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xys.3322.org)(xys.xlogit.com)◇◇   潘知常——中国新闻教育和研究的奇观   新闻学小师   近来潘知常忽然成了网上讨论的热点,忍不住也想发一点感慨。   有幸见过潘知常一次。谈不上了解。读了《初识潘知常》,才对他的来龙去 脉有所了解。潘知常的发迹是中国逆向淘汰的典型成果。也可能是潘知常成功策 划的杰作。把潘知常称为学术难民比较恰如其分。   1982年中国只有四所大学有新闻专业本科教育,他们是复旦大学、中国人民 大学、广州暨南大学和北京广播学院。当年这些大学的毕业生没有人成为南京大 学新闻系教授,郑州大学毕业的潘知常成了教授和博导。   中国的新闻专业的研究生1978年开始招生,当年招收新闻研究生的有复旦大 学,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和北京广播学院。当年这些大学和研究机构毕业的 研究生没有人成为南京大学新闻系教授,没有研究生学籍,在北京大学进修美学 课程的潘知常成了新闻学教授和博导。   潘知常没有学过新闻,鲜有新闻从业经验,却成了新闻学教授。   潘知常没有正经学过新闻学理论,没有受过新闻和大众传播研究训练,却成 了新闻和传播学理论大牌。   本来美学和新闻学是风马牛不相及的领域,再有想象力也难把它们扯到一起。 在潘知常手里,拿捏与糅合两者游刃有余。   本科毕业的从事美学研究的潘知常成了中国知名大学的新闻学教授和博导, 是中国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独特景观。   本来像潘知常这样的学术难民如果能老老实实在美学领域用功,或许还能对 美学的建设有所贡献。不期他坐不了冷板凳,以自己超人的策略和能量搏取了南 京大学新闻系教授和博导的位置,贩售着非驴非马的美学加传播的学问。他到全 国各大名校贩卖他的学术成果,确实让人见识了这位学术难民善于搞策划的能量。 不过仔细考察他贩卖的学问,没有多少新闻和传播学的痕迹,没有什么原创的新 闻和传播学研究成果,却俨然贴着新闻和传播学的标签。   据介绍潘知常2000年11月至2001年4月在纽约大学布法罗分校从事合作研究 五个月。没有经过新闻和大众传播研究训练的潘知常到美国大学从事合作研究, 任何新闻和传播学领域的严肃学者都要问一下他到底能做什么研究。也许在中国 宣称到美国大学从事过合作研究并不需要谨慎三思,因为不少学者和大学领导尚 不知新闻和大众传播研究训练为何物。假定他确实从事了合作研究,一定会将西 方学者认可的合作研究成果列于他的洋洋大观的著述之中。至今未见他的赫赫成 果中列有在美国合作研究中的建树。本来他如果还知道自己的短处,英语水平也 帮忙的话,在纽约大学布法罗分校呆上一年拿不到博士也可以拿一个硕士学位。 这样他的学历至少可以提升一级。可惜的是,他的英语水平使得美国任何主流大 学的新闻与大众传播学院的硕士项目都无法录取他。他连在美国大学的新闻与传 播学院从零开始学习新闻和大众传播的资格都没有,还谈什么合作研究。对什么 是新闻和大众传播研究几乎一无所知的潘知常成为南京大学新闻系教授和博导, 成为国内新闻和传播学研究的大牌,从另一侧面显示了国内新闻和大众传播教育 和研究的令人忧心的状况。   顺便提一下,那次短暂的接触确实印证了一位网友所说的潘知常的冷漠与傲 慢。这种冷漠与傲慢不仅见于他的文字,也见于他的待人接物。在他人还没有了 解他是中国新闻和传播学研究的大牌时,他已经充分显露出大牌俯视他人的体态 和心态。 (XYS20060305) ◇◇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xys.3322.org)(xys.xlogi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