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xys.3322.org)(xys.freedns.us)◇◇   张维迎《大学的逻辑》中的文史瑕疵指正   高淼   (上海师范大学,上海 200234)   2004年9月的一天,我的研究生告诉我,他买了北大张维迎先生所著的《大 学的逻辑》一书,看后觉得很不错。为不至于失去与学生对话的基础,我特地去 书店买了一本,抽空认认真真拜读了一遍。   虽然,笔者不怎么赞同《大学的逻辑》一书论证所用的“类比推理”,但张 维迎先生在书中的确提出了许多给人耳目一新的真知灼见,如:“一流大学一定 是在一个自由的环境下竞争出来的。” (张维迎,2004:119)“一旦没有了竞 争,大学就会演变成人们寻租的场所,而不是追求创新的学术圣地。” (张维 迎,2004:46)“为了促进竞争,政府必须放松对大学的管制,应该给大学更多 的自由。” (张维迎,2004:46)“政府高度管制、政府主导的大学,不是真 正意义上的大学,更不可能是真正的研究型大学。” (张维迎,2004:54) “知识的创造需要自由。思想自由和学术自由非常重要。” (张维迎,2004: 16)等等。   然而,让人哭笑不得的是,张维迎先生的《大学的逻辑》一书,虽仅十来处 涉及到了文史内容,但几乎每一处都有不止一个“硬伤”。也许有人认为,这仅 仅是白璧微瑕,可我总是感到如鲠在喉,不吐不快。因为张维迎先生在书中告诉 我们:“北大应该是永远追求最好的;不仅是最好,还要追求更好。……如果谁 不能做得最好,那他就愧对北大,就应该自觉离开。这就是北大的文化。”(张 维迎,2004:137)现本着张维迎先生强调的“追求更好”之宗旨,笔者不揣浅 陋,选择若干处瑕疵,斗胆指正。   一、有关大学史方面的瑕疵与指正   瑕疵与指正一   在《大学的逻辑》第一章“大学的理念与治理”的开头,张维迎先生为了论 证他提出的大学理念:“现代大学的理念可以归结为:首先是创造知识;第二是 传授知识,培养人才,并服务社会。”(张维迎,2004:1)他列举了若干论据:   “最早对大学理念给出明确定义的是牛津大学的纽曼教授,他在《大学的理 念》里面讲到,大学‘是一切知识和科学、事实和原理、探索和发现、实验和思 索的高级保护力量’。在十九世纪的时候,德国著名的教育家洪堡对大学理念有 更明确的表述,进一步提出:研究和为人类创造知识是大学的一个基本功能。…… 哈佛大学的特许状(在国外,特别是在早期,成立任何一个组织 (corporation),包括像大学这样的组织,都需要有一个政府颁布的特许状) 规定哈佛大学的使命就是,‘在各个学科领域发现新知识;保留、解释和重新解 释现有的知识;帮助学生掌握方法、知识、技能和探究问题的习惯,这样他们将 会终其一生而不断地追求学问,领导社会向前发展。’”(张维迎,2004:4)   这短短的一段话,不仅存在多处差错,而且这些论据无论如何都无法推演出 张维迎先生所提出的大学理念:(大学)首先是创造知识。现作一具体分析:   第一,张维迎先生说:“最早对大学理念给出明确定义的是牛津大学的纽曼 教授,他在《大学的理念》里面讲到,大学‘是一切知识和科学、事实和原理、 探索和发现、实验和思索的高级保护力量’”。张维迎先生引用的纽曼的话由于 没有注明出处,一时无法查考,估计引用的是二手资料。   纽曼的“The Idea of a University”已译成中文,有两个不同的版本,一 个是徐辉等翻译,2001年浙江教育出版社出版的节本:《大学的理想》,一个是 由高师宁等翻译,2003年贵州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全译本:《大学的理念》。张维 迎先生由于没有翻阅过纽曼的原著,所以他并不了解纽曼有关大学本质的观点。 我们知道,纽曼是古典大学理念的维护者,他竭力主张大学是传授知识的场所, 创造知识不是大学的职能,他在论述大学的本质时讲到:“我是这样看大学的: 它是教授全面知识的地方。这说明了它的宗旨,一方面,是心智的,而非精神的; 另一方面,是对知识的普及和扩展,而非提高。如果大学的宗旨在于科学发现和 哲学探索,我就看不出它为何需要学生;如果在宗教训练,则它又如何能够成为 文学和科学的中心呢?”(纽曼,2003:21)纽曼认为:“科学发现和科学教学 是两种不同的过程;它们也是两种不同的禀赋,但却很少并存于同一个人身上。 一个人致力于向后来者传播他现有的知识,就不大可能还有闲暇或余力来探寻新 的知识。”(纽曼,2003:23)显然,用纽曼的观点论证张维迎先生的大学理念 似乎有点牵强。   第二,张维迎先生说:“在十九世纪的时候,德国著名的教育家洪堡对大学 理念有更明确的表述,进一步提出:研究和为人类创造知识是大学的一个基本功 能。”这一表述与洪堡有关大学理念的原意有出入。洪堡认为,新大学的本质是 客观的学问与主观的教养相结合,即“用科学进行培养(Bildung durch Wissenschaft)”(洪堡,1987)。也就是说,新型大学应该是保证学生通过探 索纯粹的客观学问获得教养的机构。概言之,洪堡提出的大学办学理念可以具体 地表述为通过学习和研究客观纯粹科学或学问实现主观教养,因此教学和研究相 结合是基本的办学原则。可见,洪堡的教学与研究的结合,是培养学生的主要手 段,这与现代大学把发展科学作为基本职能是有区别的。张维迎先生可能并不清 楚这种区别,只是根据自己的理解,对洪堡的大学理念作了合理的推论,认为洪 堡提出:“研究和为人类创造知识是大学的一个基本功能”。这基本上是穿凿附 会   第三,张维迎先生引用的有关哈佛大学特许状所提出的哈佛大学使命也有问 题。我们知道,哈佛学院1636年建校时,并未获得英国王室的特许状,直到1650 年,哈佛才从马萨诸塞殖民地议会得到了特许状。读张维迎先生的这段话,总感 觉太现代了,让人将信将疑。因为张维迎先生的这段话也没有出处,所以我特地 去哈佛网站查阅,查到了哈佛学院院长Harry R. Lewis有关哈佛学院使命的表述, 为了保持原样,特摘录如下:   Harvard College adheres to the purposes for which the Charter of 1650 was granted: "The advancement of all good literature, arts, and sciences; the advancement and education of youth in all manner of good literature, arts, and sciences; and all other necessary provisions that may conduce to the education of the ... youth of this country...." In brief: Harvard strives to create knowledge, to open the minds of students to that knowledge, and to enable students to take best advantage of their educational opportunities. (Harry R. Lewis,1997)   试将上述译成中文:哈佛学院坚持1650年特许状所规定的宗旨:“促进一切 良好的文学、自由艺术和科学;以各种良好的文学、自由艺术和科学培养教育青 年;并提供有助于教育这个国家青年的其他一切东西。”简而言之,哈佛致力于 创造知识,使学生在那些知识面前保持开放的心灵,并使学生最有效地利用他们 的教育机会。   我又对照了哈佛1650年的Charter原件,Harry R. Lewis的引证是正确无误 的。哈佛学院创办之初,基本上是剑桥大学在美洲大陆的复制品。因此,哈佛的 创立者不可能有超越历史的先见之明,他们秉承的还是欧洲古典大学的理念,崇 尚通过传授知识,培养殖民地所需要的牧师、教师和其他专业人员。至于把创造 知识作为哈佛大学的宗旨,则是哈佛的后人们根据现代大学的社会职能,赋予哈 佛使命的新含意。这在Harry R. Lewis对哈佛学院使命的阐述中是清楚地区分开 来的。   第四,关于特许状,张维迎先生作了一个补充说明:“在国外,特别是在早 期,成立任何一个组织(corporation),包括像大学这样的组织,都需要有一 个政府颁布的特许状”,这有点弄巧成拙。按照欧洲中世纪的传统,大学的特许 状一般是由罗马教皇,或者由国王颁发的,而非政府颁发的;而且,特许状也并 非中世纪大学创建的必要条件。欧洲中世纪大学的诞生可以分为三类:(1)自 然形成型,如世界最古老的大学博洛尼亚大学和巴黎大学等,这类大学在形成之 初,并没有什么特许状,等到它们已经闻名遐迩之后,教皇意识到了其巨大的作 用,这才通过颁发特许状,以加强教会对大学的控制;(2)繁殖衍生型,如牛 津大学,是部分由巴黎大学返回英国的教师和学生建立的,剑桥大学则是由从牛 津分离出去的师生所建立,这类大学一般没有特许状,如牛津大学,这是张维迎 先生的母校,历史上根本就没有得到过正式的特许状;(3)国家、教会创立型, 如1224年创办的那不勒斯大学(University of Naples)和1384年创办的查理大 学等,只有这类大学,才是在得到教皇或国王的特许状之后创立的。(黄福涛, 2003:57-62)   第五,张维迎先生在此处将纽曼称为牛津大学教授,又在第七章讨论同一个 问题时将纽曼称为牛津大学教授,将洪堡称之为柏林大学教授,(张维迎,2004: 130)这是错误的。虽然,纽曼在牛津工作生活近30年,主要是一个牛津的学者, 但他不是牛津大学的教授。纽曼1817年进入牛津大学三一学院,1820年取得学士 学位后,成为牛津大学奥利尔学院(Oriel College)的特别研究员,此后他担 任过一系列的公职:学院的导师、大学的检察官、大学教会圣玛利亚教堂的牧师, 直到1845年离开牛津。1851年,纽曼应邀到爱尔兰都柏林主持建立一所天主教大 学,他的《大学的理念》是他担任都柏林大学校长是所作的系列演讲。(纽曼, 2003:296)同样,1809年,洪堡受普鲁士国王腓德烈·威廉三世的委托,创办 柏林大学时,是普鲁士内政部文化教育司司长,他并未担任过柏林大学的教授。 可见,说纽曼和洪堡是教授,是张先生的想当然耳。   瑕疵与指正二   在讨论大学为什么可以长久存在下去时,张维迎先生引证了克拉克·科尔 (Clark Kerr,1911-2003)的一段论述:   “加州大学前校长克拉克·科尔(Clark Kerr)做过一个统计:1520年之前 全世界创办的组织,现在仍然用同样的名字、以同样的方式、干着同样事情的, 只乘下85个,其中70个是大学,另外 15个是宗教团体。全世界最老的大学是意 大利的波伦纳大学,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了,牛津、剑桥也都有八九百年的历史, 我们北大有一百零五年的历史,事实上还很年轻。”(张维迎,2004:10)   这段话,出自克拉克·科尔所著的《大学的功用》一书,现将科尔的原话摘 录,以便与张维迎先生的话作一对比:   “到1520年,西方世界建立的约85个机构至今仍以其公认的形式存在着。它 们包括天主教会,马恩岛、冰岛和大不列颠议会和70所大学。统治国家的君王, 拥有封臣的封建主,垄断性的行会全部消失了。然而,这70所大学仍矗立在老地 方,仍有一些程度上以相同的方式管理着学校。那些古老的主题确发生了许多意 料不到的变化,然而,教学、学术工作和服务等这些永恒性的主题却以一种或另 一种相关联的方式继续存在着。从内部来考察,大学在所侧重的若干功能与指导 精神方面变化是巨大的,但从外部和从比较的角度来考察,它们则属于变化最小 的机构之列。”(Clark Kerr,1992:67)   读过科尔的原著,我们可以知道,这里科尔阐述的重点是后半部分,即证明 “大学是一个保守的机构”。这显然与张维迎先生的改革精神不符,因此,张维 迎先生删去了科尔这段论述的后半部分,截取了前面的事实部分以证明大学的 “基业长青”。借用科尔提供的事实,虽然用意与科尔原著略有出入,倒也并无 大碍。但张维迎先生在引证中随意改编、演绎和曲解科尔的原著,这有失学术严 谨性:   第一,科尔讲:“到1520年,西方世界建立的约85个机构”,但到张维迎先 生那里,则变成了“1520年之前全世界创办的组织……只乘下85个”,科尔讲的 是西方世界,张维迎先生想象成了全世界。   第二,科尔讲的85个机构是一个估计数,显然不是精确的统计,而张维迎先 生却说成了科尔做过一个统计,有85个。   第三,科尔说,这85个机构,包括天主教会,马恩岛、冰岛和大不列颠议会 和70所大学,在张维迎先生那里则变成了“其中70个是大学,另外15个是宗教团 体”,并由此得出“非赢利性的——比如大学、宗教团体这样的组织,才能活得 更长”的结论。   第四,另外,张维迎先生说:“全世界最老的大学是意大利的波伦纳大学 (或译博洛尼亚大学),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了”,这个说法也不准确。博洛尼亚 大学何时创建,由于史料的缺乏,已无法精确考证,现在学界一般将它定为1088 年。因此,全世界最老的大学正确的表述应该是有900多年的历史。1988年9月18 日,来自世界各地366所大学的校长出席了在博洛尼亚大学举行的庆典,庆祝大 学诞生900周年,并签署了《欧洲大学宪章》。当时张维迎先生所在的北京大学, 王义遒副校长代表中国最古老而最有声望的大学,广东五邑大学魏佐海副校长代 表中国后起的大学分别在《欧洲大学宪章》上签字。(罗红波,1993:80-81) 不知为何张维迎先生不了解这一情况。   瑕疵与指正三   在讨论教员的选拔和晋升制度问题时,为了说明建立合理的制度对选拔优秀 教授的重要性,张维迎先生讲到了美国大学的Tenure制度:   “Tenure 制度一般被认为是用来保证学术自由的,它最初也确实和这个有 关——斯坦福大学的一位教授因为发表了校董事会成员不喜欢的言论而被开除了, 于是美国全国教授协会建立了Tenure制度。但它最重要的作用并不在此,而且 Tenure制度能否保证学术自由本身就很难讲。”(张维迎,2004:26-27)   美国的许多大学能在二十世纪崛起成为世界一流大学,是否可以归因于 Tenure制度,这个问题有待于深入研究,而且很可能是见仁见智的。但Tenure制 度与学校自治、学术自由相并列,被看成是美国现代高等教育管理的三块基石, (赵曙明,1992:91)三者之间存在着唇寒齿亡的内在联系,这是不争的事实。 张维迎先生的这番议论几乎和前面笔者已经分析过两段一样,主要毛病就是太随 心所欲。   张维迎先生的描述给人的印象是,似乎AAUP早就存在,由于斯坦福大学的一 位教授被开除了,因而导致全美教授协会(AAUP)去建立Tenure制度。现在, Tenure制度的最重要的作用已不是为了保障学术自由。这不完全符合事实。   也许,简单地回顾一下Tenure制度的历史,对我们理解Tenure制度是有帮助 的。1940年之前,美国的大学教师与一般的劳工一样,是可以被随意解雇的。导 致AAUP创立和Tenure制度建立的导火索是1900年斯坦福大学的罗斯(Edward A. Ross)教授事件。   爱德华·罗斯教授是斯坦福大学的一位经济学家,他观点较为激进,经常抨 击政府对修建西部铁路的中国劳工的排挤政策和资本家对铁路的垄断。他有一个 观点是:当时社会最主要的交通工具——铁路系统应当交给政府来管理,而不能 由私营企业来把持。罗斯的观点激怒了斯坦福大学校董会董事长斯坦福夫人(Mrs. Leland Stanford)。1900年罗斯教授被斯坦福大学董事会解雇。当时,斯坦福 大学有七位教授集体辞职以示抗议。   罗斯教授事件在美国高等教育界引起极大的反响,可以说,这一事件最终导 致了AAUP的创立和tenure制度的提出和推进。1915年1月,在杜威(John Dewey, 1859-1952)等人的倡议下,AAUP正式创立,杜威出任第一任主席。杜威指出: “AAUP是一个以民主方式由大学教授自愿组织起来的真正有代表性的教师团体” (孙有中,2002:51)成立大会上,AAUP提出了著名的《原则宣言》 (Declaration of Principles),规定AAUP的使命是:“提升学术自由,界定 高等教育的基本职业价值与标准,确保高等教育对公众利益的贡献。”宣言宣布 了学术自由的主要原则:教授作为教师和学者有权自由发表言论;除非不称职或 有道德缺陷,教师的职位必须得到保证;教授受处分前有申诉的权利。宣言特别 指出,“教授、副教授和所有讲师以上职位的专业人员任职10年以上者均应终身 聘用”(AAUP,1915)。1925年美国教育委员会(American Council on Education, ACE)召开会议,总结了过去十年的经验,并发布了《关于学术自由与终身教职 的会议声明》(Conference Statement on Academic Freedom and Tenure),分 别于1925年和1926年由美国学院和大学协会(Association of American Colleges and University)和AAUP签署认可。(AAUP,1926)1940年,两组织联 合发表了《关于学术自由与终身教职的原则声明》(Statement of principles on Academic Freedom and Tenure)——确立终身教职的纲领性文件,其目的是 “促进公众对学术自由与终身教职的谅解与支持,确保大学在实现两者的程序上 达成共识。” 声明指出:“终身教职是实现学术自由也即教学自由,研究自由 和对外活动自由这一目标的手段;由于其提供充份的经济安全,对有能力的人构 成职业吸引力”。声明解释:(1)每一次聘任都应该有明确的期限和条件,并 行成书面文件,由学校和教师一式两份分别持有;(2)聘任是从全职讲师或更 高学衔开始,试用期不超过7年,包括这段时间在任何大学的全职服务,如果教 师未被续聘应该至少提前一年通知;(3)在试用期内,教授享有与其他教师一 样的学术自由;(4)无论是续聘的终止还是免职,都要经过教师委员会和大学 董事会的考虑,当事人有知情权和申诉权,只要不是因为道德失检行为而被解职 的教师应该获得自解职通知后至少一年的薪水补偿;(5)由于财政危机引起的 解聘应该是确然真实的。(AAUP,1940)   可见,Tenure制度的建立,是美国几代学者经过长期不懈抗争赢得的,并非 像张维迎先生说的那样轻而易举,其宗旨也不是张维迎先生认为的那样,现在已 蜕变为主要是选拔优秀教授。Tenure制度的宗旨始终是为了确保教授的职业安全, 从而为学术自由提供安全环境。虽然,美国各大学或学院的Tenure制度具体做法 上有所不同,1990年代以来Tenure制度也备受争议,但是Tenure制度的基本宗旨 并未改变。张维迎先生为了为北大的教师聘用制度改革辩护,随意曲解Tenure制 度,这是不应该的。   二、有关中国文化方面的瑕疵与指正   瑕疵与指正四   从经济学的角度出发,张维迎先生认为,大学知识生产的特点是不易定价, 他举了下面的例子说明新知识不易定价的原因:   知识不容易定价的原因,是它的价值需要很长很长时间才能显露出来。比如 儒家思想,是春秋战国时候孔子创造的知识,到秦始皇的时候还觉得完全没有用, 而且反动,所以“焚书坑儒”,儒生被埋葬了,书也都烧了。一直到西汉之后, 大家才认识到儒家思想有价值,然后才复兴儒学树立了儒家的地位。(张维迎, 2004:13-14)   读了这段话,让人感到,张维迎先生一不小心,就暴露了对中国文化的无知 和幼稚,我们具体分析一下:   其一,所谓“春秋战国时候孔子”。稍有历史常识者都知道,春秋和战国是 我国历史上两个不同的时代。春秋时代一般指公元前770年至公元前470年,战国 时代一般指公元前475年至公元前221年。孔子(公元前551年—公元前479年)处 在春秋时代,孟子(约公元前371年—公元前289年)处在战国时代。把孔子说成 是春秋战国时候的人,显得不够严谨。   其二,关于“焚书坑儒”。“焚书坑儒”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大事件,虽 然不同时代对其有不同的评价,但发生的前因后果,司马迁的《史记》上就有清 楚的记载,为保持故事的原汁原味,笔者直接摘录几段:   秦始皇三十四年,始皇置酒咸阳宫,博士淳于越进言,要秦始皇效法古人, 分封弟子和功臣。“始皇下其议。丞相李斯曰:‘五帝不相复,三代不相袭,各 以治,非其相反,时变异也……今天下已定,法令出一,百姓当家则力农工,士 则学习法令辟禁。今诸生不师今而学古,以非当世,惑乱黔首……如此弗禁,则 主势降乎上,党与成乎下,禁之便。臣请史官非秦记皆烧之,非博士官所职,天 下敢有藏《诗》、《书》、百家语者,悉诣守、尉杂烧之。有敢语《诗》、《书》 者弃市,以古非今者族,吏见知不举者与同罪。令下三十日不烧,黥为城旦。所 不去者,医药、卜筮、种树之书。若欲有学法令,以吏为师。’”秦始皇采纳了 李斯的焚书建议。   秦始皇为求长生不老,用方士寻找长生不老的仙药,后方士侯生、卢生逃跑, “始皇闻亡,乃大怒曰:‘吾前收天下书不用者尽去,悉召文学方术士甚众,欲 以兴太平,方士欲练以求奇药,今闻韩众去不报,徐市等费以巨万计,终不得药, 徒奸利相告日闻。卢生等吾尊赐之甚厚,今诽谤我,以重吾不德也。诸生在咸阳 者,吾使人廉问,或为妖言以乱黔首。’于是使御史悉案问诸生,诸生传相告引, 乃自徐犯禁者四百六十馀人,皆坑之咸阳,使天下知之,以惩后。”(《史记· 秦始皇本纪》)   因此,“焚书”之目的是为了剿灭异端,钳制士人之思想,以巩固专制统治, 这与西汉“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有异曲同工之妙。“坑儒”则是嗜杀成性的秦 始皇采用的杀鸡儆猴之策略,目的同样是为了巩固专制统治。“焚书坑儒”并非 张维迎先生说的那样,是因为秦始皇觉得孔子的思想完全没有用,而且反动,所 以“焚书坑儒”。   其三,“一直到西汉之后,大家才认识到儒家思想有价值,然后才复兴儒学 树立了儒家的地位。”这段话中,如果把“大家才认识到……”中的“大家”替 换为“统治者”,那么,这种说法也算马马虎虎。   西汉初期,朝廷采取以刑名、黄老渗杂施行的“杂霸政策”。到文帝、景帝 之世,刑名法术和黄老之学,更为朝廷所重视,成为主流思想。(《史记·儒林 列传》)及至汉武帝即位之后,采纳了董仲舒建议:“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 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于是,罢黜百家,表章六经,孔教定于一尊, (《汉书·武帝本记》)开此后两千多年奉儒学为正统之先河。故无论反孔还是 尊孔,专制统治的本质是一致的,简单地讲反孔是因为人们看不到孔子学说的价 值,尊孔是因为大家认识了孔子思想的价值,这种观点过于肤浅。   瑕疵与指正五   在与《21世纪经济导报》记者赵晓谈到北大教师聘用制度改革的法理依据时, 张维迎认为,“法律是对过去经验的总结,是社会正常的行为规范,但不是对未 来变革的指导,指导变革的总是一些新的理念,新的思想,并以此突破现状,更 好地适应现实需求,然后再通过法律的变更把变革肯定下来。所谓发展与改革的 关系,其实永远是这样一种在法律稳定与改革之间的互动。”于是,赵晓与张维 迎先生有了以下的对话:   “赵晓:但是共产党闹革命,总体上得到大多数人的支持,显然是有更深层 的合法性。   张维迎:其实,古代儒家强调“天命”,就是这个意思。顺乎自然、天命就 是强调人性,强调民众的利益,以此去衡量你这个政权是不是还具有合法性。你 不能说因为你的皇权是继承来的,你就有合法性。继承来的权力只有低层次上的 合法性,但要是当政者不能为民众办事,就失去了合法性。所以孟子讲,君主干 了坏事怎么办?规劝,劝了三次他不听,就把他推翻了。这就是合宪性 (Legitimacy)的概念。”(张维迎,2004:109)   首先,所谓“古代儒家强调天命”问题。不知张维迎先生的“古代儒家”是 指先秦儒家,还是指西汉之后的儒家?从这段话的后半部分提到孟子这点看,张 维迎先生这里指的似乎是先秦儒家。   失之毫厘,谬以千里。   第一,的确,早在殷商时代,就有所谓的“君权神授”的观念。统治者竭力 让芸芸众生奉天信神,一切听从天命安排。这种观念在西汉以后也确实被历代帝 王们不断地 “发扬光大”。历代帝王及其御用思想家假借天命把专制统治秩序 神圣化、绝对化。孔子和孟子则不然,他们一反传统,把思想意识的重心千方百 计地引向轻天命重人事的轨道,否定了天的绝对权威,对鬼神持一种“存而不论” 或“敬而远之”的态度,所以,“子不语:怪,力,乱,神。”(《论语·述 而》)“夫子之文章,可得而闻也;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 (《论语·公冶长》)孔子告诫学生:“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未知生,焉 知死”(《论语·先进》)。“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论 语·雍也》)并且,通过“敬而远之”的手段,巧妙地否定了天的绝对权威以后, 在处理君臣关系上,孔孟强调了一种有条件的命令与服从关系,例如,“定公问 曰:‘君使臣,臣事君,如之何?’孔子对曰:‘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 (《论语?八佾》)换言之,君使臣不以礼,臣事君可以不忠。孟子更直截了当: “孟子告齐宣王曰:‘君之视臣如手足,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 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孟子?离娄章句下》) 这与后儒无条件的“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式的愚忠完全不同。   第二,在孔子和孟子那里,“天”一般有三层含义:一是自然之天,如“子 曰:‘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论语·阳货》), 又如“天油然作云,沛然下雨,则苗浡然兴之矣。”(《孟子·梁惠王上》); 二是命运主宰之天,如“死生由命,富贵在天。”(《论语·颜渊》)又如“若 夫成功,则天也。”(《孟子·梁惠王下》);三是道德义理之天,如“子曰: ‘不然。获罪于天,无所祷也。’”(《论语·八佾》)“仁,天之尊爵也。” (《孟子·公孙丑上》)从第二层含义上看,孔子和孟子不否定人的生死贵贱是 受人力之外的天控制,但他们更强调人的努力,主张不管命运如何,决不可以放 弃自己的信念,倡导“知其不可而为之。”(《论语·宪问》)所以,“人能弘 道,非道弘人。”(《论语·卫灵公》)“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孟子·公孙丑下》)这种“尽人事而待天命”思想,与道家竭力宣扬道的至 上性和不可抗拒性是不同的,也与后儒的“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 思想完全不同。   张维迎先生认为,“古代儒家强调天命”,是对孔孟的一种误读。开句玩笑, 可能是,张维迎先生“奉天承运,皇帝诏曰”之类的古装电视剧看得太多了,把 后来的帝王专制思想当作了先秦儒家思想。   其次,所谓“孟子讲,君主干了坏事怎么办?规劝,劝了三次他不听,就把 他推翻了”。这样的说法,虽非空穴来风,但与原意已相去甚远,我们看一看 《孟子》中的记载:   “齐宣王问卿。孟子曰:‘王何卿之问也?’   王曰:‘卿不同乎?’   曰:‘不同:有贵戚之卿,有异姓之卿。’   王曰:‘请问贵戚之卿?’   曰:‘君有大过则谏;反复之而不听,则易位。’   王勃然变乎色。   曰:‘王勿异也。王问臣,臣不敢不以正对。’   王色定,然后请问异姓之卿。   曰:‘君有过,反复之不听,则去。’”(《孟子·万章章句下》)   看来,张维迎先生的演义工夫不错。   再次,所谓“合宪性”问题。“合宪性”纯粹是一个西方宪政民主政治的概 念,与孟子“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想是有区别的。   宪政民主制度的核心理念源自洛克和卢梭的思想,即所谓“政府的权威只能 建立在被统治者拥护的基础之上。”卢梭在《社会契约论》中作过简单明了的阐 述:全部统治应以被统治者的认可为基础。除非法律是本自于其成员的意志,否 则沒有一种政体可以被视为是具有正当性的政体;公民只有为了更高的自由的缘 故,才有资格放弃天赋的自由(natural liberty);人们基于公理(right)所建立 的政治试金石是法律——民主的意志及人民主权。“政府就是臣民和主权者之间 所建立的一个中间体,它负责执行法律并维持社会的以及政治的自由。”(俞可 平,2001:155)因此,潘恩(Thomas Paine,1737-1809)认为,“政府不是任 何人或任何一群人为了谋利就有权利去开设或经营的店铺,而完全是一种信托, 人们给它这种信托,也可以随时收回。”(俞可平,2001:185)“宪法是一种 先于政府的东西,而政府只是宪法的产物。”(俞可平,2001:179)“宪法归 一国国民所有,而不是执政者所有。” (俞可平,2001:185)这大概就是所谓 的“合宪性”。我的理解是否正确,希望政治学者给予指正。   先秦儒家虽然主张“民贵君轻”,强调得民心者得天下,所谓“得天下有道: 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得其心有道:所欲与之 聚之,所恶勿施,尔也。”(《孟子·离娄上》)孔孟的政治理想是 “内圣外 王”,他们认为,一个人只要成为具有高尚仁德的圣人,就能承担起“为天地立 性、为生民请命、为万世开太平”的使命,这样的人是施行仁政,泽被天下,恩 加四海,使百姓安居乐业的救世主。如何才能成为圣人,关键是修身:“格物而 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 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大 学》)所以,“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孟子·离娄 上》)先秦儒家把社会理想寄托于统治者的道德完善之上。可惜,这种“惟仁者 宜在高位”的主张,后来被偷换成为“在高位才是仁者” ,这成为维护专制统 治的绝佳借口,“把自己等同于普通老百姓”则是当权者最严厉的自我谴责。   可见,先秦儒家的政治学说与西方宪政民主政治学说,无论出发点,还是归 宿,没有共同之处,张先生硬把它们扯在一起,实在让人觉得有点滑稽。   三、结束语   也许,有人会认为,张维迎先生大作中的差错是微不足道的,上述指正纯粹 是无事生非,多此一举,但笔者认为,张维迎先生作为一位著名大学的一流教授, 这种引证混乱、常识性错误迭出和文史基本知识缺乏,反映出的问题是相当严重 的:   首先,笔者非常赞同张维迎先生的观点:“应该说,我们国内整个学术界比 较混乱,究竟什么是优秀,什么是不优秀,没有一个标准。” (张维迎,2004: 147)“我的判断是,中国的商学院不缺乏“教书匠”,缺乏的是什么?缺乏的 是真正有水平的、受过严格的科学研究训练的学者,真正的学者。”(张维迎, 2004:144)“申请来光华当教员的人,必须拿出他的研究成果,他到学校要演 讲他的某一篇论文,我们从这里看他的研究是不是符合学术规范,他的学术贡献 在什么地方。”(张维迎,2004:145)可见,学术规范是学术界的底线,笔者 不太了解张维迎先生在经济学研究中的学术规范情况,但正是在反复强调学术规 范的《大学的逻辑》中,笔者实在无法找到张先生受过严格学术规范训练的痕迹。 这不能不让人担忧。   其次,在以文史见长的北大,由张维迎先生这样缺乏文史基本知识的学者来 主持改革,这更让人担忧。   最后,也许是最让人担忧的是,文史知识是民族文化的核心,如果连著名大 学的一流教授也对基本的文史知识知之甚少,那么谁来传承中华文化?杨叔子先 生指出: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没有现代科学,没有先进技术,一打就 垮;而如果没有优秀的历史传统,没有民族人文精神,不打自垮”。(杨叔子, 2002)当维系56个民族的中华文化慢慢地衰落下去的时候,中华民族作为一个整 体,还能长久地存在下去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吗?   参考文献   黄福涛主编(2003):《外国高等教育史》,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罗红波编著(1993):《博洛尼亚大学》,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   孙有中(2002):《美国精神的象征——杜威社会思想研究》,上海:上海 人民出版社。   杨叔子(2002):《大学人文教育的意义》,《羊城晚报》,12月29日。   俞可平主编(2001):《西方政治学名著提要》,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   张维迎(2004):《大学的逻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赵曙明(1992):《美国高等教育管理研究》,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   《论语》   《孟子》   《大学》   《史记》   《汉书》   [德]威廉·冯·洪堡著,陈洪捷译(1987):《论柏林高等学术机构的内部 和外部组织》,载《高等教育论坛》,第1期。   [英]约翰·亨利·纽曼著、高师宁等译(2003):《大学的理念》,贵阳: 贵州人民出版社。   [美]Clark Kerr著、陈学飞译(1993):《大学的功用》,南昌:江西教育 出版社。   Harry R. Lewis(1997).The Mission of Harvard College.   http://www.harvard.edu/siteguide/faqs/faq110.html   AAUP(1915). Declaration of Principles http://www.aaup.org/aboutaaup/description.htm   AAUP(1926). Conference Statement on Academic Freedom and Tenure .http://www.aaup.org/aboutaaup/description.htm   AAUP(1940).Statement of principles on Academic Freedom and Tenure. http://www.aaup.org/statements/redbook/1940stat.htm (XYS20050117) ◇◇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xys.3322.org)(xys.freedns.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