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xys.3322.org)(xys.xlogit.com)◇◇   大连理工大学一篇优秀博士论文的抄袭、造假与剽窃   王河清   1. 抄袭   大连理工大学三束材料改性国家重点实验室徐军的博士论文(2002年3月通 过答辩),题为“微波-ECR等离子体增强非平衡磁控溅射技术及CN薄膜的制备研 究”,作为校级优秀博士论文入选“中国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http://ckrd.cnki.net/grid20/Navigator.aspx?ID=2)。该博士论文的第2章 第3节:“2.3等离子体Langmuir单探针诊断原理”,从P34到P39共5页多的内容 (包括插图)完全是抄袭邓新绿教授编写的研究生课程讲义“Langmuir探针实验” (2001年10月编,网址:http://mmlab.dlut.edu.cn/lab-teaching.htm,即大 连理工大学/科研机构/三束材料改性国家重点实验室/教学大纲)。   2. 造假   徐军博士论文第6章的一幅插图,图6-5 双放电腔微波-ECR等离子体增强非 平衡磁控溅射放电照片,表现的放电状态非常完美,但没有任何一个人(包括他 自己)在该实验装置上亲眼看到过。追问之下,徐军本人道出了天机:该照片是 经他左右翻转处理并作适当艺术加工而成。听他说话的口气,他并不觉得这有什 么不妥,因此坚持在论文中采用了该造假照片。科技工作者应以实事求是为荣, 以弄虚作假为耻。为什么一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培养出来的博士生连起码的荣辱观 都没有?因为他的导师马腾才教授(三束材料改性国家重点实验室第一任主任, 国家级突出贡献专家)擅长造假之道,甚至提倡造假。   例如,1999年底,国家有关部委要对三束材料改性国家重点实验室进行评估。 据了解,评估时要检查原始实验记录,但有的课题组没有实验记录或不全。于是, 马腾才主任在布置迎接评估的全室会上,要求各课题组检查一下实验记录,没有 的要补上,不全的要补全。有人问:时间久了,忘了怎么办?马主任答:忘了, 你就编一编,无论如何都要补上。公然要求大家造假,以假的实验记录去欺骗上 级领导。   又如,2001年10月,第十届全国等离子体科学技术会议在长沙召开,吴×代 表马腾才教授在会上大肆吹嘘他们的一种神奇的种子处理机,说是各种农作物种 子只需该机处理0.5秒,即可增产15%至175%。为了说明问题,还显示了许多植 株的对比照片,令人眼花缭乱。本想引起轰动效应,结果却出乎马腾才的意料, 当场即引起吴承康院士等众多与会者的质疑。真金不怕火炼,还怕质疑吗?问题 是,如此神奇的种子处理机为什么不推广应用呀?不仅未见推广,会后该神奇的 种子处理机却很快销声匿迹了。这只能说明,马腾才在造假,在忽悠大伙!如今, 那些照片正好可以作为他们造假的证据。   不过,你拿着这些证据又有何用?“吹牛不犯罪”,造假零风险。因此,造 假者跃跃欲试,花样翻新。试想,大家如果信了马腾才教授的神奇的种子处理机, 消息一传开可是不得了:马腾才教授在等离子体科技应用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啦, 中国人的吃饭(以及吃莱)问题从此无忧了!这对2003年马腾才教授申报院士将 是十分有利的:取得这样重大成果的人不上谁上?!虽然大家没有上当,但是马 腾才教授照样可以在2003年申报院士,这就是零风险:造假何妨?!不过,也可 能就是因为差了这一项“重大成果”,最后没有当选。   造假的导师难免培养出造假的学生!   3. 剽窃   徐军博士论文的主要创新之点是:“提出了一种新的薄膜制备技术:微波 -ECR等离子体增强非平衡磁控溅射……”请看一下下面的时间表就可知道,这项 新的薄膜制备技术究竟是谁首先提出来的:   1994年9月邓新绿教授研制成功一台微波ECR双放电腔等离子体装置,双放电 腔并列安置在主真空室顶部。在此装置上开展了三年工作,积累了较丰富的第一 手资料。   1997年7月,在与北京625所合作研制同类型设备时,邓新绿教授将三年来积 累起来的经验作为改进方案提出来了,并体现在新设备中。其主要特点是两个 ECR放电腔相对安置在主真空室的两侧,并使磁控溅射靶与两个ECR放电腔处在同 一园周上,因此,适当配置三者的磁场,即可形成优点突出的非平衡磁控溅射所 需的条件。这就是后来被徐军抢报的专利的主要内含,亦即他的博士论文的主要 创新点。但是,请注意,此时徐军并未在邓新绿教授的课题组工作。   1998年秋,马腾才教授安排徐军到邓新绿教授的课题组学习微波ECR等离子 体等方面的知识,并请邓新绿教授作副导师。此前徐军一直在激光材料表面改性 课题组工作并读在职博士生。   1999年,与北京625所合作研制的同类型新设备投入运行,改进方案达到了 预期效果。因此,邓新绿教授决定按同样方案改造本实验室原有装置,徐军参加 了部分改造工作。   正当邓新绿教授准备申报专利之时,2001年4月,徐军申报了以上述创新点 为内容的专利,第二发明人为马腾才,第三发明人为邓新绿。当邓新绿问徐军: 马腾才作了什么贡献被列为第二发明人?徐军答:他出的钱(专利申请费)。   实际上,马腾才教授除了出了钱(他作为一个“科研老板”手中当然有钱), 还出了点子:如何把成果占为已有。这也是他把自己的学生派到有苗头的课题组 去学习的目的。本来,邓新绿教授是该课题的负责人,成果又主要是他亲自做出 来的,他理应是这个专利的第一发明人(其余依次应当是武洪臣(北京625所)、 徐军、陆文琪、张家良、刘向红、徐德高、董闯、马腾才)。但当马腾才策动徐 军申报专利时,居然甩开邓新绿,偷偷的报了。这是“科研老板”马腾才教授惯 用的手腕!某些“科研老板”不干实事却成果累累的秘密之一就在这里!马腾才 教授就是这样言传身教地教会了自己的学生如何搞剽窃。   2006年5月31日,“大连理工大学关于2006年度新增自行审定博士生指导教 师名单公示通知”发布在该校校园网 (http://gs.dlut.edu.cn/xkjs/showit.asp?id=725&cate=2),其中,徐军副 教授被破格晋升为大连理工大学博士生导师。四年前,在马腾才教授的指导下, 徐军在本人的博士论文中,抄袭、造假与剽窃兼而为之,不以为耻,反以为荣, 人们完全有理由担心:这样的人当了博导能够培养出不搞抄袭、不搞造假与不搞 剽窃的博士生吗? (XYS20060604) ◇◇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xys.3322.org)(xys.xlogi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