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xys.3322.org)(xys.freedns.us)◇◇ “自行车比汽车更污染”背后的圈子 作者:青山 “中国城市环境污染不是由汽车造成的,而是由自行车造成的”。不要以为 这是笑谈,这是国内一家搞环境研究的权威机构,经过一番科学调查与研究后, 得出的一个“科学”结论。(据1月27日《中国青年报》) 自行车比汽车更污染环境,谁信?毋庸置疑,这是根本不值一驳的谬论。那 些研究者自己都难相信的论断,为何会出笼?都是学术圈子里的关系闹的!在1 月26日召开的首都科教界“培育学术生态,净化学术环境”座谈会上,清华大学 科技与社会研究中心王浦生道出了其中奥妙。原来,这次环境研究课题是由一家 汽车公司赞助的,科研单位既然得到了人家大笔资助,当然要得出一个让出资方 满意的结论。 显而易见,科学研究的“真实性”,在金钱铸成的研究者与企业之间互利互 惠的圈子面前,不堪一击。其实,类似的圈子还有很多,比如那些经济学家、股 评家们与上市企业之间,形成沆瀣一气的圈子;还有一些因血缘关系、师生关系 而形成的自然利益圈子;还有通过公关等手段建立起来的上下级圈子等。 如此深奥的圈子,让不少专家学者不敢说实话,从而形成了劣币驱逐良币效 应。以敢说真话著称的中国科学院院士何祚庥就坦言,说真话的结果,就是各个 单位做项目评审时,担心你的真话影响到人家的利益分配,所以就不请你。 不仅如此,功利十足的圈子,还让腐败大行其道。庞大的科技资源审批权力, 集中在个别部门,再加上缺乏有效监督制约机制,科技工作人员跑项目、要项目 时,红包开路就成了一条捷径。据何祚庥了解,“进贡”问题十几年前就出现了, 拿到项目的人一定要返还一部分钱给审批项目的人。这已经不是秘密了。你来我 往,自然而然就形成了新的圈子。 学术圈内的这些关系圈,把好多专家学者“圈”得晕头转向。“圈”出的谬 论,也常常会误导政府决策,误导公众,破坏社会经济正常秩序。对此,那些有 良知的科学家、院士焦虑万分,问题到了非解决不可的时候,而仅靠自律和良知 远远不行,必须在体制创新与机制转换上有新的突破。 (XYS20050304) ◇◇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xys.3322.org)(xys.freedns.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