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xys.3322.org)(xys.xlogit.com)◇◇   对比中国和新西兰的畜牧业现状论畜牧业发展和环境保护的矛盾所在   任之(新西兰)   新西兰是南太平洋中的一个小小岛国,面积27万平方公里,人口400万。尽 管国家小、人口少,但新西兰的畜牧业生产属于世界先进水平,每年有大量的羊、 羊毛、羊肉、牛、牛肉、牛奶及奶制品出口到美洲、欧洲以及以及亚洲的中国、 日本等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畜牧业高度繁荣发达是不是一定会造成草场退化, 并进一步影响到环境呢?新西兰用事实告诉我们,不会。只要在发展畜牧业的时 候讲究科学发展,避免杀鸡取卵式的恶性开发,就可以做到畜牧业和环境保护并 行不悖。如今新西兰到处都是山清水秀,空气清新洁净,临海沿岸海水清澈,号 称世界上环境保护最好的国家之一,就是最有力的证据。   新西兰的畜牧业现状   2002年,新西兰农业用地15640348公顷(折合15.6万平方公里),其中畜牧 业和耕作业用地占全国农业用地的76%,大约12万平方公里。畜牧业用地和耕地 又可以细分为畜牧业用地11529112公顷(11.5万平方公里),耕地759440公顷 (0.76万平方公里)。(资料来源:新西兰统计局, http://www.stats.govt.nz/,下同)   2002年新西兰畜牧业牲畜存栏数量大致如下:奶牛5161589头,肉牛4494678 头,奶牛和肉牛合计9656267头;绵羊39545609只,山羊153084只,绵羊和山羊 合计39698693只;鹿1643938头,马75856匹,另有猪等非食草性动物,数量不多, 这里忽略不计。(一点感慨:统计资料非常详细,牲畜数量精确到个位数,不但 有牲畜总量,而且把牲畜按照年龄、性别等标准细分为若干小项,每项都有详细 的数字。)   中国的畜牧业现状大致如下   中国的草原面积40000万公顷(400万平方公里),其中可供利用的草原面积 31333万公顷(313.3万平方公里)。2002年牲畜存栏数量为:羊31655.2万只, 其中山羊17275.9万只,绵羊14379.3万只;牛13084.8万头,马808.8万匹,驴 849.9万头,骡419.4万头。(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局2002年统计年鉴, http://www.stats.gov.cn/,下同)   内蒙古在中国所有的省、市、自治区中属于畜牧业最发达的省(区)之一, 内蒙古全区总面积118.3万平方公里,其中草原总面积达8666.7万公顷(86.67万 平方公里),占全国草原总面积21. 7%,可利用草场面积达6800万公顷(68万 平方公里)(资料来源:内蒙古自治区政府网站, http://www.nmg.gov.cn/zjnmg/index_zrzy.htm)。2002年内蒙古牲畜存栏情况 为:牛327.3万头,马79.7万匹,驴77.7万头,骡51万头,羊3951.7万只(其中 山羊1545.8万只,绵羊2405.9万只)(2002年中国统计年鉴)。   中国和新西兰的畜牧业简单对比   为了简化对比,我们把马以及中国牧民饲养的驴、骡都算做牛,把新西兰的 鹿算做羊,则2002年中国用313万平方公里的草原面积,饲养了31655.2万只羊和 15162.9万头牛(含马、骡、驴)。新西兰用11.5万平方公里的牧场,饲养了 4134.3万只羊(含鹿)和973.2万头牛(含马)。中国的草场面积是新西兰的27 倍,在牲畜存栏数量上,羊的数量只有新西兰的7.7倍,牛的数量只有15.6倍。 如果按照1头牛=5只羊的比率换算,新西兰11.5万平方公里的牧场面积折合 17250万亩,饲养的牛、羊折合9000.3万只羊,则平均每亩草地养0.52只羊,或 者说每只羊占用了1.9亩草地。中国的牧场面积313万平方公里折合469500万亩, 饲养的牛、羊折合107469.7万羊只,则每亩草地饲养了0.23只羊,或者说每只羊 占用了4.37亩草地,承载量或者资源利用率不到新西兰的一半,由此可以看出两 者在生产效率、自然资源利用方面的差距。   我们再拿内蒙古的数据和新西兰做个简单对比。内蒙古可利用草场面积68万 平方公里,是新西兰的5.9倍,而在牲畜存栏数量方面,羊的数量为3951.7万只, 和新西兰的4134.3万只大致相等,少了大约180万只;牛的存栏量只有535.7万头 (含马、骡、驴),和新西兰的973.2万头相比,只有新西兰的55%。按照1头牛 =5只羊的比率换算,内蒙古牧场面积68万平方公里折合102000万亩,饲养的牛、 羊折合6630.2万只羊,则每亩草地饲养了0.065只羊,或者说每只羊占用了15.38 亩草地。和新西兰每亩0.52只羊或者每只羊占用1.9亩相比,两者在生产效率、 自然资源利用的差距更加明显,内蒙古草原的单位面积承载量大约只有新西兰的 八分之一。   科学技术和产权制度是畜牧业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关键所在   中国草场的承载量比新西兰低了许多,但草场退化程度却极其严重。新西兰 的草场承载量比中国高了许多,但环境保护的非常完好。是什么原因形成如此巨 大的反差呢?   究其原因,并不是用游牧或者定牧就可以简单解释。科学的畜牧业生产技术 和清晰的草场产权关系,是新西兰畜牧业可持续性发展的关键,也是畜牧业发展 和环境保护并行不悖的原因。   新西兰的草场都被分割成了一个个牧场,属于农场主的私有资产,畜牧业的 生产方式早已经放弃了游牧作业,牧民定居在牧场,但这种定居并不意味着“定 牧”。牧民在牧场上每隔一段距离打下一个木桩,然后用铁丝把木桩串连起来, 筑成篱笆或栅栏,把一块大的牧场分割成若干块封闭的小块草地。一块小草地承 载牛、羊若干天后,牧民就把牛、羊赶到另外一块,让放牧过的草地休养生息, 类似于农民的“轮耕”或者渔民的“休渔”。笔者在新西兰的牧场亲眼看到牧民 们骑着四轮越野摩托车带着牧犬到牧场,停下车,打开栅栏的门,吹一声口哨, 牧犬从车上跳了下来,咆哮着冲进圈着牛羊的小块封闭草地,把里面的牛羊赶出, 并按照主人的指令,把牛羊赶进另外一小块封闭草地。牛羊更换场地完毕后,牧 民把栅栏门关好,跨上摩托车,点火发动,吹口哨催牧犬上车,然后骑着车带着 狗扬长而去。过若干天以后,再次带着牧犬回来,重复前几天的工作,驱赶牛羊 再次更换场地。   除了这种一目了然的更换场地的生产作业方式以外,农场主们每年还要投入 大量的资金维护牧场,包括兴修水利设施、培育牧草、改良草种、优化土壤、施 肥、除虫等。当牧场出现牧草产量下降或者严重退化等非常情况时,牧民会象农 民种庄稼一样,把牧场彻底犁一遍,耙平,种上草籽,施肥,细心管理,过一段 时间牧草象庄稼一样长了起来。这种人工种植草地的牧草产量自然高过天然草地 的产量,因此牧民在提高单位面积牲畜承载数量的同时,不会对草地造成破坏。   从新西兰的养殖业生产方式可以看出,清晰的产权关系对保护草地非常重要。 如果草地的产权关系不清晰,谁都想在上面放羊,赚得钱属于自己,草地退化了 和自己没有直接关系,那么牧民自然是放得牛羊越多越好,其结果必然破坏了草 场,造成草场承载量下降的严峻局面。当草地产权清晰,属于牧民自己的私有财 产时,牧民就会改变自己的生产作业方式。如果单位草地上的牛羊太多,超过了 一个合理的数字,草地退化,吃亏的是自己,牧民自然会减少牛羊数量。当单位 草地上的牛羊不足时,草地资源不能被充分利用时,牧民就会增加牛羊数量,或 者收割牧草出售。   当草地产权清晰时,为了能在有限的草地上获得尽可能多收益,牧民会积极 投入资金,改善牧草的品质,种植优质、高产的草种,提高单位面积的牧草产量, 从而提高单位草地的牛羊承载数量。同时牧民也会培育、饲养合适的牛羊品种, 科学饲养,提高单位牲畜的肉、毛、奶等产品的产量。通过这些途径提高经济收 益,而不是依靠简单的提高牛羊数量的方式。事实上在1980年,新西兰羊的存栏 数量高达7000万只左右,当生产效率提高以后,羊存栏量缓慢下降到2002年的 4000万只水平。在羊数下降的同时,羊肉、羊毛等产品的产量却和1980年时相差 不大。要做到这些,都需要通过提高畜牧业生产技术的途径来实现,并不是简单 的游牧或者定牧就能解决问题。如果没有先进的畜牧业生产技术,游牧同样有可 能对环境造成破坏。如果完全禁止放牧,虽然保护了环境,但又会降低了自然资 源的有效利用。   如果产权不清晰,就没有人真正关心草地退化问题,也没有人在生产实践过 程中保护草地,维持可持续性发展。产权不清晰,就没有人行动起来,把资金投 入到草地上,改善土壤、兴修水利、培育牧草,从而改善整个草地环境。原因很 简单,如果你投入了资金,培育了牧草,结果别人赶着牛羊过来游牧。牛羊养肥 了他赚钱,草地退化了他又赶着牛羊到别处游牧。换了你,你愿意投入资金改善 草地吗?我想绝大多数人都宁愿充当不劳而获的游牧者,而不愿意充当投资种草 的人。   如果只有索取,没有培育,别说是草地,就是一台没有生命的钢铁机器,缺 乏必要的保养、整修也会出故障,何况是草地这样的有机生物系统呢?经过长期 的无度索取、开发,却又缺乏和索取相对应的适当的资金投入、维护,草地能不 退化吗?根据内蒙古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张立中、王云霞的研究, “(建国 后)至1980年代初,国家对北方草地的投资约47亿元,平均每公顷草地投资仅15 元,若以37年平均分配,每年每公顷草地平均0.3~0.45元”( 张立中、王云霞, 《 中国草原畜牧业发展模式的国际经验借鉴》)。连续37年平均每年每亩草地 只有区区2~3分钱的投资,完全是一种只管放牧不管养草的恶性掠夺型生产方式, 草地不退化才怪呢。   如何解决中国目前的畜牧业发展和环境保护的矛盾?   如何在发展畜牧业的同时解决草原退化的问题,理论上很简单,那就是提高 畜牧业生产的科学技术(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同时也可以减少生产中的破坏)、 界定草地产权(可以吸引牧民投资牧场改良草地,也可以调动牧民主动保护草原 的积极性),但要付诸于实际行动却非常困难。畜牧业生产技术和生产方式可以 从新西兰、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引进、吸收,但按照目前中国国内的政治、经济 制度,明确草地产权归属只能是空想。只要四项基本原则中的“坚持社会主义制 度”还被坚持着,就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草场产权的归属问题。牧区推行“两权 一制”虽然是在草地产权归属方面的尝试(所谓两权一制,是集体所有权和牧民 使用权加上承包制),可惜所有权和使用权分离的先天不足注定了其实际效果难 以达到预期目标。   或者退一步,在现行的政治、经济制度下采用治标不治本的办法,通过行政 手段强制降低单位草地的牲畜承载数量、局部地区强制禁牧、不顾成本地大量投 入巨额资金改良草地等,如此也可以减缓目前的草原退化问题,甚至可以向好的 方向发展。但实施这些措施的难度估计和厘清产权归属的难度差不多,行政效率 上能否落实强制降载?如何解决强制禁牧状况下的牧民生计问题?财政有没有能 力承受巨额的草地改良资金?都值得怀疑。   由此看来,草原退化问题暂时很难解决,衍生出来的沙尘暴问题,估计短时 期内也不会有彻底解决的好方法,北方的朋友们需要有继续迎接沙尘暴侵袭的心 理准备。   我们要走的路还有很长一段距离,冀望海内外华人在各个领域共同努力,早 日解决这个难题。   2006年5月2日于奥克兰 (XYS20060505) ◇◇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xys.3322.org)(xys.xlogi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