现代主义者受 德国思想影响,持有某种悲观、消极和沮丧的立场,认为后现代是一个片断、解体、抑 郁不安、无意义、含糊不清的时代,甚至是缺乏道德准则、社会无序的时代,谈论的是 死亡的临近、主体的死亡作者的终结、真理的不可能和废除表象秩序。肯定论后现代主 义者更多受到盎格鲁─北美文化熏陶,对现代持有希望、乐观的观点,倾向于变化,热 衷于实验,寻找一种非教条的、尝试性的和非形而上学的思想实践。 也许是巧合,后现代主义家族中与美学关系较深布希亚、利奥塔、詹姆逊三人,大 体分属于怀疑论的、肯定论的和中间状态的三种取向。 上面这一大段话是单世联《西方美学初步》(广东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31章“利奥 塔与后现代主义”的引言,几乎全部抄自罗斯诺的《后现代主义与社会科学》(上海译 文出版社,1998年),第1-7页。因为罗斯诺的那段话即“摈弃认识论的假说,驳斥方 法论的常规,抵制知识性的断言,模糊一切真理形式,消解任何确定性”太有名,单世 联先生一边没有注明的偷偷挪用,一边却大骂中国后现代主义研究者为“小后主们”, 有一点儿“真正后现代的意味”。 (XYS20050822) ◇◇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xys.3322.org)(xys.dyndns.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