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xys.3322.org)(xys.xlogit.com)◇◇   怎一个院士了得?   江南布衣   2005年岁末,中国科学院院士、前院长周光召在上海召开的“院士圆桌会议” 上抨击中国科学院院士制度,建议予以进行重大改革,其后有院士汪品先和邹承 鲁两先生声援赞同。在一贯死气沉沉的中国学术界,这种声音着实令人耳目一新, 总算有人不再沉默了,而且是当之无愧的院士!但随后就有现任中国工程院院长 徐匡迪院士出来为院士制度辩护,但这种辩护出自一个官员之口,其理由的可靠 性就值得怀疑了。我无能为此置喙,但周光召、汪品先和邹承鲁三院士对现行院 士制度诸弊端的抨击,是任何个中人都深有感受的,而且这些弊端决不像徐院长 说的那样只是“个别的”。“个别的”这个词语历来是政府官员对一种普遍社会 弊病、乃至对一种制度性缺陷的专用词。   但随后就传来中国社会科学院要恢复院士制度的消息!从相关报道来看,社 科院的这个举措早就已经在暗地里紧锣密鼓地展开了——不是说今年二月底社科 院的“院士名单”就要出炉了吗?社科院此时站出来发布这个消息想必不是偶然 的,大概担心中国科学院城门失火,殃及池鱼。说中国社会科学院是一条小小的 池鱼,这决不是对中国社会科学界人士的轻视,仅仅是对社科院的一种如实评价。   设立社科院士,这可能是自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建立院士制度以来,许 多社会科学研究人员一直在压抑的欲望。在当今技术主义时代,社会科学研究人 员的边缘化和失衡心态是不言而喻的。这有点类似精神分析中的那个菲勒斯 (Phallus)困惑:为什么他有我没有?这种失衡有一种深远的历史渊源,那就是 中国几千年来文人问政的优势地位。但在今天这个技术主义时代,这种优势已经 一去不复返了。不仅大小仕途中领跑的是技术出身的官员,而且一般的社会价值 取向也崇尚经济价值至上论,这也是社会科学研究人员所无能为力的。为了抗拒 这种边缘化,弥补这种失衡心态,社科界人士急需一种制度性的价值认可;而在 他们看来,在社会科学界也实行院士制度就成了救命的最后一根稻草,但只怕这 根稻草不仅不能救命,反而变成压死骆驼的最后那根稻草。   在他们看来,在社科界设立院士制度的充分理由之一,就是可以“树立榜样, 不断激励后辈前进”,“因为社科界如果缺少学术共同体的话,就难以推动主流 文化的发展”。一句话,可以繁荣学术,使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蒸蒸日上。能否 “推动主流文化发展”只有天知道,不过“树立榜样,不断激励后辈前进”,则 是一定的。君不见,在中国自然科学界,不是已有并正有许许多多后辈在神一般 的院士的激励下,使出浑身解数搞攻关,甚至学起曹锟竞选总统的办法,乃至打 广告,以谋求一席院士之位?据说现在正在准备的院士制度仅限于社科院,而且 不会与利益挂钩,以此而言,似乎不会产生这种“激励机制”。但我们可以肯定 地预言,这绝对只是相关人士的权宜之计,他们的眼光决不会如此之低,不与利 益挂钩、仅限于社科院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最终的目的是像两院一样走向全 国,甚至走向世界;到那时,名至实归,“院士们”焉能甘心有名无实?焉能在 待遇上泯然混同于非院士之辈?结果自然就是,又有如过江之鲫般的后辈以他们 为榜样,谋求院士职位了。要知道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但这里还有一个自我抵触的矛盾不得不指出。这次社科院设立院士制度,按 照他们的说法,目的是要树立榜样,激励后进,繁荣学术,但另一方面,“院士” 的甄选又仅限于社科院内部。这就委实让人不解了。既然是要树立榜样,自然应 该把相关领域之内最杰出的学者树立起来,否则画地为牢,在矮子之中选高子, 如何“榜样”?如何“激励后进”?当然,我决不是说社科院中就没有真正杰出 的学者,但社科院仅仅是一个很小的集体,还有许许多多杰出的学者并不在社科 院,而是分散在全国各地的高校中;不客气地说,这些优秀学者远比社科院要多 得多。作为隐然要与中国科学院与中国工程院分庭抗礼(他们是不会承认的)的 “中国社会科学院”,却要将广大优秀学者拒之门外,这样甄选出来的“院士” 何以服人?何以“院士”?文革时期,中国人自己就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但还 一门心思念叨着要去拯救其它第三世界国家的人民,甚至要去拯救在西方发达国 家“受到资产阶级残酷剥削”的人民,王晓波曾辛辣地讽刺这是一种“意淫”; 而今社科院中的君子们关起门来做院士的想法,何尝不更是一种“意淫”。   然而这还只是一个方面。难道不在社科院、乃至不在社科界建立院士制度就 不利于社会科学研究的发展与繁荣吗?笔者浅陋,以学术繁荣的英、美、法、德 四国为例,只有法国的法兰西科学院会同时甄选社会科学界内的杰出学者为院士, 其它三国似乎并没有这种制度,但它们的社会科学研究不是同样活跃、繁荣、名 家辈出吗?如此看来,是否在社会科学界内设立院士制度与繁荣学术根本没有必 然关系。而且,我们根本就没有听到、见到或者读到这些国家的同仁流露出这种 欲说还休的失落感。正如陈丹青对中国美术界人士的批评一样,中国社会科学界 中的研究人员背负了太多研究之外的虚假的东西,缺乏一种为美术而美术、为学 术而学术的纯正心态。不利于中国学术发展的不是缺少一个院士制度,而是这种 沽名钓誉的心态太重,在这种情况下,院士制度的建立不仅不能充分激励学术的 发展繁荣,很有可能还会适得其反。   然而我们还要进一步追问的是,不仅小小一个社科院,甚至是整个中国社会 科学界内,有几个人配得上院士的称号?社会科学内部有许多分支,比如哲学、 历史学、文学、经济学、社会学、语言学、考古学等等,这些领域中,除了经济 学、社会学等少数完全从西方引进的之外,大多数都涉及中国固有的传统与西方 的传统。经济学中有几个合格的经济学家,香港科技大学的丁学良先生断言不超 过五个。这话得罪了不少自以为是经济学家的人,但赞同的人可能更多。如果合 格的经济学家都只有五个,那么经济学中能当得起院士的人有几个?在社科院中 又有几个?至于那些涉及中西两种传统的学术,情况就更不容乐观了。自从钱锺 书、程千凡死后,称得上国学家的人已经绝种。如果我们在国学中还曾经有过院 士级别的大师的话,那么在西学中,除了季羡龄和费孝通之外,也许我们还没有 一个这样的学者。在学术也日渐全球化的时代,我们一直都是一个学习者,而且 在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都不能挣脱这种身份。而在我们看来,一个真正的院士, 即使不是一个开宗立派的大师,至少也应该是一个原创性的学者。目前中国的社 会科学领域中,严格说来,只有优秀的、杰出的学习者、阐释者,甚至不少,但 还没有真正的创造者。   尚需略费口舌的是,据说社科院即将实行的院士制度也是每两年补选一次, 这种毫无道理的规定只会给那些“学习榜样”的人提供了更加充裕的时间和更多 的机会,以便去攻关、贿选、打广告。民国时代的那一批院士今人似乎没有什么 异议,如果以他们为标准的话,如今半个多世纪过去了,达到这个标准的人似乎 仍然很有限;不料而今社科院竟然两年就要补选一次,这种院士成长速度真是骇 人听闻;半个多世纪都不能弥补的差距,而今每两年就会被弥平,其干劲不得不 使人怀疑大跃进时代的疯狂又上身了。   中国缺少的就是院士,因为中国的院士太多了;想不到还有大批院士要雨后 春笋般冒出来,真是怎一个院士了得! (XYS20060209) ◇◇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xys.3322.org)(xys.xlogit.com)◇◇