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xys.3322.org)(xys.xlogit.com)◇◇   引进教授   力搏   1958年大跃进时代,中国出现了水稻亩产万斤的竞赛高潮,把十几亩,几十 亩快成熟的水稻秧,连土带泥挖出来,堆到一亩田里,加水,加肥,加鼓风机日 夜吹(否则中间就烂了),密不透风的稻穗上坐几个小孩,为的是照相,放卫星, 大跃进。历史证明了,这是短期行为。后人看来,真是滑稽,中国人怎么那么傻, 连这也看不出来。可当时就有人信,信的人还不少。   教育涉及全民族的素质提高,福及子孙,是一个长期见效的事业。一个学校 的质量高低,特别是毕业学生的德智体的水平高低,是由很多因素决定的,不但 包括校内的因素,也包括校外,国外以至社会因素。   国内高校学术水平与国际水平有差距,有的专业差距还很大,原因是多方面 的。历史的原因之外,人是主要的原因。请问各位大学校长,系主任,每年成绩 最优秀的学生们在那里?请统计一下各专业国际公认的一流专业期刊,中文名字 的作者,所在单位是那里?优秀人才的流失,才是国家范围内,在教育,科研方 面的最值得担忧的并有长期后效的因素。   各大学间教授,学者的相互交流,对学术的发展和防止近亲传教,无疑是有 益并且应当鼓励和妥善安排的。例如美国的很多大学, 有大约七年一次的休假 制度(Sabbatical Leave),教授可以利用这一年,或几个月,申请到其他有关大 学访问教学或科研。这当然也方便学校约请安排其他学校的学者到本校交流。休 假期间,原校可以给部分薪水,也有不给的或全给的,接收方有给部分薪水的, 也有不给的,情况因人而异,因校而异,因课题而异,没有攀比性。但有一点是 公通的,那就是很少能有人把这个休假当作取得额外高收入的机会。更大吸引力 来源于这类交流在学术上对双方带来的提高的长期效果。   然而,没有一个学校能指望,通过短期内大规模引进国际顶尖学者,能本质 上提高教学科研队伍的水平,并起长期效果的。当然,他(她)在此期间,发表 的论文能冠以本校的大名,能教一两门课,带一段研究生,但走了呢,茶慢慢就 凉了。特别是大规模,高待遇,大量引进,年年如此,经济上支持得了么?不能 持续,这种做法就又是一个短期的行为。正如对一个身体虚弱(对有些地区,这 个比喻也许不恰当)的人下猛药一样,效果只是临时的,不是不治病,而是,治 标不治本,这个药不治这个病。   看到北大几年内引进近百位海外教授,真是历史上的大手笔,也不知道,北 大是否有相当数量的教授出访,以腾出教学办公室。很担心,这个好事长不了。 很想知道,这种事,除了中国人之外,还有那国人干(阿拉伯酉长国除外,人家 钱多,义务教育到博士 )。   看到邱先生批评北大,我看人家是好心,怕把这钱花冒了,替咱们心疼。要 不然,你大爷有钱愿意造,谁在乎! (XYS20060810) ◇◇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xys.3322.org)(xys.xlogi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