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xys.3322.org)(xys.xlogit.com)◇◇ 以科学的名义 东方卫视新闻娱乐频道“东视广角” 2005年12月5日-6日19点10分   前一阵子,国内一批学者突然宣布,科学界有“三大冤案”需要平反,这 “三大冤案”的主人公,为科学发展作出了贡献,但他们的发现和发明,却被称 为“伪科学”,从此不见天日。这番言论,矛头直指国内著名的反伪斗士何祚庥 和方舟子,因为正是他们,在媒体上多次公开发表言论,斥责一些人的创造发明 是伪科学。现如今,这两位反伪斗士的做法,却突然遭到质疑,究竟这三大冤案 是什么?它们到底是发明创造,还是伪科学?何祚庥和方舟子,对目前的争议又 怎么看?一起来看广角记者孟立蓬的报道。   11月的北京,秋色已浓。银杏叶随着寒风飘落,昭示着冬天即将来临。 但 是此时此刻, 围绕着科技界的所谓“三大冤案”,关于“科学”和“伪科学” 的争论正进行得如火如荼,参与的人员规格之高,争论的程度之热烈,让人不能 不予以关注。   (中国科学院院士 何祚庥:有一堆人,老想挑战科学。)   (国家发改委原司长 严谷良:你老是干扰,老是成了阻力怎么行?)   (著名评论家 方舟子:或者东风压倒西风,或者西风压倒东风。)   (中国社会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原主任 宋正海:根本没讲出道理,只 凭他们有话语权么。)   这一轮的科学和伪科学的争论,最初可以追溯到去年的年底。在去年12月3 日的《光明日报》第一版上,发表了一篇看似不起眼、不足300字的文章,题为 《无偏二极管有望开辟新的能源出路》。文章内容讲的是一位名叫徐业林的人, 研究出了“无偏二极管”,它在一定条件下,不需要外界任何能量,就能“奇迹 般输出直流电流”。   (中国科学院院士 何祚庥:他的文章一看就是“永动机”,自己也说在那 永远运动么,然后我就写了封信给他。)   让文章作者没有料到的是,对此最先做出反应的是《光明日报》的老读者、 大名鼎鼎的“反伪斗士”何祚庥,他直接把信写到了《光明日报》的总编室,直 斥“无偏二极管”就是“永动机”,是不可能存在的“伪科学”。   (中国科学院院士 何祚庥:他说不需要外加电能、化学能,太阳能等能量 条件下面,就是说所有外加(条件)都不要,那么你这些事做到了没有?然后就 说他发明了,而且就是说热力学第二定律被他打倒了。 )   也就是在这篇文章发表的第五天,《中国青年报》也发表了另一位著名的 “反伪斗士”方舟子的文章:《‘永动机’重现江湖》,以更加严厉的口吻,批 驳了徐业林的 “无偏二极管”是地地道道的“永动机”。但《光明日报》的采 编人员,对此却有些不同看法。   (光明日报原科技部主任 周文斌:不能用一种概念来推论,因为用概念来 推论可能就会,不在我们概念之内一些东西可能就会预料不到了。)   之后《光明日报》连续刊发报道,对何祚庥和方舟子两位“反伪斗士”的永 动机的批驳做出回应,徐业林本人也在报端显要的位置发表文章,力挺自己的 “无偏二极管”能产生能量,据此说明自己完善了热力学第二定律,而且对“无 偏二极管”的前景充满了自信。   (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研究员 徐业林:根据理论计算证明,它能给 我们带来新的能源。[可不可以说是开发出了一种新能源呢?]不是开发,这是一 个发明。发明了,前人所没有的。 )   所谓“永动机”,通俗地说,就是设想机械只需要一个初始的力量就能运转 起来,之后不再需要任何动力和燃料,这一直被科学界人士称为是一种幻想。那 么徐业林的研究到底是不是“永动机”呢?在北京中关村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 原来办公的院子里,我们找到了徐业林做研究的实验室,这个实验室的简易程度, 令人感到惊讶。   (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研究员 徐业林:[你认为你这个无偏二极管 的真正意义在什么地方?]应用和理论两方面。理论上是完善了热力学第二定律。 实用价值呢是根本提供能量。)   徐业林向记者介绍说,简单的来讲,自己研究的“无偏二极管”的工作原理 就是在两块金属板之间夹一层半导体,两块金属板中一块是光滑的,另一块上布 满了小坑,在不需要外加电能、化学能、太阳能等能量的条件下,只要环境温度 高于负摄氏273度、也就是在零下273度以上,这个器件就能输出直流电流,前景 广阔。   (光明日报原科技部主任 周文斌:这个无偏二极管如果电流到足够大的时 候就可以用到手机上,作为手机电池,那么手机就不需要充电了,我装上那么一 块电池就可以永久的使用下去了。比如说再大一点可以带动一辆汽车的话,那就 更好办了。)   虽说这样的展望的确让人鼓舞,可稍有物理学常识的人都知道,这是明显违 背热学第二定律的,如果真的不需要任何外界能源,那么要维持所谓的“无偏二 极管”的运转,又靠什么能量呢?而徐业林却认为,自己的“无偏二极管”不仅 具有实用价值,而且在理论上也有重大突破,它弥补了克罗休斯的热学第二定律 的不足。这种看法,令何祚庥和方舟子大跌眼镜。因为热学第二定律的形成已有 一百多年的历史,并且成为整个自然科学中的一条基本规律,科学界很多研究成 果都是以它为根据和基础的。   (中国科学院院士 何祚庥:不可能突破,因为是严格的科学实验证明它是 正确的,而且不是一个人证明的,多次历史上那么多人证明,一个定律的话不是 谁说它就算数的,大量的科学实验,你这么个实验就把过去的实验否定了?)   (著名评论家方舟子:你要推翻这么经典的一个物理定律的话,你必须拿出 非常确凿的证据出来,他如果真的能够推翻“热力学第二定律”,认为“热力学 第二定律”错了,或者部分错了,这个可以说是人类有史以来最重大的一个发现 之一,就说明永动机是可以造出来的。那样的话,他们要得多少个诺贝尔奖我觉 得都值了。)   (徐业林:何祚庥和方舟子先生们,你们犯了大错了。赖特兄弟的飞机,第 一次飞行,飞行的距离还没有标枪远,飞行的高度还没有撑杆跳高,但是它是发 明,撑杆跳的运动员永远飞不过喜马拉雅山。)   徐业林说,自己最受鼓舞的是,他的“无偏二极管”先后获得了英国、美国、 俄罗斯和中国的发明专利,这让他感到这么多年的心血没有付诸东流,是对自己 最大的肯定,他更有信心把这项研究继续下去了。   (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研究员 徐业林:说明对我这个很大的肯定, 对我的发明给于二十年的保护。)   而何祚庥与方舟子都认为,徐业林在如此简陋的实验条件下,不可能让实验 全程与外界能量完全隔绝,“无偏二极管”之所以能在他的实验中运转,很可能 是受到一些肉眼无法辨别的能量,比如说放射能(电磁波)等能量的干扰。而所 谓的专利证书,也无法证明这个实验结果是可信的。   (著名评论家 方舟子:因为专利是为了保护你这个发明的新颖性,并不是 说证明你这个发明确实是能够成立的,确实是能够做出东西的,你做不出东西那 跟专利局没有关系。只不过说万一你做出来了,那么我专利局给你一个专利保护, 如此而已。)   (中国科学院院士 何祚庥:就算是得到专利证书也不说明问题啊,科学是 真是假,这些事情不是任何证书能够说明的。)   何祚庥和方舟子旗帜鲜明地将“无偏二极管”斥为伪科学,让不少支持徐业 林的人感到不满,宋正海就是其中的一位。这位从中国社会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 究所退休的研究员,从1990年就开始办以“天地生人”命名的讲座,每周一次。 徐业林就是被他们邀请做过专题讲座的人,三大冤案之说也是从这里起源的。但 是恰恰他们的这一系列的讲座,被何祚庥方舟子称为是伪科学的大本营。   (中国社会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生物地学史研究室原主任宋正海:法律 上有一种“无罪推定”,我如果说你犯了什么罪,我都要拿出证据来,我拿不出 证据来那就很自然的说明他是正确的,他现在是倒过来的,我说你搞得像伪科学, 那么你说你不是伪科学,你拿出证据来,我觉得这是莫名其妙的。)   (著名评论家 方舟子:比如说他们组织过一系列批判爱因斯坦“相对论” 的报告,批判达尔文“进化论”的报告,所以它这些报告内容也是乌七八糟的, 我并不是说它所有的报告都是类似这样,但是至少可以看出他们整个的倾向性, 就是一直支持这些搞伪科学研究的人。)   (中国社会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生物地学史研究室原主任 宋正海:因 为科学史上面很重大的一些创新成果,一开始都是比较困难的,很难得到主流派 的承认,但是通过历史证实的话,最后证明它是正确的。)   2005年10月25日,在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室的会议室内,宋正海又推 出了一次特别的讲座,大有迎风而上的势头,那就是“纪念张颖清教授逝世一周 年”专题讲座。那么张颖清是何许人?为什么会被这样兴师动众的纪念呢?   (中国社会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生物地学史研究室原主任 宋正海:院 士一出来说话的话,就是判了死刑呀,何祚庥是著名的院士呀,你一出来说就是 判了死刑。现在就造成了这么一个严重后果呀,张颖清死了,全息生物学受到了 很大的挫折呀。)   张颖清,山东大学原全息生物研究所所长,生前一直把自己的研究成果称为 全息生物学,而且一度被一些媒体称为是中国最有希望获得诺贝尔奖提名的科学 家。但是这一切遭到了反伪斗士的层层质疑,他的全息生物学还被何祚庥收到了 《伪科学曝光》中。张颖清本人于去年10月因病逝世,被一些支持他的人称为 “含冤病逝”。而这,也成为这次“炮轰反伪斗士”事件的导火索。   (著名评论家 方舟子:来替他鸣冤,说我们制造了冤案。)   (中国科学院院士 何祚庥:所以他们现在三大冤案也不知道是怎么扯出来 的。)   张颖清和他的“全息生物学”究竟是怎么回事,这三大冤案的说法到底是否 成立?明天,我们的栏目还将对此展开分析。在此之前,我们先对今天的报道做 一个阶段性的总结。今天我们可以看到,关于伪科学的争论的确非常激烈,核心 问题在于,不少专业领域的发现和发明,似乎的确必须具备专业知识才能去辨别 和分析,正因为这样,有人提出质疑,反伪斗士毕竟不是全知全能的,对他们不 熟悉的领域,他们是否有权力、有能力公开质疑?他们是否会扼杀一些原本很有 希望的发明和创造?而反伪斗士们则认为,有些创造发明已经违背了最基本的科 学常识,根本无需专业知识,就可以判断出这是伪科学。但这种说法同样遭遇质 疑,毕竟科学是在不断发展的,今天大家都认为是谬论的东西,将来也有可能就 是真理,这到底该如何来辨别?明晚,我们的节目将继续探讨这个话题,请您继 续关注。   在昨天的报道中,我们着重介绍了“三大冤案”引发的争议,其中,倡导全 息生物学的张颖清最近去世,成为这次真伪科学大辩论的导火索。在纪念张颖清 逝世一周年的座谈会上,一批科学家提出,张颖清原本有望凭全息生物学冲击诺 贝尔奖,没想到却被反伪斗士认为是伪科学,遭遇强行打压,他们据此提出三大 冤案的说法,矛头直指何祚庥和方舟子等反伪斗士。我们继续来关注广角记者孟 立蓬的报道。   北京,何祚庥的家里,今年已经78岁的他,在客厅中向记者隆重介绍了他的 助动车。老人说,他每天都是骑着这辆助动车上班的,因为北京上下班的时候堵 车严重,骑车可以节省很多时间,因为自己还有许多事情要做,打击伪科学更是 要坚持不懈。   然而,这次张颖清去世的事件,却让一些人对何祚庥、方舟子这样的反伪斗 士产生了质疑。   (中国科学院院士 何祚庥:[人家说,你一说谁伪科学,这个人一辈子就 不得好了,你承认这点吗?]如果我一句话就能把人家打倒,大概它就不是真科 学了。因为这个不是某某人说他是伪科学就是,就可以倒的,对不对?)   (中国社会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生物地学史研究室原主任 宋正海:何 祚庥他说对张颖清只是有不同意见,你有不同意见为什么把他放到《伪科学曝光》 里面?把他作为伪科学来打?)   为了了解张颖清的全息生物学,记者又赶到了山东济南,没想到在张颖清去 世后,他的妻子也出国了,家里暂时没人能向记者介绍情况。于是我们联系到了 山东大学,试图从这里了解张颖清全息生物学的真实情况,但是被婉言谢绝了。   (山东大学新闻处工作人员:这个全息生物研究所是很久之前成立的,了解 这个事情的很多老师都已经退休了。我们山东大学也不再炒作这件事情了,不再 参与这件事情了。)   (就是不太方便说这个事情?)   (对对对,希望您能理解。)   经过一番波折,记者终于在山东济南市农业技术开发区找到了一位知情人, 张颖清生前曾多次和他接触,而这位知情者,对张颖清的全息生物学也是推崇倍 至,他就是济南市农业技术开发区农业促进会会长王瑞库,在北京召开的那次纪 念会上,他也专门前去参加,在他的印象中张颖清就是一个踏踏实实做学问的人。   (王瑞库:(张颖清)他就知道按照自己的方向搞自己的研究,所谓的两耳 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不是太圆滑那种,是典型的中国知识分子的那种 气质。)   然而在方舟子眼里,张颖清却是另外一个形象。   (著名评论家 方舟子:张颖清本人不懂生物学,他没上过大学,他是搞 “针灸”的一个人,可能类似于“赤脚医生”这样的,以前他是做“针灸”的, 因此他就从“针灸”理论,发明了“全息生物学”。还盗用诺贝尔奖委员会的名 义在国内来宣传 。)   王瑞库对张颖清的全息生物学,没法作出非常权威的介绍,但是他认为这是 一种相当有创新的科学理论。   (山东济南农业开发区农业促进会会长 王瑞库:原来人们认为人体是由细 胞组成的,在他眼里头,细胞只是一种很普通的一种组成成分,另外一种组成成 分就是一种全息胚。读了他的东西以后呀使我们的思路开阔了,对事物的认知水 平一下子上去了。)   张颖清的全息生物学,其实早在十年前就已经在媒体上炒得沸沸扬扬,山东 有关部门还直接写信给国务院推荐“全息生物学”的成果,当时著名的中科院院 士、生物化学家邹承鲁就受命组织专家,对这门学说进行鉴定。   (中国科学院院士 邹承鲁:没有生物学,没有科学,完全是伪科学。完全 是嘴里吹,糊弄外行。骗名骗钱,骗名的目的最后也是骗钱。)   虽然当年的鉴定,全面否定了张颖清的学说,但十年来,争议却始终没有停 息。   (国家发改委原司长严谷良:(张颖清)珍贵的地方就是把生物从宏观跟微 观的相互关系当中,把全息的规律找出来了。而且对于生物新的发展方向,克隆 啊,干细胞繁殖器官啊,这都是理论指导。)   (中国科学院院士 邹承鲁:我以为他当初已经认错了,他不说话了,谁知 道他死了以后,还有人起来给他翻案。)   何祚庥向记者介绍说,他就是根据邹承鲁的这个鉴定结果,才把张颖清的全 息生物学收录到《伪科学曝光》中去的,他和方舟子都认为,打击伪科学并非故 意刁难人,他们有自己的标准。   (中国科学院院士 何祚庥:有个标准,凡是假借科学名义,诈骗钱财。坑 害老百姓,祸国殃民的伪科学,我们是揭露这些东西的。)   (著名评论家 方舟子:(张颖清)他不仅仅是在宣扬这种理论,他还在推 销这些仪器,这个我觉得是危害。)   (国家发改委原司长严谷良:这少数这么几个突出的,所谓反伪斗士,他们 脑袋是思想僵化了,老是抱着过去那一套东西。)   显然,在严谷良和宋正海看来,何祚庥方舟子坚持的并不是这个标准,他们 举例说,除了徐业林和张颖清以外,另一位研究数论的蒋春暄也被他们打成了伪 科学,而蒋春暄只是理论上的研究,与社会和老百姓的生活没有发生任何联系。   (蒋春暄:我现在走向世界,(论文)在国外发表了,在国外有影响了,他 们呀一定要把它打下去。)   (为什么要打下去呢?)   (不准存在。因为我已经超过他们了。)   (国家发改委原司长严谷良:(蒋春暄)他就是这方面天才,一个天才你得 承认他吧?对吧?邓小平讲了,有一千个陈景润,中国就了不起。)   蒋春暄是国家航天部的一位航空仪表制造研究人员,因为大学开始就酷爱数 学,因此一直就致力于“费马大定理”的研究,而“费马大定理”被称为是世界 级的数学难题。在蒋春暄的家中,我们看到他对生活上的要求几乎只是停留在基 本的保证上,他说自己把所有的精力都用在研究上了,但是他的研究成果也遭到 了“反伪斗士”的质疑。   (著名评论家 方舟子:在国际数学界,有人看到蒋春暄的论文,也写过一 些评论,认为蒋春暄很可笑,他的论文证明他根本不懂数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生物地学史研究室原主任 宋正海: (蒋春暄)他们的成果很难得到承认,也很难在学术性的刊物上发表,基本上都 排斥他。)   (蒋春暄:我的方法都是我自己独创的,是人家都没有的。我在世界上的位 置呀,和欧几里德、欧拉、高斯才可以平行。)   在方舟子看来,象蒋春暄这样的科学狂人就是试图用初级的方法来解决高级 的问题,他本来完全可以关起门来自娱自乐,对别人的生活也构不成大碍,但是 他却被一群人抬出来试图打击中国数学界的公正,拿他来说事儿,那整个意义就 不同了,因此就也被纳入他们的揭露范围内。   (著名评论家 方舟子:就是起到了一个很大的误导的作用,会让社会一般 的人,不知道的人,会对中国数学界产生很大的误解,所以我觉得是有一个危害 作用在里头。)   (中国科学院院士 何祚庥:上月球是可能的,骑自行车上月球是不可能的, 因为骑自行车是初等办法,高级的科技是可以的,火箭。)   (蒋春暄:对我来讲就是个小学生骂大学生一样。他们都没有反驳我的余地, 我的工作要流芳百世,我满意了。)   (你就是为了流芳百世吗?)   (我从来都没想过,但是结果就是这样的结果。)   徐业林、张颖清和蒋春暄,他们的理论发明,都被何祚庥、方舟子称为伪科 学。   (中国科学院院士何祚庥:[这三个人吧,共有的特点是什么呢?]热衷于 得国际大奖,明明工作不可靠,但是都要说自己有可能得国际大奖,而且高得不 得了。人家说他一下这个东西靠不住,当然恨你恨得要死。)   而在那些质疑反伪斗士的人看来,何祚庥、方舟子并不是全知全能的,他们 也有不熟悉的领域、不了解的知识,但他们却经常草率地扣帽子,动辄把自己并 不熟悉的理论与发明称为伪科学,这是不公正的。   (国家发改委原司长严谷良:好多东西就是这么重大的,对国家发展可以说 有命脉性的影响,就是给压(制)了。)   但是在支持反伪斗士的人看来,真正有效的理论与发明,是不可能被压制的。   (中国科学院院士采访 中国科学院院士 邹承鲁:想压制也压制不了,科学 是世界性的,(如果)你在国内压制,他拿到国外去你有什么办法?)   虽说双方至今争论不休,而且都认为这场争论不会马上就平息,还会继续下 去。他们还会以科学的名义坚持到底,但不论如何,他们都声明自己坚持真理, 他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科学的发展。   (国家发改委原司长严谷良:你主流里面正规的教授、院士出来的也好。你 非主流的,哪怕是自学成才的,只要出来真正的好的东西,抓住耗子,就是好猫。 多一个种子。只要真正对国家有重大的突破的,革命性的科学的创新,都应该不 要轻易放过。)   (中国科学院院士何祚庥:[(有人说)您何祚庥和方舟子打伪科学,影响 了这种科学的发展?]不,是促进科学发展,因为让大家懂得什么真的创新,什 么是假的创新。[那您觉得您打假能够推动这个科技进步?]当然是,至少是有 许多不必要的创新。这个新要带个引号的新,就不必给钱(项目资金)了。)   (著名评论家 方舟子:如果我们不去打击它,让他们骗到了国家的科研基 金,骗到了企业的投资,这样的话就是浪费很宝贵的科研资源,本来这些科研资 源可以用来支持真正的科学创新的。)   关于科学和真理的辩论,总是伴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人们曾经把 “永动机”当作科学,也曾经把“水变油”当作科学,与此相对应的是,人们也 曾经认为地球是宇宙的中心,认为地球绕着太阳转是胡说八道,甚至为此烧死了 著名的科学家布鲁诺。正如马克思所说,只要往前走一小步,真理就会变成谬误。 只有以谨慎科学的态度,来对待我们面前的事物,才有可能成为真理的捍卫者, 而不是破坏者。   今天我们所讨论的所谓“三大冤案”,所谓真伪科学之争,总有一天会真相 大白,但有一点我想必须强调:反对伪科学的斗争任重而道远,任何科学发现和 理论创新,都需要时间和实践的检验。无论何时,要辨别真伪,最重要的是坚持 科学的态度,并且公平地给予辩论双方充分的言论自由,我们相信真理总是可以 辩论清楚的,而伪科学,最终也经不起时间的考验。 (XYS20051207) ◇◇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xys.3322.org)(xys.xlogi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