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xys.3322.org)(xys.xlogit.com)◇◇   田刚的长江讲座身份:资料及考证   作者:司马米鼠10/09/2006   [韦钰博客论长江学者的工作时间]   原教育部副部部长韦钰(1940-)是“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的主管者,她也 是由七人组成的专家评审委员会(负责长江学者评议)的领导者。韦钰于1993年 至2003年担任教育部副部长(1993年至1998年3月韦钰职称是国家教委副主任, 因为1998年3月起国家教委改名为教育部,故从1998年至2003年她变成教育部副 部长)。   2006年9月12日韦钰发表“(‘长江学者’问题)和大家商议”一文(原文见 韦钰博客http://blog.ci123.com/weiyu/entry/41257#a75899,原标题“和大家 商议”;2006年9月18日新语丝转载并冠以现标题, http://www.xys.org/xys/ebooks/others/science/dajia7/beida142.txt)。   该文说:“我曾主管过‘长江学者计划’。在‘长江学者’的评选标准中, 关于工作时间规定得很明确。因为是先设岗位,然后聘任,所以要求‘长江特聘 教授’一年要到岗工作九个月;‘长江讲座教授’需要到岗工作三个月左右。应 聘者是自己申请的,需要在保证履约书上亲笔签字,接受的学校也要签字保证材 料的真实性。教育部在看到这两方面的应允后,才会正式批准申请人成为‘长江 学者’。” 该文又说:“ 极个别的‘长江学者’没能履行应允的工作时间,是 谁的责任说清楚,该退就退了,这应该不是复杂的事(如果有关规定没有修改的 话)。”   2006年9月12日韦钰在她的博客发表“(‘长江学者’问题)和大家商议” 一文后,2006年9月20日有网友中顽童提问:“请教韦老师。这关于 ‘长江学者 计划’。在‘长江学者’的评选标准中,关于工作时间规定得很明确。因为是先 设岗位,然后聘任,所以要求‘长江特聘教授’一年要到岗工作九个月;‘长江 讲座教授’需要到岗工作三个月左右。一说的条文在计划的一开始就有的还是后 来修改过的?计划的一开始有没 特聘和讲座的区别?” (也见 http://blog.ci123.com/weiyu/entry/41257#a75899)   所以韦钰于2006年9月26日回答:“中顽童先生,在长江学者计划的一开始 是没有考虑讲座教授的,因为李嘉诚先生的原意是希望支持在中国本土上工作的 学者。我记得好像是第二年评议时,杨振宁先生提出有少数学者,的确水平很高, 在国外影响很大,一时不可能回来,能否设工作三个月的讲座教授。长江学者终 评会议的各位委员经过认真研究,也征得李嘉诚基金会的同意,增设了长江讲座 教授的项目。但是,大家认为名额要严格控制,当选的应该是水平的确高的,因 为只有九个月回来工作的学者才需要工资方面的支持。当时决定把第一次已经评 出的四位教授从特聘教授转为讲座教授。其中有田刚教授。这四位教授是委员们 投票决定的。”   其后在2006年10月3日有网友秋实继续提问:“请教一下韦教授,您在前面 答复中顽童时提到田刚等4名教授是在第二次评长江学者时转为讲座教授的,那 么在第一次他们评上长江学者时是否就被教育部特批不用全职回来9个月以上? 如果有这种协议的话,是否也得到也征得李嘉诚基金会的同意?谢谢!” (也 见http://blog.ci123.com/weiyu/entry/41257#a75899)   2006年10月4日,有网友炎阳在新语丝论坛说:“近日在网上读到前教育部 副部长韦珏在她的BLOG就此事的回忆。据她说,在第一批长江特聘教授聘任后, 杨振宁提出,有些海外学者无法满足回国9个月的要求,可设立‘特聘讲座教授’ 只需回国3个月。韦说教育部接受了这个建议,设立了‘特聘讲座教授’位置, 并‘特批’田刚等4人从特聘教授转为特聘讲座教授。” (http://www.xys.org/forum/db/1/159/203.html)   [从韦钰博客探讨田刚究竟何时从特聘转讲座?]   首先,为了能够准确了解韦钰9月26日回答中的“好像是第二年评议时”及 “当时决定把第一次已经评出的四位教授从特聘教授转为讲座教授”的具体时间, 有必要先向读者简介一下专家评审委员会的成员及活动情况。   负责长江学者评议的是由7人组成的专家评审委员会,此7人是:韦钰(教育 部副部长),杨振宁(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吴瑞(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海外评审委员),朱光亚(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解放军总装备部 科技委主任),张存浩(中国科学院院士,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主任),孙 枢(中国科学院院士,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副主任),罗慧芳(长江(实业) 及李嘉诚基金会代表)。(参http://www.cksp.edu.cn/gb/sub1_list.htm)   根据官方网页公布的长江学者奖励计划大事记 (http://www.cksp.edu.cn/gb/xuanchuance/fulu_dashiji.htm),可知:   1)1998年8月10日,正式聘请杨振宁、朱光亚等国内外知名专家担任“长江 学者奖励计划”专家评审委员会委员。   2)1999年2月24,25日,在北京长城饭店举行了“长江学者奖励计划”专家 评审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审定了首批特聘教授人选、首届“长江学者成就奖”人 选及设置第二批特聘教授岗位的学科。   3)1999年10月5,6日,在北京长城饭店举行了“长江学者奖励计划”专家 评审委员会第二次会议,审定了第二批特聘教授人选及设置第三批特聘教授岗位 的学科。根据专家评审委员会意见,确定在特聘教授岗位制度框架内实施讲座教 授岗位制度。   4)2000年7月12至14日,在北京长城饭店举行了“长江学者奖励计划”专家 评审委员会第三次会议,审定了第三批特聘教授、讲座教授候选人、第二届“长 江学者成就奖”候选人及设置第四批特聘教授岗位的学科。   5)2001年6月27至29日,在北京长城饭店举行了“长江学者奖励计划”专家 评审委员会第四次会议,审定了第四批特聘教授、讲座教授候选人及第三届“长 江学者成就奖”候选人。   综合上引资料,可推测1999年10月5日及6日在北京长城饭店举行专家评审委 员会第二次会议之时,杨振宁提议设立工作三个月的讲座教授,而评审委员们决 定特聘教授须每年至少在国内工作9个月。所以此会议决定把1999年2月24日及25 日原已审定的4名特聘教授,皆改为讲座教授。换句话说,专家评审委员会于 1999年 10月就已决定田刚的身份是长江学者讲座教授,而不再是特聘教授。问 题是:田刚已在1999年3月签了合同,北京大学何时更换此合同?又何时将新合 同副本送到教育部备案?   笔者根据在官方网页找到的“第一批特聘教授上岗工作情况” (http://www.cksp.edu.cn/gb/datasearch/sub2_datasearch_sgqk_1.htm), 得知共有6名特聘教授(注意不是韦钰所说的4名)在岗时间保证每年不少于4个 月:田刚,夏志宏,邓兴旺(以上北大,上岗时间皆1999年3月24日),李骏 (复旦,上岗时间1999年6月1日),倪军(上海交大,上岗时间1999年3月20 日),林芳华(浙大,上岗时间1999年6月1日)。此网页下方有一行说明:“注: 其中上岗日期及在岗时间保证根据特聘教授合同确定”。故据此知田刚于1999年 3月24日初受聘为特聘教授时,在其特聘教授合同上保证他每年会在国内工作至 少4个月。可是此网页的制作时间不详,也许作于2000年9月21日第三批特聘教授 正式上岗之后(?待查)。   附注:在官方网页上想找到有关长江学者上岗工作情况并不太容易。笔者从 长江学者主页(http://www.cksp.edu.cn/index1.htm),点击此页下方“更多 内容”一项,而进入主页第二页(http://www.cksp.edu.cn/index2.htm)。再 从此(第二页)下部点击新增的特聘教授上岗工作情况,方才找到“第一批特聘 教授上岗工作情况” 的网页 (http://www.cksp.edu.cn/gb/datasearch/sub2_datasearch_sgqk_1.htm)。 此网页上方可连到第二批及第三批特聘教授上岗工作情况的网页。然而第四批及 其后的特聘教授上岗工作情况的网页,笔者尚未找到。笔者也还未找到报告各批 讲座教授上岗工作情况的网页。   [田刚之特聘是否有特批?]   笔者在长江学者官方网页找到以下几种可能与“教育部特批”有关的资料。   其一,据1998年11月13日官方网页发布的“关于第一批特聘教授招聘工作有 关事项的通知(教人司[1998]64号)”公文,其第三款明文规定:“招聘的特聘 教授无论原来是在海外工作还是在国内工作,一旦受聘特聘教授岗位,原则上都 应全身心投入特聘教授岗位工作,全面履行岗位职责。少数不能保证全日制在国 内特聘教授岗位上工作的海外杰出学者,其主要精力也必须放在全面履行特聘教 授岗位职责上。对工作时间、精力上不能保证全面履行特聘教授岗位职责的学者, 有关学校应按客座教授或兼职教授聘任。” (http://www.cksp.edu.cn/gb/literate/sub_literate_2.htm)   其二,1999年3月10日教育部发布的新闻稿(按:此署期系据 http://www.cksp.edu.cn/gb/sub1_news.htm所载),有不具名的教育部新闻记 者报导:“‘长江学者奖励计划’ 专家评审委员会会议于近日在京召开,杨振 宁、朱光亚等国内外著名学者作为评审专家出席了会议,审定第一批特聘教授人 选、首届‘长江学者成就奖’人选以及设置第二批特聘教授岗位的学科。”又特 别指出:“评审过程中专家一致认为,应聘特聘教授人员受聘期间原则上均应保 证全时工作,全面履行岗位职责,领导本学科在其前沿领域赶超或者保持国际先 进水平。对少数目前在海外工作且在国际上本学科领域有重大影响的知名学者, 经‘长江学者奖励计划’专家评审委员会同意,可作为特殊情况考虑,但须保证 每年在国内特聘教授岗位工作的最短时间不得少于4个月,并完成规定的特聘教 授岗位目标和工作任务。” (http://www.cksp.edu.cn/gb/news/sub_news_4.htm)   其三,1999年6月9日(此署期见 http://www.cksp.edu.cn/gb/sub1_literate.htm)官方网页发布的“关于实施 特聘教授岗位制度若干问题的意见”,其第二款“关于特聘教授在岗工作时间问 题”明文提出:“根据《高等学校特聘教授岗位制度实施办法(试行)》的规定, 特聘教授聘期内原则上均应保证全时工作,全面履行岗位职责,领导本学科在其 前沿领域赶超或者保持国际先进水平。对少数目前在海外工作且在国际上本学科 领域有重大影响的知名学者,经“长江学者奖励计划”专家评审委员会同意,可 作为特殊情况考虑。但其每年在国内特聘教授岗位工作的最短时间不得少于9个 月,并须保证完成规定的特聘教授岗位目标和工作任务。”其第三款“关于特聘 教授聘任合同问题”明文提出:“聘任合同和聘书副本须按规定时间报送教育部 长江办备案。” (http://www.cksp.edu.cn/gb/literate/sub_literate_3.htm)   其四,1999年10月5及6日,在北京长城饭店举行了“长江学者奖励计划”专 家评审委员会第二次会议,审定了第二批特聘教授人选及设置第三批特聘教授岗 位的学科。根据专家评审委员会意见,确定在特聘教授岗位制度框架内实施讲座 教授岗位制度。(http://www.cksp.edu.cn/gb/xuanchuance/fulu_dashiji.htm)   其五,1999年12月9日(此署期据 http://www.cksp.edu.cn/gb/sub1_literate.htm; http://www.cksp.edu.cn/gb/xuanchuance/fulu_dashiji.htm)官方网页颁布的 “‘长江学者奖励计划’讲座教授岗位制度实施办法(试行)”第四条“讲座教 授的招聘条件”包括:“每年能在国内讲座教授岗位上工作3个月以上,特殊情 况下至少不得少于2个月。” (http://www.cksp.edu.cn/gb/literate/sub_literate_9.htm)   其六,到了2000年2月3日,官方网页发布“关于‘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第二 批特聘教授、讲座教授正式上岗的通知”,指出:“‘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第二 批特聘教授招聘工作顺利结束,49所高等学校聘任了117位特聘教授、10位讲座 教授(名单附后),并签订了聘任合同。” (http://www.cksp.edu.cn/gb/literate/sub_literate_11.htm)   其七,2000年2月4日(署期据http://www.cksp.edu.cn/gb/sub1_news.htm) 官方网页发布新闻:“‘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第二批特聘教授受聘上岗,在特聘 教授制度框架内讲座教授岗位制度同时实施” 未具名的记者也说:“记者同时 还了解到,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制度框架内,讲座教授岗位制度近 日也正式实施。讲座教授制度是对于特聘教授推荐人选中部分时间回国工作者实 行的岗位制度。讲座教授根据国家学科发展需要,在批准设置特聘教授岗位的学 科设置,实行聘任制。”“每年能在国内讲座教授岗位上工作3个月以上,特殊 情况下不少于2个月。”(http://www.cksp.edu.cn/gb/news/sub_news_6.htm)   综合前述,假定1999年3月10日教育部新闻稿(记者未署名)所报确实,则 可知1999年2月24及25日,韦钰所领导的专家评审委员会召开第一次会议,审定 首批特聘教授人选之时,似特别批准让(即“特批”)4名(注意不是6名)特聘 教授“每年在国内特聘教授岗位工作的最短时间不得少于4个月”。   但是事隔三月多,在1999年6月9日教育部就决定,特聘教授每年最少当工作 9个月,而非4个月。所以在1999年10月专家评审委员会第二次会议时,便正式设 置了讲座教授,且把4名(注意不是6名)稍早已允许工作4个月的特聘教授一律 改为讲座教授。   换句话说,田刚从1999年3月至1999年10月的身份应是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保证每年至少工作4个月)。   据韦钰,可知从1999年10月起田刚身份应已是长江学者讲座教授。田刚的讲 座教授新合同,其签订时间起码当不晚于2000年2月当第二批长江学者签订聘任 合同之时。然而,笔者迄今还未能找到有关首批特聘教授转任讲座教授的正式公 告文件,更未见有网页刊载田刚由特聘转讲座之合同,如有知者望能见告。   [官方公开资料是否明言田刚由特聘转讲座的具体时间?或有意含混田刚身 份?]   官方网页所发布之2000年10月12日新闻“‘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田 刚受到江泽民主席的亲切会见”,可知田刚在2000年10月12日的公开身份似还是 特聘教授,而非讲座教授。 (http://www.cksp.edu.cn/gb/news/sub_news_11.htm)   官方网页所发布之教育部部长陈至立于2000年9月21日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 "第三批特聘教授、讲座教授受聘暨第二届"长江学者成就奖"颁奖典礼上的讲话 (标题“加快高层次创造性人才队伍建设”)中也提到:“目前共有114所高等 学校的689个学科分四批获准设置特聘教授岗位,有64所高等学校的273个学科聘 任了287位特聘教授、20位讲座教授。” (http://www.cksp.edu.cn/gb/news/sub_news_10.htm)看来陈至立于2000年9 月21日也还是依照旧资料,把田刚当作特聘教授。   可注意者,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官方网页所转载之中国教育报2000年10 月31日记者焦新报导的“‘长江学者奖励计划’取得重要进展,教育部采取措施 加强特聘教授的聘后管理和监督检查工作”一文,则指出:“目前已招聘了三批 特聘教授、讲座教授,共有64所高等学校的273个学科聘任了281位特聘教授、26 位讲座教授。”(http://www.cksp.edu.cn/gb/news/sub_news_12.htm; http://www.cksp.edu.cn/gb/xuanchuance/xinwen11.htm)   此外,神州学人2001年4期第4页常江所撰“创新机制,延揽人才:教育部长 江学者奖励计划综述”文中说:前三批共“聘任了281位特聘教授,26位讲座教 授”。同期神州学人(2001年4期)第46页叙述“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的进展情 况同样指出:前三批共“聘任了281位特聘教授,26位讲座教授”   故综合上述资料,可知在2000年9月至10月间,官方的长江学者统计数量有 所变动,特聘忽少了6名,而讲座忽增多6名。   新语丝论坛于2006年9月19日刊载了教育部的一至五批讲座教授名单 (http://www.xys.org/forum/db/1/150/149.html; http://www.cksp.edu.cn/gb/datasearch/sub2_datasearch_jz1_5.htm),其网 页制作日期待查,然而据此名单可知,从特聘转为讲座教授的是本来保证在岗时 间不少于4个月的有6名,此6名(注意不是4名)首批长江学者的名单如下:   1)田刚(北京大学 基础数学)   2)夏志宏 (北京大学 基础数学)   3)邓兴旺 (北京大学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4)李骏 (复旦大学 基础数学)   5)倪军 (上海交通大学 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   6)林芳华 (浙江大学 基础数学)   故综合上述资料,可推测以上6名首批特聘教授(包括田刚在内)转为首批 讲座教授的具体时间,似是2000年10月12日至10月31日之间。换句话说,据官方 公开的统计资料来间接推论,可知起码田刚从2000年11月起,身份应已不再是特 聘教授,而是讲座教授。   问题是, 2002年的媒体还继续公开宣传田刚是特聘教授,而且刊载于长江 学者官方网页。   例如官方网页所转载之2002年2月21日人民日报海外版发表记者傅振国报导 的“孔雀东归,蓓蕾满枝:‘长江学者奖励计划’实施三年综述”,也说:“特 聘教授骄人的成绩,得到学术界认可,6位特聘教授进入了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 程院。他们是华中农业大学张启发、北京大学田刚、北京师范大学李小文、厦门 大学郑兰荪、中南大学(原湖南医科大学)夏家辉、第四军医大学樊代明。” (http://www.cksp.edu.cn/gb/xuanchuance/xinwen12.htm)   又例如官方网页所发布之2002年3月7日新闻“‘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 授取得突出成果,4位特聘教授当选为两院院士”,指出:“2001年,北京大学 特聘教授田刚、北京师范大学特聘教授李小文、厦门大学特聘教授郑兰荪当选为 中国科学院院士,第四军医大学特聘教授樊代明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http://www.cksp.edu.cn/gb/news/sub_news_18.htm;此署期据 http://www.cksp.edu.cn/gb/sub1_news.htm)   可知媒体2002年还把已经不是特聘教授的田刚称作特聘教授,故混肴了群众 对田刚身份的认知。而且新闻还强调田刚以特聘教授身份被评选为院士。   要等到田刚的特聘教授身份受到严重质疑之后,2005年12月10日在北京大学 的正式网页才发布了“北大学术人物系列:田刚”一文,声明:“1999年,田刚 作为北京大学推荐的海外著名学者,受聘为国家教育部首批长江学者。当时长江 学者奖励计划中尚未设立讲座教授,教育部特别批准田刚每年在国内工作四个月。 国家设立讲座教授后,田刚即从特聘教授转为讲座讲授。” (http://pkunews.pku.edu.cn/newsshow.aspx?id=104076)   问题是,北大并未向群众明言长江讲座教授设立于何时?吾人但知教育部 “关于‘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第二批特聘教授、讲座教授正式上岗的通知”发布 于2000年2月3日 (http://www.cksp.edu.cn/gb/literate/sub_literate_11.htm)。而这批讲座 教授的颁发聘书仪式是在2000年3月21日举行。故推测上述北大声明表示田刚转 为长江讲座可能从2000年3月21日起。   2006年9月20日北京大学又发表了另一份官方声明 “北京大学数学科学学院 的几点说明”。此第二声明指出:“1999年,田刚应聘成为首届长江学者奖励计 划的长江学者。由于当时长江学者奖励计划中只有特聘教授,教育部特别批准他 的合同上规定每年回国四个月。教育部设立长江讲座教授后,他的身份从特聘教 授改为讲座教授。从1999年至2003年底,田刚切实履行了合同中规定的义务,每 年回国超过四个月,并按照长江学者合同领取相应的报酬。2003年底,在长江学 者的聘任结束后,根据合同规定,可以双向选择。由于田刚在长江学者聘期内的 突出成绩和贡献,我们希望田刚教授能够以适当方式继续受聘于北京大学。按有 关规定,北京大学从2004年开始,根据田刚的实际工作时间按月发放津贴,数目 大约为他在美国月工资的1/3,并按章纳税,所谓“三个月领取百万年薪”的说 法纯属捏造。田刚至今还不是数学学院的全职教授,国家按照有关章程增补增选 他为全国政协委员和中国科学院院士,这是国家对田刚卓越学术水平和为祖国发 展所作突出贡献的充分肯定。” (http://www.xys.org/xys/ebooks/others/science/dajia7/beida156.txt)   据前引“第一批特聘教授上岗工作情况” (http://www.cksp.edu.cn/gb/datasearch/sub2_datasearch_sgqk_1.htm), 可知田刚初签合同时,上岗时间是1999年3月24日。故推算田刚五年聘期当止于 2004年3月23日。然而北京大学2006年9月20日的声明,似表示田刚从特聘改为讲 座所签合同,起于1999年止于2003年底。从2004年初开始,田刚似又和北京大学 签了新合同。不过北京大学2006年9月20日的声明似表示田刚所签的1999年至 2003年有效合同,规定田刚每年回国工作四个月,则此合同又显然不是从特聘改 为讲座的合同。可见问题的关键是:田刚从特聘改为讲座究竟和北大有无正式合 同?若无北大合同,就无法回答田刚从特聘改为讲座的具体时间。   [田刚选院士时是否说明其身份是长江讲座?]   田刚于2001年12月9日被正式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据中国科学院官方网页, 其工作单位是北京大学、美国麻省理工学院 (http://www.cas.ac.cn/html/Dir/2001/12/09/5430.htm)。下面的何祚庥文, 也显示田刚当时似是以特聘教授身份作为院士候选人,而非讲座身份(因讲座只 要每年工作三个月,无须争论是否半时,即六个月。)。   2006年9月4日,亲与院士选举过程的何祚庥院士在新语丝上发表“对Wuming 网友质疑田刚选上院士情况的简单说明”,其文指出:“在田刚选上院士的会上, 数理学部的院士们曾就田刚是否应选上院士展开激烈争议。其实,当时大多数院 士也弄不明白全职教授、特聘教授等等新的细微规定的区别(包括本人)。不过, 对田刚是否半时在中国工作,是否达到法定时间表示质疑,北大有关人员在会上 介绍了一个田刚的声明,表示今后愿意增加在国内工作的时间,这起了一定的作 用。但仍有不少人表示反对。最后就以投票来解决。田刚院士以一票之多过半数 当选。但其它有争议人员(有学术问题也有工作时间问题),却以一票之差落选! 为避免今后出现类似情况,所以今后规定必须超过2/3多数才能当选。至少我个 人,对不很够格、有争议人员,从来是投反对票的!” (http://www.xys.org/xys/ebooks/others/science/dajia7/beida95.txt)笔 者按:2006年9月3日有网友Wuming在新语丝发表“关于田刚的院士资格” (http://www.xys.org/xys/ebooks/others/science/dajia7/beida93.txt), 故何祚庥于次日,2006年9月4日为文答之。   总之,虽然据韦钰最近的声明,可知从1999年10月起田刚身份应已是长江学 者讲座教授。可是长期以来,外人既看不到北京大学的合同,也找不到教育部首 批特聘教授转任讲座教授的正式公告文件,只有从官方统计数字,勉强推算出田 刚在2000年10月31日至2001年4月间,曾被算作讲座教授。当2001年12月田刚被 选为院士时,中国科学院似也搞不清田刚是否北大特聘教授。在田刚成为院士后, 2002年教育部似又强调田刚是以特聘教授身份当上院士。   [附录:长江学者简史]   自“长江学者奖励计划” (The Cheung Kong Scholars Programme)实施 至今(2006),总共有七批长江学者受聘。其中前五批属于“长江学者奖励计划” 第一期,而第二期 “长江学者奖励计划” 已聘了第六及第七批长江学者。第一 期李嘉诚(Li Ka-shing, 1928- )提供港币六千万元,第二期李嘉诚提供港币四 千万元,以作为长江学者聘用薪水费。(参李嘉诚基金会网页: http://www.lksf.org/big5/media/press/20030220.shtml)   “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的官方主页 (http://www.cksp.edu.cn/index1.htm)。   现将七批长江学者上岗时间按先后排列如下(依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的 长江学者聘书颁发仪式的日期,作为其正式上岗日期,与各别合同的具体日期当 略有出入):   第一期 (聘期五年)“长江学者奖励计划”   1)1999年4月2日   2)2000年3月21日   3)2000年9月21日   4)2001年10月18日   5)2003年2月20日   第二期(聘期三年)“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   6)2005年3月28日(第六批改称2004年度长江学者)   7)2006年3月29日(第七批改称2005年度长江学者)   北京大学数学系的长江学者名单:   第一批特聘转讲座教授2名:田刚(基础数学),夏志宏(基础数学)   第二批讲座教授2名:许进超(计算数学),鄂维南(计算数学)   第三批特聘教授1名:张继平(基础数学)   第四批特聘教授1名:王诗宬(基础数学)   第五批特聘教授1名:张平文(计算数学)   第六批(2004年度)特聘教授1名:葛力明(应用数学)   第七批(2005年度)特聘教授1名:王长平(基础数学)   2004年续聘长江学者讲座教授(聘期三年?2004年春至2007年春?):田刚 (基础数学) (XYS20061010) ◇◇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xys.3322.org)(xys.xlogi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