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xys.3322.org)(xys.xlogit.com)◇◇   邹承鲁:人治和腐败是中国科技两大致命伤   ■对话动机   12月中旬,2005年两院院士增选结果相继揭晓,101名科技工作者榜上有名。 而在此前后,对于院士制度的质疑,再次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在这众多质疑声 中,邹承鲁、周光召、汪品先等院士对院士制度种种弊病的评判尤其引人注目。   作为回应,中国科学院院长路甬祥说,很多国家的院士制度也面临着和我国 一样的问题。就此,中国科学院已经准备在明年春天召开两次关于院士制度建设 的研讨会,邀请其他国家科学院、工程院的专家、官员一起探讨对策,让院士制 度永葆青春和活力。   ■对话人物   邹承鲁 生物化学家。原籍江苏无锡,1923年5月生于山东青岛。1945年毕业 于西南联合大学化学系。1951年获英国剑桥大学生物化学博士学位。1980年当选 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1992年当选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   主要从事生物化学研究。曾与人合作首先提纯了琥珀酸脱氢酶,为我国酶学 和呼吸链研究奠定了基础。参加发起人工合成胰岛素工作,为胰岛素的人工合成 作出了重大贡献。   邹承鲁多年来一直关注科学道德问题。早在1981年,他与三位院士联名倡议 开展“科研工作中的精神文明”讨论。1991年,他联合13位院士再论科学道德问 题,并呼吁早日出台科学道德规范。有“中国科技界真理斗士”之称。   候选人成果应公示   新京报:您在今年发表的一篇文章中谈到院士增选制度要改革,您的具体设 想是怎样的?   邹承鲁:我是要求把候选人的情况,包括主要科学贡献以及既能反映质量又 能反映数量的论文等,全部贴在网上,谁都可以看。我的中心思想是,院士选举 是全国科学界的事,应该接受全国科学界的监督。任何人都可以对这些候选人品 头论足,提出意见。   新京报:现在院士增选之前不也有公示吗?   邹承鲁:现在公示的范围仅仅是候选人的名字和所属单位。他做过什么贡献? 有什么成绩?这些都是没有的。   我是觉得,应该把候选人的科研成果公布出来,让关心这件事的人都能看到。 哪怕他没有投票权,也可以评论,这些评论也可以发表到网上来。当然,这些意 见也不一定都对,但是可以供参考。   新京报:如果把候选人的详细资料都贴在网上,谁都可以评价,会不会产生 一些负面的因素,比如无端地指责甚至谩骂?   邹承鲁:我想大多数院士还是有能力判断这是谩骂还是有根据的意见。根据 成果来发表意见,比如某某成果是假的,这个讲话的人要提出根据,如果有剽窃, 那就拿出根据来,我们可以核对,剽窃这个问题最容易解决了,两篇文章一对, 就知道有没有剽窃。   新京报:在有些地方和单位,院士住别墅,配备高档轿车,享受比较高的待 遇,这也成为院士制度被人诟病的一个方面,您认为院士的待遇怎样才算比较合 适?   邹承鲁:像我们在北京的院士情况就可以。生活得可以比较好,但是并不是 很奢侈,没有配别墅,没有专车。我有车可用,但不是专车,车是单位的,你需 要的时候,单位给你派车。院士津贴每月1000,过了80岁之后,每月再加1000. 好像到了90 岁,会再多一点,具体不太清楚。基本上全部算下来一个月10000元 左右。   单位帮个人搞公关   新京报:您对于院士增选人数有没有具体想法?   邹承鲁:哪个学部都不要增加院士名额。把增选周期减到3年甚至4年一次, 增长速度就会慢下来,这样总人数就会逐渐达到一个自然平衡。国外一些上百年 历史的大科学院,就一直维持一个基本不变的总人数。减到3年一次,可供选择 的人也会多一些,水平也会好些。   新京报:这是不是考虑到科研人员水平发展的规律?   邹承鲁:当然有这方面的考虑。现在往往是这样,今年选不上,下次我再来。   但是下次来的时候,实际上还是没有新的成果。   新京报:会不会有的院士连着推荐同一个人?   邹承鲁:有,多得很。   新京报:这样的情况背后,有没有友情票或者其他因素在起作用呢?   邹承鲁:有。友情票还不是最坏的因素,现在通常是搞公关。个人也有搞的, 比较少。院士选举条例有规定,如果个人搞公关,就取消资格。   过去有候选人来找我,我就告诉他有这个规定,你最好别再找我了,这次我 就不给你公开,下次再这样我就公开了,这样你的资格就会被取消。现在个人搞 公关的比较少了,也采取比较隐晦的形式。现在比较多的是单位公关。   新京报:单位公关是什么样的呢?   邹承鲁:单位送礼、送东西,这都很常见。在我有选举权的时候,就碰到过 这样的事情。还有更隐晦的,院士选举之前,候选人所在单位召开学术讨论会, 好吃好喝好招待,临走了还送你一笔会议费。这也是另一种方式的公关,他们会 觉得这比送礼到家里更加容易让人接受。   还有,比如一个单位有三个人都到了比较高的水平,他们就把乙和丙的贡献 加到甲的头上,这样甲被评上的可能性就大些。   新京报:单位为什么会下力气、花钱帮助个人搞公关?   邹承鲁:目前社会上对院士的炒作很多,往往觉得一个单位的院士越多,代 表这个单位的水平越高。个人评上院士后,这个单位名声好,申请项目也更加容 易。别的还有什么,我就想不明白了。   说话不怕得罪人   新京报: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您就一直在捍卫科学和学术道德,总是这样 站出来说话,会不会得罪人?   邹承鲁:当然得罪人了。   得罪人不外乎两个结果:不给你经费,不给就不给呗,我年纪大了,只能做 些小工作;还有一个,不给你奖,这我也不怕,我这辈子各式各样的奖也得过不 少了,你不给就不给。   新京报:这对您的科研工作有没有什么影响?   邹承鲁:我做的科研工作都是不需要大钱的,80年代之后,我还得到了一些 资助,做了一些工作。我觉得并没有对我造成很大影响。   新京报:对您身边的人,比如您的学生呢?   邹承鲁:他们(学生)跟我讲是有影响的:经费不批,或者选举时不选你。 有的学生,我认为水平还是比较高的,一次两次选不上院士,虽然最后选上了, 但是我想跟我说话得罪人还是有关的。现在我的学生中有3名院士。   新京报:因为您敢于说话,有人评价您是“有人钦佩、有人头痛、也有人不 满。”   您在院士中同道中人多吗?   邹承鲁:有啊,我和郝柏林院士就很谈得来,何祚庥院士也是。不过何祚庥 管得比较宽,我管不了那么多。对专业之外的东西,我不愿意多管,我觉得我的 知识有限,我管不了。   何祚庥说过,院士院士,出了“院子”就不是院士,我不管我“院子”之外 的事情,但科技界共同的事情我还是要问的。   百姓不要迷信院士   新京报:您觉得自己算是合格的院士吗?   邹承鲁:我自己觉得还算合格吧。   新京报:如果拿您这样的标准去要求一些年轻的院士,您觉得这个标准高吗?   邹承鲁:我觉得是高了一点。   新京报:那么院士最起码的标准是什么样的?   邹承鲁:学术上应该有一定的水平,在国际同行中站得住脚;学术风气上经 得起考验,面对种种诱惑时,应该能把握住自己的原则。   新京报:有人建议取消院士制度,您怎么看?   邹承鲁:我不同意。院士制度世界很多国家都有,我们国家为什么不能有呢。 只是现在社会对院士炒作得太厉害了。   新京报:那么又如何看待有些人给院士队伍抹黑的情况呢?   邹承鲁:首先我要说,这些人、这些事,只是院士队伍中很小的一部分,绝 大部分都是好的,合格的。   但是,他们少数人影响了院士的声誉、特别是中国科学家在国际上的声誉。 曾经有国外的华裔科学家说,中国院士的水平只相当于美国大学助理教授的水平。 这就是几个人败坏了整个队伍的集体声誉。   新京报:您曾经对我国科技体制产生过质疑,您认为当前中国科技发展存在 什么问题?   邹承鲁:最主要是科研资助不是给那些最有能力做出好工作的人,不是竞争 出优胜,而是人治。所谓同行评审,同行都是上头指定的。同行是谁,谁是真正 有发言权的同行。人治加上科学腐败是中国科学发展的两大致命伤,同时二者又 密切联系。   新京报:有什么样的办法改变或者改善吗?   邹承鲁:这与院士选举制度改革是一样的,要征求广大科学界的意见。要让 大家讲话,不能不让大家讲话。   温家宝总理说,要推进政务公开,提高透明度,保障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 与权和监督权。这段话说得好,如果真正能做到实处,把政务置于广大群众的监 督之下,就会减少许多弊病。   透明度是最重要的,有了透明度,就会大大减少坏人坏事,好人好事就会得 到彰显。   新京报:从院士增选改革这件事情来讲,这么做难吗?   邹承鲁:不难,现代化手段这么多,有网络。投诉也不难,要相信广大科学 界有评判是非的能力。我认为,应该不管是候选人还是现有院士,都要公布科研 成果。因为现有院士也不是完全够格,所以才有人反对。是骡子是马拉出来遛遛。   新京报:面对社会对院士的炒作、老百姓对院士的仰视,您想说点什么?   邹承鲁:老百姓不要迷信院士,不要相信院士万能。   不就是何祚庥院士的那句话吗———院士出了“院子”就不是院士了。   采写/本报记者 王荟   摄影/本报记者 薛珺   邹承鲁   邹承鲁(1923年5月17日—),出生于山东青岛。生物化学家。1980年当选为 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56年加入九三学社。   邹承鲁于1923年5月17日生于山东省青岛市,祖籍江苏无锡。父亲邹东湖, 铁路职员。由于父亲的工作性质,邹承鲁常随家搬迁,小学期间在沈阳度过。 “九一八事变”后,全家迁回关内,到达武汉,读中学;1938年武汉沦陷,全家 又搬到大后方重庆。1941年,他毕业于由天津迁到重庆的南开中学高中部;同年, 考入设在昆明的由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三校联合组成的西南联合大学, 就读于化学系。邹承鲁在学习期间对生命现象产生浓厚的兴趣,并认为从化学学 科去研究生命现象是非常有意义的工作。在西南联大化学系的学习为他从事生物 化学科研工作打下了初步基础。1946年,在招考英庚款公费出国留学生的考试中, 他以第一名的优异成绩被录取。赴英后,师从英国剑桥大学著名生物化学家D 基林 (Keilin)教授。当时,英国剑桥大学是世界生物化学研究的最重要的中心, 基林教授的实验室是世界呼吸链研究的中心。邹承鲁跟随基林教授从事呼吸链还 原酶研究。研究生期间,他在国际上最早用蛋白水解酶部分水解方法研究蛋白质 结构与功能的关系,单独署名的论文在英国《自然》杂志发表。他发现细胞色素 c纯化后与线粒体结合时在性质上发生变化,证明细胞色素b与琥珀酸脱氢酶不是 同一物质。有关这些开创性工作的论文在发表半个世纪以后的今天仍不断被人引 用。 1951年,邹承鲁获英国剑桥大学生物化学博士学位。   邹承鲁在英国读书时和李林喜结连理。李林是我国著名的地质学家李四光的 女儿,剑桥大学博士,中国科学院院士,是我国知名的固体物理和材料科学家, 对我国原子能科学和高温超导研究都有重要贡献。他们有一个女儿,邹宗平。   1951年回国后与王应睐及汪静英合作纯化了琥珀酸脱氢酶,并发现其辅基为 与蛋白部分共价结合的FAD,这是一个被发现与蛋白质共价结合的FAD辅基。此外, 他们对呼吸链及其他酶系也进行了一系列的工作,为我国酶学及呼吸链的研究奠 定了良好基础。1958年,他参加发起人工合成胰岛素工作,并负责胰岛素 A和B 链的拆合。这项工作的完成确定了胰岛素全合成的路线,为胰岛素的人工合成做 出了重要贡献。胰岛素人工合成工作集体获1978年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和1997 年求是奖。   60年代初,邹承鲁又回到酶学研究领域。当时,蛋白质的侧链基团的化学修 饰和活性丧失的比较是研究蛋白质结构功能关系的主要方法。他所确立的蛋白质 必需基团的化学修饰和活性丧失的定量关系公式,以及确定必需基团数的作图方 法为国际上广泛接受和采用,并被收入一些教科书和专著,其公式及方法分别被 称为“邹氏公式”和“邹氏作图法”。此项工作获 1983年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   酶活性抑制的研究对于酶作用机制研究和药物设计都是十分重要的。在当时 的酶学教科书中通常仅对酶的可逆抑制动力学有所论述。1965年,邹承鲁最早系 统地提出了酶学的可逆与不可逆抑制统一的动力学理论,并提出不可逆抑制反应 速度常数的测定方法。经过他和王志新等多年来理论上的发展和实验上的验证, 他的理论和方法现在都已经为国际普遍接受并得到广泛的采用。此项工作曾获国 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文化大革命”结束恢复工作后,他发现甘油醛-3-磷酸脱氢酶在活性部位 能形成荧光衍生物,论文也在英国《自然》杂志发表,工作获中国科学院科技进 步奖一等奖和国家自然科学奖三等奖。作为人工合成胰岛素的后续研究,证明了 胰岛素A链和B链本身已具有一定的空间结构,并含有形成天然胰岛素分子正确结 构的全部信息,在溶液中能正确相互配对。此项工作阐明了人工合成胰岛素工作 中A和B链拆合工作成功的理论基础,纠正了国外一些教科书中有关从胰岛素A和B 链重新合成胰岛素的错误提法。此项研究于1995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蛋 白质变性研究是我国已故吴宪教授于20世纪30年代基于国内的工作开创的。吴宪 教授1931年提出的关于蛋白质变性的理论至今仍然是国际上普遍接受的变性理论。 但是多年来蛋白质变性的大量研究通常局限于蛋白分子的构象变化,很少把分子 的构象变化与其活性变化联系起来,其原因至少部分是由于缺少一个研究快速灵 活的动力学方法。邹承鲁等用自己创立的动力学方法比较研究了各种不同类型的 酶在变性过程中构象和活力变化的关系,得到活性丧失先于构象变化的结果,据 此提出了酶活性部位柔性的假说。十余年来又排除了国际上一些反对者所提出的 不同意见,充分论证了酶活性部位柔性学说的正确性。这是自19世Fischer提出 酶作用的锁钥学说和20世纪50年代Koshland的诱导契合学说以来酶作用机制研究 中的又一重大进展,同时也把蛋白质变性研究从单纯的结构研究推向与功能密切 结合的新水平。世界各国已有几十个实验室按此思路随后开展类似的研究并得到 类似的结果。对此工作的简要总结已在美国《科学》杂志发表。   蛋白质发挥特定的生物功能依赖于蛋白质分子的正确空间结构。长期以来, 对于分子生物学中心法则的研究通常只进行到肽链合成为止。而进一步的新生肽 链如何折叠成为具有特定空间结构的功能蛋白,即遗传信息传递全过程中一个不 可缺少的环节,现在还了解甚微,它是分子生物学中心法则中最后一个尚未解决 的重要环节。一个时期以来,国际上有不少研究者认为新生肽链折叠是在其合成 终了之后由完整的多肽链开始进行的,因此大量工作用蛋白变性后完全伸展的完 整肽链的重新折叠作为新生肽链折叠研究的模型。邹承鲁根据文献中的报道和自 己的研究结果,提出了关于新生肽链折叠的新的观点。他认为,新生肽链卷曲折 叠既与合成同步进行,又在合成过程中不断调整,并在合成完成后经最后调整修 正而完成。他正在用模型实验方法予以验证,这一看法也已越来越多地为国际科 学界所接受。最近他又和王志新一起,进入分子伴侣(在新生肽链折叠过程中起 帮助作用的一类蛋白质)的研究领域,提出了蛋白质二硫键异构酶既是酶又是分 子伴侣的假设,打破了与蛋白质折叠密切有关的酶和分子伴侣两大类蛋白之间的 界限。这一设想也已得到世界上许多实验室体内外实验结果的证实,并逐渐为国 际科学界所接受。国际人类基因组测序工作即将完成,由此编码的约十万个蛋白 质的序列也将为已知,这些蛋白质的功能与其结构密切相关。虽然已知蛋白质的 结构由其序列所决定,但其间具体的对应关系尚待阐明,这就是所谓第二遗传密 码问题。   他又和王志新等一起提出第二遗传密码的研究设想,并且正在组织力量予以 实现。邹承鲁早期在剑桥工作时,适值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实验室的设备条件比 较艰苦,但由此得到的训练使他认识到,科学研究工作最根本的在于好的想法, 因此一个好的科学家即使在简单的工作条件下也要善于在条件许可的范围内做出 优秀的工作。如果没有自己独创的学术思想,即使拥有大量世界上最先进的仪器, 最多也只能做一些收集数据的工作,为别人的学术体系锦上添花,所以他善于启 发和鼓励学生在简单的条件下做出优秀的工作。这当然不是说实验科学不需要物 质条件,没有实现自己学术思想的先进实验手段,再好的学术思想也不可能开花 结果。   邹承鲁为我国生物学界培养了一大批人才,其中不少现在已经是国内外知名 的科学家,有的已成为中国科学院院士。自建立博士后和学位制度以来,他已培 养了博士后12名,其中包括美国和德国的各一名;博士生35名,硕士生22名。四 十多年来,在国内外重要杂志发表科学论文二百余篇。由于在生物化学领域内的 贡献,他曾获1989年陈嘉庚奖和1992年第三世界科学院生物学奖。他先后曾获国 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两次,二等奖三次。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奖和自然科学奖一 等奖四次,国家自然科学奖三等奖及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奖二、三等奖多次。   邹承鲁治学严谨,思想活跃,同时进行几个方面的工作都有建树。在南开中 学和西南联大的学习,为他一生的科学研究工作奠定了良好基础。他热爱科学研 究,认为探索未知是一种最大的乐趣。他似乎没有节假日,永远沉浸在查阅文献、 思考问题和撰写论文之中。他常说在他头脑清楚,身体健康的时候,让他放弃热 爱的科学研究工作而过退休生活是不可思议的。在年近八十的今天,他仍满怀信 心,自信还有能力去解决有些重要的科学上尚未解决的问题,所以一直到现在, 他仍然在考虑开创新的研究领域。近年来提出的新生肽链折叠和第二遗传密码的 问题,都是当前分子生物学领域中尚未解决的重大问题。   熟悉邹承鲁的人都知道他喜欢直言不讳,为此得罪了不少人。1957年他曾为 一些言论受到不公正对待,但他高兴地看到这些当时所谓的错误言论,如对有海 外关系的人不应予以歧视,允许研究生和导师相互选择,以及应该由科学家领导 科学院等,自改革开放以来都已作为党的政策而成为现实。   他一贯强调基础研究,不断呼吁要重视基础研究,加强对基础研究的支持。 他认为基础研究的目标是认识自然,如果不能很好地认识自然,那么以改造自然 为目标的应用研究就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基础研究水平又是体现国家综合 国力的一个重要指标。他对于我国基础研究近年来停滞不前甚至有滑坡趋势深感 忧虑。他还认为关于科学技术必须面向国民经济的口号应该正确理解为科学技术 必须面向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没有雄厚的基础研究力量作为后盾,就谈不上 在高技术方面的创新,提高我国高技术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也只能是一句 空话。   他一贯坚持科学上的重大决策应该充分听取科学家的意见,科学上的是非只 能依靠科学家的评议,最终只能依靠长期科学实践来判断。他反对用行政手段决 定科学问题的是非,或者是表面采用专家评论的形式,实际上仍然由行政领导决 定。他特别反对科学界的个别人以夸大宣传,欺骗领导,再通过媒体哄炒甚至用 弄虚作假等不正当方式谋求名利。他认为科学上的贡献,只能靠从踏实的工作中 所取得的成果,根据在科学期刊上公开发表的论文,经过国内外科学界反复的实 践,逐渐取得国际的公认。绝不能靠向领导作自我夸张宣传,或利用新闻媒介, 谋求廉价的新闻价值,从而取得所谓荣誉。科学是严峻无情的,这样取得的廉价 荣誉是经不起时间考验的,终究将被时间所淘汰。关于科学道德和正确评价基础 研究成果等问题的论文,由邹承鲁执笔,多位院士署名曾在报刊上多次发表,以 期引起有关领导、科学家和媒体的注意。   在世界上,他对生物化学的贡献已得到承认并载入史册。应外国朋友的邀请, 他所撰写的自传已在有影响的国际性丛书《综合生物化学》中生物化学史部分第 三册(总第37卷)上发表,是我国生物化学家在此丛书上发表自传的第一人。   1951年回国后,邹承鲁历任中国科学院生物化学研究所、生物物理研究所副 研究员,研究员,室主任,生物物理所副所长,生物大分子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 中国科学院学部主席团委员,生物学部主任等职。1978年—1997年,任全国政协 第五至八届委员、八届常委。1980年当选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现为第三 世界科学院院士,美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荣誉会员。邹承鲁曾任一些国内 外重要科学期刊编委,包括《中国科学》和《科学通报》副主编, Analytical Biochemistry(美国)及Biochimica et Biophysica Acta(荷兰)编委、FASEB Journal(美国)及Biochemistry(美国)顾问编委等。1981年—1982年应聘担任美 国哈佛大学访问教授。1986年—1990年间曾分期担任美国国立健康研究所研究员。 (XYS20051230) ◇◇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xys.3322.org)(xys.xlogi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