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xys.3322.org)(xys.xlogit.com)◇◇   学术“权威 ”和学术腐败的关系   牛思若书   某报登载了一篇关于反学术腐败时评,文章列举了当前学术腐败的几种比较 常见的现象:夸大研究成果、虚假署名、抄袭剽窃、伪造数据、系统造假。为获 得评委选票而实施高层攻关,为了换取赞助而出卖文凭或者版面,利用师长身份 垄断课题盘剥下属或者研究生等等。作者还特别针对目前学术界愈演愈烈的学术 腐败,一针见血地指出其根由:是权力滥用在学术领域的表现,是在盘根错节的 利益“瓜分”中形成的心照不宣的默契,是学术商业化的必然结果。   对于以上论述,我非常认同。相信学术界有正义感的人士也会有切身体会。   然而,此文中还有如下一段论述,就说得很不符合实际了。作者这样写道: 以我国高校为例,从校长、院长到系主任,几乎都是学术与行政“双肩挑”。有 人提出,高校领导人应该在当“运动员”(做学问)与当“裁判员”(做官)之 间作出抉择,以免公权私用。此议虽然用心良苦,实际上却缺乏操作性。没有学 问的领导难以服众,又红又专才能有权有威。   粗看此论,无瑕可击。谁也不会反对说:学术部门的领导人不应该由又红又 专的优秀人士出来担任。但问题的关键在于现在学术部门的在位的领导人真的全 是由那些品德高尚、学术水平出众的又红又专人士吗?我看值得怀疑。当前中国 的学术界,包括高等院校和科研单位,炮制论文,滥发文凭、广授学位、靠关系 升职称、走后门拿课题评奖已到了司空见惯、习以为常的地步。一个人学术水平 的高低已变得难以用公正的尺度进行衡量。我们随处可见那些在学术界把握一定 话语权的强势人物,学术水平之低已经到了本专业领域外的人们难以置信的地步。 由于这些人头上戴着各种名目的光环,又有行政和媒体的造势,一般非业内人士 和老百姓是无从知晓其是否货真价实的。最了解他们学术功底的应该是本单位本 专业的同事,尤其是他们自己的研究生。但这些人因自己的前途和命运掌握在这 些强势人物的手中,很少有敢于出来道明真相者,他们所能做的往往只能是三缄 其口或违心地附和吹捧。   当然,对于目前学术界广大学术水平低下的学术权威,也要注意区分他们的 不同本质。据我观察,这群人大致可分为两种不同的类型。一种是原来确实具有 一定的科学热情,从事专业工作时或多或少曾也取得过一些成绩,但对官位的兴 趣要比对学术的兴趣更大些。自从厕身担任学术部门的领导职务后,则长期全身 心地投入行政事务,整日忙于文山会海、迎来送往、吃喝应酬,很少接触或基本 不接触本专业,日久天长对于日新月异的科学进展逐渐变得如雾里看花、醉眼朦 胧。这些人自己也心知肚明,但又学术情结浓厚,不肯轻易放弃对学术领域的指 挥大权。   另一种则根本不是做学问的料。他们爬上学术界高位走的全然是一条迂回曲 折之路。他们踏入学术领域后不久,先设法兼一个位置并不很高但与学术多少搭 点边的行政职务,然后充分利用这一行政职务打通一些重要关系,迅速买来或换 来各种在勇攀学术界高峰所需要的敲门砖,如硕士、博士学位、较高档次杂志发 表的论文、一定数额的科研经费及学术团体中的重要职务等等。然后抓住稍纵即 逝的人事机遇,一举成功登堂入室。这些人一旦掌握专业领域的生杀大权,大多 都是“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首先出招的就是把身边比自己学问 要高出一大截的人统统压垮挤烂,决不心慈手软。然后,每年猛招硕士研究生30 名、博士研究生20名、博士后10名,并下一道死命令:以上人员每人每年必须发 表论文 10篇,所有文章的通讯作者都必须是我。如此,不愁在学术界的位置不 稳。   介绍和分析了上述两种学术权威的学术水平,即“专”的问题后,我想,他 们的道德品质从中已可见一斑,用不着我再多费笔墨解析“红”的问题了。   学术部门出现了大批这样的学术权威——尤其是第二种“权威”掌握领导权, 学术界随之不久蔓延大面积的学术腐败完全符合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属正常现 象。反之,如这批人掌权后学风依旧清新如故,腐败无处滋生,那就不符合事物 发展的客观规律了,那才真正称得上是咄咄怪事! (XYS20060802) ◇◇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xys.3322.org)(xys.xlogi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