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xys.3322.org)(xys.xlogit.com)◇◇   杨玉圣具备学术批评的学术道德素质吗?——二评杨玉圣2006年度第一文   山东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王玮   杨玉圣的“第一文”写道:“本人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末起,断断续续,写 作、发表了百余篇大大小小的学术评论,散见于《世界历史》《美国研究》《社 会科学论坛》《中华读书报》《中国教育报》等报刊”。   然而,现实中发生的一系列事情,使我怀疑,杨玉圣究竟有没有从事学术批 评的学术道德素质。下面我只介绍事实,不作评论。   这还是2003年发生的事情。那年年初,我学科点的陈海宏教授收到《历史研 究》编辑部的来信,称寄来的大作已经收到,但是否用来发表,还望明示。随信 发来的附件是一篇学术打假文章,作者署名是“山东省世界史专业委员会陈海 鸿”,值得注意的是,“鸿”,而非“宏”。陈海宏见信后找到我,表示从来没 有给该杂志投过稿件!事有蹊跷,我们立即到北京见到《历史研究》编辑部的姚 玉民先生,姚也感到非常惊异,遂取来投稿的原件。只见是一封打印的文稿,信 封上的字也全部是打印,一个手写字都没有。投递的地址没有,邮戳是“北京琉 璃厂”。经我们说明情况,姚表示该稿件留存,不予刊登。这是第一件事,引起 我们的警惕。   不久,2003年6月17日下午,我和陈海宏同时收到安徽社科联的刊物《学术 界》当年第3期,打开一看,发现里面刊有一篇“学术打假”的文稿,题目是 《美国史论文写作的两个问题》,令我们惊异的是,这篇“打假”文章的署名是 “山东师范大学历史系王维、陈亥宏”,同样值得注意的是,“维”而非“玮”, “亥”而非“海”,仍然是以同音字代替我们二人的名字。我们又注意到文后的 作者介绍,其中的出生年月完全无误,所谓“王维”和“陈亥宏”,就是我们: 王玮和陈海宏。震惊之下,我们当即同《学术界》编辑部进行了电话联系,马立 钊先生接的电话,他也表示非常吃惊,从未见过学术界会出现这样的怪事。他在 向我们表达歉意的同时,介绍了该文稿的发稿过程。原来,该稿件是以电子邮件 的形式发给杂志社的社长兼总编袁玉立同志的。稿件上署名的作者是“王维”和 “陈亥宏”,而投稿人不知是谁,没有署名。据编辑部的同志披露,该电子信箱 的地址是:zhililuo618@hotmail.com,发信日期是2003年2月1日。   这个电子邮箱地址地址,我们并不陌生。还是在2003年2月初,正值海湾局 势急剧紧张之时,美国同伊拉克的战争一触即发。国内一些人士发起了反战签名 活动,他们起草的《中国各界反对美国对伊拉克战争计划的声明》征集了数百人 的签名。2月14日我们在互联网上发现在该声明的签名者当中有我和陈海宏的名 字,于是立即同声明的发起人取得联系,他们解释说,声明所征集的许多签名是 以电子邮件的形式提供的,可能有人在其中捣鬼。第二天晚上,声明发起人发表 了一份《再声明》,披露了一个使国内舆论感到无比震惊的事实:我们的名字, 以及其他多位学者的名字,都是由同一个电子信箱在2月12~14日期间向声明的 发起人提供的。《再声明》披露,这个信箱的地址是: zhililuo618@hotmail.com   盗用我们的名字向《学术界》投递的稿件也是从这个 zhililuo618@hotmai.com发出的!!!我们为之而瞠目。   问题在于,这个信箱的主人是谁?   《反战声明》冒签事件发生之后,引起了国内各界的广泛重视,也惊动了海 内外的新闻媒体。南方报业的记者安替先生为了追查冒签者的真实面目作了大量 的调查工作,他的调查报告刊登在公开发行的多家报刊上。据安替的调查,被冒 签的学者名字为:罗厚立、郑师渠、龚书铎、杨共乐、蔡华、张斌贤、罗二虎、 陈国生、刘文涛、陈海宏、王玮、杨豫、钱乘旦、周启迪、马戎、罗志田;刘北 成、杨念群、何顺果、史革新、王开玺、张宏毅、李世安、齐世荣、刘象愚、李 其荣;庄建、常大林、李焱、丁东、谢泳、徐德江、刘庆俄、王震亚、董学文、 杨润根、杨耕、杨国昌;鲁品越、潘知常、潘国华、张汝伦、申小龙、胡国成、 苏格、张传玺、沈士团、韩昱、陶德麟、汪信砚;刘奔、常大麟、刘树军、张庆 海、王同亿、王铭铭、杜泽逊、顾冠群、蔡觉民、卿希泰、肖自强、袁祖亮、瞿 林东、刘家和。以上共 64人,其中罗厚立和罗志田为同一人,常大林和常大麟 为统一人,实际被冒签者为62名。多达62位学者的名字遭到侵犯,这是历史上少 有的惊人事件。报告对zhililuo618@hotmail.com 的IP和网段范围也作了调查, 结论也是惊人的:该冒签事件乃国内一家专门从事学术批评的网站所为,这家网 站就是杨玉圣为站长的《学术批评网》。   至此,人们不难得出结论,这一系列手法相同的事件的制造者究竟是谁了。   为了进一步了解实情的真相,我们赶到合肥,见到了杂志社的主编袁玉立和 翁飞两位先生,他们表示尽快调查此事,并要我们写出一份说明性的文字,《学 术界》将予以刊发,以正视听。我们回到济南后,遵嘱写出了这份说明,寄发给 《学术界》。这期间,《学术界》曾接到杨玉圣的电话,对这份说明性的文稿的 刊发进行干扰。袁玉立和翁飞两位先生为此亲赴北京,找到杨玉圣进行核实,回 来后路经济南,对我们说:经过谈话,确定此事就是杨玉圣干的。   余波:   (1)《反战声明》事件过后,由zhililuo618@hotmail.com的信箱往我的信 箱中接连发来几个电脑病毒。   (2)后来,有《中华读书报》的记者找我们调查采访此事,写出了采访稿 件,但是没有发表。据该记者对我们说,杨玉圣对《中华读书报》的某领导做了 “工作”。   (3)杨玉圣先后向《反战声明》事件中被他冒签姓名的一些学者口头道歉。   (4)2004年6月19日,在南开大学历史学院召开的一次学术会议上,杨玉圣 公开指骂王玮,使在场的100余名与会者颇为吃惊,王玮没有与之争吵。   (5)于是,又有杨玉圣同《学术界》分道扬镳的声明。   以上就是我所经历的事情,我不作评论,只是提出一个问题:杨玉圣具备学 术批评的学术道德素质吗? (XYS20060103) ◇◇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xys.3322.org)(xys.xlogi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