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xys.3322.org)(xys.xlogit.com)◇◇ 关于“香港大学中医药学院童瑶院长造假”问题的分析 作者:qifeng 童瑶的学生,同事说: 1.关于“一稿两投”。首先要说明两篇文章题目虽然 都是“疏肝理肺法对应激条件下哮喘大鼠海马糖皮质激素受体mRNA表达的影响”, 但是出于2人手笔,文章篇幅也不同,前一篇文章仅是简单实验报告,后一篇则 是较完整的实验总结论文,不完全是一稿。按照国际惯例,同一研究成果分别投 搞不同级别杂志是不足为奇的。如果说文章内容有重复,主要和我们的疏忽和相 互沟通不够有关。童瑶教授作为第一作者文章在2004年1月投在《中华中医药杂 志》,由于此时童瑶教授已调至香港工作,张宁霞以为前稿未被录用,未与童教 授通气,又于2004年9月撰稿并投稿于《上海中医药杂志》,并在论文中署名童 瑶教授为导师。前后投稿间隔9个月,并分别于2005年1月和2005年3月发表。为 此,后一篇论文第一作者已经于是2006年2月15日向香港大学递交书面说明,并 向童瑶教授表示道歉。由此给童瑶教授戴上“造假”学术问题帽子,似乎太牵强。 香港大学副校长李焯芬说:童瑶将同一篇论文分别投稿至内部及公开刊物,乃学 术界惯常做法,绝无不妥,亦无违反学术道德,因此毋须进行深入调查,已裁定 投诉不成立。 分析:童瑶的学生,同事和香港大学副校长李焯芬的表述有几个事实没有得到澄 清: 1).《中华中医药杂志》和《上海中医药杂志》是否有内部和公开刊物之分? 如果二者都是公开刊物,李焯芬的结论是针对哪一篇论文?这是一个关键的问题。 在中国,连大学学报都是公开刊物。要首先澄清这个问题,才可以对李焯芬的谈 话作评价。2). 李焯芬表示,是童瑶将同一篇论文分别投稿刊物发表。在这一点 上,李焯芬是对的,童瑶的学生,同事的辩解没有价值的。一个学者必须对有自 己署名文章负责。科学界对于学者发表的文章中的贡献和责任的一个指标就在于 是否署名,就要对文章内容负责。作为导师,并且署名在上,勿庸置疑,童瑶就 要对于这篇文章内容负责。由童瑶的学生说明投稿情况,承担责任不能说明问题。 因为,没有看到童瑶本人在一稿两投问题被揭发之前(文章发表近一年后)发表 任何书面的东西表明第二个投稿和她无关;童瑶曾是上海中医药大学副校长,似 乎现在还在上海中医药大学兼职(任职?),并且是合作者的导师,事后由学生 来承担责任有利益冲突之嫌。同时,李焯芬并没有说明是由谁和童瑶的合作者联 系进行调查的。童瑶的学生,同事说是“童教授为此向了我们课题组成员作了了 解,并已经于是2月16日书面向大学高层作了回应,逐条说明和阐释”。这个利 益冲突的问题就更大了。难道李焯芬不懂这一点?童瑶的学生,同事说 “按照 国际惯例,同一研究成果分别投搞不同级别杂志是不足为奇的”。对此说法,无 需分析,只有四个字:愤怒,悲哀。中国的一些学者居然堕落到这步田地。 童瑶的学生,同事说:2、关于“不同实验得出90%相同数据”。我们要阐明的是, “疏肝理肺法对应激哮喘模型大鼠Th1/Th2细胞因子影响”一文,是童瑶教授负 责的上海卫生局课题,而“小青龙汤对哮喘大鼠Th1/Th2细胞因子影响”,纯属 研究过程中附带探讨性实验,不属于课题内容,为了节省动物等资源,所以和前 者实验套做共享。故而大部分实验结果相同。后者研究只是在地方杂志(《辽宁 中医杂志》)发表一篇文章作为简要实验报告,以后没有再继续深入。 分析:如果作者们在第二篇文章中表明,主要基于第一篇文章的实验得到的不同 分析结果,那是可以的。和是不是在地方杂志发表没有关系。如果没有说明,就 有问题。 童瑶的学生,同事说:3、关于“同样条件下实验资料相差4-5倍”。 作者指出 “化痰、温阳法对慢性应激大鼠 IL-1β、IL-2及下丘脑标CRHmRNA、垂体 ACTHmRNA 基因表达的影响” 和“四种中药复方对大鼠实验性急性应激行为及下 丘脑─垂体─肾上腺轴的影响”两文的正常对照组IL-1β的含量可以相差4-5倍, 这是造假行为。其实这是我们的实际实验数据记录,也是完全有可能的。因为前 者是慢性应激实验、后者是急性应激实验,在对照组的处理上是有差别的(灌胃 天数、实验时间等),作者没有认真阅读了解得出了结论是不正确的。况且依据 应激的模式、时程、强度、免疫功能、评估时间点,不同的应激可以具有不同的 调节机制,试剂盒批次、动物的饲养条件不一样等诸多因素均会影响实验的结果, 这也是个一般实验人员都了解的常识性问题。 不在这个专业领域,不予置评。   4、此外,作者还指出两文中“L-1β”、“L-2”书写错误。必须要说明, 出版杂志并没有出现书写错误,可能是该读者没有认真核对或是文章来自网络下 载与实际出版杂志有偏差所致。这也说明了作者不充分了解核对,就随意结论, 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行为。 分析:不了解情况,不予置评。但是,对有问题的版本评价并非一种不负责任的 行为。因为,网络版的源文件应该是童瑶的学生,同事提供的。即便在编辑过程 中的打印错误,别人提出问题,文章成果的所有者有责任解答。 童瑶的学生,同事说:2006年1月港大所有高层管理人员收到关于揭发童瑶论文 造假、学术道德问题的匿名投诉信。之后,港大组织了调查小组,就有关学术问 题请专家评议,并要求童瑶教授对以上投诉问题作出解释。童教授为此向了我们 课题组成员作了了解,并已经于是2月16日书面向大学高层作了回应,逐条说明 和阐释。 分析:问题发生后,由童瑶向课题组成员作了解,后一篇论文第一作者于是2006 年2月15日向香港大学递交书面说明,并向童瑶表示道歉。童瑶于2月16日书面向 大学高层作了回应,逐条说明和阐释。如第一条的分析,有明显的利益冲突。 童瑶的学生,同事说:我们都是长期从事教育和研究的专业人员,对剽窃造假等 学术道德败坏行为也感到十分痛恨和反感,但是上述反映的问题确实不属实。 分析:如第一条的分析,如果《中华中医药杂志》和《上海中医药杂志》都是公 开刊物,童瑶和她的合作者有严重问题。 《上海中医药杂志》和《中华中医药杂志》都不是内部刊物 《上海中医药杂志》稿约 本刊是一份在国内外享有较高声誉、很有学术品味和影响的中医药学专业期刊。 本刊以“以足上海,服务全国,面向世界”为目标,既要全面展示上海地区在中 医药基本理论、临床医疗、实验研究、养生康复及中西医结合研究等方面取得的 最新科研成果与学术水平,也适当兼顾广大基层临床工作者对提高中医药理论水 平和临床诊疗技术的需求,在满足不同层次读者需要上精心组织选题,精编刊物, 以倡导新思路、新导向、新内容的“海派”风格,遵循“读者至上”和“学术面 前人人平等” 的编辑方针,继续成为广大读者“开卷有益、拓展思路”的挚友。 主管单位: 上海市教委 主办单位: 上海中医药大学 上海市中医药学会 编辑单位: 上海中医药杂志社 社  长: 朱邦贤 主  编: 朱邦贤 主  任: 李孝刚 地  址: 上海市中山南二路600号 邮政编码: 200032 电  话: 021-54231274 传  真: 021-64172934 电子邮件: shzzs@msproxy.shutcm.edu.cn 《中国医药学报》更名为《中华中医药杂志》   本报讯 近日,由中国科协主管、中华中医药学会主办的国家级中医药学术 期刊《中国医药学报》经新闻出版总署审批正式更名为《中华中医药杂志》。   该期刊创办于1986年7月,设有论著、临证经验、专题讲座、继续教育园地、 海外中医药、临床报道等栏目。该刊将继续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学术 方针,以“把握前沿,探索未知”为己任,坚持“继承与发展并重、中医与中药 并重、理论与临床并重”的原则,全面反映中医药学科的新思想、新观点、新技 术、新成果,探讨中医药发展的思路和方法,交流国内外中医药学术信息,为发 展中医药学术、提高全民健康水平服务。(闫智安) (XYS20060525) ◇◇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xys.3322.org)(xys.xlogi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